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杭白菊是驰名中外的传统茶用菊,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其原产地浙江省桐乡市引进 3个杭白菊品种进行观测和试验。结果表明,杭白菊引种到开封后适应较好,确定最适宜开封地区种植的杭白菊品种为早小洋菊,最适宜繁殖方式为扦插繁殖,种植密度采取行距35 cm、株距30 cm为最佳,土地较肥沃可适当密植;并通过实生选种,从杭白菊后代中选育出一个表现优良的品种S18-2,对其物候期和主要表现性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林木引种是指将某一树种通过驯化培育到非自然分布地区的林木育种技术。在自然分布地区生长的称为原产地树种;引种到非自然分布区的称作外来树种。林木引种作用明显、收效快、增产潜力大,经过引种能增加林业生产需要的良种,生产更多更好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研究Ⅱ前期引种效果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林木前期引种效果是引种栽培区划的辅助依据,对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适生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生长结实表现以及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原产地美国作了相应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树种在我国的整体适应性较好,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生长发育正常,小面积坚果产量和品质达到甚至超过了原产地的水平,但是,我国目前大面积美国山核桃产量低,结实迟,这主要是栽培管理水平较低所致。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北部地区樟子松引种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山西北部地区15年来引种樟子松的情况与现状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引种地区与原产地的现实生态条件基本上是接近的。惟年蒸发量与降水量相比,较原产地高出1—2倍,使其成为我省北部引种樟子松的主导生态因子。因此,在引种樟子松育苗造林时,采取复土防寒,防止生理干旱,是引种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樟子松在山西北部地区生长发育正常,高生长比原产地大17—90%,部分植株在10年生试花结果,根系极为发达,适于干旱地区生长。因此,樟子松在山西北部引种是成功的,对丰富我省树种资源和绿化北部干旱风沙和黄土丘陵区以及解决土石山区阳坡造林均有一定意义。引种的技术,除了必须进行复土防寒外;应避免在过碱性的下湿地种植;并且勿施碱性肥,以免加重土壤碱化;在育苗翌春,换床稀植,培育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引种种子来源的产地不明,应立即进行系统种源试验,为进一步发展樟子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合江苏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方法]根据引种目标从省外引进8个优良品种,通过观察其在苏州生长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等,与原产地性状相比,筛选出适合江苏栽培的杨梅品种。[结果]从近几年的引种表现来看,软丝安海、临海早大梅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好。[结论]在江苏杨梅适栽地区可以试种软丝安海、临海早大梅杨梅良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柴达木荒漠区林木引种现状,分析了一些引进树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引进的外来树种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建议充分利用本地的荒漠植物品种进行当地的生态治理建设,提出大力发展本地荒漠林木品种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数量有限,从业者抗拒新品种是由于对植物引种的原理缺乏了解。植物引种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原产地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是否接近。从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引种容易成功,相反则困难。本文推荐的3种植物在上海地区都有原生种分布,更容易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试述乡土树种在银川园林绿化中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健  杨杰 《宁夏农林科技》2007,(3):54-54,66
分析认为:在绿化树种选择上还应坚持外地树种的引种驯化,要把外地树种的引进与乡土树种的推广结合起来。同时对外来种的风险要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我国成功的从国外引进多种金合欢树种,并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推广种植。总结这些树种的引种地和原产地,并从微型繁殖、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在我国引种成功的金合欢树种离体繁殖的研究进展,这将对我国金合欢树种的进一步研究及其推广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杈叶槭是我国特有的槭树科槭属秋色叶树种之一,为了使这种珍稀树种资源尽早得到开发利用。[方法]从2006年起,对杈叶槭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原产地调查和引种观察,对其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连续的试验研究。[结果]杈叶槭对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杈叶槭种子育苗应采取种子沙藏、催芽和苗期遮荫等技术措施才能成功。[结论]杈叶槭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乡土彩叶树种在河南低海拔地区及相似生态类型区进行繁殖和推广应用,今后应加强杈叶槭的选种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利用灰色聚类和灰色关联分析两种研究方法,对台湾青枣原产地和拟引进地区的温度、湿度、降水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根据取得的结果绘制了台湾青枣引种气候适宜区域图。对于划分出的不同区域的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了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楚雄地区玉米新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楚雄地区复杂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为了选育和引进适合楚雄州特殊生态条件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对楚雄地区自育品种和引进新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试0542、黔259、楚07-1组合在产量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表现较好,可进一步扩大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3.
2个引种荔枝品种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品质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钦州红荔和草莓荔2个引进荔枝品种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果实品质性状,为云南省荔枝产区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高接换种的方法引种试验,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荔枝品种妃子笑和怀枝为对照,分析2个引进荔枝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品质差异,以及2个引进品种在原产地与引种地的物候期及果实品质性状差异。【结果】钦州红荔与草莓荔的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单果重和可食率均优于各自对照品种(妃子笑和怀枝);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钦州红荔6月下旬成熟,妃子笑6月中旬成熟,草莓荔与怀枝均在7月中旬成熟;钦州红荔平均单果重(40.5g)低于原产地水平(44.7g),可食率(79.27%)基本达原产地水平(78.89%),可溶性固形物和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原产地水平。草莓荔可溶性固形物(19.10%)高于原产地水平(17.73%),平均单果重、可食率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低于原产地水平。【结论】钦州红荔高接换种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且品质性状优于原产地,适宜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种植;草莓荔高接换种后综合性状优于当地对照品种,但品质性状低于原产地,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种时要注意的问题奶牛引种有不同的方法,常采取从外地或外国直接引进种牛,也可引进牛的冷冻精液或胚胎,以减少引入活牛的许多麻烦。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引种,都要注意下列问题:1.明确引种目标。所要引进的牛有什么优缺点,能否适应引进地区的生态条件;与本地牛  相似文献   

15.
对小林黄姜在4种不同土壤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小林地区的砂质壤土较为适宜,苗期性状最优、产量最高、种质特性表现纯正;土壤粘性越重,生长情况和种质特性表现越差。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土壤理化性状,合理改良土壤,避免盲目引种。  相似文献   

16.
"马贵荔"荔枝是从广东省高州市马贵镇选育出的特迟熟荔枝品种,2013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着果,成熟期8月中旬,比当地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和晚熟的"楠木叶"荔枝分别晚30d左右、7d左右。引进的"马贵荔"荔枝果实性状及品质基本达到原产地水平,初步判定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一、小尾寒羊 为了利用小尾寒羊优良特性多生产羊肉,或培育新品种,许多地方引进了小尾寒羊,而且多数引种成功,但也有一些引种失败.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曲绪仙指出:"要保证引种的成功,最主要的是要熟知小尾寒羊产区的生态条件,并在引进之初不要剧烈改变其在产区的饲管方式和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8.
金边连翘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边连翘为研究对象,从河南遂平县引种金边连翘,在北京地区进行繁育、栽培、性状观测、物候期观察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金边连翘在北京地区能够发芽、展叶、开花、结实;能够通过扦插方法繁育,繁殖系数为1∶5;金边连翘在北京地区试验地生长表现与原产地一致,叶边均呈明显的金黄色彩色性状。金边连翘对温度、光照的适应性强,病虫危害少、耐修剪、易造型,可大面积繁殖推广,是北京地区很有发展前景的彩色树种。  相似文献   

19.
南京地区引种棕榈科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引进到南京地区种植的棕榈科植物进行了调研,详列了主要观赏树种及其在南京地区的景观表现及应用形式,棕榈科中棕榈的耐寒性最强,布迪椰子的耐寒性较强,较适合南京地区进行园林应用;而棕竹、蒲葵、散尾葵和袖珍椰子等耐寒性较差,较适合用于室内盆栽观赏。对南京地区合理引进棕榈科植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引进大树要慎重,提倡引种小苗并加强驯化,使用形式要多样化,并加强对引进植物的病虫害检疫与监测等。  相似文献   

20.
冬枣气象生态适应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5个不同引种栽培地区试验园冬枣的物候期、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观察研究,比较分析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象条件、枣树生育期的主要气象因子、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①冬枣栽培适宜的气象生态条件是盛花期日平均气温为24~27℃,空气相对湿度在55%以上;果实迅速生长期日平均气温为25~27℃;果实成熟期日平均气温为18~21℃,平均气温日较差在10℃以上;无霜期在185 d以上。②山西南部黄河沿岸地区、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与冬枣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和产量品质比较接近,适宜冬枣栽培;而晋中盆地和忻州盆地因气温较低、有效积温少和无霜期短冬枣不能正常着色成熟,不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