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监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呈现块状、条状分散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如何进行水土流失监测。以永泰县大洋水电站水土流失监测为例,对水电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监测的区域范围、内容和对象、监测方法、监测时段及应提交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根据统计抽样原理,结合目前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监测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山区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监测点布局的方法,即依据公路监测类型、项目特点以及所跨越的地形地貌特征等,对项目的监测区域进行区划,再通过分层抽样法,确定监测点数量,并根据监测区总体和各分区的特征制定具体的布点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RS与GIS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RS和G IS技术是开展水土流失快速、准确调查与监测的有效手段。选取河南省中部典型区域,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 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了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势。采用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促进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葫芦岛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点。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状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对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公报的主要内容,实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情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决策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分别从模型参数、数据获取、侵蚀强度判定等方面分析了区域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方法。以绥德县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动态监测,要科学地选取监测区域,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量、生物多样性、林草生长量、土壤状况、区域小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要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并提交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CSLE模型需要的参数、参数的计算方法、成果数据的统计及整编要求,设计开发了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软件,可实现土壤侵蚀因子和土壤侵蚀强度的自动化计算、数据批量处理及成果数据自动整编等功能。该软件在新安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已得到应用,显著提高了模型侵蚀强度计算和成果整编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和产品的质量,可为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也有助于推进全国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对于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和区域水土流失预报,使用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辅助处理,用已有的较为详尽的水土流失监测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使之熟悉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对新的监测数据进行较好的处理,同时对建设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预报。本文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具体的模型和处理效果将在以后的实验和具体的监测项目中得到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在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数据是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高精度的地表覆盖数据,可为土地利用数据提供重要的数据源。在建立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分类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江津区为验证区域,根据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地表覆盖数据得到了土地利用数据。野外验证了947个图斑的土地利用数据精度,验证结果总体正确率为99.1%,其中边界正确率为100%、属性正确率为99.1%。结果表明,由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数据得到的土地利用数据有很好的精度,能够满足《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规定(试行)》的数据精度要求,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监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根据三峡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呈现块状、条状分散分布;流失严重,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对其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并以水土流失监测的相关内容为依据,提出了以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监测方法。同时,对其中具体的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的适用范围、监测对象、使用方法和监测时段进行了分析论述;最后阐述了对三峡工程建设开展水土流失综合监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动态监测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动态监测 ,要科学地选取监测区域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量、生物多样性、林草生长量、土壤状况、区域小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预期成果。  相似文献   

12.
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段主要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段(霍尔果斯—星星峡段)经过伊犁山间盆地、天山山地、天山北麓倾斜平原、吐哈盆地等地貌区和艾比湖风区、达坂城风区、吐鲁番三十里风区及哈密百里风区,总长1 395 km。管线经过区域水土流失以中、强度为主,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面积相对较小但破坏性极强。在开展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考虑到区域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选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地面定位监测、调查监测、遥感监测等。  相似文献   

13.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大数据分析基础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的目的是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成效,建成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可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提高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完整性和时效性.通过大数据采集与知识挖掘,构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数据集(或集合),再利用云网络计算平台,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文章针对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数据基础,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大数据融合与共享,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创新大数据和云网络服务方式,完善监测站网信息采集和大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方法和实现途径,并提出其大数据构成与分析流程,以及应用大数据分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猴桥水电站是槟榔江5个梯级开发方案的第二级水电站。在其修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为水土流失,必须对此项工程进行水土流失监测。监测项目主要有水土流失因子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监测内容主要有弃土、弃渣量监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监测。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监测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监测与地面定点监测。预期结果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扰动土地治理率将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将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控制量不低于90%;拦渣率不低于95%;植被恢复系数大于0.95;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只有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才能得到证实,因此,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水土保持监测方案。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方案的实施,指导解决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不足,最终达到预期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桦南县双鸭子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探讨了小流域监测的内容,监测时段和监测原则,方法等。实施水土保持监测,不断探索区域水土流失特征与发展规律,积累监测运行及管理经验,及时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形势并提出调控策略,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科研、规划设计、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水平,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黄河流域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窟野河、秃尾河、孤山川、清水川四条黄河一级支流为研究对象,划分宏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的监测区域,利用“3S”技术,进行了不同尺度监测方法的探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农业措施的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沟壑第Ⅲ副区罗玉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水土流失监测是我国开展较早的区域.该区1943年开始坡面径流小区监测,1954年开始了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水土流失监测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经过20 a多的建设,罗玉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体系在设施、设备及监测内容等方面已比较完善.通过对罗玉沟流域在黄土丘陵沟壑第Ⅲ副区的典型性、代表性的分析,系统总结了罗玉沟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建设的原则、方法、思路,并对监测体系的构成框架进行了详细说明,可为今后开展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站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水土保持监测的多尺度特性探讨监测网络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根据水土保持法及实施条例关于水土保持监测与发布公告的规定,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的内容应包括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其效益状况。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主要包括降雨和风、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植被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定量评价北京市土壤侵蚀状况,通过北京市地面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开展水土流失定点观测,研究北京市土壤侵蚀监测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大量实测资料,基于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建立的北京土壤流失方程,可以作为北京市土壤侵蚀调查的模型工具;基T GIS和降雨侵蚀力模型的年度土壤侵蚀量推算方法,可作为从小区尺度转换到区域尺度的一种方法;由于网格法没有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调查得到的土壤侵蚀量结果比采用抽样调查法得到的结果偏大。北京市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的研究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房地产开发项目成为重要的水土流失源。水土保持监测可以监控和监管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从而有效遏制项目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本文通过对深圳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以及过去几年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从监测内容、方法、重点监测区域和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