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构建了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系数法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陕西省西安市石砭峪水库下游居民调查实例,通过熵权系数法对各评价指标赋值,利用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算子得出评价结论,调查地区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中”,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提高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水库修建后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RVA(变化范围法)思想选取能反应建库前后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一系列指标,构建了水库下游河流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采用风险指数法与RVA法对其进行估计量化和权重确定的基础上,针对生态风险评价工作及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程度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将生态风险量化为5个等级标准,建立了水库下游河流生态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定量给出水库下游河流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对水库建成后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博弈论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变模糊评价中主观赋权随意性问题,将博弈论思想与熵权法及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优化,构建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以民权县地表水水质评价为例,选取当地14个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可变模糊评价结果与熵权-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变异系数-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水质评价中是有效可行的,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更加准确的反映水质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不确定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下降,熵权模糊理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度。文中针对地下水有机物的特性,对U.S.EPA推荐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有机物自然衰减作用。本次研究以沈阳细河周边地区为例,在分析测试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虑各有机物对其致癌风险的贡献率计算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指数以及评价标准,确定致癌风险等级,进行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细河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指数都很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加强重视有机污染造成的危害,减少有机污染,为公众和环境管理者提供相对准确和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借助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结合灰关联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表明了该模型是有效的。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使得熵权法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更实用,并应用到评价指标的赋权中。将灰关联分析理论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并应用到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中,能够为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熵权理论和模糊评价为基础,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和归纳了影响水利工程方案优选的因素指标。鉴于水利工程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权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应用于水利工程优选中,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评价模型。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以某水利工程为背景,基于专家经验对该项目方案进行了优选,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农机设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利用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对农机设备进行优选,并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济南鹊山水库水质风险模糊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济南鹊山水库的水源污染特征,通过对水质指标的属性约简,降低了水质指标的维度.并在水质指标属性约简的基础上,利用格贴近度和择近原则对济南鹊山水库进行水源水质风险模糊识别.探讨了地表水源水质风险模糊识别的方法,为黄河下游地区引黄水库风险预警与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灌溉水质综合评价的熵权可拓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现有单项灌溉水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界限刚性量化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熵权的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将熵权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方法有机结合,不仅解决了灌溉水质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相容性问题,而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引入熵权系数概念,克服了传统可拓评价方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属性综合评价法及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0.
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灌排方案熵权系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排方案,借助田间避雨小区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灌排方案对番茄需水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将6种单个品质评价指标转化成1个品质综合主成分.以品质综合主成分、产量、需水量和灌水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系数法计算得到了各灌排处理的熵权评价值,确定了处理9为最优灌排处理,熵权评价值为0.873;其次为处理5,熵权评价值为0.85;最差为处理1,熵权评价值仅为0.593.研究结果表明,在避雨措施下,采用60%对照灌水量,暗管埋深0.8 m的处理9,番茄产量虽然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有所下降,但可增加可溶性固体物、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改善果实口感与风味,同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可作为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优质高产的番茄灌排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