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以东北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DGGE-cloning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和肥料用量对黑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本实验共设六个处理,分别为:对照,施用农肥低量,施用农肥高量,施用化肥低量,施用化肥高量和农肥和化肥1:1的处理.试验得出的DGGE图谱分析表明,施用较高量的农肥处理中土壤细菌16SrDNA条带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要高于其他处理,聚类分析显示,施用化肥的土壤与其他处理相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相似性只有53%,说明施用化肥与施用农肥比较,可以显著的改变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从DGGE凝胶上切取9条带进行DGGE-cloning测序,结果表明,施用农肥和化肥均可对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且施肥制度对细菌群落结果的影响要大于施肥量,施用农肥可以提高细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农肥和化肥对黑土氮素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树脂袋法,研究了培肥措施对黑土氮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6年和2007年施化肥的3个处理土壤NO3--N淋失量显著高于施农肥处理,其中2006年化肥高量、化肥低量和农化1:1的3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的36.88、28.91和27.06倍,是农肥高量处理的8.29、6.49和6.08倍;2007年不同培肥处理总体表现为化肥高量化肥低量农肥高量农化1:1农肥低量对照,各处理60 cm土层NO3--N淋溶量均大于30 cm土层NO3--N淋溶量;②不施肥处理比施肥处理土壤NO3--N淋溶量低,在施用等量氮素条件下,农肥施用处理的淋失率要远远小于化肥施用处理,玉米氮的平均淋失损失占所施氮肥的1.4%~13.6%,单施用农肥NO3--N淋失率才只有1.4%~5.2%,而使用化肥的处理NO3--N淋失率则高达12.5%~15%;大豆氮的平均淋失损失占所施氮肥的0.5%~4.3%,单施用农肥NO3--N淋失率只有0.5%~0.81%,而使用化肥的处理NO3--N淋失率则高达2.97%~4.3%;③土壤pH与土壤NO3--N淋失量呈负相关;④土壤NO3--N含量与土壤NO3--N淋溶量呈正相关,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NO3--N含量降低,深层土壤NO3--N含量对土壤NO3--N淋溶影响更显著;⑤土壤NO3--N淋溶量随土壤硝化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硝化作用强度是影响土壤NO3--N淋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旱作燕麦平衡施肥技术配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燕麦旱作,进行了以有机肥为主体的农肥、氮肥和磷肥配合施用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比不施有机肥燕麦孕穗、抽穗、扬花等生育进度要快一些,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等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在此基础上配合施用氮磷肥,其生育进度及穗部经济性状增长趋势更明显。与农肥、化肥都不施的处理为对照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只施农肥可平均增产8.9%,公顷施15 000 kg和30 000 kg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异;只配合施用化肥平均增产8.6%,N120P90处理与N60 P45处理2个水平之间差异不明显;农肥、氮肥和磷肥三者配合施用,互作效应明显,可平均增产27.6%;每公顷施用15 000 kg农肥、60 kg纯N、45 kg纯P2O5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可达29.6%。  相似文献   

4.
通过3年定位试验对不同培肥方式下黑土土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的功能菌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肥处理和农肥化肥等量配比处理提高了土壤中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单施化肥的处理抑制了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生长;农肥高量处理土壤中氨化细菌数量最高,是对照的108.87%,化肥低量处理氨化细菌数量最低,平均比对照高43.79%;农肥处理土壤亚硝酸盐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纯化肥处理土壤中反硝化细菌数量高于农肥处理,因此长期合理地施用农肥对降低土壤的反硝化作用,从而减少黑土氮素的损失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肥料利用率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施肥效益,实现节本增效目的主要途径.提高肥料利用率有以下10项措施. 1、增施农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农技部门曾做过实验:在同一地块的同一作物设单施化肥区和农肥化肥混施区,所投入的养分N、P、K含量基本相等,但产量结果却不一样,农化结合的处理比单施化肥的处理每公顷增产1.181公斤;N的利用率增加了13.6%,P205的利用系数高2.1.这项试验说明,增施农肥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0年肥料定位试验,阐明了玉米连作连续施用农肥、化肥及其配施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肥和农肥均能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但农肥的效果更为明显。长期施用化肥土壤肥力稍有下降,而大量施用农肥则能明显地提高土壤肥力。试验结果还表明:玉来不是耗养作物而是养地作物,适于连作。  相似文献   

7.
<正>化肥与农家肥配施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用时间。农家肥见效慢,应早施,一般在播前一次性底施;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吸收营养高峰期前7天左右施入。2.施用方法。农家肥要结合深耕施入土壤耕层,或结合起垄扣入垄底。与农家肥搭配的氮素化肥,30%作底肥,7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施用数量。化肥与农家肥  相似文献   

8.
<正>一、地块选择与整地大豆品种应选择土壤肥力较好,自然环境破坏少,污染程度低的地块大面积集中种植,以达到高产优质。把好整地关,东北产区实行秋整地,对没有深松的地块进行机械化深耙深松整地,深松深度达到25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地区结合整地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使土壤结构和保肥能力得到改善与提高。二、施农肥做到化肥深施与平衡施肥根据大豆不同生长阶段需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注重施用农家肥,一般亩施2500~  相似文献   

9.
一、施肥不合理问题。一是搭配不合理,绝大多数种植户不施用农家肥只使用化肥或者只施入很少量的农肥,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农安县花生产区主要集中在沙土地,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增加微量元素供给。二是营养元素比例不合理,施肥时不知道应该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掌握玉米合理施肥的原则和方法对提高施肥水平及玉米高产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施肥的原则1.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原则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增产,而且能够培肥地力,提高农田中氮磷钾养分含量,有利于稳步、持续和协调地提高粮食产量。施用氮磷钾等化肥,除补足当季作物吸收带走的养分外,还使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增加。1.2%合理施用氮磷钾比例原则据多年来高产地块农户施肥状况调查及肥效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以来,我省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特别是氮素化肥用量的提高,以及采用杂交种,产量成倍增加,与此同时,农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有些高产田块出现成本高,纯收入低的现象。高产稳产土壤本身供肥能力与化肥、农肥用量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应用土壤普查成果,探明高产土壤供肥特性,增产潜力,特别是对氮素化肥增产效应。根据全国土壤普查科研协作会议精神,对我省已完成土壤普查的县、区进行高产土壤供肥能力及经济施肥与提高氨素化肥利用率等试验。今将几年来取得的结果汇总如下:一、试验内容1.1981年设6个处理:①无肥区不施农肥与化肥,代表土壤本身供肥能力;②农肥  相似文献   

12.
1.施用时间。农家肥见效慢,应早施,一般在播前1次性底施;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吸收营养高峰期前7天左右施入。2.施用方法。农家肥要结合深耕施入土壤耕层,或结合起垄扣入垄底。与农家肥搭配的氮素化肥,30%作底肥,7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施用数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庆市涪陵榨菜主产区农户榨菜种植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测算了农户过量施肥的程度及其化肥利用效率,分析了农户过量施肥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榨菜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0.571,有42.9%的化肥量无法被作物利用与吸收,过量施肥174.15kg/hm2.农户认知过量施肥的危害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对危害的规避意愿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农业技术培训、兼业经营、家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有机肥的使用、榨菜地块质量、地块类型、地块碎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户土地的规模经营、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等相关的政策建议,减少农业化肥施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化肥使用量高居不下,过量施用化肥是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69户天津武清区蔬菜种植农户的化肥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农业收入占比对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呈强正相关;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过量施用化肥危害的了解程度、参加化肥知识培训(讲座)与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农户的耕地面积、地块数与化肥施用强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民的施肥技术培训,对生物菌肥、生物农药进行补贴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减肥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在固定施肥模式下速效钾的累积量的变化,采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试验,建立了松嫩平原黑土区土壤速效钾与农肥,化肥和秸秆为实验因子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要使每667m2速效钾保持在适宜的230~270mg/kg水平上,应在5年中施用农肥832~1121kg,化肥34~947.8kg,秸杆93~122kg。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屯留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亩产"吨粮"的田块,李高乡东李高村更是闻名全县的玉米亩产"吨粮"村。本文通过大量调研,总结出当地从选择地块、精耕细作、增施优质农肥,到科学施用化肥、选用抗病高产优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措施,对玉米高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农民朋友施肥有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是大量施用化肥,靠化肥增产,其结果虽然使粮食增产,但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致使土壤板结,给下茬作物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二是单纯施用农家肥或者很少施用化肥,其结果是虽然培肥了地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粮食产量不高。实践证明,要想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土壤越种越肥,就必须走化肥与农家肥合理配施这条路。现将其配施要点介绍如下:一、施用时间农家肥见效慢,应早施,一般在播前一次性底施;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吸收营养高峰期前7天左右施入。二、施用方法农家肥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半干旱的定西鹿马岔流域的不同地块,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播量、农肥、化肥三因子对旱地春小麦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产量模型和经济效益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较好,达到极显著水平。并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在当前生产条件下以高产为目标时,各因子的适宜用量,并明确了三个试验因子在增产中的作用是:化肥大于农肥,农肥大于播量。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供钾地块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作物的需钾水平.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为70 mg/kg的地块上,施用钾素化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含钾量越低,施钾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在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增产尤为明显.试验土壤上,每667m2施用有机肥3000kg并施钾素6.23kg,可以补偿土壤中钾的亏损,达到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学肥料施用对环境的污染及施用过量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开展了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验证科学、合理地在马铃薯作物上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效果,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同时提升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马铃薯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中,化肥和有机肥施肥搭配范围在30%常规施肥量+70%常规施肥用有机肥替代和50%常规施肥量+50%常规施肥用有机肥替代效果最佳,为马铃薯合理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科学依据,能有效改善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并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