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青 《农民致富之友》2014,(16):191-191
本文以吴屯乡竹林结构、现状为调研对象,分析竹林的产业结构、历史成因,并根据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高山贫瘠、低产毛竹林复壮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护笋养竹是竹林更新复壮、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适时养护、适当挖笋、合理留笋、护笋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护笋养竹技术,促进新竹安全成林。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广德县的食用竹笋是该县的传统特产,有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两大竹笋产区,主要笋用竹包括水竹、红壳竹、早竹、刚竹、毛竹和雷竹等竹种。全县现有竹林6.0万hm2,其中,多数笋用林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竹林衰败,产量低的问题日趋明显。笔者就笋用林低产复壮技术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刚竹原产中国中部和东南部。两千年以来,先后引入日本、朝鲜、美国和苏联等国栽培。本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刚竹发生了一次普遍性的周期性开花现象。国外刚竹的开花,最早出现于日本,始于1959年,由北部向南部逐渐连增,止于七十年代初期。苏联、朝鲜和美国的刚竹亦于1961-1974年普遍性开花。开花的持续期达20余年之久。我国中部和西北部刚竹开花始于1963年,七十年代初为开花盛期,直至1979年开花仍未停止。全国刚竹开花有由西北部经中部向东南部逐渐蔓延的趋势。刚竹花后,秆枝枯死,但幼令竹鞭和幼竹秆基仍然保持有再生能力,可以进行无性复壮更新。开花竹林经过再生竹产生阶段、新生竹形成阶段和新生竹正常生长阶段,可以逐渐恢复到开花前的竹林相。刚竹开花后更新复壮过程是较缓慢的,采用人工促进更新措施,改善竹林生长条件,需10年左右可以恢复到开花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水竹笋期为4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 其中5 月3 日至5 月30 日为出笋高峰期,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特性,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留养新竹0.4 ~ 0.5 万株hm-2a-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0 万株hm-2 。参2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低产桑园提高产叶量,满足蚕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获得蚕茧丰收。本文从补缺加密法、春伐复壮法、春降干复壮法、嫁接复壮法、采养复壮法、拳上留拳法、更换良种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低产桑园改造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饲用酶制剂生产菌种黑曲霉纯化复壮的方法,并对复壮菌株、退化菌株、原始菌株的酶活力及长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纯化复壮筛选出的7号菌株纤维素酶活力明显高于退化的菌株,且生长快、长势强,甚至优于原始菌株。  相似文献   

8.
遵照毛主席“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我场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对近百年的淡竹老林,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促进了老林复壮。目前,淡竹面积由解放初期的十几亩扩大到三十亩,而且长势旺盛,体材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粗。竹林密度也有显著提高,每亩立竹约有1200株。从产量上看,一九七二年以前一般年产三万余斤,而一九七四年达到七万余斤。  相似文献   

9.
水竹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水竹笋期为4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 其中5 月3 日至5 月30日为出笋高峰期,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特性,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留养新竹04 ~05 万株·h m - 2·a - 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0 万株·h m - 2 。参2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扦插、嫁接、还是组织形式的无性繁殖,都受繁殖材料成熟程度的严重影响。为实现树木长期与原种一致的无性繁殖,必须了解其成熟作用和幼态保持的机理,选取幼组织作为繁殖材料或采用人工复壮措施。本文概述了成熟与复壮的遗传学、生物学机理、详细论述了组织培养中对复壮的研究,并列举了各种人工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竹林生产经营中竹林营造方式的选择、竹林经营管理、竹林地退化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明确了问题产生的根由,并提出采用混交林栽植、分类经营、减缓或解决竹林地退化等生态经营措施,建立协调稳定的竹林生态系统,以不断提高竹林生产力,取得更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红托竹荪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菌种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为避免红托竹荪优良性状的退化,以保存1年的红托竹荪菌株为材料,通过菌丝尖端分离复壮和利用竹蛋组织分离、子实体组织分离进行复壮。结果表明:尖端分离的菌丝体复壮效果最好,3株复壮菌株长势为生长浓密;生长速度为1.09~1.15 mm/d,复壮菌株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保存1年的对照菌株(0.96 mm/d);萌发率、萌发时间、污染率分别为100%、24 h、0%,该方法可用于短期内的菌株复壮。红托竹荪竹蛋组织分离复壮时,菌托膜部位复壮效果较好,3个菌株全萌发;萌发时间均为24 h;菌丝生长速率较快(0.23~0.35 mm/d),且没有污染。红托竹荪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复壮时,也为菌托膜部位复壮效果较好,萌发率为80%~100%;污染率也较低,仅20%;萌发时间24 h;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为0.34~0.35 mm/d。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6,(3):96-97
笔者于2013年4月进入3个自然村寨进行实地探查,并在3个自然村分别选择3个代表性地段作为样地,样地面积15m×15m,抽样调查后详细记载开花毛竹分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立地条件、养护情况、开花症状、危害程度等,实测开花枯死的竹材材长、胸径、年龄等因子,并对三个样地的竹林采取物理(砍除、截杆、松土、除草、埋青、灌溉、截鞭等)和化学(土壤追肥、根外追肥、灭菌杀虫等)手段进行复壮试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古树名木复壮养护的国内外现状,并对衰弱原因进行了分析;综述了目前针对古树名木复壮养护的常用技术措施;为湖南省古树名木的科学复壮养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瓯市毛竹林管理状况及丰产高效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建瓯市毛竹林管理状况,针对目前毛竹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毛竹林丰产高效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留笋养竹、竹腔施肥、竹林灌溉、竹林覆盖等,对建瓯市毛竹林管理实现丰产高效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寨县毛竹林生产经营现状及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58-159,169
在调查实测的基础上,对金寨县毛竹林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营管理粗放、竹林总体年龄结构不合理、植株分布空间不均等是该县毛竹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竹林经营集约度,优化竹林年龄结构,调整竹株分布,实行竹林的分类经营是提高金寨县毛竹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百合种球处理及复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是优良的切花花卉,其种球提纯复壮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百合种球鳞茎低温处理、复壮基地处理与种植、苗期管理以及鳞茎收获与处理等全套百合种球一代复壮技术,并对百合种球多代复壮、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为切花百合种球处理与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老龄桑园的复壮技术:压条补缺,栽植补缺,截干复壮,淤泥覆桩等.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风景区竹林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调查武夷山风景区竹林共有3个林系组,22个林系(其中较大面积林系有7个,较小面积林系有15个)。受九曲溪水系的影响,区内的竹林主要分布于九曲溪两岸,集中连片的竹林为毛环竹林(Phyllost achys meyeri Formation),是区内竹林风景的一大特色,其它类型竹林交错、穿插分布于毛环竹林之中。最后对风景区竹林绿化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用杉木成年树木侧枝经复壮处理的萌条扦插获得复壮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经复壮处理的萌条与同一树木的根颈萌条比较,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外观形态等无显著的差异。造林试验试验经连续4a观察,复壮苗木、扦插苗、实生苗在高生长、径生长上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用接根、埋干能使杉木成年树达到复壮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