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测土配方优化施肥组合田间试验,分析探索马铃薯氮磷钾肥当季肥料利用率、养分积累分配及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经济性状,增加单株产量及大薯率,增产效果明显;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作用表现为氮>钾和磷,养分积累表现为块茎>地上茎叶;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分别为氮48.49%、磷19.96%、钾53.04%;1 000 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分别为氮4.2 kg、磷0.5 kg、钾6.2 kg,比例为1∶0.11∶1.48。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渭源县玉米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贡献率和农学效率,开展了全配方、缺氮、缺磷、缺钾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籽粒产量、茎叶产量有着显著影响。玉米籽粒产量氮磷钾配方施肥分别较配方无氮、配方无磷、配方无钾增产5.32%、114.48%、11.7%,玉米茎叶产量氮磷钾配方施肥分别较配方无氮、配方无磷、配方无钾增产18.72%、171.39%、12.60%。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8.88%、17.24%、62.57%,氮、磷、钾肥贡献率分别为5.05%、53.38%、10.47%,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2.09 kg/kg、33.18 kg/kg、16.28 kg/kg。  相似文献   

3.
进行夏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较之缺素处理,氮磷钾处理的产量明显升高,缺氮处理的产量居末位,养分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氮、磷、钾;而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佳,且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6.27%。就氮、磷、钾肥利用率而言,其在配方施肥、常规施肥中的数值分别为27.8%、30.0%、30.2%,25.4%、10.3%、13.5%。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盐碱化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环渤海盐碱化潮土区夏玉米需肥特点及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从肥料-作物-土壤系统中宏观计算氮磷钾的输入-输出平衡状况,并得出肥料利用率,为该地区夏玉米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试验地盐碱化潮土的氮、磷、钾养分的丰缺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该地区夏玉米提高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NK、P;NPK处理时,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状况为土壤氮、磷、钾素实际盈余分别为90.67%、82.09%、20.67%,土壤供氮、磷、钾的供应能力分别为77.4%、81.5%、80.8%,土壤供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16.08、17.63、117.07 kg/hm~2;氮、磷、钾肥的增产率分别为29.17%、22.73%、25.00%,每kg氮、磷、钾肥增收籽粒量为12.56、21.50、13.17 kg,NPK处理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1.78%、24.58%、22.95%。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利润、肥料成本和养分在土壤中的残留,通过数学模拟获得夏玉米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得出夏玉米氮(N)、磷(P_2O_5)、钾(K_2O)肥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210.11、76.97、141.06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41.06、72.34、119.72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汉江洲滩平地夏玉米(Zea mays L.)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现状,科学推荐夏玉米氮、磷和钾肥的施用量,按照"3414"部分方案实施了氮、磷和钾肥效用试验。结果表明,洲滩平地中等以下肥力田块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磷、钾肥增产幅度分别为27.49%、6.29%、3.15%。肥料行端(边)边际效应对肥料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此类田块氮、磷、钾肥行端(边)边际效应幅度为-5.37%~5.97%。夏玉米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推荐配方施肥(OPT)为2 471 mg/株,氮素对增加子粒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氮素钾素磷素;茎叶氮、磷、钾养分吸收量OPT为7 502 mg/株,钾素对增加茎叶产量贡献最大,表现为钾素氮素磷素。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表现为土壤肥力越低其吸收量和利用率越高,OPT玉米每100 kg子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8.84 kg,其中N 4.25 kg、P2O50.73 kg、K2O 3.86 kg;氮、磷、钾肥当季回收利用率分别为65.43%、14.49%、27.74%;OPT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63.85%,当地常规施肥氮、磷、钾协同利用率为48.66%,表明推荐施肥量N 204 kg/hm~2、 P2O572 kg/hm~2、K2O 72 kg/hm~2为适宜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棉花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证明,氮磷钾配方施肥增产显著;生产100 kg籽棉,氮(N)、磷(P2O5)、钾(K2O)吸收量为5.11、1.50、4.22 kg;化肥利用率为氮25.75%、磷14.03%、钾46.41%;土壤速效养分利用率为碱解氮77.64%、速效磷70.2%、速效钾32.32%。  相似文献   

7.
高产夏玉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9种元素肥料对夏玉米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田各肥料配施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为7.0%~19.2%,施用氮肥增产12.4%,施用磷肥增产5.0%,其他元素肥料增产幅度为-1.9%~4.8%。施用氮、磷和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植株养分积累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3.60、6.80和20.40 mg/L,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增加了19.18%、7.99%和13.68%。氮、磷和钾肥的当季回收率分别为12.28%、4.93%和17.56%。综合产量、土壤有效养分和养分积累等方面,氮是高产玉米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钾和磷。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粳稻‘浙粳22'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粳22’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浙粳22’的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浙粳22’以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处理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增产53%,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不施肥区(CK)、有机肥(M)单施区及氮钾(NK)配施区;氮磷(NP)配施水稻增产38%,有机肥及增量无机肥(MNPK')配施水稻增产32.3%,氮磷钾(NPK)配施水稻增产27%;同时肥料合理配施可增加作物养分吸收总量,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迁移。在所有处理中,均是MNPK区的养分吸收量最高,MNPK配施区的水稻籽粒吸氮量为126.66 kg·hm-2,吸磷量为26.91 kg·hm-2,吸钾量为45.59 kg·hm-2;MNPK’配施水稻吸氮总量为184.51 kg·hm-2,吸磷总量为33.57 kg·hm-2,吸钾总量为198.40 kg·hm-2。所有处理的氮、磷和钾收获指数均较对照(CK)有所降低;氮、磷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均以M单施最高,分别为43.85%和36.64%;钾素当季表观利用率则以NPK配施最高,为54.52%,从肥料的输入来看,所有施氮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降,施磷处理的磷表观利用率较M处理下...  相似文献   

9.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钾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磷>钾,施用氮肥的作用仍大于磷肥和钾肥;氮磷钾配施增产效应是NP>NPK>NK>PK。平均1kg养分增产小麦分别为:N12.59kg,P2O58.00kg,K2O4.16kg;N+P2O8.24kg,N+K2O6.28kg,P2O5+K2O1.23kg,N+P2O5+K2O6.80kg。(2)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每667m2纯N11.3kg、P2O53.3kg、K2O6.1kg。(3)二水平肥料利用率氮为36.8%,磷为7.5%,钾为27.6%。  相似文献   

10.
鲁西潮土小麦玉米氮磷钾配施效应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鲁西潮土上进行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小麦、玉米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小麦试验以N15P8K6处理产量最高,折666.7m2产量为510.5 kg,在小麦产量构成因子中,小麦试验施肥增产率分别为氮20.64%,磷12.03%,钾9.86%,决定小麦产量因素依次为氮素>磷素>钾素。在玉米试验中以N16P5K8处理产量最高,折666.7m2产量为615.5 kg,在玉米产量构成因子中,玉米试验施肥增产率分别为氮16.62%,磷5.87%,钾10.48%。决定玉米产量因素依次为氮素>钾素>磷素。小麦、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比农民习惯施肥666.7m2分别增产29.4 kg和39.37 kg,增产率分别为6.11%和6.8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丰区三龙镇玉米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每亩增产40 kg,增产率8.64%。配方施肥区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为34.71%、19.94%和59.03%,常规施肥区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为32.86%、18.06%和55.35%,配方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氮、磷、钾养分利用率1.9%、1.9%和3.7%,说明配方施肥在当地农业推广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节肥增效作用。今后可以通过开展多点试验研究玉米上的肥料利用率,为制定肥料生产配方和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供氮量为136.8kg/hm2、供磷量为37.8kg/hm2、供钾量为145.6kg/hm2;缺磷的相对产量为88.5%,缺钾的相对产量为89.0%;玉米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0.8%;纯氮的利用率为36.28%,纯磷的利用率为13.31%,纯钾的利用率为40.01%.  相似文献   

13.
春玉米“3414+1”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时的施肥方案,采用"3414+1(锌)"试验设计方案建立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及锌肥对玉米产量、土壤供氮磷钾养分能力、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植株对养分吸收量和当季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并对最佳施肥方案进行验证与大田示范。结果表明:(1)产量限制因子的强弱依次为:氮钾磷;(2)最佳施肥量为N 190.1 kg/hm~2,P_2O_5 44.9 kg/hm~2,K_2O 135.1 kg/hm~2;(3)施用30 kg/hm~2七水硫酸锌玉米可增产3.22%;(4)该类型土壤N、P_2O_5、K_2O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0.44、0.24、0.53,N、P_2O_5、K_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9.6%、1.83%、26.4%。试验所获得的最佳施肥方案是可行的,可在与试验地地域环境相似且地力相近的地块作春玉米栽培时推广实施。此外,玉米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增产效果好,建议每3 a施用1次。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是产量、肥料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均优于常规施肥处理。配方施肥籽粒产量8505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600kg/hm~2,增7.6%。配方施肥100kg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1791kg、0.3572kg、2.5411kg,常规施肥100kg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112kg、0.234kg、2.482kg,配方施肥100kg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比常规施肥多。配方施肥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3.3%、38.3%、55.4%,常规施肥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为20.4%、12.9%、35.7%,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平均利用率分别提高2.9%、25.4%、19.7%。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太湖流域江苏省丹阳市主栽小麦品种氮磷钾推荐用量及养分吸收状况,为引导该区域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改进的"3414"试验方案,设置梯度土壤肥力试验,研究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施用氮、磷、钾肥料与缺素区相比相对增产效果为氮钾磷。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区域氮、磷、钾肥料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88.1、65.7、104.0 kg/hm~2。合理施肥可促进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小麦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0.2%、43.7%、36.0%。该区域养分推荐用量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土壤肥效反应,并可为其他作物的区域施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行端""行边"边际效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春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地力中等以上、前茬为蔬菜田块种植春玉米,配方施肥应调氮、减磷、增钾,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玉米100 kg籽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4.473 kg,其中纯N为2.487 kg、P_2O_5为0.342 kg、K_2O为1.644 kg;氮肥利用率为31.36%,磷肥利用率为9.99%,钾肥利用率为41.59%,氮磷钾肥协同利用率为30.69%。此类田块种植春玉米肥料边际效应明显,配方施肥表现为向外输运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为-13.91%;不施肥表现为向外吸取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为13.64%;缺氮、磷表现为向外吸取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分别为10.61%、15.80%;缺钾表现为向外输运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平均为-3.83%。  相似文献   

17.
峡江县油菜氮磷钾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峡江县油菜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氮素对油菜籽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素,再次是钾素,且氮磷钾配施产量最佳,其中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8 kg/hm2、增幅1.1%;配方施肥的氮、磷、钾单元素肥料及氮磷钾肥综合利用率分别为24.1%、10.6%、9.7%、29.2%,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4.7、0.7、-3.7、2.4个百分点;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及氮磷钾综合农学利用率分别为4.2、4.2、2.3、2.3 kg/kg,比习惯施肥分别提高0.9、0.2、-0.8、0.2 kg/kg。即除钾肥减少外,配方施肥的肥料利用率及农学利用率均比习惯施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慈利县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常规施肥比较,无氮、无钾、无磷产量分别低150.6 kg、90.6 kg、53.6 kg,对氮素最为敏感;玉米常规全肥(N:P2O5:K2O=14:4:6)的氮、磷、钾肥料吸收总量分别为13.32、4.60、10.26 kg,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7.50%、36.75%、57.67%;缺氮对玉米籽粒、茎叶养分吸收量有明显的影响,缺钾次之,缺磷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法,在张家港市水稻土、潮土两大代表土壤类型区进行扬麦12号三要素肥效试验,取得了小麦施肥的技术参数:每100kg产量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分别为2.82kg、1.09kg、2.06kg;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当季自然供应量分别为79.3kg/hm2、32.6 kg/hm2、45.9 kg/hm2,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为有效氮27.7%、速效磷61.1%、速效钾20.5%;氮、磷、钾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分别为尿素38.6%、过磷酸钙15.3%、氯化钾30.3%。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玉米控释肥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鲁单818为供试品种,在磷钾量相等、氮量分别为全量和80%模式下,研究了控释肥对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含量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有助于玉米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比CK增产17.61%~24.39%,比习惯施肥增产0.59%~6.38%;全量A控释肥的产量最高,但综合衡量,本试验条件下,以控释肥A 80%施氮量即192 kg/hm2水平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