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汪洋  付伟 《中国农资》2014,(29):23-23
<正>近年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和杂草群落的演变,单一使用某种除草剂已很难控制多种混生杂草的为害。因此,除草剂的混合使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除草剂的混用可以扩大除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延长施药适期、降低药害、减少残留活性、延缓除草剂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是提高除草剂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除草剂混用并不是简单的随意混配,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不影响药剂的化学性质。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后,各药剂间不发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2.
寒地水稻移栽田除草剂混用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移栽田由于长期使用除草剂、不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栽培措施影响 ,引起杂草群落演替 ,难治杂草增加。因此 ,除草剂混用及混配制剂除应考虑其对水稻的安全性 ,还要对难治杂草有针对性、专用性 ,并结合良好的施用技术 ,才能获得好的除草效果及效益。1 寒地水稻移栽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北方稻田除草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影响,选择除草剂及其混配制剂应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长期使用除草剂、不合理使用除草剂及栽培措施会引起杂草群落演替,难治杂草增多.除草剂混用及混配制剂要有针对性、专用性,结合良好的施用技术才能获得好的除草效果及效益.  相似文献   

4.
王俊苹 《新农业》2006,(10):43-43
玉农乐是从日本进口的优良玉米田专用茎叶处理除草剂,通用名烟嘧磺隆,加工剂型为4%悬浮剂。该除草剂具有活性高、用量低、杀草谱广、对玉米安全、可单用也可与其他除草剂混用等优点,对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莎草等几乎所有杂草均有极高防效;对后茬作物没有影响,对人畜禽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在一起应用,有的是农民在施药针对杂草的发生情况,现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在一起应用,有的是直接使用农药厂生产和配制好的混合制剂。除草剂的混合使用已经成为当前除草剂应用主流,尤其是混合制剂,其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省工省时,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1除草剂混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和杂草群落的演变,单一使用某种除草剂已很难控制多种混生杂草的为害。因此,除草剂的混合使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除草剂的混用,可以扩大除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延长施药适期,降低药害,减少残留活性,延缓除草剂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是提高除草剂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除草剂混用并  相似文献   

7.
广灭灵是美国FMC公司80年代中期研究并开发的广谱性、选择性除草剂。它的制剂有48 %乳油、36 %微乳剂。该药剂是杂草萌前除草剂 ,通过杂草的根系与芽梢吸收 ,经木质部输导至叶部 ,抑制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合成 ,而形成白苗、枯死。本产品杀草谱广 ,同时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持效期长 ;干旱低温情况下 ,也能发挥良好的药效 ;可与大部分大豆田、水稻田除草剂混用 ,可播前混土或播后苗前使用 ,在推荐剂量内 ,对作物和后茬作物安全 ,是大豆、甘蔗、烟草、水稻、移栽油菜等作物的优良除草剂。48.5 %异绿隆可湿性粉剂本产品…  相似文献   

8.
一般农田化学除草应掌握以下八项技术要点. 一选即选择合适的化学除草剂.除草剂并非万能,具有选择性.对不同科、属的杂草,要在对农作物无害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如:防除麦田看麦粮、繁缕等禾本科杂草,即可选用巨星、绿麦隆、西玛津等,而对猪殃殃、反枝苋、地肤、荠菜等阔叶杂草,则宜选用苯黄隆、苯达松、除草醚等除草剂.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上的除草种类很多,品种有500种以上,但是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作用机理,除草方式不同。有些是单一除草,有些是科、属类除草等,要使田间杂草除去,要多次喷施除草剂,所以,此时的除草剂混用有着重要的措施之一。下面笔者简要谈一下除草剂混用的原理及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华林 《世界农业》1997,(12):27-29
利用微生物制剂控制杂草尽管化学除草剂能有效地用于多种杂草控制,但是农业对化学药剂的依赖已经引起了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土壤和水质退化、除草剂残留及对非杂草生物的危害等诸多问题。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促使科研人员调查研究能替代化学除草剂的其他杂草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A total of 479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brine(Bohai, Qinhuangdao City, Hebei Province, China). Bioassa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4 strains named Ha1, Ha17, Ha38, and Ha384 had herbicidal activity. And strain Ha1 had the highest effective herbicidal activity. As a result,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strain Ha1, characterize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evaluate the herbicidal activity of its metabolites, and develop a ‘pesta' formulation and assess its effectiveness on Digitaria sanguinalis. Ha1 was identified as Serratia marcescens based on 16 S r DNA sequencing. This strain has a flagellum, a diameter of 0.5 to 0.8 μm, and a length of 0.9 to 2.0 μm. The indole test shows positive results, and the catalase enzyme exhibits strong positive reactions. Result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 of the crude extracts to D. sanguinalis radicula and coleoptile were 3.332 and 2.828 mg m L–1, respectively. Both the suppression of D. sanguinalis and the cell viability of the Ha1 formulation in ‘pesta' were higher when stored at 4°C than at(25±2)°C.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 marcescens Ha1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as a biocontrol agent against D. sanguinalis.  相似文献   

12.
球孢白僵菌研究现状及提高其杀虫效果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但用于害虫大规模防治效果缓慢而不稳定,致使工业化、标准化及剂型加工等方面均存在困难。鉴于此,从球孢白僵菌对寄主侵染途径的10个阶段,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在杀虫过程中的作用,TF-1毒素、TF-2毒素、白僵菌素、卵孢霉素和布氏白僵菌素等与杀虫有关的毒素等3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球孢白僵菌杀虫机理研究的现状,并总结出球孢白僵菌制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菌种容易退化和制剂储藏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酶、毒素、菌种、生产工艺与剂型的角度对如何提高球孢白僵菌杀虫效果的问题进行展望。主要措施有:筛选酶活力强的优良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出毒素基因,并进行转基因育种,进一步研究菌种毒力退化机制,对发酵反应器进行改进与条件控制,提高制剂的储藏稳定性等。参53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获得可用于防治李氏禾的病原菌菌株,采用孢子形态观察和ITS1-5.8S-ITS2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云南西双版纳稻田感病李氏禾植株上的两株病原真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采用离体叶片生测法评价其除草活性,采用盆栽生测法评价其对主要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两株病原真菌分别被鉴定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和稻平脐蠕孢有性型[Bipolaris oryzae (teleomorph:Cochliobolus miyabeanus)].稻平脐蠕孢发酵液对李氏禾的致病性最高为88.9;稻平脐蠕孢有性型发酵液配制的菌悬液对李氏禾的致病性最高为100.两个菌株对水稻、玉米、黄瓜及番茄等主要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黑核桃内生真菌HJ_1发酵产物的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黑核桃中分离到的21种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内生真菌的发酵液对供试受体(小麦、油菜)均有不同程度的除草活性,其中HJ1、HJ2、HJ9、HJ10等14种除草活性较好,HJ1对供试受体的抑制率均达到92%以上,除草效果最好。HJ1发酵液的萃取物对4种供试受体(小麦、油菜、萝卜和绿豆)均有不同程度的除草活性,在质量浓度50 mg/mL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菜幼根和幼芽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除草活性最好;正丁醇萃取物次之,萃余水相效果最差。对同一受体而言,随着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对不同受体而言,相同质量浓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土壤真菌NO6发酵液中对杂草野燕麦具有抑制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从坎布拉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利用培养皿分析法测定其次级代谢产物除草活性,利用菌落形态和ITS序列对除草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鉴定,进而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TLC和半制备HPLC方法对其代谢产物中的除草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9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NO6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最高,将其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保留时间为66.868min的除草活性物质3。  相似文献   

16.
铁苋菜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属于旱田难防杂草。采用商品化除草剂硝磺草酮及巴佰金对铁苋菜进行室内防除试验,同时验证与硝磺草酮及巴佰金结构类似的新化合物对其的防除活性。结果表明,结构类似的除草化合物对铁苋菜的防除活性较为接近;铁苋菜作为新的生测靶标,可应用于化合物除草活性生测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油菜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从油菜的不同组织内分离内生真菌,研究它们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从油菜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12株内生真菌,其中2株(WG5和WJ2)对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黄斑叶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而且其发酵滤液经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对病原真菌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结论]油菜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新型活性物质的筛选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番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拮抗生防菌的筛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番茄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 番茄的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有所不同, 同一品种茎部比根部种类多。经初步鉴定, 除1种属于子囊菌外, 其余均为半知菌。拮抗结果表明: 无孢菌、曲霉对灰霉和菌核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产生明显抑菌带。其它部分菌株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孢菌Fq72菌株培养滤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其培养滤液对6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尤其对菌核病菌和灰霉病菌抑制率最高, 而且其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后活性不丧失, 对病菌仍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19.
为从蜂巢珊瑚中寻找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共生真菌,采用组织研磨法分离蜂巢珊瑚共生真菌,通过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及对高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的测定筛选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18S rDNA序列分析对高抗氧化活性菌株进行鉴定。从蜂巢珊瑚中共分离9株共生真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株真菌发酵液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S-1-5菌株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0.60%和67.18%,对高价铁离子还原能力强。依据S-1-5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S-1-5鉴定为球孢枝孢(Cladosporium sphaerospermum)。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