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尿素配施不同比例的氯化铵对菜心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尿素配施氯化铵比例的增加,菜心氯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而全N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收获前的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氮肥对结球甘蓝产量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用量、不同品种、不同施肥方法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对结球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结球甘蓝的产量和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结球甘蓝的适宜施氮量为180 kg@hm-2;不同氮肥品种处理的结球甘蓝产量为碳酸氢铵>硝酸钙>尿素>氯化铵,硝酸盐含量为硝酸钙>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在等氮量的情况下,结球甘蓝的产量和硝酸盐含量随有机肥施用比例增加而减少,有机氮与无机氮的适宜配比为1∶1;氮肥不同施用方法以基肥1/3+追肥2/3的商品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双氰胺与尿素配合施用,对结球甘蓝商品产量及硝酸盐积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的前提下使菠菜高产的供氮水平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菠菜产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追加氮素反而造成菠菜减产;与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尿素相比,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获得更高的菠菜产量。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单施有机肥产生硝酸盐最少,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次之,单施尿素产生硝酸盐最多。[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硝酸盐含量2个因素,纯氮施入量300 kg/hm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化肥提供为最佳氮素水平和配施组合。  相似文献   

4.
按"3414"施肥方案在广东湛江进行菜心田间试验,探究氮、磷、钾施肥量对菜心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菜心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N_2P_2K_2处理产量最高,随氮、磷、钾用量的增加,菜心产量先增加再降低,氮、磷、钾施用量不足或过量都会使菜心产量减少,菜心产量对磷肥用量最敏感,其次是氮肥;菜心可溶性糖含量在不施氮肥或钾肥过量时显著减少,影响菜心可溶性糖含量的主要是氮肥与钾肥的用量;过量的氮肥显著增加菜心硝酸盐的含量,不施磷肥或用量过高都会增加硝酸盐的含量,钾肥用量的增加使菜心硝酸盐的含量降低,菜心硝酸盐含量对磷肥用量最敏感,其次是氮肥。安全优质高产菜心生产推荐施肥方案为:每667 m~2 N 7.30 kg、P_2O_5 2.40 kg、K_2O 4.00 kg,可收获菜心产量为1 964.34 kg,硝酸盐含量为97.64 mg/kg,可溶性糖含量为11.69 mg/kg。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施氮对菜心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时期施氮和增施钾肥对菜心产量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早施氮和增施钾肥有提高菜心产量的趋势;提早施氮可使菜心的硝酸盐含量下降18.2%~23.4%、亚硝酸盐含量下降32.9%~53.3%;增施钾肥能使菜心的硝酸盐含量下降12.8%~50.3%,但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对白菜甘蓝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同N素水平条件下,开展有机肥与尿素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尿素(以纯N计,下同)1:0、1:1及1:2配施,3个处理间白菜和甘蓝产量差异不明显,但以1:2配施投入产出比最高;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降低,白菜和甘蓝硝酸盐含量呈明显提高的趋势,但未超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素水平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盆钵试验研究,无论施入有机肥、尿素,还是有机肥配施尿素均能使油菜的硝酸盐累积,且高氮水平各处理油菜的硝酸盐积累量均高于低氮水平各处理。与施用尿素比较,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控制油菜的硝酸盐累积;但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油菜硝酸盐累积也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小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随化学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氮肥品种以硝酸铵最易增加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配施有机肥可大大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同时提高小白菜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畜禽粪便堆肥与化肥对菜心和甘蓝2种叶类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等施氮量计算施肥量,鸡粪堆肥、猪粪堆肥和牛粪堆肥3种堆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3种堆肥处理的产量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3种堆肥分别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堆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与单施化肥比较产量差异不显著.单独施用堆肥的菜心和甘蓝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一般也高于堆肥配施化肥处理,其硝酸盐含量则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和堆肥配施化肥的处理.表明畜禽粪堆肥作为基肥施用对改善叶菜品质有显著效果,然而在施用堆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秋冬季节高强度的叶菜种植中,随着气温降低叶菜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种植4茬叶菜,在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处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好于碳铵处理,但这种差异随气温降低而逐渐收窄;尿素、碳铵分别配施有机肥的两处理产量差异较小.供试叶菜硝酸盐含量受品种、气温和施肥等方面的影响,配施有机肥具有降硝作用.试验还表明: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作用,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广东省清远市郊菜心(Brassica campestricL.ssp.chinensisvar.utilisTsenet Lee)的最佳营养配方。[方法]利用经典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清远市郊的菜心种植地进行测土配方试验。[结果]氮、磷、钾施用量与菜心产量呈现二次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300以上。根据斯坦福方程分析,土壤的供肥系数与肥料的利用率均受施肥量的影响,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清远市郊菜心的最佳营养配方为:N90.00kg/hm^2,P2O597.50kg/hm^2和K2O375.00kg/hm^2。[结论]该研究完善了菜心科学施肥指标体系,可为大面积生产无公害菜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菜薹花药培养出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菜薹、白菜薹、菜心2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菜薹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15个品种的花药诱导出胚,各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显著;红菜薹、白菜薹、菜心中出胚率最高的分别为H08-4(1.38胚/蕾)、B08-7(,0.757胚/蕾)、C08-4(0.682胚/蕾);采用Keller培养基+10%蔗糖+0.1%活性炭作为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花药培养出胚率以接种在双层培养基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在湖北省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栽培中发现一种新病害,并从该红菜薹新病害发病叶片分离得到了病原菌hctyk1,观察该病原菌的孢子形态,分析了病原菌的ITS序列,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病原菌r DNA-ITS区序列已在Gen Bank上登录(登录号:JQ885954)。该菌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0℃;适宜pH为8;在供试的几种碳源、氮源中,最适的碳源是葡萄糖,最适的氮源是酵母浸出液。  相似文献   

14.
硒营养对菜心(菜薹)植株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设置0、0.25、0.5、1.0 mg/L 4个硒浓度,研究了硒营养对菜心植株生长、菜薹产量和品质 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菜心植株的菜薹长度、菜薹节数、菜薹节间长度影响不显著,但适宜浓度的硒可显著地促进 菜薹的膨大,增加其粗度,提高菜薹的产量。硒营养对菜心叶片与茎品质的影响不同,硒明显地提高了茎和叶的Vc 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叶片类胡萝卜含量,降低了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盐含量,但对叶片叶 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茎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硒处理可促进菜心植株对 硫和硒的吸收,提高植株的硫和硒含量。  相似文献   

15.
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设红网(遮光率45.0%)、蓝网(遮光率51.1%)、银灰网(遮光率47.2%)、黑网(遮光率47.3%)等4种彩色遮阳网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作为对照,探讨彩色遮阳网覆盖对菜心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覆盖相比,红网覆盖显著提高了菜心的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和叶面积,蓝网、银灰网和黑网覆盖则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氮处理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素用量和土壤水分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水分处理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菜心产量差异显著,以N2(100m gN/kg土)处理对菜心产量的效应最好;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菜心产量显著降低;菜心硝酸盐含量主要受土壤供氮水平的影响,其次是土壤水分;施N能显著提高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为31.65%~45.86%。综合产量和品质,以N2W1(100m gN/kg土,60%/FC)处理效果最好。适宜的供氮量配合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是提高菜心产量与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3龄幼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其中,以取食萝卜的小菜蛾3龄幼虫最为敏感,其次是甘蓝、菜心、白菜和西洋菜,取食花椰菜的最不敏感。但用不同寄主植物饲养小莱蛾1个完整的世代,再用菜心统一饲养至3龄,用上述药剂生测的结果是,其敏感性差异不明显。本文还对因不同寄主植物诱导的小菜蛾药剂敏感性变化的实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轮作和有机肥处理对连作土壤的修复作用,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连作土壤为对照,比较玉米轮作,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秸秆有机肥等对连作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活性、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小白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和有机肥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连作小白菜光合速率、干物重、根系活力和根系ATPase活性,降低了根系MDA含量,同时提高了连作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其中长期轮作及施用发酵有机肥的促进作用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根系活力、活性有机碳含量、碳源利用AWCD值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采用合适的有机肥投入方式可以缓解连作对作物生长造成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对6个菜薹品种的4种不同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子叶与茎尖中以分化不定芽,而下胚轴和幼根只能形成愈伤组织及不定根;在MS BA2mg/L NAA1mg/L ABA0.5mg/L AgNO34mg/L培养基上,子叶的不定芽分化频率最高(23.3%),而在MS+BA1mg/L KT1mg/L NAA0.2mg/L培养基上,茎尖繁殖系统为1.66,快速繁殖效果较为理想,结果还表明,菜薹不同品种间的组织培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