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彤 《水产科学》1997,16(3):42-43
早春育苗期间,利用回收贝类培育废水增减单胞藻饵料,结果使新月菱形藻的细胞密度达到450万细胞/ml、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达140万细胞/ml。而通常所采用的自然砂滤海水经加热升温后培养新月菱形藻细胞密度为320万细胞/ml,叉鞭金藻密度为100成细胞/ml,利用贝类培育废水培养饵料具有生长快、节能等特点是有其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2.
用酿酒酵母(Saccbaromyces cerevlsiae)和醋酸醋杆菌(Acetobacter aced)发酵海带,将发酵液作为添加剂加入盐藻(Dunaliellasalina)、新月菱形藻(Mtzsehia closteztuma)基本培养液(F/2培养液)中,定期计数以检测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海带发酵液对盐藻和新月菱形藻2种单胞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发酵液体积分数分别为2.5%和5%时,盐藻生长状况相似,而新月菱形藻则是在发酵液体积分数为2.5%时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3.
陈爱华 《水产养殖》2002,(1):28-29,32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是泥蚶人工育苗的基础,单胞藻饵料培养的品种、质量以及投喂数量,直接影响着泥蚶亲贝性腺发育、幼虫、稚贝的成活与生长。根据泥蚶幼虫发育的不同阶段,需培养和投喂不同品种的饵料,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1 材料方法1.1 单胞藻品种有硅藻:三角褐指藻、小硅藻。金藻:湛江叉鞭藻、3011、大溪地等。扁藻:亚心形扁藻、青岛大扁藻。1.2 泥蚶亲贝购自浙江温州自然海区,性腺尚未发育。亲贝经促熟培养后催产,获得所需的幼虫及稚贝。试验用池为5m× 6m ×1.1m的水泥池。1.3 饵料培养 藻种培养:5 …  相似文献   

4.
(二)生物饵料培养与强化技术 1.植物饵料的培养技术:我们在轮虫培养、轮虫的营养强化和早期仔鱼培育过程中都要使用单胞藻,目前最常用的单胞藻是小球藻和等鞭金藻,Howell(1979)认为:在大菱鲆育苗过程中使用等鞭金藻,仔鱼的成活率比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单胞藻作为饵料在贝类育苗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单胞藻培养的好坏成为贝类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大、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出苗的质量和数量。笔者在1995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威海市渔政处海珍品试验站和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从事培育贝类单胞藻的培养,下面谈谈实践结果和个人体会,以供技术人员参考和交流。贝类育苗中,常用的单胞藻有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金藻、扁毛藻、小球藻、微球藻等。一、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都属硅藻门。角毛藻…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蛤仔幼虫食料和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叙述了菲律宾蛤仔面盘幼虫初期对饵料大小和活动能力有明显选择性。培养时,能及时投放个体小、幼虫生长快的单胞藻为饵料,可缩短幼虫培养周期和使幼虫变态更一致。试验表明,湛江叉鞭金藻、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是幼虫较理想的饵料。  相似文献   

7.
在育苗生产中对单胞藻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在贝类育苗中更为突出。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造成培养失败,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笔者初步总结出在单胞藻培养过程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一、单胞藻培养用水的处理单胞藻培养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作为生产性藻种培养用水,必须要经过煮沸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再使用,在冷却过程中必须加盖,无盖的容器可用清洁的白纸盖在瓶口。而二、三级藻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应用于三种海洋微藻保存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青霉素处理三种常用海洋微藻,研究不同青霉素浓度对处理藻类的培养与保存的影响。结果得出:在第5d内2000IU/L以上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明显抑制,第10d以后各组生长率趋于一致;在100~1000IU/L范围内,添加青霉素有利于异胶藻的培养和保存,在青霉素浓度为500~1000IU/L时效果较好,培养至第4d的方差分析表明其对异胶藻培养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浓度在250~1500IU/L范围内,青霉素对巴夫藻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第4d的方差分析表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对虾、河蟹、贝类育苗中,离不开单胞藻的培养。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以新月菱形藻为例介绍在短期内大规模培养单胞藻的方法,以供参考。新月菱形藻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很广,在5~28℃,含盐量为18‰~61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繁殖,最适光照强度为3000~8...  相似文献   

10.
海洋单细胞藻可以快速生长繁殖,自身合成并富集高浓度的PUFA。目前海洋单细胞藻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做鱼和虾的开口饵料,以及贝类和饵料动物的饵料。笔者通过单胞藻的生产实践以及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单胞藻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报告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对雨生红球藻进行充气、不充气及添加不同浓度N aHCO3进行培养。结果发现,作为藻类生长因素之一的碳源,在培养雨生红球藻的过程中进行适量添加对促进该藻的生长是需要的。充气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促进该藻生长的最适NaHCO3浓度为0.2g/L。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尿素浓度的叉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对该藻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添加明显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生长随尿素浓度增加(0-8.0mmol/1)而增加。二十碳五烯酸(EP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随尿素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2.1mmol/L时EPA的含量最高,达到19.1%。综合生物量与EPA和PUFAs产量,叉培养基中以尿素浓度为2.1mmol/L为宜,此时的细胞密度较高。且有利于EPA和PUFAs的富集。  相似文献   

13.
金藻类单胞藻细胞小,营养全面,是双壳类幼虫理想的饵料。金藻类单胞藻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特别容易受污染,大量培养难度大。笔者在近几年开展的室内泥蚶育苗中,采用全封闭式塑料薄膜袋(虾苗袋)培养球等边金藻、湛江叉边金藻,达到日供应量2t的水平,极大提高了泥蚶幼虫培育的成活率,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把培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原种的选取原种的质量对培养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在选择原种时要求选取无敌害生物污染、生活力强、生长旺盛、藻液的颜色正常无大量沉淀和无明显附壁的藻种。一般生产单位,由于生产季节性强,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14.
泥蛐苗种生产中,饵料曾用过螺旋藻粉,干藻粉、冷藏单胞藻或酵母,而直接培养的新鲜单胞藻是泥蛇苗期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优质饵料,是蛐苗生长和变态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青苗的成败,并且,在育苗过程中具有保护和改善水质的作用。因此结合1994至u1998年我们在乐清币东港水产育苗场和本中心藻类研究室所进行的试验,将该培养技术总结如下。一、保种培养l.种类作为泥蛐苗种饵料的微藻主要是金藻、扁藻和角毛藻。湛江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等单细胞金藻,个体小,无细胞壁,游动缓慢,易被摄食,而且蛋白质含量高,但易受污染,老化快;扁…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灵毅  赵强 《齐鲁渔业》1999,16(3):35-37
4种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结果表明:常温下,A33是最适宜培养的藻种,经4天培养,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14×104cell/ml,细胞生长率达到0.369;其次是A23、A140、A5藻种,细胞生长率分别为0.317、0.314、0.234。控温条件下,4种品系杜氏藻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高,是常温条件下的1.2倍。  相似文献   

16.
在海产单胞藻培养过程中,敌害生物的污染是影响单细胞藻生长繁殖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往往会因为敌害生物的危害而造成培养失败。现根据我们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谈几点看法。1 预防措施敌害生物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水、工具、容器、空气、肥料、昆虫以及藻种不纯、操作不严等几个方面,所以在日常的单胞藻培养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这几方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1.1 严格消毒1.1.1 水的消毒 单胞藻培养用水经过常规沙滤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一级培养用水应煮沸消毒,冷却至室温后方能使用,冷却过程中必须用瓶盖或经消毒  相似文献   

17.
在单胞藻的培养中,常会发生敌害生物的污染,而导致培养失败。为防治污染,保证单胞藻培养的成功。现把敌害生物对单胞藻的危害及防治简介如下,以供生产者参考。1敌害生物对单胞藻的危害1.1直接吞食一些较大的敌害生物,如轮虫、游仆虫、尖鼻虫、变形虫、海生残沟虫等,直接吞食藻细胞。由于单胞藻生长繁殖较快,如果敌害生物的数量不多,吞食量不大,则影响并不显著。但当敌害生物大量繁殖后,吞食量也增大,则对藻类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轮虫的吞食量达到惊人的程度,在两三天内可以把藻细胞吃光,使藻液变清。1.2通过分泌有害物质对单胞藻起抑制和毒害作用一些较小的敌害生物,如小白虫、微孢子虫等通过其分泌的抗生物质对培养藻类产生毒害作用。当敌害生物分泌的抗生物质的量还较少时,培养藻类繁殖不快,生长不良。当敌害生物大量繁殖,抗生物质大量分泌后,即造成培养藻类下沉死亡,使培养失败。敌害生物分泌的抗生物质对培养藻类的毒性大小,依不同种类而异,有些种类毒性大,虽然还未在培养液中达到大量繁殖的程度,已能使培养藻类严重受害。但一般情况下,当敌害生物在培养液中达到较大数量后,才会造成严重后果。一种生物对藻类的危害作用,可能是一个方面的,也可能两个方面同时发...  相似文献   

18.
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学玺 《水产学报》1997,21(4):438-442
久效磷对饵料单胞藻-三角褐指藻有严重的生长抑制作用。在其毒害下,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漏,细胞严重受害。  相似文献   

19.
单胞藻静置保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静置保种法在高温期和低温期对扁藻、小球藻、金藻8701、金藻3011及小硅藻进行培养,生长情况良好。用此法保种培养的单胞藻饵料,分别在140m^2育苗水体中育出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苗种3000多万粒和加拿大海湾扇贝苗种2000多万粒。设想用此法驯化胞藻耐高温、低温及其它恶劣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尤其是河蟹的工厂化育亩,需要大量的单胞藻,仅靠半咸水中自然繁殖的单胞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势必探索一条短期内在人工半咸水中培养出大量单胞藻的途径,这样才能确保育苗生产对单胞藻需求量的日趋增加。为此我们在人工半成水中进行了单胞藻的纯培养实验,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以三角褐指藻和青岛大扁藻为培养材料。培养容器采用20000毫升细口瓶和80×40×30厘米的玻璃培养箱。培养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