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及生殖阶段的营养和第二营养等方面总结了天麻营养的研究进展。结果认为,天麻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主要靠消化侵入的紫萁小菇等萌发菌的菌丝,其次是消耗自身储存的营养物质和吸收周围溶液中的养分;营养生长时所需营养主要靠同化蜜环菌的菌丝提供;生殖发育时所需营养则依靠块茎本身所积累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天麻的第二营养来源是天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均可利用的周围环境中的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土壤中的氮、磷、钾不论是直接进入天麻块茎,或是通过蜜环菌间接进入天麻,都构成了天麻的第二营养来源,必然影响到天麻的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泥炭营养块的营养特性及在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泥炭营养块的特性、制作工艺、在植物生长中的营养特点及育苗技术等,使泥炭这一宝贵资源早日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杉木苗期栽培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作者多年来对杉木苗期培育进行营养研究的系列成果。为系统研究杉木苗期培育过程中的营养特点,安排了氮素单肥的一年生和二年生盆栽试验与田间平行验证试验以及氮磷钾复合肥的盆栽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涉及不同营养条件下杉苗的生长效应、生理效应、施肥时效、养分利用率以及培育杉木壮苗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配比等营养管理的许多方面,首次在我国林木研究中引进养分平衡原理进行营养诊断,提出了营养诊断技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营养诊断指标体系,共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7篇,为杉木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栽培营养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群体质量与叶片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贫营养微生物去除微污染水体中的低浓度溶解性污染物,是近年来给水处理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研究采用梯度营养稀释法,将从富营养培养基分离出来的菌株依次接种于不同稀释倍数的贫营养培养基上,从而筛选出兼性贫营养净水微生物。结果表明,从淮安市二河水源地水体和底泥中分离出的2株高效的兼性贫营养菌株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对低浓度水体中的7日TOC降解率均可达到60%以上。2种菌株均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生长,浓度为3%的双氧水和10%的乙醇均能将菌株杀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给水处理领域中。  相似文献   

6.
棉籽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籽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脂肪酸及蛋白质是其贮藏的主要营养物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棉籽营养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籽营养品质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针对棉籽营养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育种发展的策略.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棉籽营养品质,开展棉籽营养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于棉籽营养品质改良等.  相似文献   

7.
营养代谢病是营养代谢紊乱造成的,在肉鸡养殖中的发病率很高,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制约了肉鸡产业的发展。通过营养调控措施不仅可以减少这类代谢病的发生,还能对发生营养代谢病的肉鸡进行治疗。文章综述了目前在肉鸡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谷氨酰胺营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谷氨酰胺是多种快速分裂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活化的淋巴细胞等)的主要能源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为一种必需氨基酸,本文对谷氨酰胺的代谢,谷氨酰胺在肠道、免疫组织和胰脏的营养以及谷氨酰胺在断奶仔猪营养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硒是家禽营养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提高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文章主要阐述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魏萍 《饲料博览》1994,6(1):22-23
家禽胚胎营养性疾病魏萍(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近年来,在我省家禽饲养业中,不断出现家禽胚胎营养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不少损失。众所周知,禽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依赖于种卵中充足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结构及特点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中国膳食营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并从营养角度对改善传统膳食习惯中的营养及增进健康的角度提出了清晰可行的营养方略,以期为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做出理论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豆类抗营养因子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类中存在单宁、植酸、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长期以来,它们被看作阻碍膳食营养吸收和影响身体健康的不利因素.近期营养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豆类的摄入与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呈现负相关性,这可能与其含有的抗营养因素有关.研究证明,某些抗营养因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控制血糖等活性,从而帮助机体预防各种慢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豆类中几种抗营养因子的主要保健作用及其在膳食中的安全性,以及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氮素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的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了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营养代谢组学属于系统生物学范畴,主要用于研究营养素摄取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病理学、毒理学、功能基因组学、临床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文章就营养代谢组学在动物机体营养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食物中的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人类对于营养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本文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赵建国  尤福胜 《吉林农业》2012,(12):198-199
反式脂肪酸不仅是营养问题还是食品安全问题。文章论述了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应用、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以及正确认识反式脂肪酸营养及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营养因素对蛋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 《中国畜禽种业》2010,6(9):128-130
蛋壳主要成分是矿物质,而维生素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有重要作用。营养是影响蛋壳质量的重要因素,营养因素导致蛋壳颜色变浅或强度不足。蛋壳中的钙、镁、锰、铜、锌和铁等微量元素的总量及其基质中的氨基酸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对蛋壳的品质有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梦娜 《新农村》2007,(5):29-29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专家们对玉米、稻米、面粉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研究发现,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保健价值是最高的。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为稻米、面粉的5~10倍。同时,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19.
豆粕是一种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优质饲用蛋白源,但是豆粕中含有的抗原蛋白、寡糖、植酸、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高效应用,采用益生菌发酵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可提升其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对益生菌发酵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发酵机理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对菌种和工艺参数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棉粕的营养特性、棉酚的毒性机制、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机制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