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是世界性害螨,也是茶树上为害较重的害螨,爆发时会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田间防治方法大多采用的水溶性农药,考虑到抗药性等问题,因此亟需推广一种替代农药防治茶树害螨.本研究对比浙西南地区茶树害螨替代农药在田间的药效,结果表明虫螨腈和哒螨灵对茶橙瘿螨均有控制效果,防治效果随施用时间均逐渐上升,用药后...  相似文献   

2.
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是一种世界性害螨,也是茶树上为害较重的害螨之一,主要以若螨和成螨在茶树嫩梢上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萎缩、硬化增厚、质地变脆,严重时叶片背面变褐色,生长停滞而脱落,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介绍茶跗线螨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树害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明 《中国茶叶》1993,15(5):12-13
茶树上害螨的发生相当普遍,有的茶园螨类为害日趋严重,如何开展螨害的防治工作已越来越引起广大茶农的重视。与其他作物一样,茶树上的害螨种群早已存在,以往螨害较少,主要是自然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如害螨与天敌的关系)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种群之故。当前螨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近30年来为防治昆虫害虫,在茶园中喷洒大量化学杀虫剂,这些杀虫剂对昆虫害虫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天敌的杀伤力也很大,而对各种害螨的杀伤作用却其微。因此,使得  相似文献   

4.
茶叶害螨对茶树的为害性仅次于小绿叶蝉,在福安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和侧多食跗线螨等,据笔者近年调研,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使用石硫合剂防治茶树害螨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螨类是我省茶树主要害虫,为害性仅次于假眼小绿叶蝉。在闽东茶区发生的主要有茶检疫螨、咖啡小瓜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它们主要以成、若螨刺吸茶叶汁液,不但阻碍茶树芽叶生长,而且影响下一轮茶芽萌发,导致茶叶减产、品质下降。更由于害螨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加之成、若螨虫体很小,肉眼难以察见,往往被忽视而致成灾。为了有效地控制螨类的为害和保护天敌及降低农药残留。笔者于1998年冬季在茶园使用石硫合剂进行螨类等害虫的冬防清园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及方法三.且试验农药品种及浓度石硫合剂,原…  相似文献   

6.
茶橙瘿螨是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茶树,减弱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茶橙瘿螨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害虫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茶园德氏钝绥螨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跗线螨是世界性害螨,在我国四川、贵州、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均有分布。该螨除为害茶树外,还加害大豆、辣椒、蕃茄、柑枯、花生、棉花等多种作物。每年为害茶树的时间长达6个月,年产量损失可达20%,严重时,夏、秋茶无收,该螨对茶叶生产已构成了一大威胁。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单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导致该螨产生抗药性,引起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茶跗线螨是一种世界性害螨,也是我国茶树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害螨之一.从生活习性、种群消长、种群和化学生态学4个方面概述了茶跗线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3方面概述了其综合防治技术,并讨论了目前在茶树寄主上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普特丹(Plictran)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新杀螨剂。其通用名称为三环锡(Cyhexatin),化学名称为三环己基氢氧化锡。 1981~1986年在浙江、安徽、四川省进行的普特丹防治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和茶跗线螨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普特丹具有对茶树上多种害螨防治效果高,残效期长,对害螨的捕食性天敌杀伤力较小等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对咖啡小爪螨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小爪满〔Oligonychus Coffeae(Nietner)〕又名红蜘蛛,是我国茶区主要害螨之一.该螨多分布于茶丛上部叶片正面为害,致使叶片局部变成暗红色,失去光泽,且叶面上留有许多卵壳和脱皮壳,最后致使叶片硬化、干枯、脱落,茶园则呈一片枯黄色,严重影响茶树生机及茶叶产量和质量.为筛选出高抗优质的种质,为抗病虫育种提供亲本,笔者对34份茶树种质资源对咖啡小爪螨的抗性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三氯杀螨醇兼具有杀成螨、幼螨、若螨和螨卵的效果,因此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螨[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ce Watt),茶叶瘿螨(Calacarus carinatus Green)、茶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 Donn)、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有良好防效、残效期长。世界主要产茶国均将此药作为茶园杀螨剂的首选品种。我国茶区的害螨不但种类多,而且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是夏秋茶期影响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茶区也已在茶园中应用三氯杀螨醇防治,但它究竟是否适宜于茶园中推广,为此,1980年曾对三氯杀螨醇的安全使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6~2007年江永、长沙等地的试验示范表明,螨危具有昆虫生长调节剂特性,在田间防治柑橘红蜘蛛活动螨效果在92.52%以上,防治柑橘红蜘蛛卵效果达98.36%~100%,与生产上占95%以上所应用的柴油.哒螨灵类杀螨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防治柑橘锈壁虱效果达84.35%~100%,与柴油.哒螨灵类杀螨剂差异达显著水平。螨危具有高效性和广谱性、迟效性和长效性、杀卵性和兼容性,可用于超低容量喷雾。  相似文献   

13.
常壮壮  孙荆涛 《玉米科学》2021,29(4):110-114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害螨。目前对截形叶螨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本研究通过室内浸液法测定截形叶螨成螨、若螨对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螨剂乙唑螨腈、联苯肼酯和螺螨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乙唑螨腈的毒力最强,对雌成螨和若螨24 h的LC50分别为0.033 mg/L、0.070 mg/L;联苯肼酯的毒力最低,对雌成螨和若螨24 h的LC50分别为0.685 mg/L、0.210 mg/L。3种杀螨剂对产卵量的影响均显著。乙唑螨腈可作为田间防治截形叶螨的最佳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园植绥螨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省茶园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利于害虫天敌的栖息和繁衍,若保护得法,对抑制茶树害虫的发生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植绥螨是捕食茶树害螨和其他小型昆虫的有效天敌,为了查明茶树上植绥螨的种类,为茶树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1988~1990年在湖南省主要产茶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孙利育  凌光汉 《茶叶》1991,17(3):34-34
叶蝉、螨类、蚧类、尺蠖、粉虱是我县茶树的五大害虫,发生面广,危害严重。近年来,由于杀螨剂缺乏,除部分茶园在封园时喷施石硫合剂外,一般仅用乐果等兼治,效果不尽理想,导致螨类蔓延,为害加剧,  相似文献   

16.
脒类杀螨剂是一类有机氮杀螨剂,1982年以来,在茶树上已进行药效试验的有双甲脒、单甲脒和杀螨脒3种。脒类杀螨剂对螨及卵均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并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杀螨谱广,对瘿螨、叶螨、短须螨、小爪螨等多种害螨有效,并能兼治茶蚜等害虫。脒类杀螨剂持效期较长,毒性低,单甲脒对雄性大鼠的口服LD_(50)为950mg/kg,雌性大鼠皮试的LD_(50)大于2000mg/kg,雌性小鼠口服的LD_(50)为780mg/kg,在动物体内蓄积性小,无慢性中毒现象,无“三致”作用,对人、畜和植物安全,对害虫的天敌较安全。双  相似文献   

17.
茶树品种抗侧多食跗线螨的形态和生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侧多食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是我国西南茶区的一种主要害螨。由于该螨趋嫩性强,种群数量大,繁殖快,年发生代数多(全年发生30~40代),世代重叠,危害猖獗,给综合防治造成极大的困难,直接产量损失达20%以上,危害严重时,夏秋茶几乎无收。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在生产中发现,不同茶树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的危害存在着抗性差异。有关茶树品种对侧多食附线螨的抗性机制,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从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形态组织结构特征和生化成分含量与抗螨性的关系,阐述不同茶树…  相似文献   

18.
螨类是山东省茶树上的主要害虫,其中为害较重的有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在山东省主要以成螨在茶树叶片背面越冬,越冬死亡率为40.0—84.6%;开始活动时,各虫态螨多集中在老叶和成叶的叶面主脉和低洼处为害;被害叶片成禁铜色,无光泽,叶正面有大量白色灰尘状蜕皮壳;被害叶质变脆,引起落叶,被害茶丛芽叶萎缩硬化。茶橙瘿螨在山东省以成螨和其它虫态在茶树叶片背面越冬,但越冬死亡率高,达93.4-98.1%;开始活动后各虫态螨多集中在幼嫩芽叶和成叶上为害,被害芽叶、叶背呈红褐色锈斑,叶脉变红,叶片卷曲,芽叶萎缩,甚至…  相似文献   

19.
棉叶螨综合防治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马艳  崔金杰 《中国棉花》2007,34(6):11-13
概述了不同棉区叶螨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危害规律,归纳总结了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农业、生物、化学以及抗螨品种选育等多种害螨防治技术和方法,结合当前棉花种植结构和害螨发生特点,对今后棉叶螨的综合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茶蚜和茶楼癭螨、茶短须螨、茶黄螨等螨类是福建省茶区常见的刺吸性口器害虫、害螨,以往茶园防治茶蚜主要使用扑虱灵、乐果、甲胺磷等剧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螨类则大量使用三氯杀螨醇.造成极为严重的农药残留,为此,应抓紧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茶园适用生物农药的筛选与应用技术研究,作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系统的配套技术,以替代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本试验对集琦虫螨克等药剂对茶蚜及螨类适用性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害虫茶蚜(ToxopteraaurantiiBoyer);茶橙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