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智超 《长江蔬菜》2013,(20):17-19
通过对几个圆球甘蓝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出符合长江流域消费需求的早熟圆球甘蓝品种。对参试品种的熟期、叶球球形、叶球颜色、产量、耐裂性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筛选出的2028、B12682等品种,表现突出,符合市场需求,推荐在长江流域7月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上市。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分析在西瓜产量及相关性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城绿之美"早熟西瓜新品种为试材,以其它3个西瓜品种为同年参试品种及对照,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西瓜相关性状进行了主成分提取、贡献率计算和特征向量获得与主成分综合模型构建;对西瓜产量进行了相关性状综合评判,以期获得主成分综合评判模型,并给出4个供试西瓜品种性状合理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从数的概念上对品种做出了评判,这是研究西瓜产量性状的一种新方法,也可为品种的审定与推广利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综合评判结果显示,"菊城绿之美"在4个品种中最优。  相似文献   

3.
秋甘蓝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份秋甘蓝种质资源为试材,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期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秋甘蓝育种亲本材料。结果表明:单球质量变异系数最大。除中心柱长和宽外,其它11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5.955%的前3个主成分来评价秋甘蓝种质资源,并进行综合得分,其中P1、PF、"京丰一号"、PM、P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聚类分析将11份秋甘蓝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8时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Ⅲ类的优势明显。可利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秋甘蓝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的育种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寿 《北方园艺》2012,(15):38-39
对引进的"世纪警春"、"金美春绿"、"中甘21号"甘蓝及青海地区栽培的"青甘1号"在大通县进行生育期、抗病虫能力、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世纪警春"属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但其产量最高,抗病虫害能力最强,可作为大通县露天甘蓝高产种植的储备品种;"中甘21号"生育期短、早熟、货架期长,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青甘1号"的替代品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早熟甘蓝品种配合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试验资料已经证明,从配合力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原始材料中,往往比较容易分离出配合力好的自交系或自交不亲和系作为优良杂交组合的亲本。近年来,我们与北京市农科院蔬菜所合作,已经育成“报春”、 “双金”、“园春”等早熟甘蓝一代杂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品种需要不断地更新。因此,我们于1982、1983年春季,对14个早熟、中早熟甘蓝品种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初步研究,试图通过试验,进一步了解这些品种各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发现新的优良杂交组合及配合力好的早熟甘蓝品种,进而从中分离优良的自交系及自交不亲和系…  相似文献   

6.
曹力强  张旦 《蔬菜》2021,(5):12-17
为了筛选出优质、高产、早熟、圆球形甘蓝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分析法对10个早熟圆球型结球甘蓝品种的生育期、病情指数、球心指数、结球紧实度、中心柱长、单球质量、品质、商品产量等生物、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结球甘蓝品种是完全可行的,能够较好兼顾品质、抗病性、商品性;中甘591、WG-1803、凯丽3个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好、高产、优质,应加强跟踪试验与观察,并适时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引进3个圆球型甘蓝品种和10个扁球型甘蓝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圆球型甘蓝品种20A5、20A6和20A7属早熟品种,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纯度高达100%,单球重1.30~1.43 kg,叶球紧实,无裂球,产量高,叶质脆嫩,品质优,效益好,建议可推广种植;扁球型甘蓝品种20Q2、20Q3属中熟品种,20A16、20A17、20A18、20Q1、20Q4、20Q5、20Q6和20Q7属中晚熟品种,各品种均生长整齐,叶球紧实,叶质脆嫩,综合表现较好,除20Q6(发生黑腐病)外,其他品种可在衡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作者引进多个甘蓝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性状,以期筛选出适宜在衡阳地区秋季种植的甘蓝品种。试验结果表明,19Q6、19Q7、19Q10、19Q12、19Q14、19Q16、19Q27为圆球形甘蓝,虽然产量低,但早熟、品质优、单球小、口感脆嫩、外形美观,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高;19Q18、19Q19、19Q20、19Q21、19Q22、19Q23、CMS京丰1号、17Q1016、中甘101、中甘105、中甘106为扁球形甘蓝,属中晚熟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生长整齐,产量高,品质优。以上甘蓝品种可在衡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根据夏季高海拔山区气候特点以及太白高山越夏甘蓝品种栽培和供应特性,对引进的国内外近年新育的46个甘蓝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高山越夏品种栽培比较试验,筛选出了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品种优点突出,有利于排开播种、分期采收,各项目标性状显著超过对照的新引甘蓝品种分别是展望、秦选5号、中甘21号、绿球66、圆通、绿宝石和紫阳共7个,它们可继续用于生产示范或产业种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优异的甘蓝一代杂种创新育种材料,从"百惠"等国外甘蓝品种创新耐贮运性好的种质资源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采用多次单株选择与分类标记的方法,选出了5个各有特点,性状又基本稳定的自交不亲和性好的株系。在球形、球的大小上获得了不同的类型;在熟性方面获得了偏早熟和偏晚熟的类型;在耐贮运性、抗病性方面保留了原品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以10个毛木耳栽培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对不同的毛木耳菌株进行鉴别,并研究其原种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0个毛木耳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93;在遗传相似系数0.75左右时,10个毛木耳菌株可以将10个菌株分为4类:第1类为"黄耳10号""北京8号""北京1号";第2类为"川黄耳1号";第3类"川白耳1号""川耳5号""上海1号""琥珀木耳";第4类为"43-1"和"毛9722",通过出耳试验筛选出耳片厚、商品性状好、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的毛木耳菌株"北京1号",其生物学效率为343.47%;其次是"北京8号",其生物学效率为292.77%,这2个毛木耳菌株为适宜冀中南地区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20份茭白品种为试材,采用方差-协方关运载白茭10个农艺性状、2个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估算了广义遗传力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环境变异系数、遗传进度及相关遗传进度,并对各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15个萝卜杂交组合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组合的优劣.结果表明:在等权关联度排序和加权关联度排序相比的结果来看,加权关联度排序更能反映品种的多个农艺性状的实际表现;X12,X13,X14和X5加权关联度排序上均居于首要位置,农艺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4.
番茄斑萎病毒TSWV 的鉴定及抗病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顺义地区番茄栽培温室中随机抽取了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植株叶片和果实,利用TSWV试剂盒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表明其感染了TSWV。利用来自秘鲁番茄的抗TSWV基因Sw-5的共显性SCAR标记,对442份番茄材料进行分析,筛选出24份含有Sw-5的材料,其中4份为野生番茄,1份为杂交种,16份为高代育种自交系,3份为野生潘那利番茄渐渗系。4份野生番茄综合农艺性状较差,如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和风味差等,不能直接应用于育种;其余20份含Sw-5的材料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可作为番茄抗TSWV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5.
SRAP分子标记预测萝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应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从而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萝卜杂交种亲本的性状改良及F1杂种优势选配提供参考。选择来源不同、农艺性状有差异的11个耐抽薹萝卜亲本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运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以及其和萝卜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通过运用327个多态性SRAP标记来计算11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其范围在0.162~0.486,且平均为0.291。亲本间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与F_1杂种表现既有相关显著,也有相关不显著;与各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相关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或不显著相关水平,表明SRA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但其相关程度还不能准确地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节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8个节瓜品种研究了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一般大于表型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节瓜产量与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r=0.861一,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瓜质量和结果数两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这两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0.9910,可以作为节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7.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迺妮 《长江蔬菜》2013,(22):16-19
对辣椒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估测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几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果数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厚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宽、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都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19,平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21,因此,在辣椒育种中,应同时考虑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2个性状。  相似文献   

18.
菜心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14 个 菜心品 种研究了11 个农 艺性状的 表型相 关、遗传相 关和产 量的通径 分析。结果表 明,农艺 性状间的 遗传相 关一 般 大于 表 型相 关。单 株 菜薹 质量 与 菜薹 粗、叶数、叶 片质 量、叶柄质 量和株 高 等 具 有 显 著 正 相 关, 遗 传 相 关 系 数 分 别 为 :r = 0 .994 、0 .982 、0 .965 、0 .913 和0 .632 ,单 株菜薹 质量与其 它农艺性 状相 关不 显著。 遗传 通径 分析 表明 ,菜薹 粗、叶片质量对 单株菜薹 质量的 直接作 用最 大, 其次 为叶 数。 菜薹 粗、叶片 质量 和 叶数 可作 为 选育 菜 心丰产品种 的选择 性状。  相似文献   

19.
对 2 0份有代表性的茭白资源 ,在对 4个营养品质性状和 9个数值型农艺性状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该分类方法可以很好地将单季茭和双季茭区分开。在品质性状上 ,双季茭不及单季茭 ,早熟品种不及晚熟品种。从中选出了一个品质性状优异的地方品种单季茭黄湾茭。在双季茭中 ,筛选出农艺性状优异、品质性状较好的已在生产上应用的新品系 8970。  相似文献   

20.
青花菜相同亲本的DH 与F2 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型差异明显的两个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杂交获得F1,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和人工自交方法,分别构建了由176个DH系组成的DH群体和由17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性状分离分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两个群体13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及性状分离区间等遗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主要农艺性状均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DH群体和F2群体中均发现了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超亲基因型,两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相近。可见,通过DH 技术育种不仅可以加快亲本的纯化进程,而且可获得广泛分离的育种资源,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