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对环境效应的评价包括通过建立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平台,研究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的影响,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进行生态评价,以及通过灰色系统的理论评价社会经济效应,这都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界定了面板数据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其具体估计方法。结合江苏省耕地利用现实情况,选取了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固定资产总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村收入7个对耕地变化有影响的社会经济因子作为解释变量,耕地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江苏省13个市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选用了固定系数、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构建了江苏省13个市的耕地社会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因素是江苏省耕地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因子,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的固定效应较弱,农业产值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地区生产总值的模型系数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与现实不符,模型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总体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已经成为限制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建立一套广西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广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西地区基岩裸露、成土缓慢、植被生长困难等石漠化特点,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应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通过广西水利厅提供的水文站资料、县志、年鉴等历史资料集成、野外小流域采样调查、原位监测等方法,总结出涵盖包含社会、生态、经济3大方面在内的9类指标构成的初选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并结合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分析各主成分中指标主要的作用途径,对指标的敏感性进行检验,筛除冗余指标,使得到的指标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全面,指标信息重叠较少,代表性较强,最终形成包涵8个生态效应指标、7个经济效应指标、1个社会效应指标的水土保持效应指标体系。其中,生态效应指标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草措施面积(11.21%)、蓄水措施有效面积(11.10%)、有效土层厚度(6.28%),经济效应指标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果产品产量(15.11%)、粮食生产量(14.95%)、第三产业总产值(14.74%),社会效应指标为负向指标,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越难以治理。本研究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为深入讨论生态效应补偿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优化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25-226
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常见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以划分为:福利国家型、投保资助型、强制储蓄型和国家保险型。针对这些模式分别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社会保障水平、失业率等经济效应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社保发展提出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县域生态安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统计年鉴、水土保持公报数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以不安全指数法对指标实际值归一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值,研究秭归县生态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秭归县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48,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主要限制因子是经济水平低下,生态安全压力较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据此确定该县生态安全策略为发展城乡经济水平,缓解社会经济、环境压力,改善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6.
卢君生  万良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74-14675,14679
理论分析表明,IPO融资通过投资效应、财富效应、资本配置效率效应影响地区经济。进一步以1990~2008年间的人均IPO筹资额和人均实际GDP水平数据为样本空间进行的ECM模型检验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与IPO融资差距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地区IPO融资额度,可以有效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本文采用人口城市化水平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对人均GDP、GDP总量、产业结构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做了简要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地域差异明显和经济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可直接促进城市化水平提升等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方法】选取陕北延安地区的安塞、子长、延川3县和榆林地区的米脂、绥德、神木3县共6县的多年观测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县城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县域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在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水土保持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用中要给予一定关注;所选6个县的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综合评价分值表明,各县域的水土保持治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适宜性逐渐向良性发展,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建立的县域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核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准确评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衡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后续管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补偿的重要依据。该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分别针对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特点,选定了减少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拦蓄泥沙、净化环境、改善气候、提高土地产出、增加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促进农业生产等18项具体效益,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确定了效益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谈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标志 ,以衣、食、住、行条件的极大改善为主要特征。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成为一个地方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仅用具有量化特征的标准来反映农村的变化 ,尤其是反映农村工作水平和干部政绩 ,显然是不全面、不准确、不符合时代发展变化趋势的。笔者认为 ,以农民生活质量取代农民生活水平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生活质量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 ,包括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11.
胡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12-5514
通过对安塞县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水土保持对该县农业的影响分析,可得出水土保持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减贫有重要的作用。1985~2004年期间水土保持的成效对安塞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表明,水土流失面积的减少将会有力的推动安塞县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水土保持对提高该县农业生产总产值和农业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能有力地缓解当地的贫困状况,并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彭阳县茹河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茹河流域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力度,调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提高土地生产率,努力发展自给性生产和商品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防护性治理与开发性治理相结合,综合开发、利用、保护水土资源和植物资源,逐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谢华文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98-1002
文章从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和住房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方面对广西6个农业经济区域和14个地市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广西农业经济区域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提出了鼓励各区域之间进行横向经济联合、以"龙头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统筹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借鉴区内外或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成功经验等促进广西农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乐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42-21443
选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环比经济增长率3项指标,根据1980~2009年统计年鉴中的时序数据,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不适于解释广西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滴流效应"对缓解城乡收入的持续扩大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更多的是受到发展政策和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制约而并非经济发展本身的影响。只有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阻隔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磷代谢不但关系到居民食品安全,还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改变食物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从而对城市磷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1988-2010年厦门市经食物消费进入城市系统的磷素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对人均食物磷消费量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并计算了居民食物磷素消费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食物磷素消费总量波动上升;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呈M型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98年和2003年;高磷含量食物如奶制品、水产品,在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剧增,分别由0.3%和6.8%上升至14.9%和15.5%。(2)人均粮食磷素消费量与恩格尔系数、平均家庭人口数呈高度正相关, 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价格指数以及具有大学学历以上人口比重呈高度负相关;而植物油、瓜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磷素消费量则与粮食所呈现的相关性相反。(3)随着食物磷素消费总量的增加,磷素的环境负荷总量也呈剧增趋势,尤其进入土壤的磷素量剧烈上升,所占比例由59.7%增至85.1%,这可能与禁磷措施的实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处理工艺的改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苟安春  舒琦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7-9,107
本文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的比较、县级财政收入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说明炉霍县经济的现实困境,县域经济发展的艰难。并就此提出发展壮大炉霍地方经济的紧迫性、重要性并建议性地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增长会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会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1983—2009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约为0.3,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按照区域影响强度可将我国农村细分为六大类型,依此类型进行区域调节,有利于缩小我国农村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宁夏中部干旱带特色农产品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凌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86-16588,16620
宁夏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省区,耕地资源有限,水资源匮乏,特别是中部干旱带,因连年干旱,农民人均纯收入分非常低,是影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就必须依靠新的产业来支撑。通过加大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依托科技创新,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扶持产品深加工,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全面提升特色的产业整体水平,促进区域产业带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通过对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更快更好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以河北省2002-2011年县(市)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和人均农民收入的数据为基础,对河北省县际农业经济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县际农业经济的指标均具有正的空间相关特性,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相对于人均农民纯收入时空变化明显.最后提出了形成分布合理的农业经济综合体、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等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影响.策勒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土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缺乏、季节分配不均匀,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该县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结合该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经过分析,提出能够指导该地区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研究为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