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参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和发蔸能力以及较强的抗旱、抗病等抗性性状,适合在达州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自主选育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取得重大进展5年来共育成稻、麦、玉米、豆类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品系)20个以上,成功引进新品种(系、组合)30个,比“九五”增加80%。其中,自主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品种3个,州级审定9个,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个。1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实现三系  相似文献   

3.
新大豆2号选育是从吉林省农科院引入的一个杂交组合的高代材料,经过单株分离、稳定,形成品系垦90C-1810,经过从初选,到多年品种(系)的比较试验,再到自治区区域试验,在南北疆5点生产示范,在两年的试验中,垦90C-1810品系的丰产性、品质、地区的适宜性、抗逆均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4.
《云南农业科技》2005,(6):F0002-F0002
1 自主选育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取得重大进展 5年来共育成稻,麦,玉米,豆类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品系)20个以上,成功引进新品种(系,组合)30个,比“九五”增加80%,其中,自主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品种3个,州级审定9个,申报新品种保护权3个。  相似文献   

5.
低蛋白日粮条件下选育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研究培育低蛋白质日粮中发挥高产蛋性能的日本鹌鹑新品系。试验选用6~20周龄日本鹌鹑N、B(Normal、Brown)2个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的选育试验,各品系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低蛋白CP为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产蛋率为主选性状,以繁殖性状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世代数的增加选育组和对照组的适应力均有显著上升(P<0.05),N品系的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为0.26;另外,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较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改善产蛋性能,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适宜中海拔地区的大豆新品系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已筛选出适于非洲中海拔(1000—1500米)地区种植的大豆新品系。这些品系是在过去三年里选育的。 1984年,该所科研人员完成了三个早熟品系的试验,其中突出的品系是TGx536—02D,成熟期120天,产量为2吨/公顷。1985年又进行了11个试验,并筛  相似文献   

7.
对2002年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参试小麦品系的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DS-PAGE分析了参试品系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6个参试品系中,仅内乡188、郑农16达到强筋小麦标准;5+10亚基频率有所提高(53.8%),但具5+10亚基的品种间品质具有高度不稳定性,在品质改良中仅靠转育5+10亚基是不够的,要注重亚基组合的选育,其中以1,7+8,5+10和1,7+9,5+10亚基组合对品质的贡献最大,以14+15,5+10亚基组合对品质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对苎麻品种华苎4号新栽麻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4个参试因子对新栽苎麻原麻产量的影响顺序是P2O5(x3)>纯N(x2)>密度(x1)>K2O(x4);频率分析结果显示,新栽苎麻三季折合产量y≥675 kg/hm2的最佳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25 425~29 100株/hm2,施氮量(纯N)412.50~453.75 kg/hm2,P2O5 116.40~135.00 kg/hm2,K2O 292.80~345.90 kg/hm2。  相似文献   

9.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分析了多小穗小麦品系 10 -A以及来源于三交组合 10 -A/ 88- 16 43/川育 12号的 5 6个稳定品系的谷蛋白。结果表明 ,10 -A、88- 16 43和川育 12号的谷蛋白带纹各不相同 ,能彼此区分。在这 5 6个后代品系中 ,高分子量谷蛋白带纹出现了与 88- 16 43、川育 12号一致的类型以及 4种三亲本间的重组类型 ,没有出现 10 -A的谱带类型和突变类型。在这些品系中 ,有 8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2 ,7+ 8,5 + 10 (占 14 3% ) ,11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 1,7+ 8,5 + 10 (占 19 6 % )。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绥香9230(绥粳四号)田间变异单株,经5年系统选育,获得一批有利用价值的选育材料,再根据其特征特性异地鉴定,终于培育出"湿地莹光"系列品种(系),在2002年"莹光"系列3个品种(系)用于生产并进入市场,2003年将有2个品系投入大面积生产,2004年将有6个品系推广,社会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1.
对本实验室选育出来的抗性较好的48份材料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对白粉病抗性在苗期与成株期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从苗期到成株期抗性呈上升趋势的有33个品系(占68.8%);5个品系(占10.4%)抗性表现一致;8个品系(占16.7%)的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对本实验室选育出来的抗性较好的48份材料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对白粉病抗性在苗期与成株期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从苗期到成株期抗性呈上升趋势的有33个品系(占68.8%);5个品系(占10.4%)抗性表现一致;8个品系(占16.7%)的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宁夏灌区近几年新育成的145份小麦品系材料进行了HMW谷蛋白亚基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灌区小麦新育成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共检测到16种亚基和20种亚基组合类型,比育成品种增加了7种亚基和8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具有5 10亚基的品系所占比例为86.9%,具有2^*亚基的占65.5%,具优质亚基组合类型2^*、17 18(7 8)、5 10的品系有12份。品质评分表明,新育成小麦品系品质评分在4~10分,平均8.6分。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选育是我省“七·五”科技攻关协作课题.作者等承担该项协作的品种抗瘟性鉴定研究工作.5年共鉴定各协作单位提供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材料)854个.结果抗六个生理小种的材料有84~62等17个,占1.9%;抗五个小种的材料有118个,占13.8%.这些品种(品系,材料)抗病谱广,是较好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蛋鸭配套系F(PS)的麻羽率,利用山麻鸭(S)分别与闽农白羽蛋鸭(F)和莆田黑鸭(P)进行正反交试验,观测各杂交组合后代雏鸭的羽色表现和分离情况,选择杂交后代麻羽率高的亲本个体进行纯繁、继代选育。结果显示:经过3个世代的选育,F×S和S×F组合雏鸭麻羽率取得显著进展,分别从44.0%和41.7%提高到84.3%和81.9%;P×S与S×P组合雏鸭麻羽率分别从19.2%和10.6%提高到22.8%和32.7%,也取得一定进展。同时,还分离到1个新品系"莆田麻鸭",有利于加快麻羽率选育。由此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正反交技术路线可行,可以有效提高蛋鸭配套系F(PS)的麻羽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标记分析亚麻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1对SSR引物扩增了26个亚麻品种(系)的基因组DNA,结果选出15对引物在26个品种(品系)间具有稳定多态性。有3个品种(品系)可用单一特异的SSR标记加以识别,其余23个品种(系)则需要不同的SSR标记组合才能识别。26个亚麻品种(品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57~0.95。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5处,可将26个亚麻品种(品系)分为5类,其中派克斯与其他亚麻品种(品系)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硬粒小麦在云南高原麦区对普通小麦改良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明确硬粒小麦资源在云南高原麦区对普通小麦改良效果。【方法】以12个通过硬粒小麦×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和19个通过普通小麦×普通小麦种内杂交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t测验法对2种途径获得的小麦稳定品系的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小区产量和有效穗高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小区产量差异极显著(t=3. 311**),有效穗差异极显著(t=2. 157*);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的千粒重和穗粒数低于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但是千粒重和穗粒数差异均不显著;通过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系在标准吸水率、容重、稳定时间和硬度值高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而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沉降值和出粉率却低于通过普通小麦与普通小麦种内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但9个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云南高原麦区,硬粒小麦资源在普通小麦改良中可以通过改进普通小麦有效穗进而提高产量,然而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的改良效果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33个苎麻资源的营养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的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品种,对国家苎麻种质资源圃中33个苎麻资源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个苎麻资源主要营养平均含量为粗蛋白17.70%、粗脂肪2.60%、粗纤维24.97%、粗灰分13.83%、磷0.35%、钙3.56%。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将33个苎麻品种分为3级,第Ⅰ级为综合营养品质优质型5个苎麻品种,Ⅱ级为品质中等型25个品种,Ⅲ级为品质差型3个品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苎麻的营养品质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揭示其综合营养品质,为饲用苎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高产、再生能力强、耐旱、适应性广等的苎麻资源——平和苎麻为亲本,采用钴60γ射线获得的饲用苎麻新品系,经过实生苗种植、优异突变体筛选,初步筛选出平优异株系平和苎麻-2,再经过品种比较试验,最终育成一个产量高、抗逆性好、粗蛋白含量高、宿根性强新品种——平和苎麻-2,2012年正式命名为饲用苎麻闽饲苎1号。在2年5点区试试验中平均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达138.8t·hm~(-2)和28.0t·hm~(-2),比对照中饲苎1号分别增产32.15%和37.08%,均达极显著水平;闽饲苎1号生产性试验年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40.7t·hm~(-2)和24.7t·hm~(-2),分别比对照中饲苎1号增产18.9%和17.32%,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引进了“AVRDC”47个绿豆品系,并进行了鉴定与研究,筛选、推广了适宜河北省种植的品系VC1973A(中绿一号)和VC2719A(中绿二号),明确了“AVRDC”绿豆新品系的应用特点。并与当地资源杂交选育,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