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垦区棉花矮密早栽培体系量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茎日生长量指标,不适宜做为诊断棉花合理长势指标,应该用考虑到当时株高基数的株高增长动态模型做为诊断棉花长势指标,而用该模型建立的以时间、叶龄株高诊断速查表,有利于理想株型的定向诱导和基层单位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5%氟节胺悬浮剂调节棉花生长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富圆 《中国棉花》2012,39(11):8-1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氟节胺悬浮剂在150~300 g·hm-2(有效成分)施药剂量下,对棉花的株高、果枝数和棉铃数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增产作用显著,对棉花品质也稍有改善,对棉花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冀中植棉区鲁棉研28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万~8.7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高增加,单株果枝数减少,单株成铃数显著降低,铃重下降;密度对衣分的影响相对较小。综合3年试验结果,冀中植棉区棉花适宜种植密度为5.1万~8.7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研究27.5%甲·胺水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27.5%甲·胺水剂对棉花的果枝平均长度、株高和主茎平均节间长度等营养生长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提高棉株中部果枝的外围铃成铃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较清水对照增产皮棉10.6%,较DPC(缩节胺)处理增产3.3%;增产因子主要来源于有效铃数的增加和衣分的提高;对株型和株高的塑造程度DPC优于27.5%甲.胺水剂处理。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生育期对棉花植株喷施"全精控"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固体生长调节剂"全精控"对棉花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能有效控制棉花的株高、果节数、果枝始节高度以及棉花中部果枝长度;使棉花株型更加紧凑,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棉花的光合作用效率;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艾氟迪”在山东聊城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喷施艾氟迪(AFD)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AFD在调节棉花植株生长方面类似于缩节胺,喷施后株高变矮,果枝节间长度变小、果枝平均长度变短。在初花期、盛花期分别喷施AFD对控制棉花旺长,塑造理想株型,增加双铃、亚铃数,提高棉花结铃性方面效果明显;子棉产量较对照增产6.13%。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赣北棉区棉花后期化学药剂打顶对其顶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在江西的本土化应用,于2014年棉花打顶期,设置了不打顶、人工打顶、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处理,调查各处理喷药后的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一是与不打顶相比,棉花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上部果枝的伸长,控制棉株顶部果枝及主茎节间的伸长,减少无效果节数,塑造合理的株型,起到了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二是在棉花常规打顶适期喷施化学打顶M剂1125 ml/hm2加Y剂750 ml/hm2,其霜前籽棉产量和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略高于不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南疆膜下滴灌陆地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花期至盛铃期是南疆陆地棉膜下滴灌棉高产田合理施氮的关键时期。施纯氮量在300~450 kg·hm-2时,株高控制在75 cm左右,株宽40~45 cm,倒4叶宽10~11 cm,单株果枝9~10个,可塑造合理的株型,提高单株果枝数和蕾花数,可有效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利于中后期棉花生殖生长,且有利于构建南疆陆地棉膜下滴灌高光效群体,可进一步优化群体质量。缺氮、少氮或者氮过量均不利于棉花中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3个(CK、淹水10d、淹水20d),副区9个品种(系),研究淹水胁迫下棉花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棉花涝后恢复能力变弱,品种(系)间抗涝害能力缩小。在棉苗移栽后70d时,不同棉花品种(系)在淹水10d和20d后株高较对照均降低30%~60%,主茎叶数较对照分别下降35%~62%、70%~85%,果枝数较对照分别下降17%~50%、36%~50%,LAI较对照分别下降46%~80%、70%~90%,单株干物质质量较对照分别下降47%~77%、50%~87%,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6%~32%、40%~60%。淹水10d处理下的不同棉花品种(系)在淹水结束后的10d内株高的增长率为-3.6%~14.6%,果枝数的增长率为6.9%~30.0%。在淹水10d后,赣杂108在主茎叶数和果枝数指标上均表现出耐涝,陕6353在株高、果枝数和叶绿素含量指标上均表现出耐涝。  相似文献   

10.
杏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生长及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和LAI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随着距杏树垂直距离的增加,其变化呈偏态分布趋势;间作下棉花的铃重、株铃数、有效果枝数和衣分相比对照均有一定的减少,各处理与对照间单株铃数和果枝数差异极显著,间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效果枝数株铃数铃重衣分;间作减少了棉花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在杏、棉间作下试验的3个品种中鲁棉研28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疆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每公顷产子棉12090kg超高产棉田(10-108-3、07-16)和每公顷产子棉6750kg的高产棉田(华棉)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器官发育具有明显前移的特点,整个生育进程前移7~9d;早现蕾,提前12d达到20个蕾以上;果枝早发,10-108-3、07-16比对照分别提前9d和6d达到10个果枝;结铃早,10-108-3、07-16提前6d进入铃期,比对照分别提前17d、30d达到平均6.5个铃;(2)超高产棉花2个品种具有2个成铃高峰,分别在7月14日和8月25日,到8月25日达到最高峰,平均成铃数分别为8.56个、8.6个,较对照多2.1个;(3)中下部果枝成铃率高于对照棉田,尤其是第4、5果枝,成铃率分别较对照高20%、25%。生殖发育规律研究为超高产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11~2013年连续三年在江苏丰县棉花“万亩”高产创建区内进行了棉花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示范及产量形成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超高产棉田的主要因素是光热资源丰富、株行距配置合理、品种的产量潜力大、肥水运筹与棉花生育协调性好;超高产棉田表现成铃多、成铃率高、成铃协调和棉株透光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疆每公顷产皮棉4500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棉花生殖器官角度探讨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发育形成规律,为超高产棉花育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对每公顷产皮棉4500 kg与每公顷产皮棉2700 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表明:1)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增殖特点。4500 kg皮棉的棉花单株平均有效蕾量42.2个、果枝数11.5个、果节数21.6个,蕾铃脱落率为74.9%,比2700 kg皮棉的棉花单株蕾数平均增加7.9个、果枝增加3.3个、果节数增加5.2个,蕾铃脱落率降低7个百分点;2)超高产棉花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前移性;3)生殖器官增殖、前移是新疆单产提高的重要技术手段方向,在脱落率难以改良的情况下,通过品种和栽培技术实现生殖增殖、前移,达到多成铃的目的,是新疆打破产量徘徊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以早熟品种JX0010为材料,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研究了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三种方式下的18000、36000和54000株/hm2三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棉最短,营养钵育苗最长,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以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最大;在同一种植方式中,吐絮期、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推迟,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皮棉产量、籽棉产量随密度增高而提高;不同处理对棉花霜前花率、单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品质等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中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 0 kg·hm-2,中氮189.5 kg·hm-2,高氮395.0 kg·hm-2)处理,研究棉花生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LAI)、透光率(CLP)、群体光合势(LAD)、群体净同化率(NAR)及作物生长率(CGR)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棉花群体生理指标有所提高,但数值过高不利于产量提高。中氮处理达到最高产量,其LAI最高值为4.3,CGR最高值为16.71 kg·hm-2·d-1,叶面积载荷量为21.6 mg·cm-2。因此,适当氮素供应对棉花群体性能改善较为显著,对调控棉花群体生长发育及氮素管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喷施肥帝溉叶面肥能有效地满足棉花各生育时期对磷及各种养分的需求,促进棉花快速生长发育,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整齐度好。可增加叶面积,株高比对照增加2.2cm,节位、果枝、主茎叶分别比对照多0.1个、1.4个和1.5个。并能增强棉花抗枯、黄萎病能力,改善纤维品质指标,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7.
张文英 《中国棉花》2001,28(12):33-33
转 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相比 ,多数抗虫棉个体相对偏小 ,果枝上举 ,株形紧凑 ;茎杆细弱 ,果枝细小 ,结铃期果枝下垂 ;苗期其子叶较同类型的常规棉子叶与真叶叶色较深 ,叶片偏小 ,真叶缺刻较深 ,缺刻深处有明显皱褶 ,叶片薄 ,叶面积小。在棉花前期生长发育缓慢 ,开花后生长发育较快 ,至开花结铃期个体生长发育和棉田长势都达到或超过常规棉。株高叶片数和现蕾开花数后来居上 ,生殖生长旺盛 ,补偿能力强 ,特别是单株结铃数量多、脱落少。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 ,在本地区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掌握“小个体 ,大群体”的新型群体结构由于转 Bt基…  相似文献   

18.
间作对红壤旱地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壤旱地棉花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棉花产量、改善品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棉花单作为对照,分别比较了棉花与大豆、玉米和甘薯间作对棉花株高、果枝数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可提高棉花第一果枝高度和第一果枝节位;促进棉花株高、果枝数、真叶数的增加;可增加棉花成铃数,特别是提高伏桃比例从而提高棉花产量;可降低马克隆值和提高断裂比强度从而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综合分析认为,棉花间作甘薯的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超高产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2个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在5个密度种植条件下的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并且行粒数整齐度、穗粒数整齐度、穗位高整齐度均在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两个密度条件下最高;先玉335产量在9.0万株/hm2条件下最高,7.5万株/hm2时次之;郑单958产量在7.5万株/hm2密度下最为突出;两个品种的穗位高整齐度和行粒数整齐度均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行粒数整齐度和穗位高整齐度作为选择高产品种和采取适宜栽培措施的一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杂交种皮棉产量与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棉花杂交种皮棉产量有关性状的关联度分析表明 ,皮棉产量与衣分、单株铃数、株高、果枝始生节位、实收株数关系密切。四个产量构成因子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综合与农艺性状株高、果枝始生节位、霜前花率、实收株数、生育期关系密切。明确了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关联度 ,为有效选育棉花杂交种和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