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土壤中盐分含量对EM38大地电导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EM38测量的表观电导率(EM)与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之间的回归模型的建立,确定其间的最佳回归模型并分析其拟合精度;据此基础上对土壤的含盐量与预测误差之间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土壤(EC)电导率与其表观电导率(EM)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且EM38测量的预测误差和盐分含量之间的模型为对数方程,因此测量较高盐分含量的土壤时会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EM38的封丘县土壤盐渍化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封丘县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利用EM38磁感应电导仪在田闻定位、定点测量,对其土壤盐渍化现状进行调查.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盐分的变异特征.利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0~30、30~60、60~90、90~120 cm各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EM38所测样点的表观电导率测定值EMH(水平位)和EMv,(垂直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90%以上,测定数据准确,其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根据统计分析,对于0~30,30~6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宜采用EM38水平测量模式(EMH)的表观电导率进行解译,而60~90,90~12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宜采用EM38垂直测量模式(EMv)进行解译.从含盐量的平均值来看,各土层变化范围在0.498~0.543 g/kg,各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582、0.249、0.304与0.367,属于中等变异强度.研究区土壤盐溃化评价结果:盐渍化土壤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呈现明显的趋势效应,并且在整个剖面,盐分表层最高,随着深度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伊犁河谷察南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伊犁河谷察南灌区为研究区,运用EM38电导率仪测定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获取土壤电导率值及0~30 cm、30~60 cm、60~100 cm土壤盐分含量。一方面对各土层土壤盐分含量进行了简单的盐渍化分级统计,另一方面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盐分特征因子进行半方差函数分析及空间插值分析。初步研究表明:察南灌区土壤电导率变异系数为1.31,各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31、1.10、1.49,均呈现空间强变异;0~30cm、30~60 cm、60~100 cm土层土壤中,盐化土所占比例分别为25.37%、21.79%、12.11%,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盐渍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土壤电导率及土壤盐分含量自灌区西北至东南方向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另外,研究发现灌区各土壤盐分因子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格局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宁夏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水溶盐含量与其电导率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宁夏盐渍化土壤的分布区域,采集了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样品(0~20 cm)141个,测定了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水溶性盐含量及其盐分组成,系统研究了残渣烘干法土壤水溶盐含量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阳离子以钠离子含量最高,镁、钙离子含量次之,阴离子以氯离子含量最高,硫酸根离子含量次之;(2)从阴离子组成来看,供试土壤以硫酸盐-氯化物型、氯化物-硫酸盐型和硫酸盐型为主,从阳离子组成来看,以镁钙盐型、钙镁盐型和钠盐型为主;(3)从5种函数模式中筛选出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其残渣烘干法水溶盐含量之间的最优回归关系,当不区分土壤盐分类型时,可采用二次式(通式)y=0.1609x2+2.9176x-0.0141求解土壤含盐量;当已知土壤盐分类型时,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盐分类型最优回归式计算;(4)提出了电导率法测定土壤水溶盐含量校正为残渣烘干法水溶盐含量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土壤盐分离子对浸提液电导率的敏感性,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盐分离子进行初步分析,之后采用缺省因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检验.结果表明:Cl-、Na+这两种离子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变化最为敏感;灰色关联分析法所得结果与基于缺省因子法的主成分分析模型结果基本一致;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7...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障碍问题,以该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对象,电磁感应仪EM38检测与田间采样相结合,分析土壤电导率的剖面分布特征,建立磁感式表观电导率与土壤电导率间的回归模型,并对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划分土壤盐渍剖面类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与变异强度,剖面各土层电导率间存在着关联性;土壤电导率与磁感表观电导率EMh、EMv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和对数相关关系,EMh对浅层土壤电导率的解译精度较高,对深层土壤电导率、EMv的解译精度要高于EMh;利用电磁感应仪EM38可将研究区土壤盐渍剖面准确划分为表聚型、底聚型与均匀型三种类型,其中表聚型与底聚型是研究区最主要的盐渍剖面类型,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证明了采用电磁感应仪EM38对土壤盐渍剖面的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信度。该结果对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机理、预测与评估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有机肥条件下的土壤溶液盐分变化动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定期取表层土样测定其电导率和在不同深度埋设盐分传感器探头的方法,在作物生长季节内,监测了施有机肥农田不同深度的土壤溶液含盐量变化。结果为:(1)田间施用有机肥可明显减少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并有利于灌水对土壤表层盐分的淋洗。(2)灌水使有机肥处理小区10cm深处土壤盐分含量迅速下降,并且灌水后10cm深土壤盐分的累积过程不明显。(3)施用有机肥可使30cm深土壤在灌水前的盐分累积过程变缓。灌水后盐分含量迅速下降,并不再回升。(4)有机肥处理小区的60cm深土壤溶液盐分大幅度降低出现在第二次灌水后,此后至作物收获,土壤溶液盐分含量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并不再累积。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实地测点以及土壤采样分析,以新疆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为典型区,利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土壤盐分离子含量、电导率、土壤水溶液中总溶解固体(TDS)与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的关系以及盐分离子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的平均值大于8.0,属于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较高,0~10 cm土层中的含盐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EM38电导率仪土壤水分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退耕地开展EM38电导率仪监测实验,结合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及土壤样品分析,探测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与土壤表观电导率([WTBX]ECa[WTBZ])具有显著相关性([WTBX]r=0.822**, P[WTBZ]<0.01),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验证了表观电导率的深度响应函数,指出土壤水分可近似替代土壤电导率对土壤表观电导率的贡献,即土壤水分是决定土壤表观电导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土壤水分与土壤表观电导率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模型预测结果较可靠([WTBX]R2=0.65[WTBZ])。EM38电导率仪探测退耕地土壤水分具有可行性,探测结果可为揭示农牧交错带土壤水文过程及土壤-植被系统演化过程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持,并为该地区土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焉耆盆地农田耕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新疆焉耆盆地采集195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pH值、含盐量以及电导率(EC)的含量,采用地统计法和空间自相关法研究了土壤盐分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及分布格局,并对含盐量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农田土壤pH值的变异小于10%,属于弱空间变异,电导率呈强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1.102,含盐量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通过Kriging空间插值发现,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高值区分布于博斯腾湖湖滨低洼地带及和静县南部的农田土壤,主要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pH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博斯腾湖西南部湖滨湿地北部的农田,且从南到北呈阶梯状分布。(3)研究区土壤pH值、电导率和含盐量的Moran’s I分别介于-0.0494~0.2585、-0.0627~0.1406和-0.0624~0.0702,其中电导率和含盐量的变异范围较窄;土壤pH和电导率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表现出相似的Moran’s I系数变化趋势。(4)研究区农田土壤以非盐渍化土和轻度盐渍化土为主。土壤含盐量在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农田土壤盐渍化现状的风险性分析和评价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1.
EM38大地电导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EM38大地电导仪能快速、便捷的进行土壤含盐量的测定,EM38仪器的电磁感应灵敏度随仪器距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EM38的EMv、EMh与5~15cm、15~25cm土层含盐量的相关性要高于与0~5cm土层含盐量的相关性;以EM38仪器在距地表20cm时的EMh、距地表100cm以下的EMv,建立对耕层含盐量的测定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对耕层含盐量进行测定。为提高准确度,除含盐量以外,要确保其它各因素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Soil salinization is a major problem affecting soils and threaten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which makes it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manage soil salinity and confront economic challenges that arise from it.Saline soil recovery involving drainage of shallow saline groundwater and the removal of soil salts by natural rainfall or by irrigation are good strategies for the reclamation of salty soil.To develop suitab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alty soil reclamation,it is essential to improve soil salinity assessment pro cess/mechanism and to adopt new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T his study mapped a recovered area of 7200 m2 to assess and verify variations in soil salinity in space and time in K airouan region in Central Tunisia,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hickness of soil materials.Two electromagnetic conductivity meters(EM38 and EM31)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aturated soil-paste extract(ECe)and appar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E Ca).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ECe and ECa,and it was revealed that ECa-EM38 is optimal for E Ce prediction in the surface soils.Salinity map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soil salinity in the region of interest was relatively unchanged but varied temporally.Variation in salinity at the soil surface was greater than that at a depth.These findings can not only be used to track soil salinity variation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but also help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s of soil salinity,thu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oi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基于EM38和遥感影像的土壤表观电导率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阿克苏地区渭干河-库车河绿洲外围的典型盐渍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M38大地电导率仪测量该地区样点表观电导率,选取四种不同的土壤盐分指数,结合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建立基于影像波段的土壤盐分指数回归模型,通过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表观电导率与土壤盐分指数S2即(b1-b3)/(b1+b3)的相关性最高,然后将不同层的土壤表观电导率同S2进行曲线拟合,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长模型即复合比级数曲线模型的拟合度最高,通过精度验证,模型不适用于灌区,而荒漠区的各层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分析结果都达到显著性水平,利用该模型可进行荒漠地区表观电导率的反演,因此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土壤表观电导率建模研究可以为快速土壤盐渍化监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灌溉前、后黄河三角洲田块尺度下不同深度土层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灌溉前0~10cm土层土壤含盐量呈强变异性外,其余各土层含盐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强度;灌溉前土壤盐分主要积聚在0~ 10 cm和40~60cm土层,灌溉后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灌溉使得0~10 cm和10 ~ 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脱盐效果较好;除灌溉后0~10 cm土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弱空间相关性之外,其它土层均呈现强空间相关性;灌溉后与灌溉前相比,除40~60cm层土壤含盐量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含盐量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的等值线密集程度减弱、空间分布趋势明显变平缓;灌溉前各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区均分布在试验区中部偏北,而低值区则分布在试验区西北角,灌溉后除0~ 10cm土层土壤含盐量高值中心分布在试验区中北部外,其余各土层均分布在试验田块的中南部或中部,而低值中心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试验田的北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以干旱区山麓带新疆伊犁伊宁县金山地区28个样方调查资料为基础,选用Shan-non-Wiener和Si mpson综合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Herlbert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几率PIE)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土壤电导率、土壤含水率、土壤pH、土壤全盐量以及各种盐分、土壤有机质、养分共19个土壤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率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二项式回归达显著相关(P=0.037),土壤平均pH与Shannon指数和Herlbert多样性指数的二项式回归均达显著水平(P=0.049,P=0.044),Herlbert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0-20cm土壤的全盐量直线回归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3,P=0.005),与20-40cm土壤的全盐量直线回归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4),与土壤电导率的直线回归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1,P=0.001),与0-20cm和20-40cm土壤HCO3-有显著相关性(P=0.03,P=0.015;P=0.047,P=0.05),与0-20cm Ca2+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01,P=0.001)与20-40cm Ca2+土壤显著相关(P=0.021,P=0.078),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显著相关性(P=0.048)。  相似文献   

16.
喀什葛尔河流域盐渍化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是喀什葛尔河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相关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喀什葛尔河流域盐渍化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渍土为主,盐渍化程度为重度及中度盐渍化;土壤总盐与SO24-、K+、Na+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土壤盐分大小与SO24-、K+、Na+有关;表层的总盐、各盐分离子含量均高于其余土层,即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盐分离子按质量分数大小在土壤剖面基本上呈自上而下的垂直分异特点;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8月份表层、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总含盐量均高于2月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O24-、K+、Na+作为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状况的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以及实地测点,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典型区,研究该绿洲土壤特征(电导率、含盐量等)在空间的分布规律,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该绿洲土壤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电导率和TDS在0-10 cm、10-30 cm、30-50 cm均有强变异性,pH值在各个土层均为弱变异性,而含水量则表现为中等变异性;含盐量与电导率、TDS之间正相关关系极显著,而与含水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pH值有一定的负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土壤溶液电导率和TDS的值可直接反映含盐量的大小,而土壤pH值和含水量则不能反映土壤盐渍化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