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夏季正是母鹿的生产时期,科学养好哺乳母鹿和离乳仔鹿有助于提高养鹿的经济效益。产后饲管要精心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的黏液擦干,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号,定时将其放回母鹿群吃乳。在母鹿哺乳期间应避免有特殊气味的东西(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会嫌其有异味而拒绝哺乳。人工哺乳要及时如果母鹿分娩后死亡或者乳汁不足,必须进行人工哺乳。通常用新鲜的牛乳或山羊乳代替母乳饲喂仔鹿,若不得不用奶粉,须将奶粉冲泡的浓度提高,以满足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应根  相似文献   

2.
宁英华 《新农业》2004,(9):25-25
进入泌乳后期和干乳期的奶牛,不仅需要贮存一部分营养物质来补偿营养消耗、蓄积体力和恢复体质,而且还需要适当的营养来满足胎儿的迅速生长的需求,因此要在产犊前的一段时间里停止产奶,即干乳。干乳奶牛的管理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梅花鹿母鹿经过8个月的妊娠期就会产仔,搞好母鹿产仔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鹿业重要的生产环节。1.母鹿产仔前的饲养管理母鹿产仔前日粮营养应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尤其保证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供应。混合精饲料中,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应占26%左右,玉米、高粱等子实类饲料应占59%左右,糠麸占15%  相似文献   

4.
一、干乳前期的饲养 自停奶之日起至泌乳活动完全休止乳房恢复松软正常为止,一般需1—2周。此期间的饲养原则是:在满足干乳牛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促使其尽早停止泌乳活动。日粮最好不用多汁料,应以优质青贮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精料成分可比泌乳牛料少2%-3%的蛋白质含量。如母牛膘情欠佳,可仍用泌乳期饲料,精料可按日产奶10-15千克所需饲养标准配给;  相似文献   

5.
韩俊彦  张秀莲 《新农业》2007,(10):37-37
自分娩到仔兔离乳需40~45天,这段时间称为哺乳期。母兔有很强的泌乳能力。一个泌乳期产奶量7公斤左右,一般产后15~20天可达泌乳高峰,每天每只平均泌乳量150--200克。若想母免多产奶、产好奶,应尽量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增加油饼类、鱼粉,豆浆等富含蛋白质饲料,蛋白质应占日粮的18%~18.5‰磷酸氢钙3%、食盐1.5%,生长素0.5%。  相似文献   

6.
一、饲养原则1.结合鹿营养需要及不同生产时期合理供给饲料。鹿是季节性发情动物,生产时期非常明显,公鹿的发情配种、脱盘、生茸、骨化及母鹿的发情配种、妊娠、产崽、哺乳等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鹿不同生理时期营养的需求有很大的变化,如成年公鹿在生茸期和配种期,对蛋白质营养的需要差别很大,生产中鹿生茸期蛋白质营养需要较高,只有满足其适宜的营养需要,鹿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生茸能力。2.精粗饲料结合饲喂。鹿属于反刍动物,在野生条件下,主要采食植物嫩枝叶和大量的草本植物的茎叶、花及果实。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饲喂多种农作物的秸秆、树枝…  相似文献   

7.
家养梅花鹿和马鹿是常年以粗饲料为主的珍贵茸用鹿,而在公鹿生茸期和母鹿繁殖期则以精饲料的营养为主。由于今年精饲料价格猛涨,而主产品鹿茸价位仍然很低,经大批杀鹿,仅剩下更为优良的鹿群。许多养殖户降低了鹿的日粮饲喂量及其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类饲料量过低,造成鹿茸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如何进行鹿的科学饲养管理,从细节方面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亮 《农村科技》2004,(11):24-25
入冬后,正值妊娠母鹿的胎儿发育期,妊娠母鹿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这一时期的饲料营养全价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对矿物质的需要,若不能满足需要,则易出现被毛粗乱无光,严重者出现咬毛、舔食粪尿等病症,所以应调制全价的营养饲料。精料中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应占30%~50%,  相似文献   

9.
尼温水牛体形高大,生长发育迅速.泌乳量高,乳质好,是典型的乳肉兼用型水牛。其泌乳期平均10.5个月。全期分为泌乳期、泌乳高峰期、泌乳后期.本地农民称前5个月为大奶期,后5个月为小奶期,一般到第8个月后泌乳量就直线下降。因此,提高泌乳前中期的饲养水平对增加产奶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4,(9):11
奶牛产犊后到120天,所产奶量约占全泌乳期总奶量的60%~65%。在生产实际中,由于每阶段奶牛的产奶水平和营养需要有明显差别,因而不能把不同泌乳阶段的牛均用同一种日粮去饲养。目前国内外提倡采用分泌乳初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三个阶段的饲养法。  相似文献   

11.
仔猪生后一个月内主要靠母乳生活。母猪的泌乳量在第三周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的体重及营养需要却与日俱增,哺乳母猪生后第3、4、5、6周分别能满足乳仔所需营养的97%、84%、66%、50%,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补饲接近母乳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本试验通过“871”乳仔颗粒全价饲料与自配3号混合料的饲喂对比,观测其仔猪增重和饲料报酬,评定“871”全价饲料的饲喂效果及其经济效益,为应用“871”全价饲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要茸鹿品种梅花鹿和马鹿的母鹿均不产茸,主要饲养目的是繁殖后代,在目前我国养鹿业发展中,鹿群数量是制约养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仔鹿的价格也很昂贵,所以母鹿产仔也是鹿场产生效益的关键,在生产中我们应保证母鹿有健康的体况,良好的种用价值,为不断扩大鹿群和提高鹿群质量服务.生产中常根据母鹿在不同生理时期的生理变化、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特点,将一年中母鹿的生产时期划分为:①配种妊娠期(9~11月),②妊娠期(12~4月),③产仔泌乳期(5~8月).  相似文献   

13.
梅花鹿母鹿妊娠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营养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梅花母鹿妊娠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采用2(CP)×2(GE)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妊娠期经产母鹿47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妊娠中期精料补充料较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16.6%(CP)、能量浓度为16.7MJ/kg(GE),妊娠后期分别为20.3%(CP)和17.11MJ/kg(GE);为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妊娠中期每头鹿每天需要供给可消化蛋白质85~90g、可消化能14.35MJ,妊娠后期需可消化蛋白质140~145g、可消化能14.43MJ.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一个生产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乳期,泌乳期又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中后期,干乳期分为干乳前期和干乳后期。在生产周期的每个阶段,奶牛的生理状况不同,在奶牛的饲养实践中要求我们根据奶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人乳各泌乳阶段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乳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泌乳期延长而变化,其中泌乳前3d的蛋白质含量较其它阶段高(p<0.05)。人乳总蛋白质在初乳期为2.9%,而常乳则为1.3%~1.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人乳蛋白质构成与牛乳、婴儿配方奶粉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即人乳中缺少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构成人乳蛋白质的氨基酸以谷氨酸为最高,亮氨酸次之,然后为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不含牛磺酸。而人乳中游离氨基酸以初乳最高,是常乳的2倍,在各泌乳阶段均以牛磺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在泌乳的前4d牛磺酸为第一位游离氨基酸,随泌乳期延长而下降(44.3mg·L-1~287.9mg·L-1),成为第二位游离氨基酸;谷氨酸则与牛磺酸相反,随泌乳期延长由第二位升为第一位(62.3mg·L-1~168.9mg·L-1)。  相似文献   

16.
养鹿场在每年的生产季节里,经常遇到个别(大约2%~3%)母鹿扒仔、咬仔、弃仔或无乳以及仔鹿弱生不能站立吃奶的情况.这些不能吃到母奶的仔鹿,需要找别的母鹿代养或进行人工哺乳.但是在鹿产仔季节的初期和末期,因产仔母鹿较少,在找不到代养母鹿的情况下,人工哺乳则十分重要,而且人工哺乳的仔鹿必须喂给初乳.因为初乳(产后1~3天的乳)含有丰富的球蛋白、清蛋白、白细胞、母源抗体、酶、维生素和溶菌素等.新生仔鹿主要依靠初乳中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形成被动免疫,以增加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7.
银狐在产仔期(4~6月)的饲养管理水平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狐的营养和成活率,因此,在母狐泌乳期的饲养管理要抓好以下4个环节,以提高母狐泌乳的质量和产量,提高仔狐成活率。1哺乳期的饲粮搭配母狐临产前后的饲粮要搭配科学,不仅应保持妊娠期的营养水平,还要在产后的饲粮种类搭配方面下功夫,不仅要营养充足,还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不同营养水平对母羊泌乳早期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30只滩×寒杂种妊娠母羊分成3组(各10只),于妊娠后期与泌乳期分别饲喂3个营养水平的饲粮(0.8×NRC,0.9×NRC和1.0×NRC).于泌乳前期(产羔后30 d内)采乳样2次,以研究营养水平和泌乳阶段对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的干物质、乳脂率和乳能值均随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L1组(0.8×NRC)和L2组(0.9×NRC)乳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L3组(1.0×NRC)(P<0.05);L2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L3组(P<0.01),L2组乳糖含量显著高于L3组(P<0.05);3个组之间的乳能值与乳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但L3组乳蛋白含量呈现出高于L2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日粮营养水平是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日粮蛋白质水平是奶牛营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牛乳中尿素氮含量的影响,可为奶牛养殖中调整日粮蛋白质水平提供依据,达到既满足奶牛生产性能的需要,又减少饲料浪费,还可以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的目的。选用体质健康且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基本一致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蛋白质含量为12.2%(对照组)和10.6%(试验组)的日粮,均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90 d,自由采食。在试验开始时测定奶牛的产奶量;试验开始后每个月(泌乳第56 d、86 d、116 d)分别测定1次产奶量、乳成分和牛乳中的尿素氮含量。结果表明:将日粮蛋白水平由12.2%降低到10.6%,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奶牛乳中的尿素氮含量(P〈0.05)。对于产奶量在20~25 kg/d的奶牛,蛋白质水平为10.6%的日粮完全可以满足奶牛泌乳的需要,且有利于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20.
半乳甘露寡糖对母猪泌乳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4头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以研究半乳甘露寡糖添加在2种营养水平日粮中对其泌乳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母猪饲粮营养水平相同时,添加GMOS与未添加组相比,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的泌乳量、降低料乳比,对内分泌机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