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耕地资源系统认知的演进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耕地是人类改造和利用地表而形成的最古老和最广泛的人地系统,耕地质量是耕地系统诸要素耦合状态的表达,耕地资源是在一定时间、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耕地开发利用价值的体现。本文厘清了耕地系统、耕地质量、耕地资源认知内涵与演进过程,解析了耕地资源的“自然-人文”构成要素与耦合关系、“水平-垂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协同与转换关系、“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与响应机制,以及“经济-生态-社会”服务价值与演变规律,构建了“二维要素-三重功能-多元价值”的耕地资源认知系统,提出了系统认知耕地资源的新思路,解构了耕地资源内部机制与外部价值,以期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及自然资源资产“两统一”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耕地保护与资源利用新格局构建。  相似文献   

2.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直接的劳动对象,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 最基本要素之一和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在研究中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 生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提高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4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四种主要粮食类产品1996年~2008年虚拟耕地进出口量,提出了虚拟耕地战略在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耕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北京农业》2013,(24):238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更是宝贵的资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可利用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并且耕地资源总体质量较差,保护耕地资源已刻不容缓。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我国耕地的现状以及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重点分析了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耕地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国家或区域间进行的粮食贸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虚拟耕地贸易。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和稻谷4种主要对外贸易粮食作物,对2001—2012年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贸易量进行核算,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虚拟耕地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中国耕地资源紧张的局势,但是中国虚拟耕地贸易结构比较单一,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需要加强农业保护,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足,适度进口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6.
虚拟耕地进口是目前及未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俐 《农业展望》2011,7(10):28-30
中国在人口增长和粮食人均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耕地资源却在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口的比较优势和可行性认为,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在立足于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可以以虚拟耕地的形式进口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新疆耕地利用结构、耕地危害占补、耕地资源开发和耕地资源保护四方面现状,分析了耕地侵占、人地供需、耕地质量和耕地环境四方面存在主要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经济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国粮食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对本国耕地资源的贡献。【方法】在分析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虚拟耕地贸易量计算方法,对1978-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小麦、大豆、大米、玉米4种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贸易量进行估计,并分析了其对中国耕地资源的贡献。【结果】1978-2008年,在中国4种主要粮食的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一直保持较大逆差,除1985、1986、1993和1994年外,其余27年虚拟耕地贸易量均表现为净进口状态,虚拟耕地贸易净进口量从1978年的415.74万hm2增加到2008年的2 147.61万hm2;31年间,虚拟耕地交易量达22 397.47万hm2,其中大豆和小麦的虚拟耕地贸易净进口量为11 700.52万和7 219.37万hm2,玉米和大米的虚拟耕地贸易净出口量为2 843万和634.58万hm2;在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4种粮食的对外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净进口量合计为15 442.31万hm2,相当于中国2008年耕地面积的1.27倍。【结论】虚拟耕地战略有助于加强耕地资源管理和优化耕地资源配置,实施虚拟耕地战略不仅可以缓解国内耕地资源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发挥国内各地的比较优势、调整各地粮食种植结构、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这对保证耕地和粮食双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宝贵的物质基础。当前四川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益下降,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四川省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态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盘活存量土地和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等实现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耕地作为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需要的重要自然资源基础。利用好南澳县稀缺的耕地资源,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治理,发展小而精种植业,不但对于满足当地人民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提高南澳的知名度,配合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耕地利用现状、农作物产量、耕地土壤类型、耕地土壤特性和耕地质量进行深入摸查与总结,得出南澳县当前耕地质量评价。从增施有机肥、完善农田水利和发展节水灌溉、破除耕地土壤障碍、农作物科学施肥、使用绿色和生物农药、培肥土壤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耕地质量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军  程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48-4750,4829
以山东省安丘市为例,在介绍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耕地资源结构变化、耕地变化动态的区域差异3个方面分析了安丘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从基于粮食需求的耕地需求预测(人口规模预测、人口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预测、复种指数预测)、经济作物生产对耕地需求预测、耕地需求目标3个方面探讨了探讨了影响耕地资源需求目标的因素,采用多项式预测模型和线性预测模型探讨了基于时间序列的耕地资源目标预测,为安丘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耕地总量呈逐年增多趋势,人均耕地数量相对稳定;水浇地占耕地比重逐年减少,旱地占耕地比重逐年增多;各乡镇街道耕地动态变化区域差异不大;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的数量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耕地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黄晓  丁忠义  陶育琼  连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50-19051,19054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丰县统计年鉴》中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数据,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各相关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研究表明,19992005年丰县耕地压力较大,县域范围内粮食供需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今后丰县耕地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压力。为缓解耕地压力,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丰县耕地和粮食供需平衡,稳定和提高县域范围内的粮食生生产能力,提出了合理保护耕地的对策与建议:一是采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现有耕地资源;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陕西省长武县的土地资源与耕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的深入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当前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贵州省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从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贵州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贵州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较大及分布范围较广、耕地撂荒严重、优质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耕地执法力度;完善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职能部门和群众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加强耕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作层剥离利用步伐;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贵州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天然载体,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的耕地使用现状令人担忧,该研究从道德的角度来审视农业生产中耕地使用的道德问题,分析了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减少以及生态恶化的道德失范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环境道德观念、注重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缓解耕地使用危机的道德实践途径。通过道德的手段来倡导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多种食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文栋  郭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34-1135
论述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金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健全和完善土地法规、土地政策的角度,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了现代农业科技在促进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包括作物育种技术、土地平整技术、遥感技术和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在促进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指出在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实现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对于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西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山西省受自身自然资源、耕地、水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粮食生产受到较大制约,历年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产需缺口较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应对山西省粮食短缺的方法有: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改造,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为从作物轮作角度分析华南典型赤红壤农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针对华南典型赤红壤农区构建作物轮作系统遥感分类体系,基于空间分析、文献支持、野外实地调查、农户访谈与专家知识,建立不同作物轮作系统与耕地质量等级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Sentinel-1与Sentinel-2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利用决策树制图方法,开展作物轮作系统遥感制图,并在不同空间尺度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差异与规律。结果表明,作物轮作系统与耕地质量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总体而言,水田轮作系统由于化肥投入较低、对土壤干扰较小、长时间被水面覆盖,不易引起土壤酸化等耕地质量问题,耕地质量等级较高;蔬菜、果园系统由于化肥投入较高,耕地质量一般较低,具体表现为土壤酸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研究区蔬菜轮作系统比例最高,其次为果园系统。研究区耕地质量总体一般,主要为三等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本研究初步探明作物轮作与耕地质量的关联关系,并将作物轮作遥感制图结果应用于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研究,由于耕地质量特征较难直接通过遥感反演获取,通过监测地表作物种植情况进而反演耕地质量具有理论可行性,未来有必要深入解析作物轮作、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要素与耕地质量的关联关系,构建大数据驱动的耕地质量时空差异评估技术体系,支撑跨尺度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