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杨酸(SA)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的内源信号分子.水杨酸不仅能够调节植物的某些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诱导植物提高抗逆性的作用,使植物产生抗逆性,抵抗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简要综述了水杨酸在高盐、干旱、高温、低温、病虫害等逆境胁迫条件下诱导植物抗逆性的产生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植物生理的作用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水杨酸对植物生理的作用及在农业生产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水杨酸在植物的贮藏保鲜、抗逆性、以及对果实成熟、植物花期和种子萌发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于外界的不良环境会产生一定的防御机制。综述了植物的抗寒、耐盐及抗旱机制,介绍了脯氨酸和水杨酸对植物抗性的作用,并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于外界的不良环境会产生一定的防御机制。综述了植物的抗寒、耐盐及抗旱机制,介绍了脯氨酸和水杨酸对植物抗性的作用,并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在植物研究中都被认为是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信号分子。研究发现外源水杨酸溶液对盐诱导小麦根部组织的氧化伤害具有保护作用,水杨酸处理过的水稻叶片提取物对稻瘟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杨酸预处理种子可同时提高玉米幼苗耐热性和耐冷性。对上述研究表明,SA是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与植物抗逆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非生物胁迫与生物胁迫均能诱导植物体内水杨酸(SA)的合成,从而缓解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SA诱导植物抗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氢、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介绍了植物抗病反应、抗病信号主其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过氧化氢和水杨酸在植物抗病反应及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逆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概括了干旱、高盐、低温、病原物入侵对植物的危害及植物的抗逆性应答反应,并对近几年来植物抗逆性研究的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阿司匹林不仅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镇痛等医疗功效的居家必备常用药,还能在植物栽培中达到神奇的功效。因阿司匹林在水中能够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所以使用在花木栽培中可以起到促使其生长健壮、提高抗逆性、提高树桩成活率、延长插花寿命的作用。1.抗旱,提高植物抗逆性用500毫克/公斤的阿司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在农业领域中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抵抗外界不良影响,同时过高的水杨酸浓度也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为了提高水杨酸的促进作用,降低其带来的毒害,试验以水杨酸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反应原料,乙腈为反应溶剂,在50℃的条件下反应12 h得到这种新型的基于水杨酸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经丙酮结晶纯化后,得室温条件下为淡黄色液体,收率为82.7%,产物的特征基团吸收峰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测试,与目标化合物一致.  相似文献   

11.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的不利环境因子之一。根据高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植物在高温逆境下其生物膜的稳定性,氧化物和抗氧化系之间的平衡、胺的代谢、光合作用、热激蛋白的变化情况和其耐热性的机制,以及植物体内信号物质脱落酸(ABA),钙离子(Ca2 ),水杨酸(SA),茉莉酸(JA)对高温胁迫的响应。高温胁迫可以诱导内源脱落酸(ABA),钙离子(Ca2 ),水杨酸(SA),茉莉酸(JA)含量的增加,同时对应的几种外源的信号物质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性。最后就今后这方面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MAPKs在植物逆境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识别与转导的重要环节。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s,MAPKs)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主要催化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植物中存在大量的MAPKs,它们在多种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笔者着重介绍MAPKs在植物逆境信号识别与转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激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MAPK级联途径是一种重要的高度保守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主要包括MAPKKK、MAPKK和MAPK三种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顺序被激活。MAPK级联途径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生物胁迫以及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响应。从植物MAPK级联途径成员的分类、结构特征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将为系统的理解植物MAPK级联途径及其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调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重要物质 .蛋白质激酶的磷酸化级联放大系统在激素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乙烯早期信号转导的 ETR1系统类似原核生物的信号转导的双组分系统 .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植物CBL/CIPK网络系统逆境应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多数信号转导过程都伴随着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CBL/CIPK信号系统是近几年在高等植物中发现的一类依赖于钙离子的信号系统,包括感知钙离子浓度变化的CBL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和与之互作的CIPK蛋白(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研究表明CBL/CIPK信号系统在植物对逆境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介绍CBL和CIPK的结构和特征基础上对不同植物CBL/CIPK信号系统在逆境应答中的研究现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基因工程改良作物抗逆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植物14-3-3蛋白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多基因家族蛋白,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生物中,不同的生物中则存在不同的异型体。14-3-3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调节分子,通过与磷酸化的目标靶蛋白相结合,调节着植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包括生长发育、碳水化合物代谢、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等。此外,14-3-3蛋白通过对H -ATP酶、离子通道蛋白的作用,调控着植物细胞内外的跨膜物质运输,通过信号转导参与植物体对病原菌的防卫反应。因此,14-3-3蛋白作为植物的一种重要的调节分子,今后在农作物的品质改良和抗性育种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及其信号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系统获得抗性是诱导抗性的一种,是植物受到病原物感染后建立的新抗性;水杨酸(SA)是其重要的信号分子;经SA信号转导,可激活NPR1,而NPR1亦可以负反馈调控SA合成;NPR1可进一步与其下游WRKY和TGA等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诱导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植物建立了系统获得抗病性;信号分子SA与脱落酸(ABA)、茉莉酸(JA)之间存在复杂的(被)调控平衡关系,从而影响着SAR是否启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番茄逆境胁迫中的研究进展,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番茄响应非生物(盐碱、干旱、高温、低温、其它)胁迫上的研究进展,为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研究番茄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收集文献资料,并分析汇总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番茄响应非生物(盐碱、干旱、高温、低温等)胁迫的研究文献进展情况。【结果】盐胁迫耐受性(渗透调节,渗透保护,离子稳态,消除氧清除剂,胁迫反应等)与胁迫的持续时间有关;下调的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和能量转换,上调的蛋白参与信号转导或运输;干旱应答蛋白包括与耐热性和渗透性保护剂的产生、脂质代谢、细胞壁修饰、神经酰胺代谢和丝裂原活化蛋白磷酸化相关的蛋白;蛋白质广泛参与了细胞过程,包括防御/应激反应,离子结合/转运,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最初如何感知胁迫条件,以及植物器官激活了哪些主要反应,可以避免低温胁迫晚期相关蛋白的干扰。【结论】在非生物逆境胁迫条件下,番茄通过改变自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对各种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全面揭示番茄响应胁迫时其细胞内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规律,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是番茄抗逆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热激因子作为生物体在热胁迫和其他胁迫中基因转录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成员,能直接启动下游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的稳态状态.介绍了植物热激因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调控机制及其在不同作物中对高温和其他胁迫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Affymetrix wheat microarray分析了郑麦9023在低磷和正常磷水培条件下,苗期根部基因在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1)筛选得到1 88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298个上调表达,591个下调表达。2)基因功能分析显示,这1 889个基因参与了信号转导、蛋白存储、逆境胁迫、能量代谢、病程相关和其他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的过程。3)利用qRT-PCR对其中30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验证,显示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相同的表达趋势。4)在低磷及磷恢复条件下,对其中5个候选基因(TaSPX3,TaIPS1.3,TaGST_Like,TaPDF19,TaG6PDH1_Like)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的表达进行分析,显示这5个基因受到低磷胁迫的强烈诱导,恢复供磷后表达显著回调。但是,这些候选基因在不同品种间横向表达趋势有差别,反应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机制存在差异。预测这5个候选基因的功能涉及信号转导、氨基酸代谢、糖代谢、抗逆响应等重要的代谢或调控途径,在小麦应对低磷逆境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