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 (AmorphophallusrivieriDurieu .)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属半阴性植物 ,对生长环境要求高。葡甘聚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膳食纤维之一 ,魔芋则是自然界惟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魔芋食用、药用和工业用途的不断开发  相似文献   

2.
魔芋属植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是公认的天然健康食品。为降低魔芋属植物生产成本,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研究与生产结合,前人进行了大量的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研究工作。本研究从魔芋属植物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植株的再生、组培苗驯化和移栽等方面介绍了魔芋属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也进一步阐述了魔芋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褐变与玻璃化问题及预防措施,并对其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魔芋组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云南勐腊县橡胶林—魔芋、果树—魔芋套种模式的规模化推广,环境条件难以满足魔芋健康生长的需求,加上栽培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导致魔芋病虫害的问题日益加剧,严重阻碍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该种植模式中的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魔芋生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魔花15、楚雄花魔芋2号、丽江花白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富源花魔芋(CK)6个云南花魔芋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花魔芋种芋大小、干物质含量、球茎高等对球茎质量影响较大;干物质含量、球茎直径、球茎高等与葡甘露聚糖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球茎质量、葡甘露聚糖、球茎直径等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云南花魔芋品种可聚为3个类群,富源花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魔花15分布在第1个类群里,丽江花白魔芋、楚雄花魔芋2号分别聚成另外2个类群.  相似文献   

5.
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共有163个种,中国发现并命名的有21个种,其中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 Liu et Chen)是中国所特有的一个种[1,2].白魔芋原产于中国,是魔芋属中品质最优的种[3],自然分布区在中国金沙江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宜宾、屏山、雷波、金阳和云南水富、盐津、永善、巧家、鲁甸等县,产区种植面积7 500 hm2左右,产区有白魔芋精粉加工厂多家.  相似文献   

6.
崔鸣  赵兴喜 《蔬菜》2007,(3):40-42
魔芋的实生种子是魔芋开花后通过自然或人工杂交授粉结果,获得魔芋的有性器官即种子的方式。魔芋实生种子繁殖属有性繁殖,可用于杂交后代的选育,发挥杂种优势,改进种性,还可有效地保留魔芋原种基因,防止种芋退化和种芋潜携的病菌,提高抗病性和繁殖系数等。由于我国魔芋人工栽培仅20年左右,目前尚未人工选育出魔芋杂交品种,生产上应用的均为农家品种,且以球茎和根状茎无性繁殖为主。近年来,我们征集省内外的魔芋农家种和日本杂交种开展魔芋杂交育种研究,并对初步筛选出的两个株系开展试验,观察其出苗、生长、发病和产量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魔芋又名药蒻,英文名Konjac,为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刘佩瑛研究认为其原产中心在中南半岛和云南南部,  相似文献   

8.
魔芋抗病新品种--云南红魔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红魔芋是从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订正后的学名:Amorphophallus yuloensis--编者注)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由云南德宏梁河魔芋制品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选育.2001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云南省西南部的中缅边境地区采集到珠芽魔芋的带果植株和大量种子,这是在我国首次采集到该物种的标本,也是第一次从科学上记载该珠芽魔芋在我国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9.
魔芋组培苗大棚栽培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的耐荫性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具有缩短膨大的地下块茎.魔芋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还有极其广泛的工业用途,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是一种很有开发和利用前景的产品.但是由于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种芋带病毒导致种性退化,加上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的田间危害,成为当前魔芋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解决魔芋生产上良种退化,病虫害严重,扩繁能力低及专用型种芋缺乏的问题,云南农业大学魔芋研究所通过组织培养脱除种芋病原菌,扩大繁殖系数,生产出优质、低成本的脱毒种苗,移栽于塑料大棚,通过一系列的栽培保护措施,探索出魔芋组培苗栽培及管理技术,以便更好地为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组培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又名蒟蒻,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魔芋是唯一大量富含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1],其含有的葡甘聚糖具有优越的保健价值,鉴于目前人们对减肥、减脂需求的日益增长,魔芋的市场潜力巨大[2]。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魔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对魔芋种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长期采用分株、切块等传统无性繁殖方式,导致繁殖系数低,生长周期长,种性退化严重,加之大面积种植过程中病害严重,尤其是软腐病、白绢病等大面积流行,导致魔芋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收,给种芋繁育和魔芋生产带来了巨大风险,严重影响了魔芋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不同花魔芋品种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魔花15、楚雄花魔芋2号、丽江花白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富源花魔芋(CK)6个云南花魔芋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花魔芋种芋大小、干物质含量、球茎高等对球茎质量影响较大;干物质含量、球茎直径、球茎高等与葡甘露聚糖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球茎质量、葡甘露聚糖、球茎直径等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云南花魔芋品种可聚为3个类群,富源花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魔花15分布在第1个类群里,丽江花白魔芋、楚雄花魔芋2号分别聚成另外2个类群。  相似文献   

12.
丹东市去年从云南引进魔芋的经试种,生长良好。魔芋是多年生块茎草本植物,原产东南亚和我国亚热带地区。长城以北地区没有种过,魔芋的特点一是产量高,在长江以南,亩产3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3.
德宏州魔芋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魔芋(Amorphophallussp.)属天南星科魔芋属耐荫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茹翦,四川称灰草,云南称花麻蛇。魔芋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栽培简单,是一种加工、食用、药用及工业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它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功能,而且在医药和纺织工业上有着十分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魔芋是一个魅力实足的产业,也是德宏州生物资源开发中的一项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4.
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别名琦翦,属多年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魔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在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魔芋病害的发生也不断加剧,尤其以软腐病最为严重,可导致魔芋产量损失30%~50%,甚至80%以上或者绝收,因此如何防治魔芋软腐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魔芋研究概况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任翔  薛跃规 《广西园艺》2003,(1):W009-W010
魔芋属天南星科 ( Araceae)魔芋属 ( 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魔芋、、头、由跋、花伞把、蛇包谷、鬼头、花连杆等[1] 。全世界有 1 1 5种以上 ,起源于印度及斯里兰卡 ,现分布于印度半岛以东亚各国及非洲的部分国家。我国魔芋资源丰富 ,约 3 0种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山地。主产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地。魔芋作为农业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其用途广泛 ,价值高。本文就魔芋在营养成分、繁殖方法、食用价值以及在工业、农业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作简要的概述。1 魔芋的营养成分魔芋球茎中含葡…  相似文献   

16.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秦岭南麓、巴山北坡,是湖北省面向渝、陕的门户.竹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2~15 ℃,年日照1 500~1 800 h,无霜期220~230天,年均降雨量1 000mm,海拔267~2 760 m,特有的气候条件符合魔芋生长特性,是魔芋生长繁育的最适宜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优良魔芋品种--德宏红魔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宏红魔芋属珠芽魔芋种(A.bulbifer),是从中旬边境亚热带雨林生长的野生资源驯化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种性独特、繁殖倍数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弥补了其他品种繁殖倍数低、易感病的“两大瓶颈”,是食用和加工兼用的品种,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云南富源、楚雄以及四川宜宾等魔芋产区的发病植株中分离到3株魔芋软腐病致病菌MY7、MY11和MY18,通过对形态、致病性和分子特征的分析,明确了其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分类,并评价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魔芋软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MY7、MY11和MY18均能产生果胶酶,属有运动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与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 KC20一致;基于16S rDNA和pmr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这3株菌株与已知的P.aroidearum菌株聚在一个分支;在Pectobacterium属内,这3株菌株之间及其与P.aroidearum PC1和KC20菌株全基因组之间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NI)值均高于同种的阈值(95%~96%),因此这3株菌株被鉴定为P.aroidearum。Biolog GEN Ⅲ平板碳源利用分析和生理生化测试结果显示,MY7、MY11、MY18与P.aroidearum SCRI 109~T及P.aroidearum KC20对碳源的利用和生理生化特性的表现基本一致。人工接种MY18可感染多种蔬菜和观赏植物;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均能抑制其生长;温室盆栽条件下,B.velezensis BPC16和W2-7对MY18引发的魔芋软腐病防效分别为43.01%和31.99%,说明B.velezensis在对魔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控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是种植效益较高的特种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魔芋价值被社会认知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发展魔芋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陕西商洛商州区是魔芋的适生区,发展魔芋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魔芋种植面积达0.8万余亩,农民种植魔芋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在种植中,由于...  相似文献   

20.
魔芋用途越来越广泛,种植魔芋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如何保证魔芋与粮油不争地,这就需要探索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农作物,需要合理利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习性。由于魔芋生长需要遮荫环境,利用魔芋、玉米、蓖麻生长周期相近,三者作物不同的生长高度以及喜阴喜阳特性,研究魔芋—玉米—蓖麻套种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单位面积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