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6月28日在本院牧医系进行猪的胚胎移植试验,实验猪均为二花脸猪,自然发情,28日上午从供体猪获取受精卵共15枚,其中14枚8细胞,1枚1细胞,采用外科手术法,把15枚受精卵移植给与供体猪同期发情的受体猪,于1987年10月15日产下4头  相似文献   

2.
受精卵(胚胎)移植技术的成功,为提高优良母畜的繁殖力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现代家畜繁殖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近三十年来,国外这方面研究进展很快,猪、羊、牛、马的胚胎移植相继获得成功。从七十年代起受情卵移植技术已应用于肉牛业(诱产双胎),有的国家成立了胚胎移植的专门机构,我国1973年绵羊胚胎移植获得成功。据最近报导,1977年我国乳牛胚眙移植也获得成功,黄牛(肉牛)胚胎移植,也正在进行试验。为了加速我国这一技术的进展,尽快用于我国的肉牛业,1978年我们对黄牛超数排卵、受精卵采集和移植等技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着重于牛冷冻胚胎的主要技术环节之——受精卵的鉴别与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关系。从1985年至1987年期间,对60枚新鲜受精卵、29枚冷冻受精卵进行了品质鉴定,并将化冻后经鉴定的受精卵移植于15头受体母牛,其结果 A 型受精卵的移植成功率达83%,B 型受精卵的移植成功率达57%,C型受精卵和 D 型受精卵均未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全国普及和应用受精卵移植技术,日本农林水产省计划从1986年开始,用5年时间实施畜产技术实用化特别措施计划。1986年度预算为3亿日元。 该计划分为受精卵移植技术的普及、利用民间力量进行技术开发和实证展览三部分。 普及包括系统地收集、提供有关受精卵移植的情报和技术研修。研修工作从1982年就已开始,在农林水产省福岛种畜场,每年培训都、道、府、县畜产试验场职工30人。此次计划将把培训人员范  相似文献   

5.
一、牛受卵移植技术的发展。阐述了日本从1964年起至现在的几个主要研究阶段和具体步聚,尤其是从1973年起的十年计划,着重解剖在各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日本当今所取得的几项指标性结果,如在日本非手术法采卵技术已趋于定型化,平均回收受精卵数7.0个以上,采卵率70~80%,受胎率50~60%。近来冷冻受精卵的受胎率,大约为30%,有关组织机构相继成立。二、牛受精卵移植技术的概述。阐述了牛受精卵移植的几大主要步聚,如超数排卵处理,受精卵的回收方法,受精卵的鉴定分类方法,受精卵移植方法等。三、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主要介绍冷冻胚胎移植情况,如冷冻方法,保护剂的变更以及装有电脑制卸装置的受精卵冷冻装置。附带介绍了利用自然发情排卵的受精卵移植方法及移植时的细菌感染预防法。  相似文献   

6.
池沼公鱼在新疆大水面的移植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沼公鱼自1989年由吉林省移植到新疆后,经进一步移植推广,已经广泛分布到博斯腾湖、天池、乌伦古湖、石城子水库等20个总面积为29.24×104hm2的湖泊和水库,共移植池沼公鱼受精卵12.99×108粒,捕获池沼公鱼1012802t,本研究从池沼公鱼受精卵移植、生物学性状、丰满度、繁殖力等方面论证了池沼公鱼在新疆大水面移植推广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日本双犊时差出生获得成功 日本雪印乳业受精卵移植研究所将荷斯坦乳牛受精卵分割为二,错开时间移植,使一卵双犊的时差出生获得成功。 1987年1月,该所将荷斯坦乳牛受精卵分割为二后,一半在次日移植,另一半卵用液态氮冷冻保存起来,55天后解冻移植。最初移植的牛已于同年9月19日产一雄犊;另一牛也于同年12月7日产犊。  相似文献   

8.
受精卵移植,近年来在国内外已开始在家畜中试验应用。我们在1963年10月至1964年6月间,在研究家兔人工诱发排卵的同时,也进行了受精卵移植的试验。诱发母兔超数排卵,对研究卵移植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在这方面,国外学者主要引用 Pincus(1940)和 Parkes(1943)的方法,他们主要应用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制剂,进行诱发超数排卵试验。据 Pincus 的试验结果,认为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代替垂体促性腺激素制剂时,效果远不如后者。鉴于当时国内尚缺乏垂体制剂成品,因此有必要探讨孕马血清对诱发母兔超数排卵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供体和受体母兔的同期化处理,取卵和移植方法等技术环节,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家畜受精及早期发育或者输卵管内未受精卵的变化过程,记述了4种卵-胚胎移植方面的研究:①将来自发情黄体期的猪卵母细胞移植到授精动物的输卵管内,可获得受精结果,但将卵移植到已经交配的猪输卵管内会导致多精受精。②把第7~8 d的猪孵化囊胚移植到同期处理的受体内,可以观察到胚胎成功发育到19~23 d。证明失去滋养外胚层的扩张囊胚可以承受移植的物理操作并保持发育能力,而且未交配受体的黄体寿命可以在第7 d和第8 d支持移植胚胎发育。③取2~6 mm直径发育卵泡的牛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可以在授精小母牛的输卵管内正常受精,表明其具有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④将马的卵母细胞移植到猪的输卵管内,卵母细胞到达子宫的时间仅需46~48 h,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现未受精马卵的退化现象,暗示了输卵管中存在维持卵子生理机能的因子。综上所述,卵移植是研究家畜早期发育的有效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0.
胚胎移植于1890年首先在兔体获得成功,猪的胚胎移植开始于50年代初。1975年Curnock等人首次报道了猪胚胎移植技术的实际应用,从此,猪胚胎移植技术作为试验手段应用于猪的繁殖生理和早期妊娠的各项研究。国内猪胚胎移植研究的报道很少。为了加快我省养猪事业的发展,我们于1986年首次进行了猪胚胎手术法移植试验,并获得成功。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药品及冲卵液  相似文献   

11.
新书简介     
牛的卵移植本书是1975年12月在英国召开的有关牛卵移植问题的一次小型国际讨论会的论文集。书中收入27篇论文,详细论述了牛卵移植中的各种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如超数排卵、受精卵的采集、卵子的体外保存、卵移植的方法、同期发情,以及卵移植的实用价值等。书中突出了当前最新技术成就——受精卵(或胚胎)的冷冻保存和体外受精问题。最后对  相似文献   

12.
郭芳  付德明 《现代农业》2005,(10):32-32
1997年成年体细胞核移植绵羊“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动物体细胞克隆时代的到来。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从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应用该方法,各国学者相继生产出了体细胞克隆绵羊、牛、小鼠、山羊、猪、猫、兔、骡、马和大鼠等多种哺乳动物。那么该技术的应用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在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该技术打破了生命科学中动物已分化细胞不具有发育全能性的传统概念,改写了部分生物学基础理论;为研究受精卵与早期胚胎核、质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为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分化机制、细胞衰老和分化机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为基因…  相似文献   

13.
白龟山水库移植太湖新银鱼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龟山水库是一座平原型水库,其水域理化因子及生态条件很适合太湖新银鱼的生长繁殖。该水库原有的鱼类区系不饱和,表现为水体饵料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鱼产量低下,渔业效益差。因此,采用移植太湖新银鱼的受精卵,选择合适的受精卵投放场,使该水库的银鱼移植获得成功。检测表明,将太湖新银鱼移植到白龟山水库后,生长、繁殖和种群数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原产地相似或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牛胚胎移植技术是对生产性能优良和遗传性稳定的母牛经过超数排卵处理后,将多出自然排卵数几倍的受精卵取出,分别移植到生产性能较低和遗传稳定性差的母牛子宫内,使其着床、妊娠、并产出优良后代的技术。目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殖乳牛,我们进行了受精卵的移植试验,把13头荷兰种用经产牛,作超数排卵处理,在发情后6—9日进行非手术回收受精卵,且将形态正常的44个回收卵经短程运输,供移植用。受体母牛是与供体母牛同期发情(日差前后在1日以内)的荷兰种44头处女乳牛。6个技术员作移植的术者。无论是采用肷部手术法或颈管导入法,均为一个受体移植一个受精卵子,且是移植在黄体存在侧的子宫角内。结果44头中18头(40.9%)确诊受胎。尤其颈导管入法,6个技术员中尽管5个人为初次移植,但移植的41头中有16头妊娠(39.0%)。因此把它作为简易移植法,是有实用意义的。 牛的受精卵移植,在海外已被广泛使用。本邦由杉江等创立非手术技术,且得到许多产仔。另外,近几年还见到以北海道为中心的一些报告。 这些作者们,至今所作的报告都是关于以经产牛作供体母牛,由特定的技术员作术者,所作移植试验的结果。和这些试验同期,我们从农林水产新冠种畜牧场荷兰种育种用基础母牛回收受精卵,运送到本省日高畜牧场,对荷兰种育成母牛作移植。试验从1978年8月开始到1980年10月止,连续约二年时间,的确以优良经产牛作供体母牛,达到了增殖产仔的目的。并且在试验中几个技术员都能进行移植。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盐度、pH对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5月6日从贡榕尔河河道中采取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受精卵,5月7—27日在实验室中按照岗更湖水的水化成分,利用在曝气后的自来水中加入NaCl、MgSO4、MgCl2、NaHCO3逐级配制成不同盐度、不同pH值的孵化水体进行瓦氏雅罗鱼受精卵盐度梯度、pH梯度孵化试验,测定瓦氏雅罗鱼受精卵对盐度和pH值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受精卵的孵化对水质要求较苛刻,孵化水体的优劣是孵化成败的关键,不单纯取决于盐度、pH两个因子的量,对孵化率的影响是盐类之间及与pH联合毒性作用的结果;自来水的水质对受精卵孵化也有很大影响;应有正确的受精卵采收方法;以引种移植受精卵的方式进行瓦氏雅罗鱼引种移植是比较好的、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银鱼移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技术粗放、移植成功率低、高产难以持续和稳定、种群数量陡涨陡落的问题,对大银鱼移植增殖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受精卵的质量,选择适宜的投卵方式,保持比较高的受精卵投放密度,并在形成较大种群时进行施肥,增加饵料生物量等方法,可提高移植增殖效果,获得持续稳定的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渗透压及山梨醇浓度对猪体外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胚胎培养液中不同渗透压及山梨醇浓度对猪体外受精卵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Cl调节渗透压时,猪体外受精卵的囊胚率随着渗透压的升高而增加,当渗透压为320~335mOsm时囊胚率最高;而用山梨醇调节渗透压时,以1.8mg/mL山梨醇调节渗透压至270~285mOsm的效果较好;同一渗透压水平下,培养液中添加山梨醇与未添加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本研究条件下,适当提高胚胎培养液渗透压有利于猪体外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9.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SLA,即为猪白细胞抗原,其编码基因位于猪的第7号染色体上,是一组紧密连锁、高度多态的基因群,包括多个不同位点,是编码移植抗原,控制免疫细胞各亚群间协同作用的一个基因复合体。它不仅与移植排斥有关,而且广泛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在遗传、进化、行为、保护及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就SLA II类区域基因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它的位置、分类、功能、多态、表达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Polejaeva I A获得第1头克隆猪后,短短几年时间全世界已有10多例成功的报道,使得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猪的体细胞核移植效率依然低下,人们对核移植中重编程分子机理的认识知之甚少。简要综述了猪体细胞核移植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猪核移植中的技术难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