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青菜(Brassicachinensis)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体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青菜地方品种矮脚黄、苏州青的子叶、子味柄、真叶为外植体、在改良MS培养基上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其中添加2-20mg/LAgNO3可显著提高子叶不定芽诱导频率;添加0.1mg/LNAA和1-2mg/LCPPU既可提高不定芽诱导频率,又可获得较多数量的不定芽。  相似文献   

2.
紫杉芽体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紫杉幼枝顶芽作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NAA与BAP不同浓度组合于培养基中,诱导顶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结果表明:单独使用NAA时,最适浓度为1.0mg/L,产芽外植体为100%;同时使用NAA与BAP时,以NAA1.0mg/L加BAP1.0mg/L效果较好,产芽外植体为75%。  相似文献   

3.
甘蓝下胚轴的高效再生和农杆菌介导B.t.基因转化甘蓝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分别对取材时间和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建立了甘蓝下胚轴外植体的高效再生系统,当选取6-7d苗龄的下胚轴,将其置于MSB+BA2.5mg/L+ZT1mg/L+IBA0.1mg/L的芽分化培养其中,并于培养基中附加AgNO37.5mg/L+ZT1mg/L+  相似文献   

4.
影响大白菜离体再生及基因转化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耐热大白菜42号自交不亲和系的子叶为外植体再生及 研究了几种因素对大白菜植株再生的影响和农杆菌介导法转CpTI基因的条件,含0.1mg/LNAA,1.0-2.0mg/LCPPU,5.0-10.0mg/LAgNO3的MS培养基较适合于大白菜42号自交不亲和系的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测定了在含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离体27d后的子叶的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子叶内源IAA、ABA含量分别比  相似文献   

5.
甜柿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以“富有”和“次郎”的休眠芽为外植体,对甜柿离体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有效地防止外植体褐变,提高分化率。芽的增殖和生长适宜的ZT和IAA浓度分别为1~2mg/L和0.05~0.10mg/L。在含有ZT1mg/L的改良MS(KNO3和NH4NO3减半)培养基中加入BA1mg/L,能提高有效新梢率,降低试管苗成本。IAA诱导生根的效果优于IBA,用生长素溶液浸新梢基部后转入1/2MSO培养基中对生根更有利。在较低温度下,以腐殖土作基质,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
选用优良荔浦芋的母芽和子芽的顶芽为外植体。在MS+6-BA1.0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再生植株,瑞生植株在MS+6-BA2.0~4.0mg/L+IBA0.1mg/L或NAA0.1mg/L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0-40天可获得2-3倍丛生芽,以6-BA3.0mg/L+IBA0.1mg/L的培养基对丛生芽的诱导效果较好,把丛生芽切割在MS+NAA1.0mg/L或MS+IBA1.0mg/L的培养基上培  相似文献   

7.
以金心巴西铁带腋芽的茎尖为外植体,成功地培育出试管苗。外植体接种到成分为MS+BA3.0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腋芽萌动并直接分化形成丛生芽。继代培养以MS+BA2.0mg/L+NAA0.01mg/L为宜。生根培养则以MS+IBA3.0-4.0mg/L+GA3 2.0mg/L+活性碳0.5%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BA、NAA、AgNO3、子叶龄、培养密度以及Km对花椰菜子叶再生和影响,建立了一个高频再生系统,使再生频率达100%,其最佳各成分的配比是:MS+BA4.5mg/L+NAA0.1mg/L+AgNO35.0 ̄10.0mg/L。  相似文献   

9.
刺树愈伤组织培养时不定芽的分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枣树色白,结构紧密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其不定芽的分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MS(NO^-3/2)作基本培养基,并附加KT4.000mg/L.ZT1.750mg/L和NAA0.015mg/L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不定芽分化效果,鸡收枣和无核小枣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达到30%,22%,其它品种再生频率低于15%,不定芽在MS(NO^-3/2)+NAA0.015mg/L+ZTT1.750mg/L+KT4  相似文献   

10.
月季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月季良种红衣主教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MS+2.00-3.00mg.L^-16-BA+0.10mg.L^-1NAA培养基上进行起始培养,其腋芽分化率达63%以上,在MS+2.00-3.00mg.L^-16-BA+0.10mg.L^-1NAA+1.00mg.L^-1GA3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45d其增殖倍数达3.4以上,且长成的芽苗比较粗壮;增殖后的芽苗在1/2MS  相似文献   

11.
白网纹草的茎段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网纹草茎段为外植体,在MS+BA0.5mg/L+NAA0.1mg/L培养基上可产生大量丛生芽,丛生芽切割后接种到MS+BA1.0mg/L+NAA0.1mg/L培养基上,30d后增殖系数可达5.6,在1/4MS+NAA0.1mg/L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白网纹草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5% ̄90%。  相似文献   

12.
芥菜型油菜再生体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疆芥菜型油菜4个单、双低吕系子叶柄再生频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子叶柄日龄、6-BA、AgNO3、卡那霉素浓度及基因型等因素对不定芽的再生率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萌发4~5d的幼苗子叶柄再生频率最高;6-BA、AgNO4对不定芽分化的促进效果在不同品系中有大差异,通常浓度为4~6mg/L。不同品系对卡那霉素的耐受力有很大不同,其中新95-A在Kan15mg/L时仍有4.17%的绿苗率;  相似文献   

13.
无籽西瓜培养基的选择及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三倍体无籽西瓜顶芽为外植体,在MS+BA3mg/L琼脂培养基上诱导丛芽发生,于MS+BA2mg/L+IAA1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周期20-30天。平均繁殖系数,前10代为8左右,1-20代为5左右,1个芽在半年内可形成8-10万株苗。丛芽最高代次为30代。芽的分化与生长正常。将伸长芽嫁接在瓠瓜上,成活率达90%以上,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蕙兰×台兰种间杂交的种子为材料,研究适合于种子无菌播种、原球茎分化芽、生根壮苗的不同培养基.结果表明:在5种用于无菌播种的培养基中,添加IAA10mg/L的C1培养基,种子萌动率达3%,原球茎由培养120天的10.13个/瓶,平均直径1.63mm到220天增至19.86个/瓶,平均直径4.30mm;BA1~2mg/L有利于原球茎分化芽,分化率达100%以上;NAA2mg/L使生根壮苗率达100%.添加活性炭1.5~3g/L对种子成苗过程效果较好,在芽分化与生根壮苗培养中,减少MS大量元素的使用量有利于生长.兰花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80%,已获得4~5年生的杂种苗.  相似文献   

15.
蕙兰×台兰种间杂交种子无菌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蕙兰×台兰种间杂交的种子为材料,研究适合于种子无菌播种、原球茎分化芽、生根壮苗的不同培养基,结果表明,在5种用于无菌播上的培养基中,添加IAA10mg/L的C1培养基,种子萌动率达3%,原球茎由培养120天的10.13个/瓶,平均直径1.63mm到220天增至19.86个/瓶,平均直径4.30mm;BA1-2mg/L有利于原球茎分化芽,分化率达100%以上;NAA2mg/L使生根壮苗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满天星微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无病毒满天星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其组培试管苗生长协调性。结果表明:在起始培养中,以MS+BA2.5mg/L+NAA0.01mg/L培养基为最好,侧芽诱导率最高,平均为18个;在增殖培养中,低世代使用MS+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为最佳,增殖倍数为18~25倍,在高世代使用MS+BA1.5mg/L+NAA0.05mg/L培养基为最佳,增殖倍数在40倍左右且兼顾了试管苗的粗细、节间长度和愈伤组织块的大小,使之生长协调性良好;在根的诱导中,使用1/2MS+NAA0.3mg/L培养基最易诱导生根且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7.
曼海母宫殿以当年生枝条上饱满未萌发的侧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在附加6-BA1.0mg/L的MS培养基上.芽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1.5+NAA0.05+ZT0.1mg/L或KT1.0+NAA0.05+ZT0.1mg/L的MS培养基上.芽的分化效果最好。在附加KT0.3+NAA0.05+ZT0.1mg/L或6-BA0.3+NAA0.05+ZT0.1mg/L的MS培养基上,壮苗效果最好。在附加IBA0.1mg/L或IBA0.1+NAA0.02mg/L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试管苗高2.5~4.0cm,且具有3~5条短根时,开瓶锻炼3~5d。移栽入土效果好、种植在保温保湿环境中.试管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8.
地被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被菊以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在附加BA 3.0gm/L,NAA0.01mg/L成分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好;在附加NAA0.1mg/L成分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试管苗生长3~4cm高,每株生根达到5~7根,根系长0.5~1.0cm时,出瓶移栽入土效果好,成活率高;为降低成本改用30%食用白糖代替蔗糖,其效果与蔗糖相同。  相似文献   

19.
莲藕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藕顶芽或叶芽在1/2MS+6-BA2.5mg/L+IBA0.1mg/L+活性炭0.2%培养基上培养35d,诱导产生丛生芽3—6个,芽长2—4cm。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转到同一培养基,继代培养25d,繁殖系数4—6。芽长2—3cm时再分切成单芽于1/2MS+IBA1.0mg/L+6-BA0.05mg/L+活性炭0.3%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5d,生根率82.5%,移载成活率86%。  相似文献   

20.
桑树茎尖培养中碳源、激素、水解乳蛋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了碳源、激素和水解乳蛋白在建立叠树无性系中的作用。1各种碳源在桑树茎尖培养中作用不同。果糖是桑树芽外植体诱导与继代培养的重要碳源。葡萄糖在继代培养中能替代果糖;2.在0.2-1mg/L浓度范围内,培养其中相对提高IAA浓度,降低6-BA浓度,有利于桑树芽外植体诱导及茎的伸长,反之,有利于丛生芽分化;3水解乳蛋白能加速试管苗生长,增加芽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