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世界生丝市场形势看好 根据国际生丝协会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50多个生丝生产国。生丝总产量仅占世界纺织纤维总产量的0.17%,但是由于生丝价格高昂,在世界纤维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就显得较高。由于生丝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历史上曾经生产生丝的欧洲工业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等均已放弃生丝生产。目前世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生丝协会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50多个生丝生产国,生丝总产量仅占世界纺织纤维总产量的0.17%,但是由于生丝价格高昂,在世界纤维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就显得较高。由于生丝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历史上曾经生产生丝的欧洲工业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等均已放弃生丝生产,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生丝生产国在亚洲。中国是世界举足轻重的最大生丝生产国,其它依次是印度、日本、独联体、巴西、朝鲜、韩国和泰国等。因生丝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蚕丝生产情况 1981年世界家蚕茧产量为4570O0吨,其中日本64800吨,中国230000吨(推算数字),印度62000吨,苏联49000吨,南朝鲜13500吨,北朝鲜6500吨,巴西8500吨,其它22700吨,日中两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51%。世界生丝产量52320吨,其中日本14820吨,中国22380吨,其它20多个国家为3000~1000吨。日中两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1.1%,生丝的生产,供需情况见下表(表1)  相似文献   

4.
蚕桑生产起源于我国,历来是我国农村的主要付业,丝绸又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1984年换取外汇近10亿美元,仅次于石油),是国需民用的重要物质。目前,我国鲜茧产量占世界鲜茧总产量的50%,生丝产量占世界生丝总产量的47%,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总贸易量的80%,丝绸出口量占  相似文献   

5.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丝绸以蚕茧为原料 ,目前我国桑园面积达 950万亩 ,蚕农 30 0 0万户 ,国家每年投入蚕茧收购款达 6 0多亿元 ;丝绸工业从业人数 6 0多万人 ,产值在70 0亿元左右 ,丝绸产品出口对蚕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丝绸出口大国 ,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 4左右。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生丝出口占世界生丝出口总量的 90 %以上 ,绸缎出口占 50 %以上 ,丝绸服装出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我国蚕丝生产在世界上具有垄断地位 ,其他国家蚕丝产量不大 ,或主要供应本国需要 (如印度 ) ,世界生丝消费主要依赖中国供应。…  相似文献   

6.
<正> 据日本蚕丝砂糖类价格安定事业团统计:1986年世界茧的总量为477400吨,比1985年约减少1%。 1986年世界生丝总产量是802200包,比1985年减少约2%。现将1986年世界的茧、生丝产量列表于后:  相似文献   

7.
《日本蚕丝新闻》,1983,1900号(日文)据日本蚕糖事业团调查,1982年世界生丝产量是52039.2吨,比1981年减少了3.1%.其中,中国的生丝产量最多,占世界生丝总量的45.3%,日本占25.0%,印度占8.7%,苏联占8.5%,南朝鲜占4.7%,巴西占2.6%.生丝产量增加的是中国和巴西,日本和南朝鲜的减产与世界总产量减产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8.
生丝消费量在世界织物纤维中经常保持在1—2%左右,一直被认为是“贵重的纤维”。从性状来讲,生丝具有许多其他纤维所不可及的特性,前途未可限量,而如何努力降低生丝生产成本,乃是发展生丝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陆星垣教授56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发言中,针对增产节约、降低养蚕生产成本的精神,提出了稚蚕防干纸育的建议,在浙江引起了正反两方面的争论。我们认为这种争论是好的,可以推动蚕业科学的前进。为此将不同意见二则和发言人意见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9.
<正> 巴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很适宜养蚕,一般年养蚕8次。多的可达10次,每次蚕期约21天。鲜茧年产1.9—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3%,生丝产量约23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 巴西蚕茧的茧质较好,茧丝纤度约2.2—3.5旦尼尔,茧丝长1100—1200米,解舒率55—65%。鲜茧出丝率约14.7%,由于茧丝纤度细,宜使用自动缫丝生产20/22D生丝,品位一般为4A级。缫丝设备多数是日产的  相似文献   

10.
薛建农 《蚕学通讯》2002,22(1):27-33
1 正确分析当前形势 ,趋利避害 ,迎接挑战1 .1 世界丝绸产销格局丝绸市场在经历了 1 994年以来连续五年产量下降后 ,从 1 999年起有所好转。 2 0 0 0年世界生丝总产量为 80 4 6 5吨 ,较上年增加5%。 2 0 0 1年上半年市场持续保持升势 ,下半年由于“9.1 1”事件影响 ,市场转为呆滞、观望。在生产恢复与回升的总趋势下 ,世界丝绸市场格局出现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一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发展蚕桑生产。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正在加强合作与协作 ,进行技术人员培训并寻求外国的合作与支援。非洲…  相似文献   

11.
世界蚕丝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顾国达  郭蕴华 《蚕业科学》1996,22(2):99-103
分析了世界蚕丝生产和茧丝绸贸易的现状,对今后蚕丝产地的转移、生丝价格的变动和茧丝绸贸易的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9,25(2):120-125
世界历年蚕茧和生丝生产量是体现世界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各生产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以及蚕丝在纤维中的地位的基本数据,是蚕丝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掌握世界主产国家蚕茧丝生产量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丝绸协会和日本蚕丝事业团对非主产国的茧丝生产量的估计,较准确地推算了战后世界历年家蚕茧丝生产量,并比较了主产国的相对地位变化,明确了产地分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敬德  童立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2,(3):529-536
应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理论,对近代(1840~1919年)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由中心走向边缘的种种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近代以前,中国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的蚕丝业也一样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在世界蚕丝业占据重要位置。自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之后,中国的蚕丝业也随之被边缘化,沦为中心区国家的丝绸原料生产者与成品销售地,蚕丝业的外贸权与产品价格被中心区国家操纵,蚕丝生产技术的发展亦被限制,其原因在于世界体系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制约。至今,中国蚕丝业仍在为走向中心而努力,其唯一之途径,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蚕丝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蚕作为天然蛋白质纤维——蚕丝的生产者,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化纤产品的不断创新,原料茧生产效益和丝绸服饰性能方面的优势相对下降。在韩国,原料茧生产几乎消失,但以家蚕作为与健康有关的功能性素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却方兴未艾。例如:以蚕粉为原料研制的降血糖制剂,已被韩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保健食品,自1995年以来已生产约3 000 t;家蚕具有富集食下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功能也被证明;雄蚕蛹(蛾)被开发为男性增进剂;对蚕粉、蚕尿及白僵蚕保健功能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家蚕资源的多功能开发利用为蚕农增收做出了贡献。可以预言,家蚕及其产品作为功能性素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韩国未来高附加值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范作冰  陈琳 《蚕业科学》2013,(1):129-134
依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项指标数据,对我国真丝绸商品自入世以来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蚕丝类为代表的原料制品和以绸缎类为代表的半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其MS和TC指数都比较高,但是RCA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以女衬衫、披肩以及领带为代表的丝绸二次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实证结果说明我国依然处于蚕丝原料输出国的地位,利润空间较小的蚕丝类和绸缎类的出口占很大比例,而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部分丝绸二次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相对较小。提升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以保障高档真丝绸制成品的原料品质;另一方面要增强丝绸二次制成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改善生产设备,创建一批国际化的高档丝绸品牌,增加高附加值丝绸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  相似文献   

17.
影响生丝强伸度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不同的蚕品种、饲养季节、给桑回数、蔟中环境条件生产的原料茧,以及煮茧生熟程度,不同定粒配茧,不同缫丝车速等缫丝工艺,探讨了上述诸因子与生丝强伸度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生丝强力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生丝强伸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方格蔟上蔟环境与洁净等茧丝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良均 《蚕业科学》2000,26(3):155-158
湿度会影响出丝率和生丝强力、伸度 ,多湿时出丝率低、生丝强力低 ,适湿时出丝率高、生丝伸度好 ;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生丝洁净成绩 ,而高温对生丝洁净的影响更大一些。在合理的上蔟环境中使用方格蔟才能获得出丝率高、洁净成绩优、生丝强伸度好的优质蚕茧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春秋两季山东农村试验表明,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具有强健好养,眠起齐一,食桑旺盛,叶丝转化率高,老熟涌,茧层率和出丝率高,茧丝纤度细,净度优,适宜缫高品位生丝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以后影响中国生丝出口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深入理解入世以来中国生丝出口贸易的现状并对出口贸易总额波动进行合理的解释,分析了中国加入WTO以后影响生丝出口的诸多因素。通过Gm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对中国生丝出口贸易总额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国际市场规模和国内生丝的产量两个因素:中国生丝的出口存在国际市场依赖的现象,且生丝出口并不注重整体质量。进一步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各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生丝的出口贸易总额受到价格和质量的作用并不明显,生丝的产量和国际市场份额则起到主导作用。鉴于此,分别从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和品质价格依赖性弱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