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率、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3个剂量处理(300、500、700g/100kg种子)、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荐剂量(420g/100 kg种子)及空白对照处理,水稻种子经浸种催芽露白后包衣,室内25℃光照培养箱观察种子出苗率,大田观察稻苗株高及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在高剂量(700g/100kg种子)下包衣对水稻种子出苗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播后9d出苗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下同);但对水稻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随药剂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药后10、17、24 d稻苗株高分别比空白对照高1.23~4.82、1.28~5.26和0.97~6.09 cm.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其对稻飞虱的防效与使用剂量呈正比,并随药后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其药后24、31、38、45、52和5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达88.40%~97.35%、87.66%~96.75%、81.10%~92.17%、75.74%~88.06%、69.63%~86.07%和35.38%~64.45%,3个剂量处理间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30%吡蚜酮悬浮种衣剂对水稻安全,田间防控稻飞虱可达52 d左右,可在水稻直播田推广使用,推荐制剂包衣量为500~700 g/1 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在水稻生产上示范推广;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期,每667 m~2用50%吡蚜酮·呋虫胺WDG 20 g,兑水50 kg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稻飞虱的优秀高效药剂,笔者进行了防治稻飞虱和的药剂筛选和最佳使用剂量试验,试验证明50%吡蚜酮·阿克泰WP可有效抑制稻飞虱的大发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15%阿维·噻嗪酮WP对总稻飞虱防治效果一般,防治白背飞虱效果较好,但速效性与持效性均明显弱于50%吡蚜酮·阿克泰WP。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防治稻飞虱的优秀高效药剂,笔者进行了防治稻飞虱和的药剂筛选和最佳使用剂量试验,试验证明50%吡蚜酮·阿克泰WP可有效抑制稻飞虱的大发生,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15%阿维·噻嗪酮WP对总稻飞虱防治效果一般,防治白背飞虱效果较好,但速效性与持效性均明显弱于50%吡蚜酮·阿克泰WP。  相似文献   

5.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使用剂量,为该产品登记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优异,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推荐用量为120~150 g/hm~2,每公顷用药液750 L,喷雾一次。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吡蚜酮与醚聚酯复配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开展了25%吡蚜酮·醚聚酯悬浮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其适宜剂量、持效期和安全性。结果表明,25%吡蚜酮·醚聚酯悬浮剂对水稻安全,防治稻飞虱高效持久,每1hm2用240mL,药后14d防效达80%以上,每1hm2用360mL,药后14d防效为92.8%,胜于每1hm2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80g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50%吡蚜&#183;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50%吡蚜&#183;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6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6.6%,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2.2%,药后15 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90.2%,其速效性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20%异丙威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5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360 g/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药后3 d,对稻飞虱的防效达86.6%,药后7 d,对稻飞虱的防效为92.2%,药后15 d,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90.2%,其速效性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常量处理,持效性优于20%异丙威乳油常量处理,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25%吡蚜酮·噻嗪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其剂量300g/hm2、360g/hm2药后7天调查的防效为85.49%、87.12%,高于剂量为240hm2药后7天的防效74.16%,但与对照25%噻嗪酮375g/hm2、25%吡蚜酮270g/hm2药后7天的防效相当。生产上推荐25%吡蚜酮·噻嗪酮剂量为300g/hm2、360g/hm2进行防治稻飞虱为宜。  相似文献   

10.
高剂量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适用剂量,以"武运粳29号"为试材,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药后15d对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效可达90%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75-8176
[目的]明确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 g/h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70 g/hm2剂量处理为对照药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240、300、360 g/hm2)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 d,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在61.52%~67.04%,速效性较差;药后7 d,3个剂量处理的防效均大幅度增加,持效性较好,其中300、360 g/hm2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5.43%和86.72%,均与对照药剂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用25%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时,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按照用药量(有效成分)75 g/hm2对水均匀喷雾防治1次即可,且施药时田间要有一定水层并维持7 d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及安全性,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且对水稻安全,使用剂量以有效成分60~75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针对稻飞虱的防治进行研究,探究应用4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效果。通过将该药剂不同剂量应用于水稻试验田中,并与25%吡蚜酮和20%异丙威乳油及清水进行对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0%吡蚜酮·异丙威240克/公顷、300克/公顷两种剂量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确切,且具有较好地时效性和持续性,同时该药还对防治稻叶蝉有一定的兼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使用方法和适宜剂量,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g/hm2对水稻稻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1~45d的防效为75.21%~99.01%,表现出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即可发挥药效,持效期高达45d以上;建议用量为180~360g/hm2,即12~24g/667m2,兑水50~6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鉴于近年水稻稻飞虱发生严重的情况,该研究进行了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是防治稻飞虱理想的长效性药剂,其施药简易方便,防效高,持效期长,且对稻田天敌安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g/hm~2药后14d防效达91.46%,与50%吡蚜酮可湿性剂(飞能)150g/h㎡的防效相当,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12种常用水稻稻飞虱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目前使用较多的12种水稻稻飞虱药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参试的12种防治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水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水稻稻飞虱防效在86.11%~93.22%,其中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药后3 d防效均在80%以上,药后14 d防效在90%以上。[结论]10%烯啶虫胺水剂、50%吡蚜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80%吡蚜酮·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评价20%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0%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控制稻飞虱的效果。20%呋虫SC 20~30ml/667m~2、50%吡蚜酮WG 20ml/667m~2、50%吡蚜酮WP 20ml/667m~2、对稻飞虱均有较好防效,且3种药剂的持效性相当。为20%呋虫胺SC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可在生产中与吡蚜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明确75%吡蚜酮WP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设置66.00 g/hm275%吡蚜酮WP、100.05 g/hm275%吡蚜酮WP、160.05 g/hm275%吡蚜酮WP,以300.00 g/hm225%吡蚜酮WP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药后3 d 66.00 g/hm275%吡蚜酮WP、100.05 g/hm275%吡蚜酮WP、160.05 g/hm275%吡蚜酮WP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1.75%、79.19%、84.60%,药后20 d的防治效果为65.23%、76.52%、81.11%。[结论]160.05 g/hm275%吡蚜酮WP可有效地控制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0%呋虫胺·吡蚜酮悬浮剂150g/hm2、225g/hm2、300g/hm2、450g/hm2和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25g/hm2等6种不同剂量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不同剂量和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其中以40%呋虫胺·吡蚜酮悬浮剂300g/hm2防治效果最佳,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钦州市第7代稻飞虱为防治对象,开展田间药剂药效试验,结果:30%吡蚜酮.速灭威WP 60 g/667m2和45 g/667m2处理药后7d、14d对稻飞虱防效均达93%以上,其速杀性和持效性均好于对照25%吡蚜酮WP30g/667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酮.速灭威WP对稻飞虱具有优良的防效,建议生产上使用剂量为45-60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