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豆疫病与灰斑病危害症状,针对影响两种病害的发病因素,提出防治方法。1.大豆灰斑病1.1危害症状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主要为害大豆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生出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此病主要为害成株叶片,病斑的边缘褐色,中央现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霉层。病重时,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籽粒病斑明显与叶斑相似,为  相似文献   

2.
一、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1、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相似文献   

3.
一、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相似文献   

4.
一、大豆灰斑病 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因荚上多毛,不易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多为圆形蛙眼状.  相似文献   

5.
一、大豆灰斑病的防治1、发病原因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布满叶面,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  相似文献   

6.
大豆灰斑病又叫蛙眼病,省内大豆各产区都有发生。一、症状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荚、茎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裉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直径为l—5mm的蛙眼状病斑,  相似文献   

7.
大豆常见病虫害药剂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后,初现褪绿色小圆斑,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状斑,大小1~5 mm,有的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为  相似文献   

8.
一、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同时,灰斑病还严重影响大豆品质,灰斑病粒脂肪含量降低2.9%,蛋白质降低1.2%,百粒重降低2 g左右。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后,初现褪绿色小圆斑,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蛙眼状斑,大小1~5mm,有的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为该病菌的分生孢子发病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病斑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灰斑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等大豆产区,以黑龙江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它为害叶片和豆粒,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可使百粒重降低4%~21%,豆类品质变劣,含油量降低0.5%~7%,发芽率也明显下降。一、症状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和种子。带病种子长出的幼苗子叶上可现半圆形或圆形深褐色稍下陷的斑病,天气干旱时病斑停止发展,低温多雨时,病斑可继续蔓延至生长点,导致幼苗枯死。  相似文献   

10.
正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褐斑病或斑点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1.发病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后,初现褪绿色小圆斑,逐渐发展成为中间灰色至灰褐色,  相似文献   

11.
<正>1症状识别该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和荚。叶片被侵染后出现浅褐色至黑褐色的圆形病斑,边缘明显,在斑面上长有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点;茎被侵染,产生褐色至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豆荚被侵染,在荚上出现浅褐色至黑褐色稍凹陷的圆形病斑,在斑面上也产生针头大小的小黑点,后期病斑还穿过豆荚而侵染到种子上,但病斑不明显,当潮湿时种子呈污黄色至灰褐色。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及籽粒,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发生年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可减产30%,个别可达50%。1.病害症状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茎、荚及种子。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和子叶片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气候干燥时,病斑扩展缓慢。当气候适宜、低温多雨时,病斑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染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烂荚是大豆生产中最常见而且发生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产品品质的主要原因。大豆烂荚主要是由以下病害引起的。一、炭疽病引起烂荚大豆炭疽病主要为害茎和豆荚,也为害叶片。茎部染病初生褐色病斑,其上密布排列不规则的黑色小点。豆荚染病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种子发霉、暗褐色并皱缩,或不能结实。叶片染病,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病斑上生粗糙刺毛状黑点。  相似文献   

14.
<正> 1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果实,以果实被害为主。幼苗得病,茎基部出现梭形褐色凹陷斑,并生有黑色小颗粒,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幼苗猝倒、立枯。下部叶片受害,叶片出现灰白色水浸状圆形斑点,渐变褐色,其上轮生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扩大连片,常造成叶片干裂穿孔、脱落。茎多在基部受害,病斑纺锤形,边缘褐色,中央灰白凹陷,再扩大为干腐溃疡斑,密生黑色小点,病斑环茎1周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叫褐斑病或斑点病,黑龙江省各地均有分布,近两年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大豆茎、豆荚和种子。带病种子导致幼苗发病,其症状是叶片上产生半圆形深褐色病斑,稍凹陷,气候干旱时病斑停止扩散。在低温多雨条件下,病斑发展很快,可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成株叶片受害,先产生红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部分灰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豆英受害产生  相似文献   

16.
<正>1大豆炭疽病1.1症状识别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茎部染病初生褐色病斑,其上密布呈不规则排列的黑色小点。荚染病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病荚不能正常发育。苗期子叶染病现黑褐色病斑,边缘略浅,病斑扩展后常出现开裂或凹陷;病斑可从子叶扩展到幼茎上,致病部以上枯死。叶片染病边缘深褐色,内部浅褐色。叶柄染病病斑褐色,不规则。  相似文献   

17.
苦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炭疽病 1.为害症状叶片出现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由灰白色变成褐色,茎蔓上病斑椭圆形,边缘褐色,稍凹陷,果实初期为近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呈黄褐色稍凹陷.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粉红色粘液.  相似文献   

18.
大豆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大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  相似文献   

19.
1.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侵染而致,属病原细菌。主要为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大豆菌核病1、症状识别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