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通过到冬牧点与牧民面对面访谈,调查新疆卡拉麦里山(简称卡山)自然保护区越冬渡春牧业现况及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冬牧点牧民保护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意识、冬季放牧与野生动物的竞争、生态补偿等方面。结果表明:①目前,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牧民收入稳中增加者均占各乡(镇)总数的96. 67%以上,但传统畜牧业依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②卡山自然保护区牧民保护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意识较高,认为雪灾和旱灾是影响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③卡山自然保护区受访牧民普遍感觉冬牧点周围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数量、范围等都开始增加,并对野生动物和家畜共存持认可态度;④社区牧民愿意定居、限牧乃至禁牧,但需要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和安置补助政策。当地政府应与我部门联合,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在退牧乃至禁牧等方面的生态补偿和奖补政策,积极推进卡山自然保护区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有效保护和社区牧民经济来源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2012年6—11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卡山保护区)采用痕迹截线等方法,共收集狼粪便278份,采用粪便分析法研究了狼的夏秋季食性。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该区域的主要有蹄类蒙古野驴和鹅喉羚在狼食谱中的相对频率仅为1.94%和3.10%,而野放普氏野马相对频率达到了1.42%。2010年春季的严重雪灾,导致野生有蹄类种群数量锐减,这是狼捕食较少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狼已经对普氏野马在卡山保护区的野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狼的主要食物为植物、沙鼠和昆虫,其相对频率分别为30.19%,19.35%和13.55%,且夏秋季的食物组成差异不显著(Pearsonχ2检验,P=0.192,>0.05;似然比χ2检验,P=0.131,>0.05),狼的食物生态位宽度比较窄(Bsta=0.28)。狼的食性研究有助于明晰狼与有蹄类,特别是放归普氏野马之间的关系,为普氏野马野放保护管理和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保护区内狼的数量调控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调查普氏野马野放区的社区牧民对保护区的认识、保护野放普氏野马意识以及积极主动参与保护等。结果表明:① 野放区4个乡镇社区牧民对调查涉及的保护区及普氏野马的认识有显著的差异,但对保护普氏野马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② 野放普氏野马和家畜争夺草场的矛盾,与各乡镇到野放核心区的距离具有相关性;③ 随着到野放核心区距离的增加,社区牧民保护野放普氏野马的意识逐渐减弱;④ 社区牧民对野放普氏野马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普遍了解较少。根据调查情况及卡拉麦里山保护区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逐步理顺社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红外相机陷阱技术,对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乔木希拜区域野放普氏野马天敌狼的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月份狼的日活动差异指数α和昼行性指数β均存在极显著差异(α指数:t=8.009,df=7,P<0.01;β指数:t=13.526,df=7,P<0.01),且β=0.45<13/24,表明在研究区狼为夜行性动物。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季节活动峰型存在显著差异(2011年: χ2=13.087,df=2,P=0.041 1;2012年: χ2=12.452,df=2,P=0.023 4;2013年: χ2=18.998,df=2,P=0.032 6),因此,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狼的活动节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于2015年10—12月,在新疆布尔根河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社区牧民保护蒙新河狸的意识和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该保护区4个村社区牧民对蒙新河狸的认识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对保护蒙新河狸及栖息地持有肯定的态度;(2)随着距蒙新河狸活动核心区距离的增加,蒙新河狸与家畜争夺草场的矛盾逐渐减弱;(3)社区牧民保护蒙新河狸的认识和态度与各村落到核心区的距离具有相关性;(4)社区牧民对蒙新河狸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普遍了解较少,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护措施,更好地协调社区发展与保护蒙新河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对盘羊蒙古亚种(Ovis ammon darwini)的行为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雌雄盘羊有着相似的行为模式,但某些行为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其中,各季节采食行为都占有较高比例(约50%),雌雄盘羊在采食行为时间分配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不同季节卧息行为也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但春季和秋季雌雄盘羊的行为时间分配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昼间,雌雄盘羊均花费较多的时间采食和卧息;且雄性盘羊卧息使用的时间明显高于雌性。单性盘羊群体的行为一致性高于混合群体,雌、雄单性群体的行为一致性指数与混合群体相反。盘羊单性群体与混合群体的行为一致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雌性群体与混合群体:χ~2=14.976,df=1,P0.01;雄性群体与混合群体:χ~2=10.472,df=1,P0.01)。盘羊蒙古亚种雌雄性行为之间的差异性验证了性别分离的活动预算假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应用血清法评价狼蛛对白背飞虱的捕食作用。在早造和晚造两季水稻期间,测定了三种狼蛛捕食白背飞虱的阳性反应率;再根据飞虱和粮蛛当时发生数量,计算出飞虱的被捕食率。  相似文献   

8.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以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18年4~5月,首次较为系统地对卡山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类9目21科5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调查结果显示,春季鸟类中,共有留鸟19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6种、旅鸟6种;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47种,占总数的79.66%;鸟类区系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占繁殖鸟种数的78.72%。工业发展、人为活动干扰、保护措施等对卡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有不同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对应的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痕迹样方和对照样方分析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Canis lupus)的生境选择及其季相变化。结果表明:春季,狼选择海拔900~1 000 m的山坡和山顶,距离水源2~4 km,道路0.5~1 km,居民点2~4 km及隐蔽级高(0.9~1)的区域;夏季,选择山坡和山沟、海拔900~1 000 m、与水源距离≤2 km、距离道路1.5~3 km、与居民点的距离4~6 km;以及隐蔽级高(0.9~1)的地域;冬季,选择山坡和沙丘、海拔≤800 m、与水源距离≤2 km、与道路的距离1.5~3 km、与居民点的距离2~4 km、隐蔽级在0.5~0.9的区域。主成分分析表明,春季狼生境选择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夏季主要受水源因子干扰的影响,冬季主要受食物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季节鹅喉羚昼间活动节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观察了鹅喉羚的昼间活动节律.共观察鹅喉羚有效个体1 917只,采集行为数据319.5 h,将鹅喉羚的行为分为采食、移动、警戒、休息和其他5种类型.结果表明:采食是各季节鹅喉羚最主要的活动类型,每天有2~3个采食高峰,一般出现在晨昏和正午...  相似文献   

11.
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区系和常见群落的土壤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共有31科73属144种,分别占新疆盐生植物39科128属358种的79.5%、57.0%和40.2%,占中国盐生植物73科239属566种的42.5%、30.5%和25.4%;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地理成分在科的分布有4个类型4个变型;属的分布有9个类型7个变型,其中古地中海成分明显,没有区系特有成分。常见盐生植物群落冠下土壤盐分含量均显著低于裸地,能有效改良盐碱地。  相似文献   

12.
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候鸟和荒漠生态系统。2006年3月~2007年4月,对该保护区鸟类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境等进行了多次科学调查。综合文献记载,得知阳关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86种,隶属13目,30科,57属,其中留鸟13种,夏候鸟47种,冬候鸟5种,旅鸟21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占繁殖鸟总数的70%,而东洋界种类仅2种。生境类型包括湿地、草原、灌丛和居民点等。近年来保护区内珍稀鸟类数量不断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栖息地丧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  相似文献   

13.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鹅喉羚的采食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内鹅喉羚的采食地特征。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可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研究区内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食物因子(植物种数,可食生物量和各季节大宗食物密度)、警戒因子(坡位和植被盖度)、温度因子(坡向和植被高度),以及水分因子(富含水分的食物)。冬季鹅喉羚经受严重的放牧干扰,采食地呈现为生存而被迫选择局部次适宜区域栖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1967—2018年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围6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对其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可信度检验。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其降水量进行突变分析,检测降水发生变化的年份。结果显示:①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均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年降水量、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均通过显著性水平(α=0. 05)检验。②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降水季节性差异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增湿主要集中在夏季与秋季。各季节降水量均呈波动增长趋势,通过对各个季节降水量与降水强度增加趋势的可信度检验,发现在0. 05水平下春、夏、秋季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冬季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明显。③通过对年降水量的突变分析发现突变年份为1997年,并通过显著性水平(α=0. 05)检验。  相似文献   

15.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Shannon-Wiener和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和Gleason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多样性分布是灌木和乔木的物种均匀度、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均大于草本,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与其相反,表现出单一的植物群落结构,说明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在多个层次上物种的数量和分布与该地环境条件成正相关,即该区植物种类少、盖度低,生物资源丰富度十分匮乏。  相似文献   

16.
金塔斯草原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海金塔斯草在搂草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南坡中段,海拔高程在1000-3000m之间。降水较多,气候冷湿,冬季漫长,积雪厚,寒潮,强冷空气频繁入侵和逆温现象不明显等。植被的显著特点是:植物区系丰富,已初步采集,记录到280种。估计可达到350种以上,地理尬发比较复杂;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多彩,呈明显垂直带状分布;植被垂直带结构完整,属西伯利亚-蒙古山地植被生趣带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7.
In most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of the world, domestic livestock and native wildlife share pastures, and their competition for forage and habitat is thought to be a serious conservation issue. Moreover, unmanaged grazing by livestock can cause the population decline in wild ungulates. The diet of an animal species is a determining aspect of its ecological niche, and investigating its diet has been one of the initial steps in basic ecology study of a new species. To get an approxim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specific food relationships of argali(Ovis ammon darwini) between sexes, and sympatric domestic sheep and goats, we compared the diet compositions and diet-overlaps among these herbivores, i.e., male argali, female argali, domestic sheep, and domestic goats in the Mengluoke Mountains of Xinjiang, China by using micro-histological fecal analysis. Female argali, male argali, domestic sheep and domestic goat primarily consumed forbs(43.31%±4.86%), grass(36.02%±9.32%), forbs(41.01%±9.18%), and forbs(36.22%±10.61%), respectively in warm season. All these animals consumed mostly shrubs(female argali: 36.47%±7.56%; male argali: 47.28%±10.75%; domestic sheep: 40.46%±9.56%; and domestic goats: 42.88%±9.34%, respectively) in cold season. The diet-overlaps were relatively high among all species in cold season with values ranging from 0.88 to 0.94. Furthermore, Schoener's index measured between each possible pair of 4 herbivores increased from the warm season to the cold season.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high degree of diet-overlap of argali and domestic livestock(sheep and goat) may pose a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the argali in cold seas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rangeland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endangered argali, the numbers of domestic sheep and goats should be limited in cold season to reduce food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