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集排水孔幕饱和-非饱和全精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有密集排水孔幕的工程渗流问题,只进行稳定饱和渗流分析往往是不够的,饱和-非饱和排水子结构分析方法正是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为了全面精细地模拟排水子结构的实际渗流状态,首次提出了全精细数值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在针对2类不同排水孔提出不同的完整水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不透水边界、已知结点水头边界、饱和逸出面边界、降雨入渗边界、非饱和蒸发入渗边界等有关子结构排水孔及其它表面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的分类处理方法,特别针对顶排型排水子结构排水孔内部水位提出了严密的数学处理方法。工程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密集排水孔幕的全精细数值模拟方法是正确的,可以解决相关的工程渗流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江西峡江枢纽控制工程中的库区抬田研究课题,开展多元结构地基上抬田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稳定渗流条件下,防渗层内部的天然水头势随时间变化属于饱和-非饱和渗流,孔隙水压力总体较小,负压水头势在防渗层以上部分表现为随埋深增加而增大;在有地下水顶托时抬田结构渗流量稍有增加。但均符合设计规范对地基渗流的要求,用试验结果修正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抬田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大量减少了试验工作量,且结果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泄洪雾化雨对白鹤滩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左岸雾化区边坡稳定性的计算条件,基于一次典型泄洪雾化降雨过程的三维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计算成果,考虑暂态饱和区的渗透荷载、非饱和区的负孔隙水压力及结构面遇水软化降低其抗剪强度等,采用FLAC3D软件对左岸边坡在不同时刻的横河向位移、应力、剪切应变率及塑性区进行计算.通过与天然状态比较分析可知,降雨入渗将显著抬高坡面浅部的压力水头,在坡脚处会出现大范围的暂态饱和区,坡体变形、应力、剪切应变率的量值均有显著提高,降雨入渗还可能诱发坡体深层滑动破坏,致使坡体局部稳定性恶化.  相似文献   

4.
有自由面渗流分析的虚单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渗流分析的固定网格法──虚单元法,该法通过迭代可较准确地求出自由面边界,计算区域逐步逼近实际渗流区域,可应用于稳定和非稳定渗流计算。  相似文献   

5.
三维无压渗流分析的溢出面迭代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考虑三维无压渗流问题中溢出面上的边界条件,将渗流自由面的确定问题转化为确定溢出面,同时结合使用渗透矩阵调整方法和丢单元技巧,给出了三维无压渗流问题的溢出面迭代方法。算例和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大误差为2.06%。  相似文献   

6.
根据土体的孔隙率,采用随机配置的方法建立了二维土体孔隙结构.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BE方法),通过设置入口、出口边界为非平衡态外推格式、左右边界及土颗粒边界为标准反弹格式的边界条件,建立了模拟饱和土体渗流的二维模型.编制了相应Matlab计算程序,模拟了在一定孔隙率的土体中,当恒定流速入渗时,土体渗流场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渗流流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过程中,土体流速的分布情况在整个渗流区域内较为均匀,且在孔隙连通性好、孔隙较大的区域流速较快.土体孔隙率越大,土体的渗流速度越大,且在渗流场内绝大部分孔隙格点的流速小于入口处的流速.当孔隙率恒定时,入口流速越大,渗流场内孔隙格点上流速分布的离散性越大.因此,LBE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土体的渗流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土体渗流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和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建立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研究考虑强降雨条件下渗流场变化导致饱和区渗透力变化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强度折减分析法。将此方法应用于广东省乐昌峡左岸坝肩边坡,进行降雨过程边坡渗流变化情况及稳定性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条件下,地表水入渗将直接导致非饱和区范围缩小、压力水头升高及局部暂态饱和区出现;考虑饱和区渗透力变化的影响,降雨入渗时边坡稳定性将会下降,但由于边坡开挖使得坡角较为平坦,而且上层强风化层的渗透系数较低,故此时边坡仍然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基于上述理论,以ANSYS为平台,编制了混凝土三维非稳定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计算程序,同时通过大量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法国工程师享利达西(HenriDarey)经过对饱和砂土的渗流试验研究,1856年提出了著名的渗流阻力定律,即达西定律.此定律后来被推广到其它饱和土壤和多孔材料中.1931年,理查兹(Richards)用试验的方法为此定律进一步推广到非饱和土壤找到了论据.不仅扩大了达西定律的使用范围,而且给研究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如灌溉土地上的蒸发、入渗、根系吸水等)带来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四参数随机生长法(QSGS),根据土体孔隙率,重构土体微观结构.通过格子Boltzmann方法,左右采用不透水边界,上下边界采用非平衡外推格式,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标准反弹格式,建立饱和土体渗流模型,并让恒定流速的水渗入模型.结合算例,推导了宏观物理单位与格子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编制相关Matlab程序,并且进行运算分析,探讨在计算机模拟情况下的微观土体结构中水的渗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QSGS方法所重构的土体生成过程与自然环境下多孔介质的生成过程类似,重构土体性状各异,连通性和结构与实际土体类似;在连通性良好的前提下,土体中水的渗流速度与孔隙率大小有关;同一土体中渗流通道越小的位置水的渗流速度越小,渗流通道越大的位置渗流速度越大;在相同孔隙率条件下,大颗粒土的平均渗流速度比小颗粒土的平均渗流速度大,而小颗粒土的渗流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马福才 《灌溉排水》1998,17(4):50-52
阐述了计算土壤水入渗情况下θ方程和h方程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讨论了用h方程计算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入渗时的收敛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当h〈h-hp时,可令h=0,即认为土壤已经饱和。这种处理处理,即满足计算精度,又加快了收敛速度。论文还通过一个实例说明hp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2.
黄河大堤非饱和土边坡渗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取自黄河大堤开封段的土样进行了土水特性和渗透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非饱和土的渗透性进行分析,推导出了适合黄河大堤的渗透函数方程,并应用二维饱和-非饱和有限元渗流分析程序得出洪水时期黄河大堤中的含水量、浸润线的变化、水头分布,为拟定必要的渗流控制和堤坝的补强、加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场的仿真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基于上述理论,以ANSYS为平台,编制了混凝土三维非稳定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计算程序,同时通过大量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进行三维块体稳定分析时,渗流荷载的计算尤为重要,通过对Kriging 插值技术及渗流荷载计算方法的研究,实现了利用块体区域已有的有限元渗流计算结果计算渗流荷载,从而为块体的稳定分析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5.
活塞-缸套周期性瞬态传热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计算柴油机单个零部件传热时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的问题,用耦合传热的方法,把活塞、缸套传热时的外边界条件变成内边界处理,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以X6130型柴油机为例,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活塞-缸套的三维模型,并对其额定工况下一个工作循环内的瞬态传热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活塞-缸套上关键点的温度波动曲线。部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用耦合方法模拟活塞-缸套之间的传热过程是可行的,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岩土体非饱和参数的确定是进行岩土体非饱和渗流分析的关键。考虑岩土体非饱和非稳定渗流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根据监测点水位变化数据,通过正交设计、非饱和渗流正分析、BP神经网络和遗传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基于van Genuehten模型的岩土体持水特征曲线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岩土体非饱参数确定的困难。并以一次降雨过程中岩质边坡非饱和渗流场的动态变化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反演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降雨过程中岩土边坡强度及其稳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计算土壤水入渗情况下θ方程和h方程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讨论了用h方程计算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入渗时的收敛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当h<-hp时,可令h=0,即认为土壤已经饱和。这种处理方法,既满足计算精度,又加快了收敛速度。论文还通过一个实例说明hp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8.
非稳定渗流作用下土石坝边坡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库水位回落条件下土石坝非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非饱和土强度、土体密度都随含水量变化的关系及渗透力作用,利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技术研究了水位降落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土石坝的设计运行、除险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和ANSYS软件有限单元法对水闸闸基渗流进行计算,通过比较,验证了ANSYS软件用于计算渗流场的可行性,其强大的求解器和前、后处理功能以及可视化的模型建立为设计提供了一种渗流场数值计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SolidWorks建模以及与ANSYS的接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山水库进水塔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建立三维实体模型以及进行ANSYS软件与SolidWorks接口处理的具体方法,打破了SolidWorks应用的局限性,拓宽了SolidWorks的应用范围,很好地解决了ANSYS处理复杂模型时的建模困难问题,为充分发挥ANSYS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