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发布消息,针对中国栽培香菇区域性广和菌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选育出10个适合不同栽培模式和不同环境条件的香菇菌种,并已辐射到全国香菇的主产区。据介绍,由于这些新选育出的香菇菌种具有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广的特点,与此同时,项目组在香菇野生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上海市农科院主持的"香菇育种新技术的建立与新品种的选育"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他们培育出"申香8号"庆科20"等10个分属于秋冬菇型、中低温型和耐高温型的香菇新品种,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归纳国内毛木耳驯化(系统)选育,单单杂交、单双杂交、多孢杂(自)交、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等杂交育种技术,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部分育成新品种及特性,并对毛木耳固体和液体菌种扩繁技术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提出国内毛木耳杂交育种工作将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等分子育种手段深入发展,现代高效育种技术将得到快速应用,毛木耳商业化育种得到积极倡导,菌种“育繁推”体系将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4.
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是三大栽培南瓜之一。因南方地区气候的特殊性,对中国南方地区选育的印度南瓜新品种、选育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重点培育出早熟耐冷、中晚熟耐湿热的保健、优质、抗病、耐贮运印度南瓜新品种;还有南方当地食用花、叶、茎的多样化新品种将是中国南方印度南瓜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杨树育种中的若干问题商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讲述了我国杨树育种历史和现状;提出杨树育种应选育高产低耗型品种的观念;杨树育种采取地域特型的生态育种和可持续发展策略;重视新品种的监管,保证育种者和栽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蔡欣 《河北农业科学》2004,8(3):105-106
根据 2 0多年的小麦育种实践 ,总结了开展高产抗旱节水型小麦新品种选育的经验和体会 ,强调了试验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方法对成功培育小麦新品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菇耐高温新品种,以野生耐高温香菇品种XG-1为出发菌株,采用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和强度筛选耐高温香菇新品种,并对综合性状较好的诱变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在诱变时间25~30 s,诱变强度为12~16 W时,筛选出诱变菌株XG-5,定名为金西1号;其出菇温度可达38℃,属耐高温品种;斜靠栽培每袋(规格17 cm×33 cm的聚乙烯袋)可产1.013 kg,生物转化率达92.09%。  相似文献   

8.
百合等球根花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市场需求。通过育种研究提高球根花卉的品质和栽培性状,已成为国际花卉市场竞争的核心。总结了以百合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当前的重点育种目标,结合百合的育种历史和近期育种研究进展,对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得出,球根花卉的育种目标逐渐从提高观赏性转向重视栽培和采收性状,育种方法趋向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传统育种手段结合。国内球根花卉育种工作者有待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我国生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早日建立起优良品种培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果树辐射育种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是多年生作物,选育新品种难度较大,一是选育周期长,如选育一个苹果新品种需要20~30年时间,二是只采用常规的选育方法优变机率较低,获得具有综合优良性状品种的机率更小。辐射诱变育种是现代育种技术的新途径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诱变育种技术相继在多种作物上开始应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所水稻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的现状及今后十年研究重点曹静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公主岭136100)自1949年以来,我所前身原作物育种所水稻研究室就从事水稻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先后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长白号、松辽号和吉粳号从50年代到70年代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11.
人参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增大,野生人参遭到过度开采,加之对其生境破坏,其种质资源数量锐减,人工栽培人参的品质下降及品种混杂等问题日益突出;而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及改良的材料来源,是提高人参药材产质量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为合理、有效开发利用人参种质资源,促进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从资源的分类、分布、遗传多样性和保育,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国内外人参种质资源及育种相关研究进展;指出人参品种选育方法仅局限于传统的集团选育和系统选育,育种效率低,且野生资源的保育力度较低;提出应借助复杂的“泛组学”研究技术及先进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等大力开展分子育种研究,以弥补当前育种方法的不足,并提高种质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效率;且应加大野生人参种质的保育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2.
大麦作为早期驯化的谷类作物,因其早熟和高度抗逆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作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谷类作物,其新品种的选育对人们生活的改善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麦育种与栽培的回顾,结合多年的大麦育种实践,对山西省冬性大麦育种技术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展望了未来冬大麦的发展趋势,旨在对山西省冬大麦育种与栽培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一直以来就是个传统育种向现代育种的转变时期,但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食用茵菌种选育方面使用的不是很多,因此,文章通过对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进行剖析,给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菌种选育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蓝是我国各地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蔬菜作物,据农业部2003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甘蓝播种面积达1326万亩(1亩=1/15公顷)。由于甘蓝具有不同熟性配套、适于不同季节栽培的品种,加之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它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蓝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1983年以来,甘蓝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被列入“六五”至“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五”期间被列入国家“863”研究项目。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科技人员的协作攻关和共同努力,甘蓝新品种选…  相似文献   

15.
“淄葫”系列西葫芦新品种是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以地方品种和国外优良杂种为育种基础材料,采用生物技术与杂优利用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合全国各地栽培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苦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蔬菜育种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农业科研院所及蔬菜种子公司,选育出了许多苦瓜优良新品种,由于选育地区不同有其不同的适应性、丰产性及抗病性。为筛选出适宜热区栽培的苦瓜良种,为热区苦瓜生产提供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云南西双版纳州农科所引进了10个苦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返回式航天器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或植株)的诱变作用以产生变异,在地面选育优良的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新技术。科学实验证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能够缩短小麦育种年限,提高新品种选育实效。我们综述了分子育种技术在小麦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以期为小麦育种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豆类育种蔬菜研究所豆类育种始于1970年,数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天津市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农业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菜豆抗锈病育种及锈菌生理小种鉴定",成功选育出适宜秋季栽培,抗锈病的"秋抗"系列菜豆新品种。主持农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蔓生菜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选育出兼具早熟、丰产和高抗锈病特性、适宜双季栽培的"双丰"系列菜豆新品种。"双丰"系列品种目前仍是我国许多蔬菜基地的主要栽培品种,占全国菜豆栽培总面积的40%-50%,连续两届被评为"天津农业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航天育种产品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