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抗肿瘤作用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胃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mg·kg-1·d-1和16.2mg·kg-1·d-1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后8d、16d剖检荷瘤动物并取肿瘤组织与肝组织制做石蜡切片,HE染色,普通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和转移。因此,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服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d和8d时测定其肿瘤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结果表明,8d时 组(高剂量灌药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达到(33.99±1.56)%,显著高于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7.95±4.03)%; (低剂量灌药组)、 2组肿瘤抑制率分别在4d时达到26.44%和33.91%,8d时达到46.98%和47.22%。说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使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并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HPLC/MS法对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在罗非鱼体内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质谱(MS)连用技术研究呋喃唑酮[3 (5 硝基糠醛缩氨基) 2 唑烷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3 氨基 2 唑酮(AOZ)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规律。该方法对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AOZ的检出限分别为10μg/kg、1μg/kg。给罗非鱼投喂剂量为30mg/(kg·d)的呋喃唑酮药饵7d.结果表明,罗非鱼肌肉中呋喃唑酮和AOZ的含量分别在停药6h后和停药"零时"达到最高,分别为413.00±91.68μg/kg、31.15±9.68μg/kg,24h后呋喃唑酮含量就低于检出限,而肌肉中AOZ的含量在528h后才低于1μg/kg。鱼肌肉中呋喃唑酮和AOZ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9.34h、38.2h,平均消除速率分别为22.7μg/(kg·h)、0.058μg/(kg·h)。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鱼肌肉中呋喃唑酮代谢很快,而AOZ却很难消除。考虑到呋喃唑酮的代谢物AOZ在罗非鱼体内不容易消除,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给罗非鱼投喂呋喃唑酮药饵的停药期至少在22d。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儿童支原体肺炎110例,分为阿奇霉素组及红霉素组.阿奇霉素组60例,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剂量8 mg/(kg·d),1次/d,疗程5 d,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剂量为10 mg/(kg·d),1次/d,连服3 d.红霉素组50例,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剂量为30 mg/(kg·d),1次/d,静滴,1周后改为罗红霉素口服,10 mg/(kg·d),分2次服用,连用7 d.结果阿奇霉素组症状和体征(发热、咳嗽带痰和湿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7 d胸片吸收好转率明显短于红霉素组(P<0.01或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3.3%、10.0%和72.0%、46.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喜炎平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流行性腮腺炎7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静滴喜炎平10mg/(kg·d)4~8 d;对照组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病毒唑剂量为10 mg/(kg·d),静滴,干扰素剂量为5万u/(kg·d),皮下注射,两药均用4~8 d。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Hc=7.4937,P<0.01)。治疗后退热时间治疗组为(1.5±1.0)d,对照组为(4.4±1.6)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腮腺肿大消失时间治疗组为(2.0±1.4)d,对照组为(3.7±2.0)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明显优于以病毒唑联合干扰素治疗,退热及腮腺肿大消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移植性实体瘤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移植性实体瘤小鼠的影响,以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移植性实体瘤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实体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白细胞数无明显影响,还能显著增加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含量.表明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小鼠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绿豆活性肽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绿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H22鼠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400,800和1 600mg/kg)绿豆活性肽对小鼠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胸腺、脾脏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ELISA测定瘤组织TE端粒酶活性以及Bcl-2、Bax的表达量,初步探究绿豆活性肽的作用机制。【结果】绿豆活性肽对荷瘤小鼠H22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剂量为1 600mg/kg时抑制率达32.6%;绿豆活性肽能增大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水平,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酸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能显著抑制TE端粒酶活性,减弱Bcl-2表达而增强Bax的表达。【结论】绿豆活性肽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无毒副作用,这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TE端粒酶活性、促进肿瘤细胞Bax表达以及抑制Bcl-2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和三七总皂苷(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能量代谢障碍的影响。方法C57BL/ 6 小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AST 组(110 mg/(kg·d),ig),PNS 组(115 mg/(kg·d),ig),AST+PNS 配伍组(AST 110 mg/(kg·d)+PNS 115 mg/(kg·d),ig)和依达拉奉组(8 mg/(kg·d),ip),分别给药,连用4 d。在最后1 次给药1 h 后 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和Na+-K+- ATPase 酶活性。结果AST 和PNS 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后ATP、ADP 含量、总腺苷酸池(TAN)值和ATP 酶活性的降 低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能荷(EC)值的减少具有相加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AST 和PNS 配伍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在灌注后能量代谢障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ST 和PNS 能协同提高脑组织能 量的利用和生成,改善能荷、增强Na+-K+-ATPase 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饥饿和恢复投喂对牙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03年3月26日~4月30日,对体重(5 93±1 20)g、全长(8 58±0 39)cm的牙鲆Par alichthysolivaceus(TemmincketSchlegel),在(20±1)℃条件下进行饥饿和恢复喂食试验,研究饥饿和恢复喂食对牙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牙鲆的代谢率明显地呈直线下降,由试验开始的291 31mg/(kg·h)(以O2计,下同)饥饿15d后下降至135 42mg/(kg·h)(O2),下降了53 5%;恢复喂食后,牙鲆的代谢率明显升高,饥饿5d组(S5)在恢复喂食的第5d,代谢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10d组(S10)在试验结束时接近对照组水平,而饥饿15d组(S15)在试验结束时代谢率仍大大高于对照组。在恢复喂食期,牙鲆耗氧率与饥饿处理时间总体上呈正比,即饥饿处理时间越长,牙鲆的耗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探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ADR)对小鼠肉瘤的体内联合抑制作用.建立小鼠肉瘤S180动物模型,分别用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阿霉素、两药联合进行处理.计算抑瘤率、脾指数,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并对小鼠进行病理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能提高抑瘤率,次级代谢产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指数,使T淋巴细胞活化指数升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同时能使瘤细胞密度降低,瘤组织出现大量变性坏死.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该产物与阿霉素联合对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具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研究亚麻木脂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雌雄各半,体重18~22 g的ICR小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0.6,1.2,3.6 g.kg-1.d-1的木脂素(SDG),持续30 d后测其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小鼠T淋巴细胞中IL-2细胞活性分别提高57.8%、64.2%、67.4%;巨噬细胞吞噬水平分别提高55.4%、57.0%、5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中、高剂量组可使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提高58.9%、62.3%;溶血空斑数分别增加51.8%、53.1%;NK细胞活性分别提高58.9%、6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果表明木脂素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鳟和道氏虹鳟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4个温度梯度条件下,对道氏虹鳟(Don'sstrain)和美国金鳟(Redstrain)稚鱼、幼鱼和成鱼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在13,18,22和25℃水温时,道氏虹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332.82,488.07,571.25,642.59mg·h-·1kg-1;幼鱼分别为88.91,108.37,168.59,209.81mg·h-·1kg-1;在13,18,22,25℃成鱼的耗氧率为111.37和152.62,168.59和209.81mg·h-·1kg-1。道氏虹鳟稚鱼的窒息点在13,18,22,25℃时分别为1.55,1.68,1.95,2.62mg·L-1;幼鱼分别为1.20,1.63,2.08和2.82mg·L-1;在13,18,22,25℃时,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72,1.95,2.08,2.82mg·L-1。在同等温度下,金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420.30,499.14,633.40,976.92mg·h-·1kg-1;幼鱼耗氧率分别为157.89,259.57,230.26,261.75mg·h-·1kg-1;成鱼分别为94.87,84.48,109.87和144.64mg·h-1·kg-1;稚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22,1.55,2.12,2.80mg·L-1;幼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55,1.72,2.55,3.06mg·L-1;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40,2.02,2.52,2.84mg·L-1。结果表明,在同一水温条件和相同年龄组(体重)之间两个品系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无明显差异;耗氧量和耗氧率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行为致畸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后代的行为致畸作用.将5组孕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SW含量3.54 mg/kg)、中剂量(SW含量14.15 mg/kg)、高剂量(SW含量56.62 mg/kg)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及10 mg/kg环磷酰铵(CP),待其自然分娩后,观察其后代生长发育及行为状态.结果表明,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3个剂量组在反射能力、协调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及自主活动能力各方面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本实验的剂量和条件下,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后代不具有行为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植烟土壤硫素营养状况与施用硫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较丰富且变异范围大,平均(34.1±21.7)mg.kg-1(n=557),变幅为5.6-177.3 mg.kg-1,有42.2%的植烟土壤缺硫或潜在缺硫(有效硫含量<24 mg.kg-1).对潜在缺硫的植烟土壤,大田施硫30-60 kg.hm-2可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产值增加且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及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试验考察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遗传毒性与致突变性。结果显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鼠骨髓染色体及睾丸染色体均无致畸变作用;Ames试验结果显示在本次试验的各个浓度下无论是加入活化系统(S-9混合液)还是不加,回变菌落数均未大于自然回变菌落的2倍,而各阳性对照组均显示强烈的诱变作用,表明,本次试验剂量和条件下,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未见遗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三氯乙烯(TCE)对黑土酸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浓度(0.5,1,5 mg·kg~(-1))TCE对酸性磷酸酶表现显著促进作用,而较高浓度(10,20 mg·kg~(-1))TCE对酸性磷酸酶表现抑制作用。培养初期除10 mg·kg~(-1)TCE外,其余浓度处理组均对纤维素酶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14 d后除0.5 mg·kg~(-1)处理组外,其余浓度处理组对多酚氧化酶均表现抑制作用。较高浓度TCE对有机质以及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寒地稻田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寒地稻田土壤养分基本状况,对黑龙江省364个农户的稻田土壤进行了养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稻田土壤有机质为14.9~100 g·kg-1,平均值是41.8 g·kg-1;碱解氮含量变化为61.6~441 mg·kg-1,平均值是166 mg·kg-1;速效磷为5.0~74.0 mg.kg-1,平均值是24.5 mg·kg-1;速效钾为13.6~477 mg·kg-1,平均值是127 mg·kg-1;pH为4.50~7.78,平均值是5.84。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寒地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并表现出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将193只每只体重100-12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在组Ⅰ-Ⅲ日粮中添加富硒麦芽(SEM)使Se质量分数分别达0.3、1.0、3.0 mg.kg-1;在组Ⅳ(模型组)、Ⅴ(阴性对照组,不加Se也不诱癌)日粮中添加Na2SeO3使Se质量分数达0.1mg.kg-1.组Ⅰ-Ⅳ的饮水中添加100 mg.L-1二乙基亚硝胺(DEN)以诱癌,维持DEN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约10 mg(10 mg.kg-1),连续16周,然后改饮普通灭菌水至18周末;组Ⅴ大鼠始终自由饮用普通灭菌水.每4周各组眼眶采血、断颈椎杀大鼠5只;于18周末采血、处死所有大鼠.每次采样前大鼠禁食12 h,观察其肝脏病理变化,统计肝脏表面癌结节数和自然死亡率,并测定血液中肝癌标志物甲胎球蛋白(AFP)含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 IL)含量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某些剂量的SEM能有效地减少肝表面癌结节数,降低死亡率,明显减轻肝脏病理变化,并降低血清AFP含量、γ-GT活性,显著减少血浆ALT、ALP、TB IL含量.可见SEM能明显抑制DEN导致大鼠肝脏损伤,延缓肝脏癌变进程,保护肝脏,提高诱癌大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安全使用技术。结果表明,溴虫腈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残留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而有所差异。其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相关系数(︱r︱)=0.9438-0.9847(P<0.01);早季的消解系数(︱k︱)=0.13555±0.001955,半衰期(T1/2)为5.0-5.2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33.5-34.5 d;晚季的︱k︱=0.12748±0.00268,T1/2为5.3-5.6 d,T0.99为35.4-36.9 d。按常规施药方法,在菜用大豆上施用溴虫腈(112.50 g.hm-2),在施药1次后17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48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19 mg.kg-1;连续施药2次(间隔7 d)后22 d,早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459 mg.kg-1,晚季豆的农药最终残留量为0.536 mg.kg-1,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均符合美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