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亚麻,为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亚麻有纤维用、油用和兼用3种。现将纤维用亚麻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选茬、选地及整地1.选茬、选地。亚麻应实行4~5年的合理轮作,忌重茬或迎茬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平川地、平岗地和排水良好的二洼地种植。土  相似文献   

2.
李敬等 《中国种业》2012,(12):83-84
亚麻属于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含有丰富的纤维,可加工制作亚麻服装,所制衣服透气、吸汗、不沾身,是夏季服装的最佳选择。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脂肪、膳食纤维以及蛋白质,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增强免疫有效果。亚麻全草和种子可入药,具有平肝补虚、活血止痛、顺气润肠之功效。可用来治疗慢性肝炎、肝风疼痛、便秘等疾病。因此,亚麻是一种多用途、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利用和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本文对亚麻的关键栽培技术作一总结,以期为亚麻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技术指导。1选地整地  相似文献   

3.
亚麻是性能优良的纺织原料。亚麻脱胶是亚麻原料加工的重要环节,脱胶方法显著影响亚麻纤维性能。综述了亚麻酶法脱胶的研究现状,亚麻酶法脱胶工艺、酶的组成、酶法脱胶引起的纤维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黑龙江省纤维亚麻新品种繁育、亚麻种子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亚麻转基因技术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20年来转基因技术在亚麻育种领域应用研究进展:(1)国内外学者成功地鉴定和克隆了亚麻目的基因;(2)进行了多种基因转化方法的研究;(3)建立了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的亚麻遗传转化系统,获得了一批转基因亚麻新品系(种)。还对目前亚麻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基因转化率低、转化的外源基因可操作性差、转基因植株遗传不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云南西畴县亚麻冬季生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宪友 《作物杂志》1999,15(5):34-35
西畴县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称文山州),境内属滇东南岩溶丘状高原中低山地貌,以岩溶地形为主。全县总面积1506km2,其中耕地面积1.4万hm2,不到总面积的1/10,总人口23.7496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87亩,年人均收入不到600元,属国家重点扶持的特困县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南方亚麻的引种成功,目前我国的亚麻生产基地有由北向南扩大的趋势,并且亚麻热已从南向北开始升温。云南“西畴展鸿亚麻公司”的成立,已成为南方亚麻生产与加工的典范,并将带动文山州乃至南方亚麻产业的迅速发展。1 生产概述西畴县位于文山州东南部,地处北纬22°~24°,海拔800~1000m,土质以石灰  相似文献   

7.
纤维用亚麻是平播密植作物,田间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对亚麻生长危害性强。在亚麻枞形期的蹲苗阶段(20~30天),杂草生长较快,如不及时清除,将使亚麻生长受到抑制,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还给收获带来困难。因此,清除杂草是亚麻栽培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华亚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亚麻品种改良岗位康庆华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亚麻生理与栽培岗位王玉富团队2008年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材料NEW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法以高纤维、高产为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于2013年决选出优良株系NEW-3,在黑龙江、云南、安徽等地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而育成的高纤亚麻新品种。该品种于于2019年10月31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9)230004。华亚4号亚麻品种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抗倒、广适性好,为高纤亚麻品种。  相似文献   

9.
油用亚麻俗称胡麻,与纤维亚麻属同种(Linum usitatissimum)但以采种榨油为主。我国种植面积为8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的高寒干旱地区。近年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大面积试种成功,发展面积4~5万亩。亩产种子一般在5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达200公斤以上。多数为间作套种,或与水稻、向日葵、蔬菜复种。据实地考察,每亩纯收入可达29.2~152.4元。  相似文献   

10.
纤维用亚麻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作物兼油料作物,随着亚麻种植区域和种植模式的改变,培育优质、高纤、高抗及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广大育种工作者的多年不懈努力,纤维用亚麻育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育种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突破,双亚13号的选育,就是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成功见证,是目前国内报道的唯一一个通过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2007年升人全省生产试验,参试代号为MH-2,2008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命名推广,审定编号:黑登记2008003.  相似文献   

11.
农四师七十五团位于伊犁地区昭苏县境内,年平均气温2.5℃,无霜期85~100天,气候属高寒偏干湿润冷凉气候,长期以种植小麦、春油菜等喜凉作物为主.随着粮、油价格下滑,种植小麦、油菜利润很低,为促进团场经济的发展和职工收入的提高,顺应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我团于2002年引进试种了2.4hm2亚麻,获得成功,2003年我团种植了0.2万hm2亚麻,并与特克斯亚麻厂签订了购销合同,为我区种植结构调整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2.
镉胁迫对不同地区亚麻主栽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亚麻种子对镉胁迫反应的差异,2014年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0个纤用和油用亚麻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镉胁迫对种子萌发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并对供试品种耐镉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00μM以下的镉胁迫对亚麻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且对部分亚麻品种的发芽有促进作用;500μM以上随着镉浓度的升高,10个亚麻品种的种子萌发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芽长受镉胁迫的影响较发芽势和发芽率更大。耐镉性综合评价表明晋亚9号对镉胁迫的耐性最强,派克斯耐性最弱。本研究可为亚麻品种耐镉性筛选和耐镉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筛选出的强耐镉性亚麻品种可作为不同地区镉污染农田的候选替代种植作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亚麻种子对锡胁迫反应的差异,2014年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0个纤用和油用亚麻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锡胁迫对种子萌发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并对供试品种耐锡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00μM以下的锡胁迫对亚麻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且对部分亚麻品种的发芽有促进作用;500μM以上随着锡浓度的升高,10个亚麻品种的种子萌发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芽长受锡胁迫的影响较发芽势和发芽率更大。耐锡性综合评价表明晋亚9号对锡胁迫的耐性最强,派克斯耐性最弱。本研究可为亚麻品种耐锡性筛选和耐锡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筛选出的强耐锡性亚麻品种可作为不同地区锡污染农田的候选替代种植作物。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处理种子对亚麻立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适乐时悬浮剂、3.5%满适金悬浮剂、15%多,福悬浮剂种衣剂等几种药剂处理亚麻良种对亚麻出苗无不良影响,对亚麻苗期立枯病防效可达80%以上,且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核不育油用亚麻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5年,于本院亚麻试验田里发现一株不育油用亚麻,经鉴定是一株无花粉型的、细胞质正常的、受一个显性雄性不育单基因(Ms)控制的天然突变体,在我国尚系首次发现.它的花为淡紫色、种皮近似白色.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后,F_1代分离出来的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例为1:1;其中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不分离;不育株的育性分离没有中间类型,不是全育,就是全不育.这种核不育亚麻是进行亚麻育种的良好杂交材料.  相似文献   

16.
华亚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麻类作物栽培团队利用2005年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材料Pekinense(编号原2005-12)中选择的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谱法筛选出优良株系DZH-1,在黑龙江、云南、安徽等地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而育成的纤籽兼用亚麻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30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8)230023,种子入库编号:DJI3B00019。华亚3号亚麻品种种子产量高、麻率高、花色艳丽、抗倒、广适性好,可籽纤赏兼用。  相似文献   

17.
华亚7号是以多胚亚麻种质D95029为母本,以自选亚麻品系95015-20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H02150,通过所内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将表现优良株系H02150-7-1进行多地选择和抗病性鉴定,在安徽、黑龙江、云南等地进行农艺和产量性状鉴定,于2019年12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审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909010。该亚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在安徽、黑龙江、云南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中原地区亚麻产业化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亚麻的特点、用途及亚麻产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亚麻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了中原地区发展亚麻的优势和意义,提出了该地区亚麻产业化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华北农学报》2005,20(3):F002-F002
张辉 亚麻育种专家.研究员1961年生,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现任内蒙古农科院科研处处长。自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特色作物亚麻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分别主持了国家、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863”攻关项目、农业部重点项目及自治区科技厅攻关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2000年评选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自治区青年科技奖、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中国亚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总结了中国亚麻DNA提取、基因克隆与转化、分子标记、分子身份证、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上述各方面存在的分子标记开发较少,目的基因及可用的性状标记缺乏,分子遗传图谱覆盖基因组范围较小,有关栽培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满足不了育种、栽培以及种质资源分类等相关研究要求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点建设性建议,以期为中国亚麻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