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林业用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解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问题。我国43亿亩林业用地中,农村集体林业用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用地的60.07%,森林面积15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7.5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农民,特别是广大林农,把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寄托在林地上。家庭土地联产承包28年之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让国人再一次惊喜地看到深化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林改在广西     
《中国林业》2009,(16):F0002-F0002,I0001,I0002,I0003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总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全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26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3.5%,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集体林地2.1亿亩,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的92。9%,集体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全区集体林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0.10%,比重居全国第三位;全区集体林地涉及109个县(市、区),1126个乡镇、14,788个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 进展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林改的背景 我国的集体林形成于建国初期,其产生、发展、改革大致经历了土改时期的“分山分林到户”阶段(1950—1953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阶段、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阶段和中央林业决定颁布后的林权改革深化阶段(2003年以来)等5个阶段。尽管林业“三定”以来集体林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不明晰、经营主体未落实、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不高.森林质量很低.我国18亿亩耕地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是43亿亩林业用地既没有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我国13亿人民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有着43亿亩林地的我国在世界上算得上是“林业大国”,但从产出效率来看,我国只能算是个“林业小国”。  相似文献   

4.
陕西是全国林业重点省份之一,林业建设为改善全省生态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1999年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业用地15991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2%,其中:有林地9552万亩(天然林701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0.92%。林木总蓄积3.3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森林  相似文献   

5.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中朝边境,幅员面积498万亩,林业用地面积429万亩,其中集体林业用地占77.4%。森林覆盖率78.9%。农民人均山林面积23.1亩,是人均耕地面积的19.5倍。  相似文献   

6.
我省的林业     
我省为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占全省土地而积的60%以上。我省现有森林面积1.43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8%。按1978年的人口平均占有量计算,全省每人有森林面积4.6亩,面积虽高于全国平均数(2亩不到)但不足世界每人平均数(15.6亩)的1/3。  相似文献   

7.
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川市国土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集体林业用地面积155.7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42.4%。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实现了快速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提高。目前林地面积达367.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3.1%,森林面积190.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5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8%,林业总产值3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生产经营观念、林业  相似文献   

8.
一、森林资源林业用地面积4.9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有森林2.8亿亩,占全国1/10,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14.82%活立木蓄积量居全国第五位林木蓄积量11.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80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人均有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二位人均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9.
乌拉特前旗全旗总土地面积1121.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55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9.3%。森林覆被率达14.7%,林业产值达2.5亿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实施,为我旗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03万亩,其中集体林地占93%,森林覆盖率60.1%。2008年我县开始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3个阶段及其改革内容.分析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的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晰,以致产权主体收益权、处分权无法落实;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林业融资困难,森林保险发展缓慢;林权市场不完善,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确立要素流转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产权市场体系,加强林业保险体系建设,加强信贷扶持政策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基于京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总结了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一些具体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论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林权制度对发展的制约等背景的基础上,阐明了进行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改革的目标是: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综合配套.  相似文献   

14.
简要论述了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山林权属变革的历史。指出目前云南集体林林权制度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置、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林地权属四至界线不清、林权纠纷不断、配套管理措施不全等问题。对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和改革构架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中在分析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现代产权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林权和林业产权的关系,对白龙江林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该林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产权制度的特点、问题和改革对策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概述了林业产权的概念和历史沿革,分析了现有产权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将林业产权纳入法治轨道,开展林业新“三定”,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强化产权保护,深化国有林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林业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广西坚持走有特色的林改之路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林改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林改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清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回顾清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在阐述清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存在的自留山、林权证、权属界定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依法使用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依法调解和处理山林纠纷,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等对此次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