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8种槭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槭属(Acer)植物的园林景观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种河南乡土槭属(Acer)植物为试验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3个指标构建槭属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并对8种槭属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13个评价指标中,叶色、呈彩期和翅果的总排序权重值最高,是影响槭属植物观赏价值最重要的指...  相似文献   

2.
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4—12月,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和鉴定的方法,调查了浙江省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芳香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 et Lindl.)等经济植物为代表,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芳香植物75科180属238种,占中国芳香植物总数的29.75%。其中,裸子植物5科9属9种,被子植物70科171属229种,被子植物中又以双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238种芳香植物中,芳香部位以叶、花、果实和全草占主要优势。随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238种芳香植物进行园林应用价值综合评价,以芳香植物园林应用价值为目标,从芳香性、观赏价值、利用潜力和生物学特征等筛选出18个评价指标,建立模型。根据综合评价值将所有芳香植物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综合评价值4.0),园林应用价值高的种类9个;Ⅱ级(3.3~4.0),园林应用价值较高的种类64个;Ⅲ级(3.0~3.3),园林应用价值一般的种类73个;Ⅳ级(3.0),园林应用价值较低的种类92个。从研究结果来看,该评价体系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为芳香植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测定和定性分析,从观赏樱资源的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提出18项评价指标,构建南京观赏樱园林价值综合评价体系,对南京城区22种观赏樱资源进行园林综合价值评价,进而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园林绿地中观赏樱资源应用和养护提供理论依据。构建的南京城区观赏樱种质资源园林价值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权重排序为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因子层权重排序为固碳释氧易繁殖性降温花量花冠适应能力文化内涵增湿花期水分利用效益科学价值花香药用保健价值季相变化=株型应用类型教育价值;22种观赏樱种质资源综合园林价值的评价结果表明:Ⅰ级(≥3.9),综合园林价值很高的资源有4种,占18%;Ⅱ级(3.1~3.9),综合园林价值较高的资源有11种,占50%;Ⅲ级(≤3.1),综合园林价值一般的资源有7种,占32%;普贤象、日本樱花、大渔樱、垂枝早樱、关山、麦李、红叶樱花、八重红枝垂等资源园林综合价值丰富,较适宜在南京城区园林绿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血皮槭的推广和发展,通过AHP综合评价体系,对血皮槭品种选育相关的14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层次分析和权重值排序。在该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划分等级标准,构成血皮槭品种选育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各个评价指标中,秋季叶色(P_1)、树干颜色(P_7)、变叶时间(P_2)、冠型(P_9)四项指标占到总目标权重的50.91%,说明其观赏价值是血皮槭品种选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此次综合评价为Ⅰ级(4.0)的有4个单株,分别是XY-SC008、XY-Q007、XY-S004和XY-T023,说明其具备新品种培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安顺市乡土草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开发安顺市当地乡土草本植物资源,促进城市植物多样性发展,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景观,形成植物景观的地方特色。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安顺市乡土草本植物资源及其景观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和筛选乡土草本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安顺市有乡土草本植物864种,隶属于108科、471属,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兰科Orchidaceae为主,其中,观花型植物575种、占资源量的66.55%,陆生植物804种,占资源量的93.06%,多年生草本植物595种,占资源的68.87%;园林绿地应用乡土草本植物共267种,隶属于75科、216属,占资源总量的30.90%,以菊科、桔梗科Campanulaceae、禾本科为主,其中,观花型205种,多年生182种,陆生236种;莲子草、艾Artemia argy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20余种为绿地的基调物种;各类绿地中,乡土草本植物储量为区域绿地(189种)附属绿地(180种)公园绿地(128种)广场用地(39种);乡土草本植物园林应用潜力评价指标包括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景观应用、适应能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权重值为观赏价值(0.3824)景观应用(0.2890)生态价值(0.2109)适应能力(0.1017);华忽布花Humulus lupulus、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蕺菜Houttuynia cordata、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等可广泛应用于安顺园林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槭树植物种质资源与开发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目山槭树共有22种(含种下级单位),占浙江槭树植物总种数的62.9%.对天目山槭树植物的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园林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昆明市园林绿地裸子植物种植质资源和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为未来昆明市园林规划配置中裸子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对昆明45个园林绿地中裸子植物种类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到的70种裸子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观赏价值、景观应用潜力及生态适应性3个方面,提出12个裸子植物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对昆明市裸子植物资源的园林应用综合价值进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划分等级。【结果】权重值排序观赏价值(0.6833)生态适应性(0.1998)景观应用潜力(0.1168)。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得到裸子植物Ⅰ级(≥4)7种、Ⅱ级(3.5~4.0)23种、Ⅲ级(3.0~3.5)30种、Ⅳ级(3.0)10种。参考AHP的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推荐Ⅰ级资源作为林带的基调树和主景树大力开发使用,Ⅱ级资源可适当开发,Ⅲ级资源可选择具有价值的开发和利用,Ⅳ级资源树种暂不推荐开发利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昆明市园林树种选择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特定生境植物筛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在深圳地区可以露天栽培、适合园林应用的秋海棠属植物。【方法】观测统计 60 种秋海棠属植物的 16 个性状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观赏性、适应性、露天种植表现 3 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秋海棠属植物园林应用能力。由秋海棠属植物各评价因素的分值乘以权重值,相加计算得到每个种 / 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依据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分别将 60 种秋海棠属植物划分为Ⅰ~ Ⅳ 4 个等级。【结果】Ⅰ级秋海棠属植物共 20 种、占 33.33%,分别是珊瑚秋海棠、蓖麻叶秋海棠、虎斑秋海棠、微风冰川秋海棠、U400 秋海棠、白芷叶秋海棠、荷叶秋海棠、大王秋海棠、宁明银秋海棠、画家调色板秋海棠、几何秋海棠、羞涩秋海棠、玛雅阁秋海棠、苏秋海棠、少瓣秋海棠、圣诞老人秋海棠、帕洛玛王子秋海棠、秋日灰烬秋海棠、黛西秋海棠、长纤秋海棠,推荐在深圳园林中优先推广应用;Ⅱ级秋海棠属植物共 19 种、占 31.67%,可在深圳园林中推广应用;Ⅲ级秋海棠属植物共 15 种、占 25.00%,可作为在深圳园林中应用的备选品种;绿脉秋海棠、花叶秋海棠、伯基尔秋海棠、龙虎山秋海棠、多叶秋海棠、方柄秋海棠等 6 种秋海棠属植物被评为Ⅳ级,不建议在深圳园林中推广应用。【结论】通过构建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实践镶边植物、垂直绿化、地被、生态缸、主题植物展览、花境、花坛等应用形式,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露天种植表现优良的 20 种适宜在深圳园林中应用的种类,为秋海棠属植物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及植物配置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择24个槭树科植物在杭州植物园内进行试验,评价出优劣程度,为槭树科植物在园林和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筛选出优良种质资源.[方法]通过对槭树科植物17个方面的生物学特征观测与记录并参考不同人群的美观度评价,以分值的方式统一量化打分,综合分值越高的越优良.[结果]综合分值最高的前十个槭树科植物为:鹅掌槭(45.5)>小鸡爪槭(43.8)>鸡爪槭(41.8)>秀丽槭(39.2)=长尾秀丽槭(39.2)>北美红枫(39.1)>紫果槭(38.8)>元宝槭(38.3)>橄榄槭(37.7)>锐角槭(37.3).[结论]鹅掌槭、小鸡爪槭、鸡爪槭、秀丽槭、长尾秀丽槭、北美红枫、紫果槭、元宝槭、橄榄槭和锐角槭,可以优先筛选为园林绿化中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耐热性、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旱性强弱3个角度,研究了引种的8种槭树属植物在北京地区的生态适应性情况,并对其作出了综合评价,旨在为这几种槭树属植物在北京地区的栽培种植与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丽红元宝枫、艳红元宝枫在北京地区的生态适应性最好,国王枫与复叶槭的生态适应性较差,北美红枫、银白槭、茶条槭和血皮槭适应性中等。  相似文献   

11.
以引进的17个玉簪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山东烟台的环境适应性、物候表现及景观特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簪品种在烟台的生长表现不一,生长势、分蘖能力和抗逆性是其适应性的重要指标。叶色及生物量大小是影响其观赏价值的主要因子。根据AHP评价结果,将17个引种玉簪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包括夏香等4个品种,生长表现强健,观赏性状优良,适合在烟台地区进行栽培和园林应用;Ⅱ级包括大富豪等5个品种,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Ⅲ级为圆皱叶等6个品种,适应性与观赏价值综合评定中等;Ⅳ级为金鹰、小黄金叶2个品种,在烟台地区综合应用价值最低,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可在园林和城市景观中应用的槭树科优良种质资源。[方法]通过对24个槭树科植物17个方面的生物学特征观测与记录,并参考不同人群的美观度评价,以分值的方式统一量化打分,筛选优良种质资源。[结果]综合分值最高的前10个槭树科植物依次为鹅掌槭(45.5)、小鸡爪槭(43.8)、鸡爪槭(41.8)、秀丽槭(39.2)、长尾秀丽槭(39.2)、北美红枫(39.1)、紫果槭(38.8)、元宝槭(38.3)、橄榄槭(37.7)、锐角槭(37.3)。[结论]鹅掌槭、小鸡爪槭、鸡爪槭、秀丽槭、长尾秀丽槭、北美红枫、紫果槭、元宝槭、橄榄槭和锐角槭可优先为园林绿化中的优良种质。  相似文献   

13.
槭属树种是重要的园林绿化与观赏树种,其叶形、叶色、枝干与株型、果实等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对城市环境绿化美化要求的提高,槭属树种的园林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槭属植物的主要观赏性状,以及槭属植物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应用,以期为在园林绿化中对槭属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南海伏季休渔秩序进行评估,查阅文献收集伏季休渔秩序影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筛选出符合南海伏季休渔秩序影响因素的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实例验证,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对南海伏季休渔秩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利用德尔菲法从收集的33评价指标中共筛选出28个符合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评价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得出一级指标权重中伏休相关人员(A1)(0.345)和伏休设施建设(A3)(0.370)所占权重较大,二级指标中执法设施(B6)(0.200)和渔民(B1)(0.193)所占权重较大。三级指标中执法经费(C16)(0.100)、执法装备(C17)(0.100)、 休渔期的补贴(C3)(0.087)、涉渔“三无船舶(C26)(0.072)及越南渔船的侵渔(0.052)所占比重较大;实例验证得出渔政执法经费、执法装备对目前南海伏休秩序具有关键性影响;渔民的休渔期补贴、涉渔“三无船舶”及越南渔船的侵渔对南海伏季休渔秩序具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评价指标对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的影响程度,可为规范我国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完善伏季休渔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昊 《农学学报》2020,36(7):63-68
为优化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植物引种及景观配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武汉市 51 种新引进宿根地被植物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生态效应测算值研究其降温增湿、固碳释氧等生态 学效应。结果显示:AHP 综合评价主要倾向于植物的绿期长短、适应能力和观赏效果等特性,51 种植物 的景观应用价值可划分为 3 个等级(I 级 16 种、II 级 18 种、III 级 17 种);钓钟柳、大叶补血草、大花金鸡菊 的降温增湿能力较强,而大花金鸡菊、薰衣草、矮紫薇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第 I 级植物的固碳释氧效应 显著高于第 III 级。研究表明,在综合考虑 AHP 评价值、物种生态学效应及生境现状的基础上对植物进 行筛选,有利于适宜地被植物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城区景观乔木树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城区主要35种乔木树种为对象,从树木个体的景观美学角度去选择评价指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现有乔木树种进行景观美学评价,按照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原理,关联度大的数列与参考数列最为接近,通过各树种每个景观指标的关联度大小,可以明确各树种的优劣.加权关联序结果表明,雪松、银杏、腊梅、悬铃木、梅花、元宝枫、垂柳、山...  相似文献   

17.
运用景观格局与水质监测方法评价城市景观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是当前景观格局-效应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与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统一,需要科学判断城市景观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程度与范围,特别是以城市不透水表面为代表的景观组分变化,是目前水质退化研究中的核心对象,而对水质退化的景观阈值研究目前尚存争论.基于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阈值判定方法,选择深圳市为案例研究区,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河流水质退化的景观阈值水平.结果表明,在深圳市,河流缓冲区宽度为100-200 m时,景观变化对水质显著性影响最高(P<0.001).缓冲区内,景观变化与耗氧、营养盐等类指标呈指数关系,具有显著性,是这类指标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景观变化与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等类指标呈指数关系,具有显著性,但并非这类指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影响水质退化的不透水表面比例阈值水平介于38.2%-50%之间,最小阈值水平为38.2%,即当流域缓冲区内不透水表面百分比超过38.2%时,河流水质显著退化.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西安市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若干对水景空间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了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唐东芹等提出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模型与方法,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西安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同时也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在北京地区调查收集到的30种(品种)景天属植物进行园林应用综合评价。选取花、叶、其他观赏价值以及园林应用潜力等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景天属植物评价的4级18个指标,建立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将30种(品种)景天属植物共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分值≥4.0)3种(‘奇观’景天、花叶佛甲草、‘秋之喜悦’景天)、Ⅱ级(分值3.5~4.0)11种、Ⅲ级(分值3.0~3.5)12种、Ⅳ级(分值≤3.0)4种。并参考综合评价及各层次评价结果,结合景天的观赏特性、景观营造目的以及苗圃的产量供应,推荐了不同园林绿地形式中较适宜的景天种类。  相似文献   

20.
云台山野生乔灌木资源园林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野生观赏植物的利用前景良莠不齐,利用综合评价,可使园林开发利用的目的更明确,重点突出,避免无序、任意的选择.选取连云港云台山的80种野生乔木和灌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括适应能力、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的3个评价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的评价体系.对其园林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特别关注树种的生态和美化效用,并获得评价值的排序结果;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和大叶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等25种乔灌木为第1等级资源,多具备各类抗性和较高观赏价值,且多含当地珍稀濒危植物和具备较高科研价值及文化意义的名木古树;社梨Pyrus betulaefolia,茶条槭Acer ginnala和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等25种乔灌木,以及尾叶樱桃Prunus dielsiana,糠椴Tilia mandshurica和楤木Aralia chinensis等30种乔灌木,分别为第2和第3等级资源.通过综合评价.可为云台山及气候型相近地区的野生观赏乔灌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