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养殖肉鸭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证实微生物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对肉鸭养殖效果的影响,为木薯渣饲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樱桃谷鸭为试验对象,分别在育雏期和育肥期用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饲养试验,通过分析肉鸭的生长性能、经济效益及生产环境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肉鸭育雏期(1~14日龄)分别按1%、3%、5%的比例用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养殖,发现在饲料中添加1%发酵木薯渣饲料有利于促进雏鸭饲料转化;在育肥期(15~45日龄)以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对肉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其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各组盈利排序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CK)。在肉鸭养殖环境方面,发现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部分全价饲料有利于降低养殖场环境H2S、NH3浓度,且添加比例越高效果越明显。可见,微生物发酵木薯渣饲料替代全价饲料进行肉鸭养殖可以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木本饲料概念和总结中国饲料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概括了木本饲料的应用研究动态,详细论述了木本饲料在营养价值、饲喂效果、饲料型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中国发展木本饲料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优势,据此展望了木本饲料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花绒坚甲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取个体大小一致且一直未产卵的花绒坚甲成虫120头,分别用饲料1、饲料2、饲料3在室内饲养一年,比较三组成虫的产卵动态、平均体重的增长动态、死亡率,确定饲料3的饲养效果最佳。第2年,选取头年新羽化的成虫180头,分别用饲料3、饲料4、饲料5饲养,采用上述方法得出饲料5是室内人工饲养花绒坚甲成虫的最佳饲料。  相似文献   

4.
科技资讯     
《新疆农垦科技》2012,(5):76-77,2
科技新闻农业部部署贯彻实施饲料管理新条例——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召开的全国饲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条例,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建设饲料工业强国。2009年以来,农业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历时3年完成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饲料储藏品质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脂肪含量不同的三种饲料分别储藏在温度10℃、相对湿度80%~85%和温度30℃、相对湿度30%~35%的恒温恒湿箱中120天。在储藏前后测定了饲料中粗脂肪、水分、氨基酸总量、氨含量以及酸值和过氧化值。储藏中除前30天外,以后每隔15天测定分析饲料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饲料经储藏后,粗脂肪含量降低,氨基酸总量也略有降低,但氨含量略有增加,饲料水分随储藏条件的相对湿度变化。随饲料储藏时间的延长,饲料酸值增加,饲料过氧化值增长较快。储藏温度和湿度对饲料储藏品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灼烧恒质对饲料粗灰分测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灼烧恒质在饲料粗灰分测定中的作用和影响,饲料只有在灼烧至恒质时,才能将饲料中的有机成分完全氧化为无机灰分,从而加以准确测定。此外,也研究了灼烧温度、灼烧时间、灼烧坩埚大小、饲料样品的称样量对饲料粗灰分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2011,(5):75-75
在与发达国家饲料加工企业相比,我国饲料企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饲料企业面临国际化竞争压力。但是我国的饲料工业也有独特的优势。畜牧业快速发展带动饲料的刚性需求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GB 5413.26—2010 中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饲料中牛磺酸的可行性,以鸡配合饲料、猪配合饲料、水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五类代表性饲料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度添加回收试验和基质效应影响的研究,确定了各类饲料的适宜称样量为猪鸡配合饲料2~4 g,其他饲料1 g。对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牛磺酸1~100 mg/L 范围,工作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0。该方法检测限为30 mg/kg,定量限100 mg/kg,添加回收率为78%~110%,精密度为1.98%~5.35%。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仪器普适通用,适宜于各种饲料基质中牛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市场瞭望     
饲料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与发达国家饲料加工企业相比,我国饲料企业在规模、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饲料企业面临国际化竞争压力。但是我国的饲料工业也有独特的优势。畜牧业快速发展带动饲料的刚性需求增加;农村人口城镇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肉、奶、蛋和水产品等的需求;我国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  相似文献   

10.
明确人工饲料对七星瓢虫成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后续人工饲料的改进提供借鉴。以4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A、B、C、D)和1组对照组饲喂七星瓢虫成虫,并对其寿命、取食、交配和产卵能力进行研究。4组人工饲料的区别主要是昆虫蛋白来源的不同,人工饲料A为黄粉虫蛹,人工饲料B为蜂蛹,人工饲料C为蚕蛹,人工饲料D也为蜂蛹。人工饲料D为干粉饲料,其他3组都为糊状饲料,对照组以豆蚜饲喂。与对照组相比,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60天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人工饲料D存活率最高。人工饲料A和人工饲料D有产卵现象,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A饲喂的成虫孵化率高于对照组。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七星瓢虫取食频次和交配频次都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的交配频次略低于对照组。人工饲料D饲喂七星瓢虫成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多年的养兔基层服务中发现兔场饲料浪费十分严重,本文从饲料质量、饲料储存、饲喂管理方面深入剖析,找出饲料浪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摘 要:以初始平均体重(2.04 ± 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在5000.0 g豆粕中添加25.0 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氮和磷贮积率,显著降低氮和磷排放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但对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小肠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消化规律,探索评价饲料小肠可吸收蛋白的简易操作方法。使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的蛋白评价方法对11种反刍动物常用饲料蛋白组分进行分类,采用移动尼龙袋法测定饲料瘤胃非降解蛋白在小肠中的消化率。结果表明,饲料原料在瘤胃发酵16 h后,干物质的瘤胃降解率主要与饲料中NDF含量和PB3含量有关,粗蛋白的瘤胃降解率主要受NDF含量和结合蛋白质PC含量影响。小肠可吸收干物质的含量主要受饲料中PA含量影响;小肠可吸收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原料中NDF含量的增多而增加,与PA含量呈较高的负相关。由此可见,不同饲料瘤胃降解和消化特性不同,饲料蛋白组分对瘤胃降解与小肠消化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农户,大多因交通不便,购买饲料困难且饲料价格较高,而选择自配饲料养畜禽的做法。山区农户自配饲料,如何才能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熊飞 《科学种养》2011,(11):41-41
玉米号称“饲料之王”,在养殖业中使用最广、用量最大,在配合饲料中所占比例一般高达60%。如何选购、储藏、使用玉米,对确保饲料质量、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绝大多数饲料喂猪生熟皆宜,但也有不少饲料较特殊,有的宜生忌熟,有的则宜熟忌生。对于这些特殊饲料若不区别对待,合理使用,必会造成饲料浪费,甚至会对猪只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户要对饲用饲料的生熟度有充分的了解。一、宜熟忌生饲料及饲喂要点1.豆类饲料大豆、豆饼、豆渣等豆类饲料含有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此类  相似文献   

17.
刘国信 《科学种养》2011,(11):42-42
植酸酶是近年来开发应用的一种新型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它具有环保、经济、实用等特点。在饲料中合理添加植酸酶,不仅可显著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减少畜禽粪便磷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肉牛饲养中,饲料成本占饲养成本的40%以上,要降低饲料成本,不但要随时注意饲料的价格变化,及时调整饲料配方,还要尽量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尤其是一些体积大、重量轻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玉米秸秆饲料加工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玉米秸秆饲料仍存在营养价值低、口感差、家畜不易消化的问题,加大了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的难度,面临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的现状。合理开发利用玉米秸秆,实现其饲料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饲料短缺问题。基于此,以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玉米秸秆饲料加工技术为例,着重探讨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限制因素,针对这些限制性因素,提高技术研究,实现玉米秸秆饲料化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鄢涛 《科学种养》2008,(2):41-41
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调味剂。一方面可以弥补饲料中缺乏的天然香味,中和、掩盖配合饲料中棉籽饼、菜籽饼、矿物质、药物等带来的不良气味,有效地引诱畜禽采食,提高采食量,消除原料、配方变化对畜禽引起的应激反应。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另一方面可以刺激畜禽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吸收.加速畜禽生长发育,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报酬,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