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名牌战略 ,优化茶叶结构调整是当今茶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内容。金寨县在八十年代就从开发名优茶入手 ,创制“金寨翠眉”名牌产品 ,从基地建设、品种改良、机械制作到市场开拓、产品定位 ,乃至茶业的政策导向上都走上了向名牌要效益、围绕名牌出措施的良性发展之路 ,进而拉动了整个茶业产业的全面发展。优化茶业结构调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摒弃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 ,是实现我县茶叶产业腾飞的需要。1 翠眉品牌1 .1 “金寨翠眉”的崛起 我县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故乡。采…  相似文献   

2.
金寨县地处皖西大别山区,是全国一百个和全省十三个重点产茶基地县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罗田县志”和“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官府曾在麻埠街、开顺街设立茶叶收购站,可见当时已颇具规模。瓜片茶是金寨县传统名茶之一,而“齐山云雾”瓜片则名占魁首。据《六安州志》载:“齐山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叶甚壮,而味独特……。齐云瓜片更是极品”。明代潘吐美《咏齐云茶》“高峰直与浮云齐,望入无峰天亦低。爱探惊雷新吐荚,提筐争向雾中迷”<采茶禾>。齐云山主峰海拔高达八百多米,山上峰峦迭翠,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四季云烟飘渺,晓雾弥漫。茶树生长在这样日照短且多慢射光的蔽阴高湿的环境里,  相似文献   

3.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4.
金寨县地处皖西火刖山脉的北部,土壤肥沃,气候宜茶。发展名茶生产具有独厚的条件。全县七区一镇五十八个乡,区区乡乡都产茶,拥有茶园6.5万亩,年产干茶3.2万担左右,年平均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重点茶区占农业收入的50%以上。不仅主产炒青绿茶和黄绿大茶,而且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主产地,还有“齐山毛峰”、“抱儿珍秀”、“金刚雨露”等名茶。瓜片的极品“齐山云雾”也产于金寨县  相似文献   

5.
正1金寨县茶产业状况及示范区创建背景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74.8%,是安徽省林业大县。金寨县自古出产名茶,这里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核心原产地、全国重点产茶县、农业部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茶园面积1.15万hm2,201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360t,总产值4.68亿元,系列产值达10亿元,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  相似文献   

6.
陈新德 《茶业通报》2000,22(3):28-28
“横龙翠眉”属新创良种名茶 ,产于安徽省含山县良种茶场 ,1 992年开始研制。由于名优茶品质的形成是生态环境、茶树良种、栽培和加工技术等多项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在研制“横龙翠眉”时 ,我们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加工技术创制名优茶的做法 ,而是通过基地的选择建设 ,良种的引进栽培 ,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加工技术改进等多项措施 ,使研制工作获得成功。创制的“横龙翠眉”茶外形紧直挺秀微扁 ,色泽翠绿光润 ,白毫显露 ,香气清香高长 ,滋味鲜醇回甘 ,汤色浅绿明亮 ,叶底嫩绿成朵。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评 ,认为该茶“品质优秀、…  相似文献   

7.
《茶业通报》2007,29(4):149-149
从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七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会(第一阶段)上获知,安徽省参评茶样14个,岳西县林兰名茶厂林兰芳牌长岭兰芽、安徽省金寨县安态特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安态牌金寨雨毫两个茶样获特等奖;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一笑堂牌六安瓜片等11家单位提供的11个茶样获得一等奖,获奖率为92.86%。虽然众多安徽茶叶企业没有送样参评,但从安徽参评茶叶的获奖率可见,安徽茶叶在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金寨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是全国100个、安徽省14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十大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达9466.7hm2,年产干茶3600t,系列产值8000万元。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后的新形势,把发展无公害茶叶作为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在创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工作中,坚持以“强化行政组织领导、改善产地生态条件、规范生产加工管理、提高生产安全质量、增加经营服务…  相似文献   

9.
解正定 《茶业通报》1999,21(2):28-28
金寨翠眉是八十年代新创制名茶,因其外形酷似画眉,色泽翠绿,由茶学界泰斗陈椽教授命名为翠眉。该茶1989年获农业部西安名茶评比会部优奖;1995年获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6年获第二届中茶与瓷文化交流会金奖;1997年获中国国际茶会金奖;在第三届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种名茶究竟有多少?众说纷云。有“十大名茶”之说,亦有“八大名茶”之论。但“六安瓜片”则是公认的一大名茶。鉴评茶叶品质,虽有各种标准和要求,但统而言之,不外乎是以色、香、味、形四字衡之。“六安瓜片”由单片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只此一端,在我国所有茶类中是绝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特产和出口商品。早在汉末晋初就有“庐江好茗”“宣城人入山采”等记载。1986年产茶46958.5吨,茶园面积168.74万亩,采摘面积141.17万亩,平均亩产33.2公斤。基本情况我省茶类花色繁多,以品质优良称誉国内外市场。主要出口茶类有:祁红、屯绿、舒绿等,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涌溪火青、敬亭绿雪、霍山黄芽、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狮峰云雾、金山时雨、郎源松萝等。近年创制的名茶有:天  相似文献   

12.
程自强 《茶业通报》1994,16(4):33-35
提高“六安瓜片”品质制作技术的研究程自强(六安地区农业局)“六安瓜片”制作技术精湛.品质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市场供不应求。为继承和发扬“六安瓜片”优良的传统工艺,提高“六安瓜片”的炒制技术水平,特于1...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六安瓜片条目内说:“片形烘青绿茶之一,清代末年创制,产于安徽六安、金寨和霍山县,过去三县均归六安府(府应作州)管辖,故称六安瓜片”。该条目基本上采用了《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一书中六安瓜片的观点。《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六安瓜片一节编撰人庄维之同志在文中提及六安瓜片历史渊源时有两种说法:一为某茶行评茶师从收购的上等绿大茶中专拣嫩芽摘下制成峰翅抛售市场;另一说法麻埠祝财主因取悦袁世凯炮制而成的。编写人庄维之同志认为:“两说虽然大相径庭今不评及,  相似文献   

14.
汪于奎 《茶业通报》2017,39(4):172-175
2017年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依托当地茶叶联合体,在县内麻埠镇、吴家店镇等6个乡镇10个村成立11个六安瓜片炒制中心,开展六安瓜片制作技术师带徒实训,采取"1+1+10+20+N"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解决茶叶企业用工难问题,提高了茶叶企业经济效益和知名度;传承六安瓜片手工制作工艺,并且快速传播六安瓜片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代名茶都是劳动人民亲手创制的,经过有识之士加以总结整理提高。目前的名茶多数是在有关茶业研究单位或国营茶叶公司领导下指导创制的,很难遍地开花。社队企业或专业队创造的则不多见。今后要促进社队企业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能手开展名茶研究,带动一般茶叶品质的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大部分都在茶区的社队企业里。政府号召农、工、商联合一体,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繁荣农村,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这是建设“四化”的民富国  相似文献   

16.
陈辉  祝儒水 《茶业通报》2016,(3):106-108
茶产业已成为金寨县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升六安瓜片茶叶质量,确保六安瓜片茶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金寨县政府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联动、产业升级等方法,取得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茶农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加强等成效。总结出以利益合理分配为纽带、以恰当布局为基础等关于茶叶联合体建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徐善真  方惠 《茶业通报》1995,17(4):33-33
新名茶“旌德魁针”徐善真,方惠,郭晓宁(旌德县茶叶公司)“旌德魁针”茶产于安徽省南部山区旌德县境内,是近年创制的名茶新秀。在1995年6月“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旌德魁针”茶以其独特的外形风格、优异的品质特征被评为安徽省级名茶。并获第二届中国农...  相似文献   

18.
六安瓜片品牌经营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520-522
品牌化程度低是影响历史名茶—六安瓜片市场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在强化品牌意识的前提下,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扶持茶业龙头企业以加强其品牌整合能力等措施,来打造六安瓜片茶叶知名品牌,实现其生产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茶叶文化与经济的统一,做强做大六安瓜片茶产业,并最终使其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许小芹 《茶业通报》2021,43(2):53-57
潜山茶叶四十年经历了名茶创制、名茶大发展、名茶萎缩、项目支撑四个时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发对潜山茶叶今后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城乡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繁荣。茶叶生产也不例外,国务院于1984年下达国发《74》号文件以后,茶叶流通和销售实行放开,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叶市场繁荣。首先,我国各地优厚自然条件下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各地名茶的恢复和新名茶创制,尤如雨后春笋。全国各茶区创制的新名茶不下百余种。安徽宁国黄花云尖这朵名茶鲜花,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下开放的。宁国黄花云尖名茶是由宁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宁国猪耳种的茶树芽叶制成的,猪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