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薯尖是菜用型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cm长的嫩茎尖,是一种新型绿色蔬菜。2007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横堤和严家村开展薯尖与苦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种植,薯尖种植在苦瓜的棚架下,不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7~8月的高温季节薯尖容易老化,棚架上的苦瓜蔓叶可起到覆盖遮荫作用,进而改善了食用品质。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薯尖与苦瓜在长江中游地区栽培,二者生育期相近,结合薯尖和苦瓜的生长习性,形成不同高度作物空间的互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利用率。从大棚基础设施搭建、整地施肥到薯尖扦插、田间管理、及时剪修,适时采摘、综合防治病虫害及苦瓜播种催芽、定植管理、吊蔓及整枝、病虫害防治、科学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薯尖与苦瓜的间作立体栽培技术,可为长江中游地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高山蔬菜种植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尝试在甘蓝地上搭架套种苦瓜,利用苦瓜棚架的遮阴作用促进夏季架下甘蓝的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m2可增加收入3900元。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施肥整畦、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高山苦瓜与甘蓝套种栽培模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加工型蔬菜种植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尝试在甘蓝地上搭架套种苦瓜,利用苦瓜棚架的遮荫作用促进夏季架下甘蓝的生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667 m2可增收3 000元。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施肥作畦、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加工型苦瓜与甘蓝套种栽培模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育苗建棚搭架栽培苦瓜,选用新美佳黑籽杂交丝瓜作砧木,宝玉二号苦瓜品种作接穗栽培,产量高抗性好。春季种植时,采用穴盘育苗、棚架爬蔓栽培、保花保果、强化管理、适时采摘等集成技术措施,保持苦瓜的良好品质,为实际生产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夏季蔬菜之一.由于苦瓜吊蔓栽培用工量大且管理复杂,农户多采用棚架越夏长季节栽培,引蔓上架后管理用工少,但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的缺点. 长季节苦瓜套种空心菜一越冬甘蓝模式在苦瓜生长早期套种空心菜,采收结束后种植越冬甘蓝,土地利用率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667 m2苦瓜产量4 000 kg,产值8 000元;空心菜产量3 000kg,产值5 000元;甘蓝产量3 000 kg,产值3 000元.总产值达到16000元.  相似文献   

8.
甘薯为旋花科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经多年的品种改良,形成了以鲜嫩茎叶供食用的甘薯新品种,称为菜用甘薯、薯尖菜.薯尖菜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食口感独特,可炒食、凉拌,深受消费者喜爱[1]. 薯尖菜采收期长,出产快、产量高,大棚种植于3月中下旬扦插,4月底开始采收,6~8月产量达到顶峰,10月清园换茬,可以填补早春和晚秋叶菜不足的淡期供应,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特色蔬菜品种.与其他青菜相比,薯尖菜极少发生病虫害,全生长期几乎不用农药,能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每330 m2的大棚1季能采收9~12茬,产值约1.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长江蔬菜》2009,(1):29-29
从蓬溪县大石镇乌木嘴村了解到:这里的一家蔬菜业主利用去冬今春种植蘑菇后留下的大棚棚架栽种的台湾苦瓜长势良好,这批生长茂盛的苦瓜整个生长期有3次结果高峰,每次结果高峰期都可采收150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属葫芦科,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瓜类蔬菜。其肉质柔脆,味甘带苦,风味独特。大苗嫁接苦瓜成活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为探索多株砧木嫁接1株苦瓜,棚架稀植栽培对苦瓜产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不同砧木数大苗嫁接苦瓜棚架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蔬菜因复种指数偏高,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苦瓜的枯萎病更是普遍发生,给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苦瓜枯萎病一般发病率为10%~50%,有的田块甚至达到100%,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收益,致使菜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锐减.苦瓜嫁接栽培可从根本上克服重茬连作障碍,有效地防止枯萎病,一般种植667 m2增产20%~60%,而嫁接栽培死亡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12.
丰绿苦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绿苦瓜是梅县从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的耐热、优质、高产的最新杂交一代苦瓜新组合,种植效益高.据种植后核算,平均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产值4400~5 500元,纯收入达2 634~3 734元.  相似文献   

13.
<正>四脚架结合平棚架搭架方式综合了传统“人”字架和平棚架的优点,结构稳定,增加了苦瓜茎蔓的攀爬面积,利于通风透光,可保证苦瓜生长前期和中后期均获得高产量,每667 m2纯收益比传统搭架方式增加1500元左右。苦瓜,也称癞瓜、凉瓜等,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爬草本植物。苦瓜的瓜蔓柔软细长,生产上需搭架绑蔓防止植株倒伏,同时搭架有利于瓜蔓攀爬和叶片充分展开,促进光合作用,获得高产。桂林地区的苦瓜种植户通常根据苦瓜品种采用不同的搭架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莉 《长江蔬菜》2021,(15):59-60
叶用薯也叫江城薯尖,在武汉市黄陂区种植已有十多年,因其柔嫩、口感好,深受百姓喜爱,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已成为黄陂重要的蔬菜产业支柱,2020年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1333.3 hm2).但近几年,因斜纹夜蛾、烟粉虱以及烟粉虱传播的病毒病为害日益加重,叶用薯上的农药使用量增加,加大了叶用薯的生产成本,并且存在食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叶用薯的持续发展和百姓健康.2020年夏季,因斜纹夜蛾和烟粉虱为害较为严重,导致叶用薯基地部分毁田或弃种.为减少叶用薯化学农药的使用,贯彻绿色植保理念,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结合工作实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早春蔬菜是江西省永丰县农业生产的一项主导产业.近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利用大棚种植早春苦瓜,畦上套种生姜,在恩江、瑶田等乡镇进行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给姜遮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667 m<'2>产苦瓜1 950 kg、生姜1 000 kg,产值分别为4 700元、2 200元,共计6 900元,除去竹木大棚(棚架、遮阳网、无滴膜等)800元及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600元,每667 m2纯收入5 500元.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Ipomoea batats Poir)属旋花科(Convolvulacece)番薯属1 a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薯.因其薯皮和薯肉呈紫红色而得名.紫薯是茎尖、块根兼用型品种.茎尖和嫩叶可食用,柔嫩滑爽,清香可口,营养价值高.紫薯熟食口感细腻,香甜软滑.紫薯中除含有普通红薯所具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花青素和硒元素,具有防肿瘤和癌症、抗氧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保健功能.紫薯干、紫薯饮料、紫薯果酱等倍受消费者青睐.紫薯价格一般为普通红薯价格的2~3倍.紫薯种植的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黄板诱集苦瓜害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张永佳  阮惠明 《蔬菜》2012,(12):65-66
通过黄板诱集试验,对诱集到的苦瓜害虫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板对粉虱、瓜蚜、斑潜蝇、瓜实蝇有不同程度的诱集作用,黄板田间设置高度不同其害虫诱集量不同,苦瓜平棚架栽培模式的黄板田间设置高度以棚架下方(黄板上端低出棚架20cm)为宜。  相似文献   

18.
浙菜薯726 是菜、薯兼用的早熟、高产紫薯品种。采用春、秋双季栽培,同时收获茎尖、叶柄、鲜薯。每季每667 m2 茎尖产量800 ~ 1 000 kg、叶柄产量700 ~ 900 kg、鲜薯产量1 500 ~ 2 000 kg,产值超万元。  相似文献   

19.
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夏秋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的广泛使用,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土壤内疫病病原菌大量积累,苦瓜疫病发生日趋加重,据报道,苦瓜疫病发病率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疫病流行时田间出现大量死藤,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了苦瓜的产量与品质.为此,湖南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苦瓜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理州苦瓜病害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理州生产的苦瓜,由于上市早,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经济效益高,每hm2产量5万~6万kg,产值7.5万~10.5万元.最近几年来,苦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99年全州种植面积达400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