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细胞结合疫苗(CA)接种的雏鸡对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可获得很高的免疫保护力,用CA疫苗或无细胞(CF)疫苗接种的雏鸡,可分别在血清中检出病毒中和抗体及IgG和IgMELISA抗体。但在接苗雏鸡的气管冲洗液中未检出抗体,接种CA疫苗的银鸡比接种CF疫苗的雏鸡能产生更明显的抗体应答,抗体效价与ILT强毒攻击产生的保护不呈正相关,皮下接种CA苗或CF苗后,可于接种后1~6天从肝,脾,胸腺,肺或其它  相似文献   

2.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水平是不同的,统一接种新城疫免疫疫苗后,对接种疫苗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因素。尤其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偏高时,将严重干扰免疫接种的抗体效力,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免疫作用,导致整个鸡免疫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科学测定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则,文章经试验测定结果分析,提出首免日龄应综合考虑,尽量避开雏鸡体母源抗体水平的高峰值,但是又不能迟于母源抗体保护的临界值,最佳时间安排在10日龄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新城疫疫苗免疫不同母源抗体水平的三黄鸡雏鸡,将其HI抗体效价消长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显示:三黄鸡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在其初生时效价最高,之后逐渐消退;初生雏鸡于10日龄首免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母源抗体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
1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1.1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后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不受强毒攻击,也可抑制疫苗对鸡产生免疫力,母源抗体越高其保护力和抑制力也愈强。当前的新城疫失败的原因多数是由母源抗体的干扰所致。雏鸡群中母源抗体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群与群之间有差异,同样个体间也有差异,有时这种差异幅度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新城疫免疫之后,有些雏鸡可获得免疫(母源抗体很低消逝者),另一些雏鸡则不能获得免疫(母源抗体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和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之间的增殖干扰现象,分析在免疫过程中两种疫苗存在的免疫干扰,为确定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0日龄鸡胚尿囊腔接种不同浓度的IBV、NDV以及不同浓度混合的IBV和NDV,收集尿囊液测定其血凝效价(HA);用不同浓度的IBV、NDV以及不同浓度混合的IBV和NDV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及SPF雏鸡,收集血清,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及抑制效价。结果表明,同胚培养时,无论先接种IBV后接种NDV还是先接种NDV后接种IBV或IBV和NDV同时接种,IBV对NDV均有干扰作用,而NDV对IBV没有干扰作用;接种IBV和NDV的小鼠,其产生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均低于单独免疫组,免疫的次序及免疫间隔时间对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均有影响,IBV对NDV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大的干扰作用。不同针混合免疫方式能提高IBV和NDV的抗体效价;接种IBV和NDV的雏鸡,免疫次序及免疫相隔时间对IBV和NDV的抗体效价均有影响,IBV对NDV的免疫效果具有较大的干扰作用;雏鸡和小鼠免疫血清HI试验数据表明,免疫次序及免疫间隔时间对IBV和NDV抗体的产生均有影响,但对NDV抗体的产生影响更明显,随着免疫间隔时间的增加,IBV和NDV的抗体水平呈增加趋势,雏鸡比小鼠更能敏感地反映出IBV对NDV的免疫干扰作用。混合注射时IBV和NDV的抗体水平均降低,IBV对NDV的免疫效果有干扰作用。因此,在同胚培养、小鼠及雏鸡的免疫中,IBV对NDV有干扰作用,而NDV对IBV无干扰作用。混合接种时IBV和NDV抗体效价均下降,IBV对NDV的免疫效果有干扰作用。免疫次序及免疫间隔时间对IBV和NDV抗体的产生均有影响,但随着免疫间隔的增加,IBV和NDV的抗体水平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1、15日龄时接种 IBD 弱毒疫苗后于25日龄时再接种IBD 油乳剂灭活疫苗的雏鸡,均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15日龄接种弱毒疫苗比1日龄接种产生的抗体效价高,维持时间长;只在15日龄接种一次灭活疫苗的雏鸡抗体水平低,维持时间短。商品蛋鸡 IBD 最佳免疫程序为,15日龄接种 IBD 弱毒疫苗,25日龄再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7.
1 影响因素   1.1 母源抗体的影响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所产生的干扰是抑制ND疫苗效果的主要原因.由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也不一致,抗体愈高其抑制力愈强.如当母源抗体为40倍时,雏鸡对ND疫苗接种无反应.……  相似文献   

8.
一、母源抗体的干扰母鸡在自然状态下感染或人工接种某种疫苗时会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的发生,而母鸡将这种抗体由卵黄传递给雏鸡,这样雏鸡体内就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抵抗外界病原体侵袭。但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较高时,接种的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导致机体不能正常产生免疫力,引起免疫接种失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检测了口服福尔马林灭活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雏鸡的免疫效果。灭活IBDV悬浮于含碳酸钠的PBS中,当口灌服后,这种抗原可使雏鸡产生一种抗IBDV血清抗体,这些雏鸡可以抵抗病毒的攻击,当用ELISA检测时,证实血清中IBDV特异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属于IgG,曾报道霍乱毒素对哺乳动物有很地的粘膜辅助特性,但不能增强血清抗体应答,雏鸡经口接种,随后经非肠道途径接种抗原可使抗体应答增强。  相似文献   

10.
1免疫失败的原因1.1母源抗体的影响对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时,雏鸡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或鸡群抗体滴度不整齐。当母源抗体效价高于61og2时,部分鸡对弱毒疫苗几乎不产生免疫应答;当母源抗体在4~61og2时,部分鸡产生免疫应答,接种疫苗后,鸡群的抗体滴度水平不整齐。因此,应当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安排新城疫的免疫时间,如果未检测母源抗体,雏鸡一般在7~10日龄时进行疫苗的首次免疫。1.2新城疫疫苗的效价不高新城疫疫苗每羽剂量的最低效价是106EID50,疫苗的稳定性应达到37℃温度下保存7天,而效价不会降低到最低含量以下。疫苗的运输、…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ND)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激发雏鸡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的有效手段,是防制鸡新城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雏鸡普遍带有水平不一致的母源抗体,疫苗广泛应用后,可不同程度地干扰疫苗的免疫,特别是在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存在的雏鸡群中接种疫苗,将会降低疫苗的效力或不产生免疫作用,使鸡群个体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易感染野毒,临床上接种过ND疫苗的鸡群发生新城疫病的例子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许多小型养鸡场预防接种后 ,仍有新城疫发生 ,笔者经调查 ,发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母源抗体的干扰 许多小型养鸡户贪图价格便宜从小型个体孵化场购进雏鸡 ,而孵化场的种蛋来自不同的种鸡场 ,母源抗体参差不齐 ,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不检测母源抗体 ,生搬硬套别的鸡场免疫程序。这就造成了接种时间过早 ,母源抗体高 ,中和了疫苗 ,使原来体内的抗体滴度下降或应答反应太弱 ,起不到应有的免疫作用 ;接种时间过迟 ,母源抗体低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鸡在接种前易受野毒的感染而发病。免疫程序不当 平度、高密许多肉仔鸡养殖户只在鸡群 1 0~ 1 4…  相似文献   

13.
母源抗体是早期干扰活疫苗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商品蛋鸡法氏囊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并且在母源抗体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观察免疫重组乳酸菌r-L.Lactis-VP2-RCK的免疫效果是否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结果显示,母源抗体在3日龄~6日龄的时候达到最高峰,随后开始逐渐衰减;在6日龄母源抗体达到最高峰时,对低、中等和高水平的母源抗体雏鸡免疫重组乳酸菌r-L.Lactis-VP2-RCK。3个免疫组都能在免疫后1周迅速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研究表明,重组乳酸菌r-L.Lactis-VP2-RCK免疫雏鸡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并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商品化的重组乳酸菌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全面普及,人们已对接种疫苗有了较高的认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有时即使做过某种免疫,仍存在这种传染病的发生。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提请读者注意。 一、母源抗体的干扰:母鸡在自然感染或人工接种时会产生抗体。母鸡将这种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雏鸡  相似文献   

15.
关于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对于免疫反应的影响,在以前的实验中已作了初步的观察,雏鸡的母源抗体可以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消失,因而同批雏鸡在不同日龄接种同一疫苗,所得的免疫应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实验观察了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接种鸡新城疫疫苗的适宜日龄和不同免疫程序组合的效果。从实验鸡只的血凝抑制抗体的测定,表明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与不接种对照没有明显差别。只有在15日龄时接种,才可看到血凝抑制抗体的明显增长,对强毒攻击有免疫力。实验表明肉用仔鸡全期饲养(80天)时,一次免疫所产生的抗体不能为鸡只提供足够的保护。经过再次接种的鸡只,不论饮水或气溶胶方法,才能有较好的免疫力。在再次接种时,气溶胶方法比饮水法效果更好。实验认为肉用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两周龄时宜用饮水法作首次免疫,隔30天以气溶胶或饮水法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17.
1免疫失败的原因 1.1免疫程序 母源抗体既对初生动物有保护作用,对初生动物产生免疫效果。当母源抗体滴度高时,实施免疫接种,接种的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影响后天免疫应答的产生,导致初生动物的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8.
2、4日龄雏鸡经加左旋咪唑-萄聚糖微粒的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下称加左Ⅱ系苗)首免后的 HI 抗体上升效价极显著高于Ⅱ系苗接种组(P<0.01):抗体效价的升高极少受母源抗体的干扰:抗体下降至有效效价以下的时间明显迟于Ⅱ系苗组.人工造成免疫缺陷雏鸡接种加左Ⅱ系苗后,可使 HI 抗体效价达到健康雏鸡单独应用Ⅱ系苗免疫后的水平(P>0.05)。攻毒后,加左Ⅱ系苗的保护力显著高于Ⅱ系苗(P<0.05),并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当雏鸡母源抗体降为零或二免时,该苗无明显提高 HI 抗体效价的作用 (P>0.05).加左Ⅱ系苗免疫雏鸡与Ⅱ系苗免疫雏鸡具有相同的细胞免疫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丛华  侯军 《中国家禽》2006,28(20):15-17
用实验室研制的鸡新城疫(La Sota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NF8株)单苗和二联活疫苗分别免疫7日龄SPF鸡以及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研究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用二联活疫苗免疫SPF雏鸡后,NF8株与La Sota株间不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攻毒保护率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用二联活疫苗免疫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后,只进行一次免疫,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但法氏囊免疫效果稍差,不能完全保护;一免后10天再进行第二次加强免疫,其抗体水平、攻毒后的保护率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完全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VE的商业化应用,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围绕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最佳用量上,有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①产蛋母鸡饲料中添加150~450iu/kgVE,其雏鸡接种流产布氏菌疫苗后,抗体产生显著提高。②雏鸡添加150~300iu/kgVE后,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其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均显著提高。③VE可降低法氏囊和脾脏的前列腺素水平,其机理可能与抗氧化特性有关。④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的同时,饲料中再添加300mg/kgVE,可产生高效价的循环抗体。⑤接种鸡新城疫和巴氏杆菌疫苗后,饲料添加300iu/KgVE,可有效提高雏鸡对病毒和细菌抗原的免疫应答。VE直接作用于T细胞,当接种的抗原浓度较高时,VE的作用效果就更明显。补充VE对提高免疫应答的理想时期应在雏鸡免疫系统发育时期,即1日龄至4周龄,⑥雏鸡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后,添加100iu/KgVE,可降低死亡率,并增加体重。⑦添加178iu/kgVE会使隐性感染IBD的商品雏鸡免疫应答提高,这是由于免疫竞争的结果。在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时,摄入高含量的VE对改善机体的免疫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