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一、秸秆覆盖果园的作用1.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地面后,为土壤微生物创造了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增加微生物群落。土壤中微生物总群的多少和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作物生长依赖于肥沃的土壤,土壤经微生物的活跃而  相似文献   

2.
1.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不同的有机肥,对保护地蔬菜产量与质量均有不同的影响.有机肥在蔬菜作物营养中有以下作用:①有机肥中含有的大量的无机态元素和微量元素,可直接供给作物吸收与利用;②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可以作为蔬菜作物养料的来源,如氨基酸、酰胺、磷脂等可作为蔬菜作物的氮、磷来源,纤维素可作为蔬菜作物的碳素营养来源;③有机肥料在分解的过程中,形成的胡敏酸、纤维素等活性物质可以改善蔬菜作物营养加强新陈代谢、刺激作物生长、提高蔬菜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④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肥经过腐植化过程,能部分形成腐植质,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缓冲性能和提高地温的作用;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一方面增强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另一方面为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一、产品特点"农好"生物有机肥是由精选鱼精、豆饼、腐殖酸、米糠、烟丝等原材料经高效菌种发酵而成,富含氨基酸、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及多种活性物质,可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源,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功效。二、产品功效1.改良土壤。"农好"生物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能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2.提高肥料利用率。可增强土壤储存  相似文献   

4.
就国内外缓/控释肥料应用效果、施用方法做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缓/控释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碱改良剂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盐碱土壤修复材料是适宜于滨海盐渍土壤的最佳改良剂;盐碱土壤修复材料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协调土壤中的水气状况,提高土壤通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盐碱土壤修复材料能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降低土壤含盐量和pH值,提高土壤速效N、P、K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保证作物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为作物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空间电场环境对温室番茄生长环境和植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空间电场技术可以提高日光温室阴天及夜晚气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主要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可以促使土壤p H趋于中性,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能够增加番茄茎秆粗度,提高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试验表明,空间电场技术可以改变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环境,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温棚土壤增温及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能起到均衡室温、降低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氧量的作用,明显改善了日光温室内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果蔬宝     
<正>果蔬宝是由北京天下五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集氮、磷、钾、有机质、有益菌、中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于一体的高效全营养作物快餐,能有效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明显提高作物抗病、抗重茬的能力,生根、壮苗、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全球最适合加工番茄生长的地区之一。膜下带压滴灌技术可全面改善作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等生长环境,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节水、节肥、增温、省人工,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1、秸杆直接还田。作物秸杆的大量剩余使秸杆直接还田成为可能。秸杆还田既减少化肥用量,节省投资,也能优化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蓄水保墒性能,增强抗旱能力,平抑地温,从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秸杆还田由于减少了杂草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因此又能抑草促苗。由于秸杆还田简便易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适于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白蜡树是良好园林树种,其经济用途为生产白蜡,为促进微生物肥料在白蜡树生长方面的作用,通过对白蜡树施用微生物肥料宁盾的效果分析,研究宁盾对白蜡树促生防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宁盾可以显著促进白蜡树的生长,使之存活率提高20%,茎粗和叶绿素含量也明显提高,并可有效改善其土壤生长环境,显著提高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磷钾,对三者的提升分别达到61.91%、358.97%、272.43%;从而增强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发展前景和改进方面作出一定预估。  相似文献   

12.
泡桐地膜育苗技术与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育苗是现代林业生产中一项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实用技术。泡桐地膜育苗对比试验表明:地膜育苗能有效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发生,实现出苗早、苗齐、苗全、苗壮、出圃率高,其相对自然环境育苗,经济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郭建男 《新农业》2012,(18):32-35
功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坐果率、减少生理落果,可提早成熟和提前上市;提高抗低温冻害、抗干旱、抗病害能力;对病毒病具有良好防控效果;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迅速恢复土壤活力,提高土壤肥力;对农药造成抑制性药害具有良好解除作用;延长果蔬储藏期,可减缓储存过程中的生理重量损耗. 适用作物:蔬菜类、经济作物、大田作物、果树、园林花卉、食用菌类、海藻类等.  相似文献   

14.
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氮素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滴灌施肥对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滴灌施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提高多数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无机氮环境,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目前关于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氮素特征影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制约了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未来应重点研究滴灌施肥对作物根系发育规律、养分吸收、运输及利用机制、土壤环境等的影响,明确滴灌施肥对作物-土壤系统的影响机制,同时研发新型水溶性肥料,结合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兼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滴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产品秸秆腐熟剂在还田模式下对后茬作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秸秆腐熟剂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秸秆腐熟剂能够加快玉米秸秆腐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结论]秸秆腐熟剂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的生长,作物产量增加;提高土壤中蚯蚓数量,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栽培对夏玉米外部性状、环境状况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与6种栽培模式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种植模式有助于作物生长,土壤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条件,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关爱土壤健康关注作物生长"多酶金"复合肥"多酶金"是德国进口、以高科技手段提纯的多营养生长因子,富含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脲酶等,可调控作物生长,改善土壤中碳氮元素的供应状况,促进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多酶金复合肥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等特点,可迅速激活土壤自身酶和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土壤供养能力和植物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施用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有机肥能增加作物产量,试验表明:在中稻生长过程中,增施有机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对照(未施有机肥)增产约11%;在芋头膨大期重施肥效丰富的腐熟有机肥,对提高芋头产量有显著作用;在甘蔗生长过程中施加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旺盛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建议生产上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9.
新型肥料是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肥料产品.其主要作用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调节或改善作物的生长机制;改善肥料品质和性质或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目前,市场上存着多种新型肥料,但按其本身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六类:  相似文献   

20.
以无锡地区典型水稻土稻麦轮作田为对象,研究和讨论了农田不同层次和时间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变化规律,以及温度、降水、环境CO2浓度升高和作物生长对土壤CO2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土壤空气CO2浓度变化与土壤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土壤温度升高会导致土壤CO2浓度上升;较大的降雨会闭塞土壤直接向大气排放CO2的通道,导致短期内在土壤浅层出现较高的CO2浓度分布;作物生长会导致CO2在土壤中累积,在小麦生长季内,0~30cm土壤CO2浓度廓线跟小麦根系生长密切相关;大气CO2浓度升高200±40μmol/mol使15 cm土层的土壤CO2浓度提高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