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粮经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是在农田生产条件改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高产高效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的粮经间作套种多熟复合群体,具有延长生长季节,增加光合时间;提高种植密度,增大光合面积;改善光照分布,有利于透光并增加光截获量等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发展粮经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有利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利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有利于分带轮作,改善土壤性  相似文献   

2.
粮经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是在农田生产条件改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高产高效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科学合理的粮经间作套种多熟复合群体,具有延长生长季节,增加光合时间;提高种植密度,增大光合面积;改善光照分布,有利于透光并增加光截获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模式、效益和发展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盆地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多熟立体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有:(1)粮食套种复播模式:如小麦、套种玉米“一年两收”吨粮田,小麦、地膜复播玉米“一年两收”吨粮田,小麦、玉米套种复播“一年三收”超吨粮田,麦稻“一年两收”吨粮田等;(2)提高经济效益模式:如麦棉套种、玉棉套种、麦瓜套种、棉花套种小茴香、芝麻、大蒜、葡萄长廊、葡粮间作、毛渠栽桑、粮桑间作等;(3)提高土壤肥力模式:如粮豆间作、粮肥间作,林带及林带过苜蓿等。塔里木盆地发展多熟立体种植有广阔的前景和较大的潜力,是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其措施是:(1)搞好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规则;(2)抓好多熟立体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3)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4)抓好示范,搞好宣传。  相似文献   

4.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间作套种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本期《专题策划》栏目针对农作物的间作套种介绍相关实用技术,并配合在种植版块其他栏目对这一技术作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5.
不同作物农业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推荐10种农业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各地农民可因地制宜选择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推广夏玉米—夏花生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夏玉米每亩产量稳定在500 kg左右,夏花生每亩产量150~200 kg,达到了稳粮增油的目的,促进了农业增效,提高了农民收入。1夏玉米—夏花生高效种植模式夏玉米—夏花生稳粮增油高效种植模式为3∶4,即玉米每一间作套种带宽2.4 m,种植3行玉米,4行花生。玉米行距30 cm、株距20 cm,种植密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多元立体复合间作套种,可以明显地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日光温室黄瓜-平菇-黑木耳-草菇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效益成倍提高.该模式的优点是:黄瓜、平菇共生期温度要求基本相同,黄瓜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平菇放出二氧化碳,又有利于黄瓜光合作用.同时,平菇、黑木耳下脚料是生产草菇的优质原料,草菇下脚料又是优质有机肥,可提高温室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该模式种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广强 《河南农业》2009,(11):52-52
为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推荐10种农业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各地农民可因地制宜选择推厂。  相似文献   

9.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较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多为小麦套种辣椒生产模式。该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增加单位面积的效益,然而小麦收获后形成了空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闲置。在小麦辣椒套种的基础之上,利用空档间作芝麻,形成了"小麦套种辣椒,辣椒间作芝麻"的一年三熟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再者,辣椒芝麻间作可以显著减轻辣椒"日灼病"的发生,提高辣椒品质,同时也为发展芝麻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陕西省山阳县农技中心成功摸索出一种地膜西洋百合套夏玉米的高效间作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成为当地及周边乡镇农民致富的主导模式,不仅较好地解决粮经  相似文献   

11.
鲜食大豆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当地主要的间作套种模式及应用效果,并总结了鲜食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县的主要旱粮作物,在我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各地农民具有较丰富的种植经验。由于大豆是一种改进轮作,可实行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的粮经作物。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和培肥地力,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因此,在山区是深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农作  相似文献   

13.
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种植模式,较单一的种植西瓜或棉花亩效益可增加2000元以上。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光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玉米单产已达到较高水平,如要继续提高其产量,必须采用改变种植形式等有效措施,才能保证其持续高产高效,试验和实践证明,采用间作套种形式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通过间、套种还可缓解粮、经、菜不同作物对土地资源需求的矛盾,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达到粮、经、菜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旱粮生产与间作套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旱粮间作套种的类型。间作套种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提出坚持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综合应用间作套种种植技术,挖掘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旱粮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落实国家农业部推广的"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战略目标,切实做好绿色高产创建工作,在不增加投入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益,永城市农业局特提出花生玉米间作以利推广、增收、节本、增效的"四位一体"种植模式。一、花生—玉米间作模式选择地势较高的沙壤土和两合土地块,可以大面积进行花生玉米间作套种:模式为2.4 m为一带,种植6行花生,2行玉米,花生行距为30 cm,穴距为20 cm,玉米  相似文献   

17.
宁南半干旱区灌溉农田高效多熟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南半干旱区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的气候条件,在灌溉农田开展了以间作套种为主的高效多熟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立体复合种植,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第一性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增进光、热、水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系统能量产出,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收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5种间作套种模式和2种单作模式的生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各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排序依次为: 马铃薯‖玉米>小麦/玉米>豌豆/玉米>胡麻/甜菜>玉米单作>豌豆/向日葵>小麦单作. 此外,还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合理运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同时改善了田间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地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木薯间作套种不同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经济效益以及国内木薯间作套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议,为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菜、马铃薯、玉米(鲜食玉米)、后季稻间作套种,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粮、经、饲、菜结合,产粮多、效益高的立体种植形式。近年来,进行了青菜—马铃薯—玉米—后季稻四熟立体高效种植模式的探讨,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同时改善了田间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地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木薯间作套种不同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经济效益以及国内木薯间作套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议,为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