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河  真理  龙晨红 《农业考古》2003,(4):164-176
天下第一泉,一云庐山谷帘,一云长江中泠,一云北京玉泉。千百年相讼互诘,虽为仁智各见,但天下第一泉的桂冠到底花落谁家,始终难以定夺,然而无锡的惠泉,自从唐代被品为天下二泉以来,其地位始终岿然不动。正如元代诗人张雨所说:“水品古来差第一,天下不易第二泉。”(《游惠山寺》)再加之惠泉所处二浙之要  相似文献   

2.
无锡,人杰地灵,声名显赫的荣氏家族和名闻遐迩的天下第二泉谁个不晓,哪个不知?尤其是后者,千百年来在中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15年前还在天下第一泉故乡镇江求学的我,与三位同学金秋季节一起游惠山,朝拜天下第二泉的情景历历在目,弹指间,十五年已成过眼烟云。今天,领导安排我赴无锡军分区函授辅导,顿觉精神抖擞。因为我又有机会再临天下第二泉了,对一个与茶有缘的人来说,这当然是天赐良机。人未去无锡,耳边却仿佛时时听到天下第二泉的淙淙泉声和婉转凄凉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的确,无锡茶文化的历史魅力,是一笔弥足…  相似文献   

3.
泉城漫步     
我虽较少远足,但也探访过几处名泉。师专求学时,几次驻足镇江金山的天下第一泉(中泠泉),并未感到有何新奇,只觉得条石砌成的泉池中向上涌动的泉水像小小的人工喷泉。据说直到100余年前的咸丰年间,泉旁那一马平川的陆地还是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呢。怪就怪在江中怎么有泉水?当时不知陆羽何许人也,当然对茶圣点定的天下第七泉(陆羽品定为天下第七,唐刘伯刍评为第一)。也知之甚少,无甚兴趣。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清冽凝重,小小的硬币投下去,竟然能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好奇的游客拚命投掷,泉中居然经常积有一大堆各色硬币,加上著名的民…  相似文献   

4.
“水与茶串香”,“泉美茶香异”。古人为泡出好茶,不遗余力地寻觅甘泉活水。唐代茶圣陆羽,一生对泡茶之水作过仔细地研究比较后,在他的《茶经》一书中得出结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所说的“山水”,即山泉之水。因此,他将天下的山水名泉排定座次,共分20等,即:庐山康王谷谷帘泉第一,无锡惠山泉第二,蕲水县兰溪泉第三,宜昌石鼻山下蛤蟆泉第四,苏州虎丘山观音泉第五,庐山观音桥招隐泉第六,长江南零水第七,南昌西山东瀑布水第八,桐柏山淮河源泉第九,六安龙穴山龙池水第十,丹阳观音山玉乳泉第十一,扬州大…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韩国茶道协会总务长、釜山女子大学教授金吉子女士在访问了浙江湖州陆羽墓、无锡惠山第二泉之后,于今年元月下旬专程来江西庐山脚下的康王谷考察曾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以及庐山栖贤寺前的“天下第六泉”。陪同前往考察的有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和茶文化专家余悦研究员以及星子县文化局长刘希波等。金吉子教授在南昌其间还考察了南昌的茶艺馆,参观了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受到热情欢迎。金吉子教授还对数百名学习茶艺的女职学生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应聘为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专业的客座教授。韩国釜山女子大学金吉…  相似文献   

6.
王河 《农业考古》2006,(2):248-252
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旁,原有松树万株,是为明初惠山寺住持性海所植,性海又在万松之中建一精舍,名为听松庵,听松庵里有一竹茶炉,古色古香,煞是漂亮,此竹茶炉来历可不简单,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尤物”,自从明初创制以来,虽屡毁而屡新,延绵至今,近七百年之久,引起了明清以来百余位文人、僧人甚至是皇帝的关注,他们一边以此竹茶炉煮二泉,烹佳茗,一边尽情地挥洒着艺术才华,作诗撰文,绘画挥墨,歌吟赞美它,留传至今,共计二百数十首(篇)诗文,十余幅绘画与书法墨迹,以及四部专著,由此而形成了惠山听松庵竹茶炉“烹泉煮茗”的独特的茶文化现象。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竹茶炉,竟然引起众多文人长达数百年的群体性的痴迷,这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可见其文化影响是多么巨大,因此有必要对其历史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杨连正 《农业考古》2001,(4):156-165
七、四川峨嵋山上玉液泉———天下第一泉峨眉山雄秀奇丽 ,明·周洪谟在《三峨》诗中称 :“三峨之秀甲天下 ,何必涉海觅蓬莱” ;清人谢文明有句“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山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涌泉、飞瀑 ,如清音阁“双龙飞桥”下的黑白双溪水 ,为峨嵋山十景之一 ,报国寺附近的龙门飞瀑 ,虎溪鸣泉等真是众多碧水翻腾 ,汹涌澎湃。出露于神水阁前的玉液泉 ,泉水清澈湛碧悦人 ,饮之甘冽适口 ,治病健身 ,延年益寿 ,被清人邢丽江评为“天下第一泉” ,并书刻石碑立于泉畔。玉液泉位于峨嵋山市黄湾乡大峨村委会门口的“神水阁”前…  相似文献   

8.
朱德馨 《农业考古》2006,(2):280-280
联语搜出肠中五千卷;(1)评量天下廿一泉。(2)清境涤尘心,溯回茶苑千秋梦。专家舒法眼,彰显神州第一村。注释:(1)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之句。(2)自陆羽后古代文人有多种评水法,其中主要有扬水法,称水法(量水法)、口尝法、观水法等。张又新评天下之水为二十等,推庐山康王谷水帘水为第一,雪水居末,未有二十一等。上晓起古井灵泉,色味报佳,尚待茶人评量。七绝朱德馨樟盖临溪敞野蓬,茶人豪兴效卢仝。同描一幅神仙画,结得天缘在画中。奉和德馨诗友七绝原玉方振川樟盖临流作碧蓬,骚人品茗异卢仝。天生晓起…  相似文献   

9.
陆羽论水:“山水上、江水次、……”按这种理论标准评天下之水,当以“庐山康王谷谷帘泉”为第一,是于理不悖的。“杨子江中水”即中泠泉排位第七“也就不足为怪。唐张又新《煎茶水记》引当时高级官员刘伯驺之说,以“中治水为第一泉”。当然评分的标准主要是主观判断,标新立异,原无不可。但中泠是长江在金山附近的水域,并不是这一带的“水”都是“泉水”,据清人张潮永《中泠泉记》真正的中泠泉应在金山郭璞墓前“石窟中”,并且要用特制的汲水工具(形似葫芦的钢瓶)才能取得。因此“天下第一泉”确是难得。爱评泉者也只能“望江兴叹…  相似文献   

10.
正走南闯北的乾隆爷第一次下江南,盛赞江苏无锡惠山"甚合朕意,可称为江南第一也"!惠山,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江苏无锡西郊,东接苏沪,南濒太湖,西邻宁常,北临长江,是当年泰伯奔吴的发源地,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有"江南第一园林"寄畅园、"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江南最胜丛林"惠山寺、"露天博物馆"惠山古镇,江南的山水、祠堂的群落、名泉和古刹,衍  相似文献   

11.
金泥     
在惠山泥人一条街上,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惠山的泥人人有多少,也许没有人统计得清楚。宋旭东不会做泥人,他的泥人厂却是无锡惠山的一块金字招牌。两年时间里,他把惠山的泥土变成了百万财富。  相似文献   

12.
嵇发根 《农业考古》2003,(3):184-192
一、湖 丝“湖丝”之称 ,见于记载 ,始于南宋嘉泰年间 (12 0 1- 12 0 4 ) ,其时已经“湖丝遍天下”了。( 1) 实则 ,有“湖州”之称始 ,便有“湖丝”。隋仁寿二年 (6 0 2 )置湖州 ,以滨太湖取名 ,治所乌程。此为“湖州”称谓之始。隋、唐时 ,尚有“安吉丝”、“武康绵”以及“湖绸”等称谓。( 2 ) 再往上推 ,三国·吴时有“永安丝” ,( 3) 永安即今武康 ,也就是“武康丝”。其时湖地称“吴兴郡” ,因此也是“吴兴之丝”。况唐代尚称“湖绫”( 4) ;明、清时湖地之罗称“吴罗” ,亦称“湖罗”( 5) ;湖地之蚕 ,历代则呼为“吴蚕”( 6 ) ,因此 ,…  相似文献   

13.
“名泉”剖议江西婺源茶厂王广彬“名泉”分别开说:名,是出名,名冠天下。泉,是从峡谷岩隙中,长年不断、涓涓流出的活水。俗称山骨水、合二而一,就叫“名泉”。“茶为水之神、水为茶之体。”有好茶而无好水,茶难以发其香;有好水而无好茶,水难以显其灵。好茶好水互...  相似文献   

14.
四川蒙山“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江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自古以来有“禹贡蒙山”之说,历代奉为“仙境”、“圣地”,故有“天下大蒙山”之称。蒙山不仅在我国古代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蒙山茶文是茶史上的一朵奇葩。二千多年来放射着瑰丽色彩,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古代蒙山与茶叶我国最早地理方志《禹贡》记有“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底绩”。相传禹治水时曾对蔡山(周公山及四周区域)、蒙山(今蒙山及四周区域)进行开拓整治,并在此庆功祭天。史书称“蔡蒙旅平”,今呼“落平”。在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发掘战国魏襄王(前318—前296年)墓室时,曾发现竹简数十车,经整理后  相似文献   

15.
一 宋代诗人苏轼诗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类数秀峰。”就是这句名诗,把秀峰推上了庐山景观之巅。与此同时,座落于庐山最高处的汉阳峰西的康王谷,俗称庐山垄,为庐山三大峡谷之一。谷底,有一奇观,据有关史料记载:“泉水西行为枕石崖所阻,湍怒喷涌,散落纷云,数十百缕,斑驳如玉帘,悬注三百五十丈,故名谷帘泉。亦匡庐第一观也。”唐代茶圣陆羽曾寻访踏勘此地,在考察全国名茶和水质的基础上,曾说:“谷帘泉水为天下第一。”而这里就是庐山优质云雾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在自然界,天下产名茶之地,不一定有名泉,而有名泉之处…  相似文献   

16.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2,(2):178-180
长兴县顾渚山盛产紫笋茶 ,山下有著名的金沙泉 ,在唐代连续作贡 80余年而闻名于世。又因长兴与中国“陶都”宜兴毗邻 ,矿脉相连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紫砂泥 (陶土 )。据长兴方志记载 ,紫砂茶具始于北宋 ,时有“南窑”、“北窑”之称 ;“南窑”在长兴缸窑 ,“北窑”在宜兴丁山。于是长兴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 ,早被誉为“品茗三绝”。自晋、唐以来 ,民间饮茶之风盛行 ,城乡茶馆林立。长兴东临太湖 ,西倚天目 ,山水清远 ,属于江南水乡之地。正如杜牧在顾渚写的《茶山诗》中所盛赞的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抗战爆发前 ,长兴人口有 2 …  相似文献   

17.
老水文友,姓于,名水,酷爱茶,终因忝列工薪阶层,囊中羞涩,无缘问津佳茗,乃将功夫放在水上。天下名茶说不出子丑寅卯,论起水来滔滔不绝,“水为茶之母”,“好水伴佳茗”,此类俗语所收极多,玩友遂称其“老水”。老水亦自得。茶书择水之语多矣,老水烂熟,然老水身居平原,近无泉水,远无江水,虽有心收集梅花雪水,那毕竟是曹雪芹之戏语,当真不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玩水仅落个嘴巴舒服。有年春天,单位组织旅游,那儿多山,山必有泉,老水闻之大喜,置10公斤塑料桶两个,背起前往。同事游山逛水,老水四处觅泉,饮饱,灌足。上车…  相似文献   

18.
苏南各县虽然早有栽桑养蚕的历史,但是大规模的蚕桑养植还是开始于近代。无锡丝茧始于清初,其源肇自滨湖一带。(1)武进县也是在光绪初年才开始养蚕最初发轫与旧阳湖之安尚乡、横林镇等地方。(2)常州、  相似文献   

19.
江增华 《农业考古》2007,(1):116-120
施闰章(1619-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一号媲萝居士,又号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呼“施佛子”。清代初年江南名邑宁国府宣城县双溪人。清初著名诗人,尤其擅长五言体诗歌,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南施北宋”之誉,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20.
叶舟 《农业考古》2004,(4):117-117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素有“纵横入百里,有峰三十六”之称。在那层峦叠幛的山峰中,云雾飘渺不定,古木参天,曲径通幽,被誉为“青城天下幽”。在青城山上,有一条江水潺潺不绝,清澈甘甜。这里的气候、土壤,十分适宜于茶树的生长,据考证,早在唐代时已是有名的茶产区,并入贡,这就是名闻中外的“青城茶”。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记有:“青城县有散茶、贡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