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在本市棉田的为害程度1997年重于1996年。据滑县1997年调查,棉花受害面积7000hm2,受害严重地块平均虫株率77.5%,平均虫叶率40.8%,最高虫株率100%,最高虫叶率62%,部分地块严重减产,近乎绝收。美洲斑潜蝇在本地区棉花...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是1994年新传入我国的一种检疫性害虫,1995年8月在邯郸市首次发现。当年为害棉花2万公顷,1996年发生5.67万公顷,1997年发生7.33万公顷,损失惨重。对近年棉花生产构成严重...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多食性潜叶害虫。该蝇1993年最早在我国海南省的蔬菜田严重发生,次年6月山西省棉花所首次在棉花上发现此虫的严重为害,受害严重的棉田虫株率为100%,单株受害叶片数36.6%,单叶虫量最高达92头。10多年来,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日益扩  相似文献   

4.
0 %速杀净是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为明确其杀螨效果 ,1999年本站进行了20 %速杀净乳油防治棉花苗蕾期红蜘蛛田间试验。试验设 (1)20 %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 )1000倍 ;(2)20 %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 )2000倍 ;(3)15 %扫螨净EC(建湖县农药厂生产 )2000倍 ;(4)空白对照 (喷清水 )。试验选择在范公镇三灶村一农户棉田内进行 ,棉花品种为苏棉9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3次 ,小区面积20m2。施药前每小区挂牌固定10株 ,调查成、若螨基数 ,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 ,甘肃省敦煌市棉田棉铃虫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控制危害 ,探索化学防治的最佳药剂 ,2 0 0 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在敦煌市七里镇进行。肥力中等 ,棉花长势较旺 ,棉铃虫发生较重 ,前期未用药。施药时间为7月 2 4日 (二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 )。试验药剂由地区植保植检站和敦煌市农技中心提供。试验设 8个处理 :( 1 ) 2 4 %万灵水剂 1 0 0 0倍液 ;( 2 ) 48%乐斯本乳油 80 0倍液 ;( 3) 1 0 %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 ;( 4 )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1 0 0 0倍液 ;( 5 )圣方 1 5 0 0倍液 ;( 6) 35 %赛…  相似文献   

6.
20%速杀净是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严的一种新型杀虫杀螨剂.为明确其杀螨效果,1999年本站进行了20%速杀净乳油防治棉花苗蕾期红蜘蛛田间试验.试验设(1)20%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1000倍;(2)20%速杀净EC(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生产)2000倍;(3)15%扫螨净EC(建湖县农药厂生产)2000倍;(4)空白对照(喷清水).试验选择在范公镇三灶村一农户棉田内进行,棉花品种为苏棉9号.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施药前每小区挂牌固定10株,调查成、若螨基数,分别于施药后1、4、7天调查成、若  相似文献   

7.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海南地区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2种蔬菜潜叶蝇,通过对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分布调查研究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数量达到了97%以上,已上升为豇豆上斑潜蝇的优势种;三叶草斑潜蝇主要集中在80 cm以上的空间,种群百分比达到了71.30%,美洲斑潜蝇主要集中在40~120 cm的空间,种群百分比为61.29%。种间竞争使得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空间生态位分布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8.
何建群  陈贵荟 《中国麻业》2005,27(6):312-315
对宾川地区冬亚麻常见害虫进行了调查,发现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小地老虎、菜青虫、烟青虫、美洲斑潜蝇等8种为该作物主要害虫,阐述了其发生为害特点,并制订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宾川地区冬亚麻常见害虫进行了调查,发现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小地老虎、菜青虫、烟青虫、美洲斑潜蝇等8种为该作物主要害虫,阐述了其发生为害特点,并制订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湖北农学院教学实习场进行。棉花品种为鄂抗棉 6号 ,试验设 5个处理 :( 1 ) 50 %甲·辛乳油 1 50 0倍 ;( 2 )华农 1号 1 0 0 0倍 ;( 3)家福灵 1 0 0 0倍 ;( 4 ) 2 5%棉铃清乳油 2 0 0 0倍 (对照药剂 ) ;( 5)清水对照。随机区组排列 ,4次重复 ,小区面积 2 2 .5m2 。试验选择在四代棉铃虫卵孵高峰期进行。每小区取样 2 5株 ,施药前调查记载棉铃虫的幼虫数和卵量 ,药后 3天调查残存幼虫数和卵量。药后 7天只调查残存幼虫数。以药后虫口减退率计算校正防效 ,对防校进行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用 q测验法。1 药后 3天防效表 1  4种杀虫剂防治…  相似文献   

11.
“20%K——9701乳油”(拟除虫菊脂类),系江西省轻化研究所最近试制出的一种具有高效、广谱、低毒、无残留及使用安全等优点的新型农药,为了摸索该药对棉花害虫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0年曾对棉叶蝉、红铃虫进行了大田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方法1、防治棉叶蝉:试验分四个处理:(1)“K—9701”500倍液;(2)“K—9701”1000倍液;(3)80%敌敌畏(上海农药厂产品)1000倍液;(4)对照(不施药)。每个小区面积一分,9月2日施药。亩喷稀释液150斤,施药后分别检查百叶虫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是本地棉花上主要害虫。为探索持效期长、用药量低、对棉铃虫防治效果好的中低毒农药品种,于2004年进行了成都海宁产2.5%敌杀死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5%敌杀死乳油(成都海宁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2.5%敌杀死乳油(艾格福公司生产,市售)为对照药剂。试验设5个处理,每公顷用(海宁生产)2.5%敌杀死乳油(1)600 m l;(2)750m l;(3)900 m l;(4)每公顷用2.5%敌杀死乳油(艾格福生产)600 m l;(5)空白对照。试验在江苏东台市唐洋镇进行,棉花品种为苏棉9号,长势旺盛不早衰,棉铃虫发生世代为4代,分别于8月24日、29…  相似文献   

13.
施爱民  胡国祥 《江西棉花》1999,21(4):F003-F00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原产巴西,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一类检疫性害虫。它分布于40余个国家,1994年在我国的广东,海南首先发现,之后随南菜北运迅速传入内地,据报道,已在全国21个省市发现美洲斑潜蝇的危害,并呈肆虐之势,严重威胁着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安全及“菜蓝子工程”的实施。1996年我们在棉花实验田中发现美洲班潜蝇为害,至1998年危害逐年加重。该虫主要危害棉花叶片正面,受伤叶面积可达50%以上,一片棉叶上虫量可达数十头,一旦发生危害,若不及时防治,则迅…  相似文献   

14.
1伏蚜防治伏蚜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为害性大。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一旦暴发,从棉株下部迅速向上部转移,整株卷叶“流油”发亮,对产量影响很大,当卷叶株率达到5%时,要立即防治。可用40%久效磷乳油稀释1000~1500倍,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西双版纳棚栽辣木存在的主要害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害症状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延缓棉铃虫抗性的发展 ,寻找更经济有效的防治棉铃虫的轮换药剂 ,2 0 0 0年用 5%棉虫立克 (山东华阳农药华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了药效试验。选择土肥及管理条件一致、地力中等、棉花长势较好、棉铃虫为害较重的地块进行试验。试验设 5个处理 ,5%棉虫立克乳油分 1 0 0 0倍和 1 50 0倍两个处理 (分别加入 50 0倍和 750倍的强力渗透剂 ) ,2 0 %杀灭菊酯乳油 1 0 0 0倍 ,百树得 1 0 0 0倍 ,设空白对照 (清水 )。小区面积 45m2 ,随机排列 ,3次重复。于 6月 2 8日用背负式工农 1 6型喷雾器常规喷雾 ,施药量按 667m2 60 kg。在每一小区…  相似文献   

17.
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区对比法,对棉红铃虫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及棉铃虫进行了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B-ROPEL对棉红铃虫干扰效果极显著,干扰率为98.2%~100%,同时对棉花害虫天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天敌数量增加1.76~2.93倍.控制棉红铃虫一代虫害花效果为85.1%~100%,对棉红铃虫青铃为害控制效果为30.23%~84.04%,单铃虫道(瘤)控制效果为37.70%~79.31%.同时化防次数减少3~7次,防治费用下降13.46%~48.08%,产量增加2.60%~6.84%.  相似文献   

18.
警惕"新害虫"对新疆棉花的为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 0年来,新疆新的病虫在不断传入和增加,如玉米螟已在全疆范围内发生,美洲斑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地区棉田(吐鲁番)及花卉上(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已发现烟粉虱为害。据奎屯、石河子棉区调查,近两年(特别是2 0 0 3年)双斑长跗莹叶甲(系新疆棉花新害虫,以前未见报道)在棉田普遍发生,个别棉田受害较重。老病虫害(棉花烂根病、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频繁发生,新的病虫又不断出现,给新疆棉花生产构成新的威胁。现将几种“新害虫”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及形态特征简报如下:1双斑长跗萤叶甲1 .1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是棉花上主要害虫,每年棉花产量因受其为害约损失15%~30%。为了进一步控制棉铃虫为害,保证棉花丰收,近年来本站先后引进了高压汞灯、诱蛾灵、频振式杀虫灯,并于1998年在棉花上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4个处理(1)高压汞...  相似文献   

20.
郭丽华  冯波  祖蓉 《杂粮作物》2008,28(3):204-204
美洲斑潜蝇学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于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是一种外来入侵的检疫性害虫,在沈阳地区已经发生10余年,为本地蔬菜生产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进而达到彻底防除的目的,我们对其发生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