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欣  李胜利  李铭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00-9202
文中探讨了热等离子体技术用于秸秆资源化的可行性,介绍了热等离子体固废处理工艺流程、热等离子体基本原理、热等离子体秸秆处理的玻璃化和气化过程,同时分析了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用于秸秆资源化的优劣势,提出由于资源化率高、处理能力强、气化效果好、综合利用性好,此技术很适合用于秸秆的资源化处理,但能耗和原料收集问题也阻碍了其实用化;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热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应具有越来越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作物秸秆处理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在综合考察我国目前秸秆处理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秸秆处理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目前我国秸秆处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景谷县永平镇是农业大镇,秸秆资源非常丰富,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植物秸秆通过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处理,可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利用率和营养价值。本文通过秸秆处理技术和开发前景,结合永平镇实际情况,分析、阐述了开发秸秆资源的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高海娟 《农家致富》2013,(13):46-47
一、秸秆能源化利用1.秸秆沼气技术该技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生产沼气。采用该项技术处理秸秆,能生产农村急需的高品质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目前秸秆沼气技术在农村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非常规性饲料资源,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不高,影响了秸秆的利用率。然而经过正确处理后,农作物秸秆就可以作为粗饲料喂养反刍动物。目前,对秸秆的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较多,被公认的较好方法是,秸秆的氨化处理、热喷技术和秸秆颗粒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加快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无害化处理技术水平 继续加大对秸秆速腐剂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发酵菌剂的开发力度。大力推广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收脱还一体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速腐技术:加快对规模养殖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发和无害化处理;提倡冬季种植绿肥。  相似文献   

7.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8.
秸秆能源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秸秆生物气化秸秆生物气化技术又称秸秆沼气技术,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生产可燃气体——沼气的秸秆处理利用技术。采用该项技术处理秸秆,能生产农村急需的高品质清洁能源,还能生产有机肥料。该技术按处理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发酵两类,按规模可分为户用和工程化两类。其工艺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重点研究秸秆覆盖耕作播种技术、秸秆深埋耕作播种技术、深松重耙耕作播种技术等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区域环境条件,发展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10.
周华 《农村百事通》2006,(13):49-49
近年来,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合理开发饲料资源,充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青贮对秸秆的要求较高,季节性较强,而且氨化的液氨和氨水运输又很不方便,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微贮技术则能弥补以上的不足。秸秆微贮技术通过加入木质素纤维素发酵剂秸秆微贮宝,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能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秸秆微贮宝处理农作物秸秆,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增重快、无毒害等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处理秸秆…  相似文献   

11.
秸秆膨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  高翔  陈坤杰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78-181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有着多种用途,将秸秆膨化加工成家畜饲料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秸秆利用技术。论述了挤压膨化和汽爆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秸秆膨化饲料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汽爆工艺参数、重视原料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以及降低汽爆加工的能耗等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和主要任务.从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等5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过剩原因解析及对秸秆利用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焚烧或随意遗弃是困扰我国的一大生态环境问题。对秸秆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的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和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对秸秆利用途径与方法的思考。产生秸秆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秸秆产生量增加、传统利用方式消耗的秸秆数量减少、秸秆利用机会成本不断增加与种植制度改变加剧了收种季节矛盾等。采用改良品种、优化作物布局与调整种植方式等措施减少秸秆产生量,大力发展秸秆生物质能产业增加秸秆就近消纳,加快配套机械设备研发以提高秸秆收集效率,优先发展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技术等途径有利于解决秸秆过剩问题,促进秸秆全量利用。  相似文献   

14.
杜高赞  高美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74-1975,1994
在介绍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探讨了四川盆地紫色土地秸秆还田的应用模式,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秸秆气化的原理与过程,叙述了秸秆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论述了秸秆气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菌种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制适合在天津地区应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菌剂,研究主要比较了2种菌种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种菌种在秸秆反应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均能提高大棚地温和室温,也能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和产量。在番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试验中天津菌种比山东菌种增产2.80%,在西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种植试验中山东菌种比天津菌种增产4.93%。  相似文献   

17.
秸秆原料的结构组成复杂,阻碍了其有效厌氧消化。沼液预处理技术能有效改变秸秆类原料结构,促进其厌氧消化。本文在介绍秸秆类原料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秸秆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秸秆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的处理对象、方法、评价指标等,同时针对现状分析评价了目前秸秆类原料沼液预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温室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对茄子温室内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方法]以茄子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栽培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玉米秸秆反应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温室内外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跟踪观测。[结果]秸秆生物反应堆对棚内气温有明显的提高,平均提高1.5~2.3℃,最高可以提高温室温度4℃。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以明显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结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温室的生态环境,解决日光温室CO2不足的矛盾,为温室蔬菜增产提供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9.
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长效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张家港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分析,针对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以及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播集成技术,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艺路线,探索适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改善现有机械化还田生产工艺路线,优化当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