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轲  刘红玉  王翠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5-7467
在对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不同尺度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及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5):168-170
湿地公园自身的景观结构变化影响了系统景观的生态过程,公园系统内和系统以外流域不良的景观结构制约了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如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对本地物种的多样性生长产生抵触作用,并能消灭本地物种的生长能力,因此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已有研究,主要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评价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评价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是一个新兴的湿地保护概念,融湿地保护与湿地利用于一体,为更好地利用湿地资源,就湿地公园建设的选址、建设范围以及部分规划的要求和规划方法进行介绍。认为湿地公园选址应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周边;湿地公园布局应能有效调节控制点、线、面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应包括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等;湿地公园专项规划要包括保护与恢复规划、宣传教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湿地景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和社会经济调控规划。  相似文献   

4.
姚岚  梁琪 《乡村科技》2022,(4):107-109
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规划理念、区域功能划分、水资源保护、岸线规划、生物保护、交通规划、分类分级保护、环境承载力控制及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总结恢复和维护城市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推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教育科普等功能有机融合,从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以七桥瓮湿地公园、九龙湖湿地公园、鱼嘴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目的评价与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复合调研方式,对南京城市湿地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京的城市湿地公园在湿地文化建设方面均有待加强;游客的使用目的主要是休闲和游览;位于城中的七桥瓮湿地公园和九龙湖湿地公园休闲锻炼的游客较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但受城市影响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类公园设计应充分考虑湿地公园的社会属性(休闲、娱乐、教育等),需加强湿地保护;位于城郊的鱼嘴湿地公园游客的使用目的以参观游览为主,且游客量少于前2个公园,在设计与管理运营上应考虑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城郊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瑞华  钟立文  胡达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933-3934,3968
分析了城市郊区的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建设好城郊湿地公园将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均化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以江西余江白塔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对做好城郊湿地公园总体 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姚岚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76-179
苏州三角咀城市湿地公园以湿地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为基本核心,突出湿地景观的地域特色,并根据功能定位和现场条件因地制宜设计休憩娱乐和科普教育项目,保证了该湿地公园真正发挥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湿地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聊城九洲湿地休闲公园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综合评价。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三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对评价体系进行计算机的处理、排序和检验,最后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模糊分类及分析,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保护湿地资源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学以及生态工程学等规划设计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索,为湿地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江湿地公园是浙江省台州市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该省继杭州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后的又一个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为一体的自然景观。5月13日,在台州市园林局副局长丁宏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永丰镇的三江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1.
湿地作为陆地生态和水生态的过渡地带,强调了湿地内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对湿地资源保护的全新形式,有机地将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文化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业科学》2020,(1):83-86
以山西省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景观环境开发等方面探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及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在规划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保护的问题,必须本着生态环境为先的理念和创新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与实施资源保护与景观环境开发,为今后研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合目前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矛盾及世界各国城市湿地建设状况,对城市实地公园建设的未来发展进行阐述。在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当中可对生活垃圾实施科学的有效掌控,不断强化技术力量的支持,创建湿地保护及利用相关经济策略、法制系统及可持续利用等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湿地公园科研探究等,望能够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永志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122-124
根据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结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和三门峡市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探索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实现湿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可持续的渐进性保护与湿地连贯性等原则,按照"一心两翼"进行全园布局,形成一个集天鹅观赏、湿地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5.
浅议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以郑东新区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和功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结合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对郑东新区湿地公园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7.
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湿地公园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程序不规范、科研薄弱和专业人才缺乏、监管体系和配套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在本次研究中以贵州安顺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如何进行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多样性的营建为目标,结合国内外湿地公园设计进展,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对滨江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景观建设中的成败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浙江省西溪湿地生态规划和浙江省镜湖湿地公园为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