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1~28日龄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二郎山山地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粮代谢能水平,设10.88、12.13和13.39 MJ/kg 3个水平;因子2为粗蛋白质水平,设16%、19%和22%3个水平.将1日龄二郎山山地鸡1 620只随机分到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1~28日龄各组分别饲喂9种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29~ 73日龄饲喂相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试验期73 d.结果表明:1~28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28日龄、29 ~ 49日龄和1~73日龄鸡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及1~28日龄和1~ 73日龄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1~28日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1~28日龄和50 ~ 73日龄平均增重,29 ~ 49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及1~28日龄、50~73日龄和1~73日龄的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1~28日龄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73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1 ~28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屠宰后45min胸肌pH影响显著(P<0.05),同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屠宰后24 h胸肌L*值影响显著(P<0.05).1~28日龄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影响显著(P<0.05),均随代谢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28日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综上,以1~28日龄平均增重为指标,二郎山山地鸡1~28日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8 MJ/kg和22%;以1~ 28日龄料重比为指标时,二郎山山地鸡1~28日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39 MJ/kg和22%;综合29~73日龄生长性能,二郎山山地鸡1~ 28日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3 MJ/kg和16%.1~28日龄饲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对二郎山山地鸡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后续效应,表现出补偿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216只1日龄东北肉雏鹅,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鹅,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以及胫骨成分测定试验,研究1~28日龄东北肉鹅饲粮适宜代谢能、粗蛋白质、钙和非植酸磷水平.结果表明: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和腹脂率(P<0.01),显著影响肠道率(肠道重/活体重×100%)(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P<0.01),显著影响料重比、肠道率和胫骨磷(P<0.05).饲粮钙水平极显著影响磷表观利用率(P<0.01)和显著影响日增重(P<0.05).饲粮非植酸磷水平极显著影响磷表观利用率、胫骨重和胫骨钙(P<0.01),显著影响胫骨灰分和胫骨磷(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1~28日龄东北肉鹅(莱茵鹅♂×双城本地鹅♀)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钙水平为0.8%,非植酸磷水平为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二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1~21日龄肉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的最佳组合效应.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科宝肉鸡480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其中1~8组为试验组,9~ 12组为中心组(即0水平组),试验期为21 d.分别以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自变量,以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等各项指标作为因变量拟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饲粮中的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1~21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从响应面图和回归分析显示,当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0.05~ 12.40 MJ/kg时,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上升,平均日增重逐渐增大,粗蛋白质水平进一步增加对于平均日增重影响逐渐变小,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80 MJ/kg和22.85%时,可达到最大平均日采食量;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5 MJ/kg和20.65%时,料重比最小为1.65;当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在12.05 ~12.15 MJ/kg和20.85% ~21.25%时,可以获得较高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同时腹脂率较低.综上所述,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05~ 12.45 MJ/kg和20.65% ~21.25%,l~21日龄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均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1~6周龄北京油鸡新配套系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北京油鸡新配套系饲养标准提供依据。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92、12.12、12.32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19%和20%。选择北京油鸡新配套系商品代1日龄公母混合雏鸡1 296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笼)16只鸡,公母各占1/2。各组随机饲喂所配制的9种试验饲粮。测定1~3周龄、4~6周龄、1~6周龄雏鸡生长性能,6周龄末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1~3周龄、4~6周龄、1~6周龄雏鸡的生长性能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二者互作显著影响1~6周龄雏鸡的料重比,其中代谢能12.12 MJ/kg和粗蛋白质19%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6周龄雏鸡的血清白蛋白含量,11.92 MJ/kg组显著高于12.12和12.32 MJ/kg组(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提高,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增加。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6周龄雏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其中20%组显著高于18%组(P0.05),而19%组与其他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建议1~6周龄北京油鸡新配套系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12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9%。  相似文献   

5.
 探讨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对1~21日龄黑羽公番鸭生长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黑羽公番鸭378羽,采用3×3因子设计,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7只鸭,分别饲喂3个粗蛋白质水平和3个代谢能水平不同的9种日粮。试验全期21 d。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21 d体重(P<0.05);粗蛋白质与代谢能水平间的互作显著影响14、21 d体重(P<0.05);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粗蛋白质与代谢能水平间的互作对屠宰率、全净膛率、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尿酸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7%和12.55 MJ/kg时,黑羽公番鸭生长性能、屠宰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及粗蛋白质(CP)水平对绍兴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绍兴鸭饲粮中代谢能及粗蛋白质的适宜水平。采用3×3二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972只健康的38周龄绍兴鸭,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鸭。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各设3个水平,代谢能水平:11.30、10.88、10.46 MJ/kg;粗蛋白质水平:18%、17%、16%。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绍兴鸭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了绍兴鸭日产蛋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时,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产蛋率及日产蛋重最高。2)蛋黄色泽随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但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且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黄色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水平增加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肝脏中脂肪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30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绍兴鸭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在夏季炎热气候下,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30~60日龄肉用麻鸭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0日龄健康商品代麻鸭(公、母各半)1440只,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鸭。试验采用4×3双因子试验设计,共12个处理。设4个代谢能(ME)水平(10、11、12、13 MJ/kg)、3个粗蛋白(CP)水平(13%、15%、17%)。结果表明,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极显著地影响30~60日龄麻鸭日均采食量(P<0.01);饲粮能量水平对30~60日龄麻鸭的日均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17.00%组的日均增重显著高于蛋白含量13.00%和15.00%水平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地影响麻鸭的料重比(P<0.01),表现为高能量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3个能量水平组(P<0.05),饲粮蛋白17.00%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3.00%水平组(P<0.05);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麻鸭屠宰率、全净膛率及腿肌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17.00%饲粮蛋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组(P<0.05),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影响60日龄麻鸭的腹脂率(P<0.01)。结果提示,在夏季炎热气候下,建议30~60日龄麻鸭适宜能量与蛋白水平分别为13.00 MJ/kg和17.00%。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78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3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饲粮ME水平:12.86、12.13、11.43、10.73和10.00 MJ/kg,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均为20%。试验期为18 d。结果表明:1)饲粮ME水平10.00 MJ/kg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ME水平12.13和10.00 MJ/kg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饲粮ME水平10.73 MJ/kg组(P0.05)。2)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的饲料成本最高,饲粮ME水平10.73 MJ/kg组的饲料成本最低。3)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饲粮ME水平10.73、10.00 MJ/kg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ME水平12.86 MJ/kg组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回归分析表明,以低料重比、高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推荐1~3周龄四川白鹅饲粮ME水平为12.22 MJ/kg;以高平均日增重、低饲料成本为衡量指标,推荐饲粮ME水平为10.75 MJ/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