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星1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1994年以辽粳454为母本、沈农90-17作父本,采取籼粳杂交、基因重组、优势利用和穿梭育种等方法精心育成的具有籼粳两个亚种血缘及其20多个亲本材料优良基因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自2006年以来.该品种已被第五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和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分别评为金奖大米和优质农产品: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和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米》2006,(6):42-42
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确认品种的通知,按照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试行)》(农办科[2005]39号),结合超级稻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工作情况,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市、区)申报的品种进行了评审,天优122等21个品种被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详见表1)。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真落实贯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确定2005年全国13个省(包括浙江省)为超级稻主推省份。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浙江省落实了13个县(市)为该所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5月8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召开了农业部“超级  相似文献   

4.
新闻集锦     
《中国稻米》2009,(6):74-74
农业部发布2009年全国超级稻发展情况全国超级稻推广面积继续扩大。据初步统计,2009年,69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面积预计达到606.6万hm^2,比原计划增加40万hm^2,超7.1%;与2008年示范推广面积556.1万hm^2相比,增加50.5万hm^2,增长9.1%。超级稻增产增收潜力不断显现。据初步统计,2009年69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平均单产556.3kg/667m^2,  相似文献   

5.
氮肥运筹对北方超级稻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铁粳7号为试材,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北方超级稻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沈农265和铁粳7号的总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呈降低趋势,铁粳7号的氮素生理利用率以中氮水平最高。前氮后移处理下,不同品种间总吸氮量、氮素回收率、氮素收获指数及氮素生理利用率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发文要求做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稻米》2005,(2):10-10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日前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大力实施超级稻发展的“6236工程”,即经过6年的努力,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使超级稻播种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30%,每667m^2均增产60k,带动全国水稻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湖南超级稻生产现状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舜祥 《作物研究》2006,20(1):86-88
介绍了全国及湖南超级稻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我国超级稻发展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部制定了超级稻研究与推广6年规划,从2005年开始实施超级稻发展的“6236工程”。超级稻第三期超高产计划已在湖南启动,湖南超级稻已走向产业化。提出了湖南示范推广超级稻的行政措施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氮肥对北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超级稻铁粳7号和沈农265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北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纯氮量210 kg/hm2相比,降低30%的氮素水平(147 kg/hm2)并未造成产量显著下降,铁粳7号是由于低氮量促使其成穗率、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提高来维持产量稳定,而沈农265则是通过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来维持产量稳定;铁粳7号和沈农265在147 kg/hm2施氮肥水平下可以提高稻米整精米率、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味值,但垩白率、垩白度等外观品质表现不一致。铁粳7号和沈农265的高产优质栽培应考虑品种特性和各指标间的协调关系,通过调控氮肥施用量改善其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9.
丰两优香一号(广占63S/丰香恢一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先后通过江西、湖南、安徽和国家品种审定,2009年5月被农业部确认为第3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根据亲本特征特性,结合该组合在江苏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丰两优香一号高产保优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沈农265品种采取无纺布旱育苗技术、壮秧稀植技术、测土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为做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龙特甫A与航1号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比较突出。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主要品种示范推广。中国粮食超高产协作网龙海基地于2006年早季种植特优航1号8.53 hm2。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农业部正式启动实施1000公斤超级稻攻关计划(超级稻四期目标)。该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总牵头,组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通过联合协作攻关,选育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以长江中下游稻区为主),百亩方实现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品种。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历经16年的联合协作攻关,中国超级稻研究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育成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  相似文献   

13.
刘栋锋 《杂粮作物》2001,21(6):49-50
沈农 6号 (原系号沈农 91 44)是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于 1 986年以凤交 66 1 2为母本 ,开育 8号为父本 ,经过有性杂交 ,针对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2 0 0 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沈农 6号自 1 996年引入普兰店市以来 ,历经不同年份、不同气候条件 (低温寡照、高温干旱 )的考验 ,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 ,平均比对照增产 1 8 7%~ 2 4 7% ,为了使沈农 6号优良种性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通过试验、示范 ,总结出了沈农6号大面积产量 3375kg/hm2 的高产栽培技术 ,并在生产上广泛推广 ,使沈农 6号大豆在短期内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4.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远恢2号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株叶形态优良、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红河州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水稻超高产育种要在协调矛盾中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是农业部“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项目开始筹划之年。这一年的春季,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在《中国水稻科学》和《作物学报》分别以中、英文发表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到了这一年的秋收时节,我们初步育成具高产潜力的“大穗型直立穗”常规粳稻“沈农265”品系,引起各方面关注。我们自己则对“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理论也因此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沈农265”有四个亲本。其中有两个来自江苏省农科院,一个来自辽宁省农科院,一个是我们自己选育的。1992年进行第一次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米》2019,(3):79-79
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9年超级稻确认品种的通知,确认宁粳7号、深两优862、隆两优1308、隆两优1377、和两优713、Y两优957、隆两优1212、晶两优1212、华浙优1号、万太优3158等10个品种为2019年超级稻品种。同时,取消推广面积未达要求的国稻1号、金优299、II优084、II优7954、准两优527、甬优6号、天优122、金优527、D优202等9个品种的超级稻冠名。目前,经农业农村部确认、可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共132个。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9年浙江、湖南2省9县(市、区)12个乡镇38个行政村41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浙江省与湖南省稻农生产的超级稻品与常规稻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超级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生产成本、总产值、净产值、纯利润均高于常规稻,但成本利润率低于常规稻0.91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单产湖南高于浙江,常规稻品种单产湖南低于浙江;超级稻生产成本利润率浙江为29.366%,湖南为12.843%,常规稻生产成本利润率浙江为27.348%,湖南为15.567%;在调查的品种中,成本利润率在40%以上的超级稻品种有新两优6号和中浙优1号,常规稻品种有秀水114.超级稻生产在产量和推广面积上还有较大的潜力,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不能忽视优质常规水稻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福建稻麦科技》2014,(2):31-31
近日,国家农业部发布公告,确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培育的"两优616"等18个品种为2014年超级稻品种。至此,农业部冠名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有111个,其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超级稻占6个。"两优616"育种主持人黄庭旭研究员介绍,"两优616"具有株叶形态理想、根系发达、生机旺盛、结实率高、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抗瘟性较强等特性,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简讯     
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自1996年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实施以来 ,通过项目各专家的辛勤劳作与不懈努力 ,取得重要进展 ,基础理论研究与水稻品种选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迄今为止 ,通过籼粳杂交或不同生态型杂交 ,已有3个常规稻品种和16个杂交稻组合通过省级或全国品种审定。育成的品种和组合大面积种植单产可达650~700kg/667m2,有些小面积试种单产超800kg/667m2。据1999年各地组织的产量验收 ,直立穗型品系“沈农606”(单产815.4kg/667m2)、三系法亚种间籼型杂交稻组合“协优…  相似文献   

20.
 以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沈农606为试材,以秋光和辽粳294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粳稻灌浆结实期碳水化合物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沈农265和沈农606比对照品种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通过对灌浆结实期的籽粒和叶片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发现沈农265叶片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花后40 d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秋光,花后40 d沈农265的籽粒淀粉含量显著高于秋光;而沈农606与对照品种辽粳294叶片和籽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系和叶片保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超级粳稻的根系衰老要早于地上部分,与同期对照品种相比,沈农265和沈农606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延缓了植株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