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判决》是卡夫卡早期的代表作,作者在象征主义的框架下运用细腻的现实主义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格奥尔格与朋友,未婚妻,以及父亲之间脆弱而又扭曲的关系。卡夫卡大部分作品都有自传色彩,《判决》无疑是作者对自己生活体验的指涉。作为一个出色的小说家,卡夫卡把自己潜意识里的痛苦和纠结,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作品《巨翅老人》中,通过对以贝拉约夫妇为代表的农民与巨翅老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展现了拉丁美洲农民由勤劳、善良的开拓者逐步发展成愚昧昏庸看客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拉丁美洲现状的担忧和反思,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作品《活着》和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两部产生在不同时空下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人类的生存问题。它们以对生命力量的尊崇作为人类探索生存价值的灵魂线索,描写了一系列的生存考验,展现出了生命的坚韧。通过比较分析两部作品在生存主题上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探寻其中潜藏的生存内涵,在当代人遭遇生存困境时给予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聂华苓在《桑青与桃红》中对小说的形式和技巧进行了有意义的开拓,而象征手法的使用使得小说深度阐释主体的多重指涉成为可能,增强了作品的寓言效果。  相似文献   

5.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女性角色在其中的境遇使这部作品更富悲剧色彩。戏剧中的女性角色都处在一种精神压迫的环境中。在这个由权力决定话语的父权社会中,她们不能自由地表达自我。因此,本文将从权力话语的角度,对该作品中女性的失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话剧作品《我们的荆轲》在审美形态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作品以喜剧性作为贯穿全篇的主基调,采用骂詈、揶揄、讽刺、幽默、闹剧等喜剧形式,对政治、哲学、爱情、人性的丑恶等进行了探析和讽刺,契合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同时嵌入悲剧性元素,有效规避了喜剧作品极易流于轻佻浅薄的风险,不着痕迹地将意义和庄严这些喜剧或缺的范畴带给了观众,从而产生了一种丰富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将喜剧性和悲剧性这两种审美形态融于一身的创作实践,给我们当下的戏剧甚至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路径上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之所以取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在阅读这部小说过程中既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又体味到人对生命的一种承受力,一种乐观超然的生活态度。一、人和世界的悲剧处境余华的作品惯于描写死亡、暴力、血腥,从而构建出一个悲惨的世界。《活着》虽然与余华的前几部小说相比,笔调显  相似文献   

8.
《城堡》是弗兰兹·卡夫卡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作品中以特殊的男性视角刻画了很多女性形象。她们在父权社会中脆弱无助,寄希望于所谓的爱情,想依靠美丽的外表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尽管有的女性具有觉醒意识,认识到现行体制下的父权社会里没有所谓的女性自由,但她们仍屈服于权威,选择逆来顺受,未能找到女性解放的正确途径。本文剖析了城堡里的女性形象,为我们阅读和理解卡夫卡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9.
《变形记》是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堪称奠基者的弗兰茨.卡夫卡的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一个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几乎让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从骨子里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和对生活的无奈。它展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人对自己命运的无法把握以及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之下亲情的冷淡、人性自我的丧失,人在绝望中挣扎,最终走向死亡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从《白孔雀》的环境景物描写、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结构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 :劳伦斯的《白孔雀》受到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色墙纸>中的主人公"我"与<一小时故事>中的主人公马拉德太太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她们所处时代的产物;她们都是男权文化中受压抑的女性,但她们的觉醒都是无意识的觉醒,她们的反叛也是无意识的反叛;她们都走向了相同的结局--终于自由了.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农民工“二重收入”所反映的本质,揭示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和制约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农民工工资收入远低于劳动力的价值,而且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把农业收入作为生活保障底线。从而提出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是长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分治、过度汲取农业剩余牺牲发展工业的结果;近年来日趋严重与我国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密不可分,全面解决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笔者认为现阶段必须有清晰的解决问题的路径,采取多种富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景观设计"加减法"在精品城市建设中的运用,认为景观设计"加减法"为精品城市建设从宏观格局到细节的传承、降低成本及人文影响提出了高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中国茶的远航和友谊之船的由来,回顾了"哥德堡"号远洋商船的沉船打捞与古茶展示,认为"哥德堡"号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瑞典重建"哥德堡"号并重游海上丝绸之路,对瑞典和中国都意义非凡。借鉴"哥德堡"号的成功经验,中国茶与"一带一路"政策的有机契合必将使古今文明、中外文化激情碰撞并和谐交融。  相似文献   

16.
罗铮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330-332,336
用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来解读《图书馆服务宣言》,从而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内涵和理念。  相似文献   

17.
忧患意识是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批判意识和探寻意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的思想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它具体表现为政治忧患意识、文化忧患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表现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清醒的政治理性和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李赛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42-144
“民工潮”背景下的农村家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养老问题、家庭稳定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凸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发挥主动性,城乡结合,多管齐下,保证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进行。  相似文献   

19.
张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18-5619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从“三农”现状入手,分析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