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一、前言“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开展鲤鱼杂交育种试验,是为了选育优良的鲤鱼品种以适应我国淡水养鱼生产的需要。本试验进行了红荷包鲤与元江鲤正反交及红荷包鲤、元江鲤自繁对照等项工作。经杂交子一代的饲养观察结果,杂交鲤在体型、体色及生长等方面均具良好特点,并在生产上进行了初步鉴定,选出红荷包鲤♀×元江鲤(?)(简称杂交鲤)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对象。同时加以不断选育,以提高优良经济性状,使成为淡水养殖的一个混养品种。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3,(9):21-23
鲤鱼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肉味鲜美,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特别是在浅水面、当年养成商品鱼的生产中,更是主要的放养种类。为了增加鲤鱼的品种,改良和提高鲤鱼品种的生产性能,以提高养殖产量,自1956年开始,进行了鲤鱼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先后共引进了鳞鲤、红鲤、镜鲤、荷包鲤等。经过饲养鉴定,根据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的特点,淘汰了荷包鲤,鳞鲤、红鲤和镜鲤,经过饲养驯化,基本上适应了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因此被选留下来。在推广饲养中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今年,新疆农六师水管处从无锡引进一批建鲤鱼苗,并将其作为在新疆首次开展的网箱培育鲤鱼种的试养品种,与本地鲤进行了对照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入箱时建鲤平均规格1.43克,网箱放养密度为1104尾/m~2,本地鲤平均规格2.05克/尾,放养密度为1099尾/m~2。从6月25日到10月8日,经106天饲养,无锡建鲤平均规格为48克,本地鲤为38.6克。因今年整个饲养阶段均投喂粒径在2.5~3  相似文献   

4.
高浓蛋白是泸州市紫阳生物化工厂利用动物下脚料,根据饲养动物营养生理的要求研制的动物蛋白饲料,这种饲料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应用效果很好,而在养鱼上应用尚有待开拓.鉴于目前我省网箱养鲤,流水养鲤生产发展很快,蚕蛹、进口鱼粉等常用的动物蛋白饲料不仅供不应求,而且价格太高,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养鲤生产的发展.为广辟养鱼生产的动物蛋白饲料来源,缓解蚕蛹、鱼粉供不应求的矛盾,降低饲料成本,我所进行了高浓蛋白与蚕蛹进口鱼粉饲养鲤鱼的对比试验,从而评价高浓蛋白饲养鲤鱼的比较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超 《内陆水产》2001,26(5):35-36
建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迅速,发病少,易饲养等特性,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池塘养殖建鲤已广泛兴起,尤其是网箱养殖建鲤迅猛发展。但大规格建鲤鱼种的缺乏,阻碍了网箱养殖建鲤的发展。为提高水面利用率,推广利用流水池塘放养网箱培育鱼种技术,笔者所在单位于1999年4月~12月,在平邑县铜石镇彭家泉流水池塘(2.47公顷),设置4只网箱,规格为4米×4米×2米,进行大规格建鲤鱼种培育试验,1999年12月起捕,共培育大规格建鲤鱼种7 280千克,单产113千克/米2,尾重100~150克,养殖成活率达91%,效果很好。现把此项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3,(11):20-21
鲤鱼是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因它适应性强,易于养殖,深受农村社队的欢迎。目前推广养殖的品种有野鲤、红鲤和镜鲤等。但在鲤鱼的长期饲养中,往往忽视了品种提纯复壮和根据合理的经济性状进行人工选择,因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品种混杂和退化的现象。如野鲤瘦长,肉薄而粗,红鲤头大腹大,肉层薄。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箱、流水养鲤的蓬勃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鲤中出现了一种“白膜病”,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此病的防治方法很少见报道.作者将近几年在网箱、流水养鱼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82,(2):4-9
<正> 前言利用电厂冷却水养鱼,一些国家已从试验阶段转入对鲤、虹鳟等鱼类的大规模生产。在我国进行全年大面积温流水养鱼尚未见报道。为发挥我省的工业优势,利用余热发展水产养殖业,于1979年利用电厂冷却水进行了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小型饲养试验,使用两个鱼池,面积为48平方米,养鱼水体积44.2立方米,放养密度为550~600尾/立方米,经35天试验,平均产鲜鱼12.67公斤/立方米/月。1980年进行了全年试验。使用总体积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几个新品种的饲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饲养由长江研究所进行杂交培育的荷元杂交鲤(红荷包鲤♀×元江鲤♂,简称荷元鲤),在我场深受欢迎。根据我们生产试验结果和体会,荷元鲤的主要优点是: 一、成长速度快1974—1975年,我场在养好大规格鱼种的同时,每亩套养0.9—1.1寸的红荷包鲤30尾,从两年饲养的结果看,平均每尾重可达1.6市斤,最大的为2.2市斤。1976年6月14日从长江水产研究所运来0.9—1.1寸荷元鲤10,000尾,同样每亩套养30尾,共套养2,500尾,其余投大湖。6月  相似文献   

10.
成鱼饲养是把越冬后的鱼种(或二龄鱼种)饲养到合乎食用规格的商品鱼这一生产过程。根据各地不尽一致的消费习惯,尾鱼400~1500g的长吻鮠颇受欢迎,这种规格成鱼的饲养周期为1~2年。 长吻鮠自身的若干特征如吻很长、口下位、取食笨拙、游动迟钝、耗氧率高等决定了它宜于单养,一般不能跟抢食能力强、价值又较低的鲤、鲫、草鱼、革胡子鲶、罗非鱼等混养。广东顺德市在养鳗土地里混养长吻鮠取得的成功则说明它还是能够与少数几种鱼搭配饲养的。 迄今,最成功的成鱼饲养方式是微流水池塘单养,网箱与流水池(包括温流水)饲养也都有了成功的典型,工厂化饲养有待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丁德明 《内陆水产》2005,30(4):12-13
斑点叉尾鮰成鱼饲养。是指将10cm以上或达30~50g的鱼种养成商品鱼的过程。该品种适合于池塘、网箱、流水、小型湖泊等多种水体养殖,既能主养。也能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但该鱼与鲤鲫鱼的食性基本相同,因此不宜与之搭配混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网箱养殖商品鲤的较适放养规格、密度和饲料配方及饲养管理技术,1986年抚顺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网箱养鲤试验项目,与辽宁省水电厅、大伙房水库水产养殖场联合在大伙房水库进行了网箱养鲤试验,并结合指导大伙房水库养殖场的网箱养鲤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 通城县界上大队地处山区,山溪流水源源不断,山上鲜草资源丰富。多年来当地群众就有养草鱼的习惯。1982年,我们选择了二种不同水源进行试验。一处是利用山溪流水,另一处是利用泉井流水。二个试验小塘均在社员房前屋后,管理十分方便。现将这两处的试验情况简介如下。一、山溪流水养草鱼试验塘位于某社员家门口,水面70平方米,水深0.9米,池塘旁边常年有山溪水流过。于1982年4月4日投放3-4寸鱼种790尾(其中草鱼种为60%,罗非鱼25%,鲢、鱼10%,其它还有少量的鳙、鲤鱼种)。经199天的饲养,10月12日由地、县、队三级人员干塘验收,产鱼313.4斤,平均每平方米水面产鱼4.48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流水高密度养鱼在我国各地蓬勃兴起,其养殖对象主要是非洲鲫鱼。在以往的试验中.我们发现流水高密度饲养非洲鲫鱼中的产量高低.不仅与其放养密度有关.且与鱼种规格及饲养周期密切关联。为了探讨放养鱼种规格与饲养产量之间的关系,一九七八年,我们进行了非洲鲫鱼的流水高密度饲养试验,但限于设备、材料和人力等条件,试验尚是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草鱼在流水高密度条件下的饲养技术和效果。我们除于1975和1977两年进行了流水高密度培养草鱼鱼种的试验而外。1977年还进行了以草鱼为主、流水高密度条件下的成鱼混养试验。经三个月的饲养。平均每平方米净产23.61公斤。其中草鱼产量占93.4%。  相似文献   

16.
四、网箱养鲤的饲养管理 (一)鲤品种选择。鲤品种很多,其中杂交鲤具有最明显的生长优势。网箱养殖的杂交鲤的最理想品种为“丰鲤”。它生长快,抗病力强。其次为鳞鲤,这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杂交鲤,这种鲤体短而宽,生长快,抗病能力也强。普通鲤即所谓野鲤,生长速度比前两种慢,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用生物灵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网箱饲养尼罗罗非鱼、移德鲤、罗氏沼虾。试验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增产41.07%,移德鲤增产53.43%,罗氏沼虾增产55.42%。生物灵对3个水产养殖品种的促生长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鱼、流水养鲤是我国北方积极推行的大水面淡水养鱼的重要生产方式。目前我省已在各大水库推广网箱养鱼,自1986年始在庄河县新房水库进行流水养鲤至今已三年,效果很好。为了推动我省淡水养鱼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学习交流网箱养鱼、流水养鲤的具体技术经验,省、市  相似文献   

19.
黄河鲤是我国名贵鲤鱼品种,目前已移殖到全国十几个省市进行养殖。在池塘养殖中,黄河鲤大多以豆饼为主料进行喂养。但近年来由于豆饼来源困难,价格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鲤的发展。为了就地取材,寻找来源方便、价格低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源,包头市粮油科研所和包头市南海公园合作,选用了北方地区特有的油料作物胡麻(又称亚麻)榨油后的副产品胡麻饼为主料,制成配合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配制胡麻饼为主料的颗粒饲料胡麻饼不仅价格仅为豆饼的40~50%,而且经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国家为了发展工农业生产,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后,虽然有的渠道长年流水,但只起到单一的灌溉作用,没有进行综合性开发。为了探讨水利工程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摸索集约化养鱼的经验,1986年,我们利用通济埝流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修建了550平方米的流水养鱼池,采取借水还水,一水多用的形式,进行了流水养鲤高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