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对热应激后大鼠空肠上皮损伤的缓解作用及其自噬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工气候箱以40℃下处理2h高温环境建立大鼠热应激模型,SD大鼠共18只,体重为(200±20)g,适应性饲养3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热应激组(HS)和赖氨酸预处理后热应激各试验组(L-Lys+HS)。检测大鼠热应激前后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肠道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损伤,RT-PCR检测MiRNA-23b以及自噬标志分子LC3B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热应激预处理组中,赖氨酸饲喂高浓度(1.0%)对热应激后大鼠体重改善效果最佳;赖氨酸预饲喂大鼠后再热应激,大鼠空肠上皮损伤程度减轻;与自噬相关的LC3B的表达显著抑制,同时MiRNA-23b表达显著上升。【结论】预处理组中,1.0%高浓度赖氨酸的饲喂能够显著缓解热应激对大鼠空肠上皮的损伤,其中氨基酸通过MiRNA-23b对热应激引起的空肠上皮细胞的自噬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使小鼠海马脑区CA1区域感染以U6为启动子表达EGFP(pU6-EGFP)的特异性感染神经元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颗粒(pU6-EGFP),2~3周后在离体海马脑片上应用膜片钳与场电位记录方法研究CA1锥体神经元在电生理特性、突触传递以及突触可塑性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pU6-EGFP慢病毒注射后未对海马Schaffer collateral-CA1基本突触传递功能、突触可塑性功能、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放电特性(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阈值、可以诱发动作电位的阈电流)产生影响。说明pU6-EGFP慢病毒注射后对小鼠海马脑片细胞电生理功能没有产生影响,因此应用其脑内注射方法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学领域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与慢性不可预期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对C57BL/6小鼠行为学指标及大脑海马区相关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建立CRS及CUMS小鼠模型,通过旷场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悬尾试验测定小鼠的行为学指标;取小鼠脑组织,制备常规石蜡切片,运用苏木素-伊红(HE)与免疫组化染色考察小鼠大脑海马区组织形态及5-羟色胺1A受体(5-HT1AR)的表达情况,并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RS组小鼠的水平穿格数、直立次数及体质量均显著减少,悬尾及强迫游泳试验累计不动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CUMS组小鼠自发活动无明显改变(P>0.05),但悬尾及强迫游泳试验累计不动时间百分比极显著增加(P<0.01),体质量显著下降。脑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CUMS组小鼠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均出现萎缩,而CRS组小鼠海马CA1区未受影响,CA3区和齿状回均发生萎缩。与对照组相比,CRS组与CUMS组小鼠大脑海马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5-HT1AR表达均减少,差异均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CRS和CUMS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抑郁样症状,CRS对探索性行为的抑制较明显,CUMS则可引发典型的行为绝望状态;CRS与CUMS组小鼠的行为学差异可能与2组抑郁模型动物脑内海马区组织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差异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突触素(SYP)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内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健康、未产、体质量220~250 g成年雌性SD大鼠,采用阴道涂片法鉴定其动情周期,并采用免疫组化超敏SP(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研究突触素在大鼠动情周期子宫内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大鼠子宫各层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SYP免疫阳性产物的分布,并随动情周期的变化表现出一定规律:子宫内膜着色强弱各期差别不大,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基本不着色或少许胞浆淡染,但其基底面均有较深SYP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动情前期着色最深,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依次减弱,后2期差别不明显;肌层和子宫外膜中,动情前期着色最深,动情期着色减弱,动情后期着色最浅,动情间期表达量明显回升,后3期与动情前期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突触素在动情周期子宫中的分布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可能受性类固醇激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AQP-4含量的改变.方法通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和孤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应激前1天和应激第22天后对大鼠行为学观测,快速断头取海马组织,通过半定量PCR方式观察海马区AQP-4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抑郁大鼠海马区AQP4mRNA的相对含量增加.结论AQP-4既参加调节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内环境,同时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发挥作用,为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制剂柴术抗激散(CZKJS)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制成柴术抗激颗粒(CZKJKL),已被证实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及早期断奶仔猪脂多糖(LPS)免疫应激都具有明显的缓减作用。现进一步探究CZKJKL对LPS免疫应激断奶大鼠应激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从机理上证实其抗应激作用。【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18日龄断奶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LPS免疫应激模型组)、Ⅲ组(LPS+CZKJKL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在18-24日龄期间,Ⅲ组的大鼠每天灌服5 000 mg·kg-1BW柴术抗激颗粒,Ⅰ组、Ⅱ组的大鼠每天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21日龄时,Ⅱ组、Ⅲ组的大鼠腹腔注射4 mg·kg-1BW的LPS,Ⅰ组的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 h采血并取样。测定指标有: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②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③血清:β-内啡肽(β-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一氧化氮(N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大鼠海马NE和5-HT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β-EP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β-EP、IL-1β、IL-6、TNF-α、NO、ACTH、COR的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iNOS的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与Ⅱ组相比,Ⅲ组大鼠海马NE和5-HT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β-EP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β-EP、IL-1β、IL-6、TNF-α、NO、ACTH、COR的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iNOS的活性极显著减弱(P<0.01)。【结论】CZKJKL可通过有效调节LPS免疫应激状态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HPA轴激素的紊乱而发挥其抗免疫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前叶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G组)、去卵巢组(OVX组)和去卵巢并用17-β雌二醇治疗组(OVX+E2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时程各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去卵巢后不同时程,OVX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表达较CG组显著减少(P<0.05);OVX+E2组大鼠IFN-γ表达显著回升(P<0.05),且在第4周时回升至CG组水平。【结论】雌激素对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有明显影响,提示IFN-γ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雌激素对垂体前叶调节功能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海马内突触相关蛋白SNAP-25(synaptosomal associated protein of 25 kD)改变及不同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探讨甲减脑损伤及恢复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甲减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背侧海马突触小体内SNAP-2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常规剂量替代治疗组大鼠血清T3、T4恢复至正常水平,SNAP-25表达水平与甲减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P>0.05);经大剂量替代治疗后血清T3、T4高于正常;SNAP-25的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这些结果提示,成年期甲减大鼠海马内SNAP-25表达增加,甲状腺素治疗能使其恢复,大剂量替代治疗使SNAP-25表达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氟中毒大鼠模型,研究一定剂量氟化钠下大鼠海马中氟突触体相关蛋白-25(SNAP-25)基因表达量,为探讨氟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提供动物性试验依据。结果表明,与饮用去离子水组相比,染氟突触体相关蛋白-25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10.
孔雪  宋志刚  焦洪超  林海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6):3440-3446
【目的】利用皮下注射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的方式模拟应激,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应激及色氨酸对肉仔鸡下丘脑代谢状况的影响,为探明下丘脑食欲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0日龄AA肉仔鸡32只随机分为4组,早6:00禁食3h后,以2.0mg·kg-1BW剂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同时灌注色氨酸(生理盐水溶解,500mg·kg-1BW),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灌服生理盐水,3h后取血浆及下丘脑。下丘脑用高氯酸萃取后进行核磁共振研究。【结果】通过1HNMR谱,发现应激改变了肉鸡下丘脑乳酸,葡萄糖,ATP,肌醇,3-羟基丁酸的相对含量;未检测到色氨酸信号的改变。【结论】NMR技术能够检测到应激状态下下丘脑代谢物的改变;应激状态下,ATP、葡萄糖和其它能量底物信号的改变可能参与了下丘脑对食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外源性γ-氨基丁酸(GABA)抵抗仔猪氧化应激的作用效果,及海马神经元GABA受体调节凋亡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的介导作用,为GABA作为动物应激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成功构建的仔猪活体和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模型,考察外源性GABA对仔猪血清及海马组织中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仔猪日增重、脑海马GABA受体以及大鼠海马神经元中GABA受体及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浓度的GABA灌喂组(LD+OS; MD+OS;HD+OS)仔猪血清的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氧化应激(OS)组(P<0.01),而GSH水平均极显著高于OS组(P<0.01),同时HD+OS 组仔猪血清T-AOC水平极显著高于OS组和对照组(P<0.01);且高浓度(100 mg·kg-1 BW)GABA降低仔猪血清MDA含量和增加GSH水平的幅度均高于低浓度(20 mg·kg-1 BW)和中浓度(60 mg·kg-1 BW)GABA。因此,后续研究仅考察100 mg·kg-1 BW GABA的作用效果及其抗氧化应激的机制。OS组仔猪0-7、8-14和0-28日龄的日增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HD+OS组0-7、8-14和0-28日龄仔猪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OS组(P<0.01);OS组仔猪15-28日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OS组15-28日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OS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100 mg·kg-1 BW GABA的灌喂极显著地增加了仔猪的日增重。对照组、OS组和HD+OS组在前、中、后期的腹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氧化应激组海马组织的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HD+OS组 (P<0.01),而T-AOC和GSH的水平均极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表明GABA能提高仔猪海马组织抗氧化能力。HD+OS组的海马组织GABAA和GABAB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P<0.01),表明GABA提高了海马组织GABAA和GABAB的水平。氧化应激组脑海马Bcl-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x和Caspase-3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OS组的Bcl-2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氧化应激组(P<0.01),Bax蛋白水平极显著低于氧化应激组(P<0.01),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氧化应激组(P<0.05)。与此一致的是,氧化应激组、GABA+OS+Picrotoxin组和GABA+OS+CGP54626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Bax和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ABA+OS组(P<0.05),表明GABA缓解了氧化应激状态下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而GABA受体抑制剂的添加阻挡了GABA的抗应激损伤作用。【结论】 GABA降低了仔猪海马的氧化应激水平,而GABA抗应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凋亡蛋白基因的表达相关,而GABAA和GABAB受体介导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2.
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燕芬  陈琦  杜瑞平  高民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78-4485
【目的】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影响,为动物在炎热环境中能够维持正常生理机能以及探索促进动物抗热应激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选用泌乳中后期奶山羊,采用逐渐加热的方式建立奶山羊热应激模型,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血浆中D-乳酸、DAO、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等异常代谢产物的浓度,瘤胃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变化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热应激显著提高了血浆中D-乳酸和DAO浓度;②热应激显著提高了血浆中内毒素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α、IL-6、IL-1β、干扰素-γ的浓度;③热应激破坏了瘤胃上皮间紧密连接的结构,并显著降低了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结论】热应激可导致奶山羊瘤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菌群移位,其机制可能与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病原菌侵染后不同抗感品种汉中红皮蒜和苏联改良蒜防御酶体系的变化。【方法】每个大蒜品种取生长一致的蒜苗30株人工接种病菌,待植株出现明显症状后,从发病植株和未发病植株的生长点处,采集幼嫩组织测定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当白腐病菌侵染大蒜后,激活寄主体内相关防御酶系,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明显提高,抗病品种汉中红皮蒜的酶活性升高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苏联改良蒜;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抗病品种汉中红皮蒜的酶活性下降幅度低于感病品种苏联改良蒜。【结论】防御酶活性高低与大蒜品种的抗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0a生华山松和油松混交人工林中,边界华山松和油松冠型结构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方法】评估华山松和油松偏冠程度、偏冠精度、冠长对小林窗(80m~2)和中林窗(110m~2)的响应。【结果】中林窗边界华山松和油松偏冠率明显高于对照,偏冠方向与林窗中心连线方向显著相关。两个树种偏冠程度和精度没有显著差异。华山松和油松正对林窗中心一侧冠长明显高于对侧,冠长比均约为0.1。【结论】华山松和油松具有相似的冠可塑性,林窗形成后,通过冠水平和垂直扩展,增加光获取,加速自身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为了解AraC家族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控型质粒pKSV7构建LM-Δlmo2672缺失株,比较母源株LM EGD-e和缺失株LM-Δlmo2672在不同应激环境中生长情况的差异,并利用qRT-PCR方法分析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缺失对应激调控基因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LM EGD-e相比,LM-Δlmo2672在37、42℃及含5%NaCl、0.3%胆酸盐、5 mM H_2O_2、1%Triton X-100的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环境适应性及应激相关基因(prfA、lexA、fri、perR、kat、sod)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提示lmo2672基因在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治疗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病理模型。【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感染组(22只)和对照组(8只),采用手术法给大鼠子宫腔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菌液体积比为2∶1∶1)的混合菌液,对照组大鼠未感染致病菌的混合菌液。分别于感染后第3,6,9,12天剖杀大鼠,检测其大体剖检病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子宫指数,并对子宫内容物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感染后3~12 d,感染组大鼠子宫指数均较对照组大鼠极显著增加(P0.01),感染大鼠子宫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感染后第3天和第6天)、化脓性炎症(感染后第9天)和慢性增生性炎症(感染后第12天);感染前期可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脱落,黏膜层水肿、充血、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感染后期可见肌层增厚等病变。【结论】采用手术法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且感染后第3天为造模成功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傣药柚木(Tectona grandis)枝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s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EBLTG)的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通过灌胃给予5~7周龄SPF级SD大鼠高、中、低剂量(2 500、1 250和625 mg/kg) EBLTG,28 d后测定大鼠的血液毒理学指标,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脏器称量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EBLTG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大于5.0 g/kg,根据WH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为实际无毒级。28 d经口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及凝血指标、血常规及电解质指标中各剂量组有个别指标高或低于对照组,但大部分有差异的指标没有同时出现在雌雄大鼠中,且均在本实验室正常值范围内,缺乏毒理学意义。大体解剖未发现与EBLTG相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特异性损伤表现。【结论】EBLTG对SD大鼠血液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icroRNA-34c(简称miR-34c)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鼠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及海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小鼠行为活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出生后0,3,7,14,21,28,60和90d的雄性昆明小白鼠为试验动物,以5SrRNA为内参基因,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4c在小鼠出生后8个不同发育时期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海马中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成年鼠脑组织中4个不同部位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小鼠的发育,miR-34c在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及海马中的相对表达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递增趋势。在成年鼠中,miR-34c在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海马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其中海马中最高,小脑皮质次之,嗅球最低。【结论】miR-34c在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鼠嗅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及海马中的表达趋势,与小鼠各种行为活动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阐明甲状腺素联合多奈哌齐对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海马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表达的影响,探讨成年甲减脑功能损伤及恢复机制。结果显示甲减大鼠血清T3、T4及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DG)SNAP-2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单独甲状腺素或联合治疗后血清T3、T4水平恢复正常,但单独甲状腺素治疗后,海马SNAP-25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联合治疗后海马各层SNAP-25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示,成年期甲减可致海马内SNAP-25蛋白表达增加,单独甲状腺素治疗后SNAP-25蛋白表达恢复不理想,与多奈哌齐联合治疗使甲减大鼠海马内SNAP-25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阐明甲状腺素联合多奈哌齐对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海马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表达的影响,探讨成年甲减脑功能损伤及恢复机制。结果显示甲减大鼠血清T3、T4及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DG)SNAP-2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单独甲状腺素或联合治疗后血清T3、T4水平恢复正常,但单独甲状腺素治疗后,海马SNAP-25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联合治疗后海马各层SNAP-25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示,成年期甲减可致海马内SNAP-25蛋白表达增加,单独甲状腺素治疗后SNAP-25蛋白表达恢复不理想,与多奈哌齐联合治疗使甲减大鼠海马内SNAP-25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