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Landsat TM数据和GIS技术,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重心迁移理论对农牧交错区河北省沽源县30多年土地利用的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业用地和草地占主要地类,1980—2013年土地利用重心有明显迁移;农业用地重心向东北迁移,迁移距离为4 595.79 m;林地重心向东南方迁移,迁移距离为3 820.62 m;草地和建设用地重心向西北方迁移,迁移距离分别为5 294.75、1 220.91 m;水域重心迁移距离较小;未利用土地重心向西南方迁移,迁移距离为4 552.13 m。自然因素对沽源县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政策推动等人类活动干扰则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两个同物种大孟德尔二倍体生物群体在迁移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群体的个体数量与它们的初始个体数量和迁移比例有关,迁移比例是影响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两群体的基因频率与它们的初始个体数量、初始基因频率以及迁移比例有关,迁移比例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经过无限多时间的迁移之后,两群体的个体数量、基因频率会趋向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两群体个体数量不同,基因频率相同。模拟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土霉素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土柱淋溶法,研究了土霉素在土壤中的垂直迁移特性,探讨了不同土壤类型、淋溶体积、淋溶液pH值、施药量等因素对土霉素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壤、黑钙土、赤红壤3种不同类型的土样中,土霉素的迁移深度为:赤红壤>红壤>黑钙土;土霉素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其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明显降低;同一深度的土壤中土霉素含量随着淋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增大,随pH值增大而减小;土霉素在土层中的含量分布、淋溶深度与其施药量均呈正相关;当淋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土霉素溶液时,土霉素在土壤中的迁移深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苯在气液界面表面微层中的迁移变化规律。[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表面微层中甲苯气体的迁移变化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液相流速、气相流速、气相浓度的模拟比较,讨论不同条件下的甲苯气体迁移变化规律。[结果]液相流速的增大,影响表面微层的形成,从而减小了气体的迁移通量;气相流速的增大,提高了气体的迁移通量,同时缩短了达到传质平衡的时间;在吸收开始的最初阶段,气相浓度越高,表面微层中气体的吸收也越快,随着时间的变化,对气体的吸收效率逐渐下降。[结论]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将有助于认识有机污染物在有机气-液界面的迁移机理。  相似文献   

5.
农田土壤氮素迁移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过程。通过综述近期在区域有机氮迁移以及稳定性同位素和模型研究方法方面的进展,指出:我国有机氮源的氮素损失在人口稠密和养殖业发达的区域已经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小流域氮素输出中可溶性有机氮是一个重要组成,其输出过程受气候以及人为引起的植被、土壤及水文过程的变化的影响;稳定性氮氧同位素可以识别水体中陆源氮污染物的分布;基于GIS的过程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区域氮素迁移的数量及其环境效应。进一步提出了目前需要加强农田有机氮迁移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发展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的区域氮素迁移定量方法,建立稻田生态系统和水旱轮作系统的氮素迁移定量评价模型,并归纳了减少面源污染的区域氮素迁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作为技术手段,采用扩展强度、扩展速率、分形维数、稳定性指数和重心迁移速率从建设用地数量特征、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和重心迁移规律3个角度进行时空扩展分析。结果表明:①海口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220.33 km2,年均扩展强度为0.51,年均扩展速率为21.04%;农村建设用地扩展的数量值均比市区的大;秀英区的年均扩展强度和年均扩展速率最大,龙华区的均最小,美兰区和琼山区介于其中。②海口市分形结构较复杂,空间稳定性先降后升;城市形态趋于简单,稳定性增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不集中,分形结构趋于复杂;各区的稳定性指数均小于0.1,分形结构趋于复杂。③海口市建设用地的重心整体上向西南偏移,迁移速率为205.89 m/年;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迁移轨迹跟全市表现一致,但农村地区的迁移速率较大;龙华区和秀英区在前一时段迁移较快,美兰区和琼山区在后一时段迁移较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与分布;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规律;影响重金属在土体中迁移的因素,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pH值等。  相似文献   

8.
杜朝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198-200
通过重心模型相关理论,借助ArcGIS软件技术绘制2003~2012年菏泽市人口重心迁移轨迹,研究人口重心迁移规律,并分析影响其移动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菏泽市人口重心与菏泽市几何中心相接近;菏泽市总人口的人口重心迁移与菏泽市非农业人口重心、男性人口重心、女性人口重心具有关联性,移动趋势相近;菏泽市人口重心迁移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人口重心迁移受人口的迁入迁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菏泽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利民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08-7610
在理清农地边际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诊断农地边际化程度的指标,包括农地利用的纯收益、总收益和单位面积农地的农产品产量。依托在湖北省通城县的685份农户调查资料,结合1985~2006年通城县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应用综合指标法、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通城县的各类型农地的边际化程度及其与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通城县农地发生了2次边际化现象,旱地的边际化程度深于水田;农地边际化程度与农村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水田边际化程度与劳动力迁移的相关性大于旱地;农地边际化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在目前农地流转不畅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会进一步加深农地边际化程度,因此,农地边际化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水土流失重心迁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1995、2000及2007年的水土流失重心及其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轻度、中度和强度流失类型的重心迁移大致从东部向西部;极强度与剧烈流失类型的重心迁移方向1995~2000年从东向西南,2000~2007年从西向东南;以极强度与剧烈流失类型的重心移动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11.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经拉丝可加工成竹席、竹筷和竹帘,是毛竹竹材加工利用中的重要产品。调查了179株不同胸径分布的毛竹,截取拉丝段竹杆按照4种不同的规格进行粗刨开片和拉丝,将毛竹拉丝段加工成竹席丝,竹筷条和竹帘丝。分析了不同规格竹片的刨片对竹拉丝碳转移的影响,不同胸径的竹拉丝对碳转移率的影响,并建立不同胸径单株毛竹与拉丝材产品的碳储量模型。结果表明:①4种不同规格竹片的竹青和竹黄粗刨碳转移率差异显著(P<0.05),竹筷条比竹席丝和竹帘丝碳转移要高;由于拉丝段的竹材随着壁厚的减小变窄的趋势,导致不同规格随着小头壁厚的减小,碳转移率呈逐渐下降。不同规格竹片的拉丝材平均综合碳转移率为34.11%。②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生产的综合碳转移率为24.20%~41.83%,平均为32.51%。③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生产的整株综合碳转移率为9.97%~29.30%,平均为18.09%;④建立不同胸径单株毛竹与拉丝材产品碳储量模型为y=0.006 5x2.236 2,R2=0.631 8。图5表3参12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最佳的胚胎移植方案,提高胚胎移植效率,试验以不同受体山羊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受体品种、移植胚胎数目、不同季节等因素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受体和移植季节对胚胎移植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胚胎移植数目对妊娠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移植一枚胚胎的胚胎受孕率显著高于移植二枚和三枚胚胎(P<0.01)。  相似文献   

13.
作为包含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与身份融入三方面的综合融入过程,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提升会显著促进该群体的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其中,经济融入主要提升农民工作出土地流转抉择的可能性;社会融入明显拓展了农民工土地流转的对象范围;心理及身份融入则主要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期限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但由于中央对农民工的保护性政策倾向,城市融入度对农民工土地退出的影响却并不显著。细化出不同融入指标对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的差异性影响,旨在为我国新时期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红麻在重度与轻微镉污染耕地的修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品种红麻在不同镉(Cd)污染程度耕地中的修复能力,以7种红麻在重度与轻微Cd污染耕地中进行植物修复对比试验,对红麻各部位Cd的累积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生长指标、相应土壤Cd变化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试验总变异来源及各品种回归系数。结果表明: 7种红麻均能在Cd污染耕地中正常生长,在重度污染耕地中的Cd移除量为72.49~149.17 g·hm-2,在轻微污染耕地中的Cd移除量为25.95~49.91 g·hm-2。红麻各部位Cd的富集能力排序为:叶 > 根 > 茎,转移能力排序为:叶 > 茎。重度Cd污染下,红麻各部位富集系数为1.11~8.83,转移系数为0.32~4.25;轻微Cd污染下,红麻各部位富集系数为2.08~14.63,转移系数为0.38~2.92。所有红麻的回归系数均小于1,稳定性都较高。研究表明: 7种红麻都具较好的生物产量及Cd富集与转移机制,均可用于Cd污染耕地修复,其中中红麻13号可用于重度Cd污染耕地修复,中红麻13号与中杂红328号可用于轻微Cd污染耕地修复。  相似文献   

15.
曾珩  陈美球  周丙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09-12411,12414
以江西省为例,在对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背景等各类群体农民的耕地流出意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于高、中收入群体,外出打工是影响农民耕地流出的最主要的因素,而低收入群体,农产品价格偏低是影响农民耕种耕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城镇户口已不再是吸引农民转移的主要因素,农民对耕地的放弃已开始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16.
宋晓芹  姜太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16-16221
为了研究农户土地流转对不同政策支持的响应,本文对政策支持设计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研究发现,支柱产业、剩余劳动力免费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的政策支持均对土地流转有促进作用;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土地的保障功能下降;随着政策支持的不断完善,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政策的推进,农户用于教育培训的支出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布尔山羊胚胎移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9-12月份,应用2种超排方案对35只布尔山羊(其中经产羊30只,处女羊5只)进行了超排处理,并对180只受体进行了胚胎移植。结果表明:35只供体共回收胚胎471枚,可用胚为349枚,可用胚胎率为74.10%(349/471),每只平均获胚胎11.91枚,只均可用胚9.97枚。其中经产羊30只,平均每只获胚胎12.43枚,只均可用胚胎10.37枚;处女羊5只,平均每只获胚胎8.8枚,只均可用胚胎7.6枚。鲜胚移植受体180只,每只1枚,妊娠率为63.89%(115/180),另外,试验表明,不同剂量的FSH对超排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不同透气度、克重数卷烟纸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香料在卷烟主流烟气中转移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抽吸后主流烟气(MS)粒相转移率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沸点相对较高,分子量较大的香味成分的转移率与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和克重数在α=0.0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香味成分基本不受卷烟纸透气度和克重数的影响;(2)在所选择参数范围内,平均主流烟气(MS)粒相转移率随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卷烟纸克重数的增加呈“V”变化趋势;(3)卷烟纸透气度对主流烟气(MS)粒相平均转移率的影响要大于湿度的影响,而受卷烟纸克重数与湿度的影响均相当。因此在保持卷烟产品的区域稳定性时,要考虑各香料在主流烟气中的转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胚胎移植方法和受体母猪因素对克隆猪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的胚胎移植技术体系,以提高克隆猪的生产效率。【方法】比较不同移植方法和不同受体母猪状况的胚胎移植分娩率和克隆猪的出生效率,利用体外发育能力相似的不同品种和发育阶段的克隆胚胎混合移植确定最佳的受体母猪发情同期时间。【结果】克隆胚胎经由输卵管伞移植比输卵管打孔移植具有更高的移植分娩率和克隆猪效率(2.2% 和0.4%,P<0.01),而胚胎移植后辅助人工授精会降低克隆效率(0.6% 和 2.2%,P<0.01)。利用经产母猪作为移植受体比青年猪受体具有更高的克隆效率(3.0%和0.8%,P<0.01)和平均窝产仔数((5.5±0.7)头和(2.7±0.3)头,P<0.05)。受体母猪发情时间比胚胎激活时间晚12-36 h组的克隆效率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晚0 h和早12-24 h 组的克隆效率(2.0%、0.5%和0%)。最佳的受体母猪发情时间为晚于克隆胚胎激活后24 h,克隆效率达3.0%。【结论】选择自然发情时间晚于克隆胚激活后24 h的经产母猪为受体,通过输卵管伞端移植胚胎,能够获得较高的克隆效率,是猪克隆胚胎移植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