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45-1245,1248
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并对优化消费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金鹤  崔登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73-18576
消费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该文从城镇居民消费率、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等层面分析了新疆城镇居民收支、消费结构的现状,然后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定量分析,旨在为优化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02年新疆8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支出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到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新疆的消费结构正趋于理性化,但不合理现象仍存在,并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2008年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呈现出较低的消费倾向,而且大部分居民消费还集中在衣、食、住等生存性消费方面,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这3项的消费支出占据了其收入的大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建议:应加大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培育广西居民消费热点,积极引导享受性消费。  相似文献   

5.
选取可能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的11个因素,通过LASSO方法分别筛选了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粮食、蔬菜、肉类、蛋、奶、水产品及鲜瓜果消费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物之间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不同人群即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宏观经济因素人均GDP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非常微弱;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对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产生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没有影响;影响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人口老龄化率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率的提高,肉类消费量增加,而该因素并不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大数据及5G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内消费增长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土壤,其通过刺激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为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及消费结构升级的贡献程度,利用2008—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信息技术对城乡居民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差异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区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普及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信息技术对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城镇居民基础型消费的影响更明显,影响程度为0.605;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信息技术普及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总量的影响更为明显。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全面提升城乡信息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在提升居民消费方面的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孟彩红 《宁夏农林科技》2011,(12):186-188,190
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居民消费结构现状,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调节供求矛盾,而且对于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实现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2005—2009年聊城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分析发生的变化,进而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水平在显著上升, 随之而来的是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笔者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 针对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和目前人们消费的主要特征, 系统分析了当前影响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 得出了系列很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收入差距对海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消费支出的PANEL-DATA模型,估计海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等级因素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值,结果显示,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收入组的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其中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尤其显著,直接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由以往的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转变为动植物性食物消费并重。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对我国不同区域城镇肉类消费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肉类供求平衡和畜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其中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尤其显著,直接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重大变化,由以往的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转变为动植物性食物消费并重。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对我国不同区域城镇肉类消费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肉类供求平衡和畜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LES),采用2000年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吉林省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等八大类食品消费的规律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云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得到了1994~2000年云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表,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对结果给予了分析和评价,从而对云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状况和变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估计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参数来分析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结果从时间序列看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但从横截面数据计算结果看,存在收入分布不均衡导致消费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分析结果还表明1998年以来的政策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变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不断升级,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用历年《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描述性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动态变迁特征,运用ELES模型进行居民食物消费趋势分析发现,北京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支出趋向饱和,饮食服务消费比重持续增长,家庭食物消费中植物类消费赶超动物类消费,饮食服务成为北京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最后,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目前的食物消费特征和趋势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雪峰 《吉林农业》2011,(8):256-256,258
随着我国固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相关具体数据浅析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消费升级为研究重点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居民消费行为转变,同时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总体上,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居民消费总量扩大和消费结构提升进而实现消费升级;具体来看,居民消费升级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现有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条路径推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应该重视数字化技术对现有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作用,同时依靠乡村振兴计划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于静  吴正朋  王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51-13053
基于2011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安徽省16个市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及地区性差异程度进行分析,分别从结构和分布上探讨影响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提出平衡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品是人类生存与获取营养的重要来源,食品价格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最基本的物价元素。近年来,江苏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类细分食品的支出差异较大。运用相关的理论对江苏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食品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探寻细分食品支出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食品调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