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源CaCl2预处理对高温胁迫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伟  李庆亮  罗音  王玮  杨兴洪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3871-3879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浓度CaCl2对高温胁迫下烟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及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影响,探讨外源Ca2+对高温胁迫下烟草叶片光合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喷施0、10、20、30 mmol?L-1CaC12,43℃高温处理2 h,测定处理前后及恢复1 d 后烟草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高温胁迫下,CaCl2处理缓解了净光合速率(Pn)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程度。施钙显著缓解了PSII反应中心电子传递受阻程度和放氧复合体受破坏的程度,使PSII维持较高的活性。施钙明显激活了高温胁迫下烟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减少了H2O2的积累;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以喷施20 mmol?L-1 CaCl2时,烟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较高,光合活性最高。【结论】施钙增强了烟草叶片抗氧化酶活性,H2O2的积累降低,从而减轻了高温胁迫对烟草叶片PSII反应中心和放氧复合体(OEC)的破坏,提高了烟草叶片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静宁县不同海拔梯度‘富士’苹果光合生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苹果光合生理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为静宁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制定不同的苹果生产措施,并为甘肃其他高海拔地区的苹果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个海拔梯度(1 340、1 483、1 980m)的‘富士’苹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盛果期苹果树叶片结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日变化、叶绿素等指标.【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叶片厚度、栅海比、主脉最大导管直径逐渐增大,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呈先降后升.海拔1 980m的苹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是海拔1 340m苹果叶片的1.52、1.62、1.35倍,海拔1 595m苹果叶片的1.23、1.21、1.27倍.3个海拔苹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叶片Pn日均值,Tr日均值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初始荧光产量(F0)日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且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最大荧光产量(Fm)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结论】在海拔1 340~1 980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富士’苹果的光合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盆栽冬种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丽薯6号和宣薯2号)苗期生理指标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为冬马铃薯抗旱栽培及为选择优质耐旱冬马铃薯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选用云南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会-2、合作88、丽薯6号和宣薯2号),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40%时,对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均比对照增加;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均比对照降低;叶绿素a比叶绿素b对干旱胁迫更敏感;4个品种干旱胁迫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结论】在重度水分胁迫下,马铃薯的生理特性、光合参数的变化与品种的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钙对铝胁迫下油茶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钙缓解油茶铝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铝胁迫(4 mmol/L)下施加不同浓度钙(0、0.5、1.5、3和5 mmol/L)对油茶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铝胁迫显著抑制了油茶幼苗的生长,施入3 mmol/L钙明显缓解了铝对油茶生长的抑制,植株干质量提高40.58%。对于光合参数而言,铝胁迫降低了油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比对照(CK)降低32.28%、51.02%和53.91%,胞间CO2浓度(Ci)提高20%;添加适量钙(1.5~3 mmol/L)能够显著提高叶片光合色素含量、Pn、Gs和Tr,降低Ci。与铝胁迫相比,钙的施入可以有效减少根系游离脯氨酸积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铝胁迫下,油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根系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5.
水分对玄参地上部生长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水分对玄参生长前期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探讨玄参抗逆反应中各保护酶的作用,为玄参规范化栽培中的水分供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严重干旱(土壤含水量为400~450 g/kg,SD)、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500~550 g/kg,MD)、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为700~750 g/kg,CK)和过湿水分(土壤含水量为800~850g/kg,HW)处理条件下,对玄参株高、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4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水分对玄参株高、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4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适宜水分相比,严重干旱、中度干旱和过湿水分处理均明显抑制了玄参株高和叶面积的增长(P<0.05);处理第13~33天玄参叶片叶绿素含量偏低。各处理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3 d时促进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其后则对可溶性蛋白的合成表现出抑制作用。SOD和APX活性在处理过程中变化比较复杂,而POD和CAT活性在处理前期较高,后期逐渐下降。【结论】不适宜的水分供应可抑制玄参株高和叶面积的增加;造成玄参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处理的第13~33 d间偏低;导致玄参叶片可溶性蛋白合成在13 d时增加,13天后则受到抑制。水分处理对SOD和APX活性影响较大,对POD和CAT活性的影响仅在发生在处理前期;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处理对玄参各保护酶活性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1年生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评价不同供镁水平对杉木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沙培盆栽试验,分析0 mmol/L(M_0)、0.2 mmol/L(M_1)、0.4 mmol/L(M_2)、0.8 mmol/L(M_3)4个不同供镁水平处理下1年生杉木无性系叶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处理时间延长,正常供镁(M_0)杉木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a(Cha)、叶绿素b(Chb)、叶绿素总量(Chl)不断提高。0.4 mmol/L的镁处理(M_2)中MDA含量,SOD、POD活性,Cha、Chb、Chl含量的变化趋势与M_0处理相似,且各含量均与M_0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各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MOD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OD、POD活性无显著相关性,Cha、Chb、Chl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hb含量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_0处理使杉木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损伤,过氧化物促使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叶绿素合成减缓,影响光合作用速率。M_2处理可降低损伤细胞膜的有害物质含量,提高细胞膜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叶绿素含量,利于光合速率提升,促进杉木幼苗生长。研究结果从杉木营养学的角度为杉木壮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阐述霸王幼苗耐受风沙流胁迫的能力及其阈值,为揭示霸王幼苗遭受风沙流胁迫致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霸王1年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风沙环境风洞中模拟风沙流胁迫条件,以风速表示胁迫程度,即分别在0,8,11和14m/s风速条件下吹袭20min,依次表示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风沙流胁迫处理,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叶片叶绿素以及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在重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APX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而SOD和CAT活性略有增强,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一定程度损伤,但未引起渗透胁迫,APX和POD通过清除活性氧,降低了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的氧化损害;重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严重损伤,引发SOD和CAT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大,细胞液外流,渗透胁迫严重,最终使幼苗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8.
模拟酸雨和铝添加对茶树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种子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模拟酸雨和铝添加对茶树生物量、抗氧化酶及一些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和适度的酸雨有利于茶树生物量的积累,较高的铝和较高酸度酸雨不利于茶树生物量的积累.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先增加后下降.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SOD、POD、CAT和APX总体上增加,在较低浓度铝处理下,酸雨加剧SOD、POD、CAT和APX的增加,存较高铝浓度(30 mg/L)处理下,酸雨加剧SOD、POD、CAT和APX的下降.10 mg/L铝浓度处理茶树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2-)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无铝处理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其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酸雨强度对茶树叶片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酸雨加剧铝引起茶树叶片O2-产生速率和MDA积累的增加.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脯氨酸含量增加.而酸雨单独作用对脯氨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酸雨加剧铝对茶树叶片脯氨酸积累的增加.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pH 3.0的酸雨明显提高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茶树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一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强对酸雨和低浓度铝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高浓度的铝(30 mg/L)损伤茶树抗氧化系统,减少一些抗性物质的合成,影响其生长,而酸雨加剧高铝对茶树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氟对茶树生理的影响,本试验以1年生福鼎大白茶树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进行氟处理(F=16 mg/L),研究氟对茶树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保护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茶树叶片中氟含量显著升高;氟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叶绿素a/b显著高于对照,氟对叶绿素b的影响大于叶绿素a,氟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显著。氟处理后,茶树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氟处理72 h时比对照下降22.8%,比氟处理0 h时下降24.48%;氟处理后,茶树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是先升高后降低,均是在氟处理48 h达到最大值,其中POD活性分别比0 h及对照48 h时增大31.47%和46.51%,CAT活性分别比氟处理0 h及对照48 h时增大36.79%和30.17%;MDA和H2O2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海拔所带来的温度差异为研究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对常绿阔叶林不同海拔下优势种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知之甚少,对米槠应对低温环境采取何种生理生态策略的认识非常有限。研究海拔尺度米槠叶片性状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可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植物的空间分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低、中、高)的米槠天然林为对象,测定其叶片的形态性状(叶面积、叶长、叶宽、长宽比、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与生理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NSC),揭示不同海拔梯度下米槠叶片性状的变异规律,检验不同海拔梯度下各叶片性状间的差异,探讨米槠对低温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1)叶面积、叶长、叶宽、长宽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随海拔梯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而比叶重、淀粉、可溶性糖、NSC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叶干物质含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趋势;(2)叶面积、长宽比、比叶重、叶绿素a、叶绿素、可溶...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新的薄皮甜瓜叶色突变体的生理特性及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薄皮甜瓜自然黄化转绿突变体(MT)与非突变亲本(WT)在生长、生理特性、光合作用及叶绿体发育等方面的区别与变化。【方法】对MT、WT及组配子代F1(MT×WT),r F1(WT×MT)的主要农艺性状、光合指标、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与WT相比,MT植株长势较弱,生育期滞后,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通过杂交,F1、r F1可恢复正常生长;MT的叶片颜色随生长发育而转变,从黄色转为黄绿色,叶脉为绿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WT,在结果期MT叶片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WT降低了25.69%、21.26%,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显著高于WT;自然黄化转绿突变体MT的SOD、POD、CAT酶活性以及MDA含量高于WT,在结果期,分别提高了65.45%、13.91%、3.23%、15.14%;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黄化转绿突变体MT的叶绿体中基粒片层堆叠不规律,间距大,排列疏松,双层膜结构不清晰,叶绿体结构发育异常,与WT差异明显。【结论】在全生育期中,虽然MT植株矮小,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WT,叶绿体结构也有所差异,但光合速率却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光合机构功能基本完好;在结果期,MT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WT,MDA含量在全生育期中均显著高于WT,说明MT抗氧化酶系统较WT反映更为活跃,但F1、r F1与WT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氮、钙对旺长期烤烟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及活性氧的影响,为指导烟农合理施用氮钙肥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品种G80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3×4)随机区组设计,施氮量设0.00(CK),0.12和0.20g/kg 3个水平,施钙量设0.00(Ca1,CK),0.40(Ca2),1.00(Ca3)和2.00(Ca4)g/kg 4个水平,进行盆栽试验,于烤烟旺长期采集第17~19叶位叶片,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丙二醛(MDA)、脯氨酸、过氧化氢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研究不同用量氮钙对旺长期烤烟叶片抗氧化酶及活性氧的影响。【结果】随氮肥用量从0.00g/kg增加到0.20g/kg,烤烟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提高,MDA、过氧化氢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极显著下降。随钙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POD、SOD和CAT活性均以Ca3处理最高,APX活性以Ca2处理最高,脯氨酸含量呈递增趋势,MDA和过氧化氢含量呈递减趋势,O-·2产生速率呈先降后升趋势,以Ca3处理最低。在0.12g/kg N下,烤烟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均以Ca3处理最高,脯氨酸含量以Ca3和Ca4处理较高,MDA和过氧化氢含量以Ca3和Ca4处理相对最低,O-·2产生速率以Ca3处理最低;在0.20g/kg N下,烤烟叶片的POD和APX活性均以Ca2处理最高,SOD、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以Ca3处理最高,MDA含量以Ca3处理最低,过氧化氢含量和O-·2产生速率以Ca3和Ca4处理较低。【结论】综合抗氧化酶及活性氧指标,确定氮肥和钙肥的最佳配肥组合为:N 0.20g/kg,Ca 1.0g/kg,此组合配肥更能充分发挥烤烟抗逆境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枇杷幼苗的生长,提高其光合能力和抗性,本文以‘大五星’枇杷幼苗为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1,2,4和6 g·L-1)的壳聚糖和不同稀释倍数(0,50,100,150和200倍液)的微生物菌剂,研究了壳聚糖和微生物菌剂对枇杷幼苗光合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提高了枇杷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当壳聚糖浓度为2 g·L-1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达最高值,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8.03%、25.66%、6.84%、49.25%、15.72%和83.75%。不同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仅100倍液处理时提高了叶绿素a含量。微生物菌剂50和100倍液处理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150倍液处理仅提高了POD活性,200倍液处理较对照无显著变化。故微生物菌剂100倍液处理效果最佳,枇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OD活性、SO...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阐述霸王幼苗耐受风沙流胁迫的能力及其阈值,为揭示霸王幼苗遭受风沙流胁迫致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霸王1年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风沙环境风洞中模拟风沙流胁迫条件,以风速表示胁迫程度,即分别在0,8,11和14 m/s风速条件下吹袭20 min,依次表示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风沙流胁迫处理,研究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叶片叶绿素以及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升高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在重度风沙流胁迫条件下,霸王叶片APX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而SOD和CAT活性略有增强,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轻度和中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一定程度损伤,但未引起渗透胁迫,APX和POD通过清除活性氧,降低了风沙流胁迫对霸王幼苗的氧化损害;重度风沙流胁迫使霸王幼苗受到严重损伤,引发SOD和CAT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大,细胞液外流,渗透胁迫严重,最终使幼苗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早熟糯稻新品种三峡糯一号的配套栽培技术及高产机理。【方法】应用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栽插密度、施氮量、移栽叶龄与三峡糯一号根系活力、剑叶光合速率、基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基部叶片POD酶活性等主要生理指标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出优化栽培措施方案。【结果】施氮量是影响三峡糯一号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增大施氮量(137.55~172.50kg/hm2)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基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剑叶光合速率高,但施氮量少(34.96~86.25kg/hm2)能促进POD酶活性,过大的施氮量(超过137.55kg/hm2)又会抑制POD酶活性;低密度(15.00~18.75万穴/hm2)可促进水稻根系活力的增加、剑叶光合速率高、加速光合物的转化,而高密度(28.13~37.50万穴/hm2)抑制水稻根系活力的增加、剑叶光合速率低、光合物转化减慢、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小苗秧(3.0~5.0叶)叶片叶绿素合成速度快,大苗秧(7.0~8.5叶)叶片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在低水平(-1.682~0)水平区间,其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原因在于二者对POD酶活性、根系活力的促进及加速光合物转化。【结论】三峡糯一号高产组合方案为:栽插密度22.53~24.45万穴/hm2、施氮量131.23~136.11kg/hm2、栽插叶龄为5.07~6.17叶。在这样的栽培措施下,三峡糯一号有95%的把握可达到根系活力大于27.31μg/(gFW·h)、剑叶光合速率大于3.43CO2mg/(dm2·h)、基部叶片叶绿素高于23.88mg/g、基部叶片POD酶含量高于23.88POD470/(g·min)的高产生理指标和产量在8 362.87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内源NO对黄瓜幼苗活性氧代谢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内源一氧化氮(NO)的生理生化调节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为揭示黄瓜的抗盐机理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L-硝基精氨酸甲酯)、硝酸还原酶抑制剂(tungstate,钨酸钠)和一氧化氮清除剂(c PTIO,4-羧基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处理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研究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活性氧代谢、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盐胁迫可诱导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增加,采用200μmol·L~(-1) L-NAME、100μmol·L~(-1) tungstate和200μmol·L~(-1) c PTIO处理均抑制了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产生速率和质膜透性,使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加重了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损伤。同时,气体交换参数Pn、Gs、Tr、Ci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q P降低,NPQ显著升高,导致叶片光合机构受损,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结论】在盐胁迫条件下,内源NO的变化可能直接调节了黄瓜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有效地缓解了脂膜过氧化伤害和对叶片光合机构的损伤,且黄瓜幼苗的活性氧代谢和光合特性主要通过一氧化氮合酶途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除草剂二甲四氯对谷子叶片衰老特性以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谷子幼苗对二甲四氯胁迫的生理反应,为谷子抗除草剂胁迫机制及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二甲四氯剂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 kg·hm~(-2) 4个水平。处理后5和15 d,测定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二甲四氯处理下谷子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均抑制了谷子的株高和光合作用,谷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的变化呈相反趋势。此外,二甲四氯对谷子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表现为喷施除草剂15 d后,多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同时,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处理后均提高了谷子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甲四氯胁迫提高了谷子叶片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谷子叶片中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AB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P_n、F_o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G_s显著负相关;除NPQ外,Zt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F_o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显著相关;IAA含量与CAT呈显著正相关;GA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相关。【结论】二甲四氯处理后,谷子通过提高内源激素Zt含量来降低ABA含量,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及光合电子传递等其他光合生理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源激素IAA、GA和ABA含量,进而调控SOD、POD和CAT活性,增强对除草剂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18.
镧对嫁接西瓜叶片生理指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稀土元素La在嫁接西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5个质量浓度的La(NO3)3溶液(0,60,120,180,240 mg/L),于伸蔓期、始花期、膨瓜期各喷施嫁接西瓜叶面1次,测定3个生长时期嫁接西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Ch1、Car和MDA含量,统计各处理的单株坐瓜数、单瓜重、产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La3+对嫁接西瓜的光合色素、抗氧化系统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适宜质量浓度的La3+有利于嫁接西瓜生长。与对照相比,喷施120 mg/L La(NO3)3溶液的嫁接西瓜,膨瓜期叶片中SOD、CAT和APX活性以及Ch1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04.83%,14.28%,22.29%,29.93%和34.29%;POD活性和MDA含量分别降低了32.26%和19.34%;产量提高了10.43%。【结论】120 mg/L La(NO3)3为喷施嫁接西瓜的最适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铜胁迫对黄瓜幼苗的影响,试验以‘鲁春32’黄瓜品种为试材,设置0,2,8,16,32μmol·L-15个铜梯度,通过日光温室沙培的方式对黄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随铜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SOD、POD、CAT和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其中光合色素含量均于铜浓度2μmol·L-1时值达到最大值,而保护酶活性依次于8,8,2,8μmol·L-1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则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在铜浓度2μmol·L-1时最低,较对照(0μmol·L-1)降低8.98%。综合而言,本试验所设的铜浓度梯度,2μmol·L-1处理对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细胞膜结构的稳定及保护酶活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8μmol·L-1及以上的浓度处理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提高茶树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茶1号’(耐低温型)和‘金牡丹’(低温敏感型)两个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于入冬前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L)的ALA,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ALA对茶树叶片内源ALA合成途径下游代谢中间产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一定质量浓度的外源ALA可以明显提高‘陕茶1号’和‘金牡丹’的内源ALA、原卟啉Ⅸ、Mg-原卟啉Ⅸ、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增强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降低茶树瞬间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提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结论】外源ALA促进了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叶绿素的累积,提高了光合作用能力,增强了茶树抵抗低温的能力,其中50 mg/L ALA明显提高了耐低温型茶树‘陕茶1号’应对低温胁迫的能力,而30 mg/L ALA对缓减低温敏感型茶树‘金牡丹’低温伤害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